荷花白跟紅
A. 白蓮花和紅色蓮花那個最好看
個人感覺紅蓮花好看。
B. 紅荷花,白荷花,何荷花更好
紅荷花,白荷花
C. 白荷花和紅荷花的區別白荷花老了是不是就變成紅河花了
白荷花是白荷花,紅荷花是紅荷花,白荷花不是紅荷花,紅荷花也不是白荷花,白荷花不能變成紅荷花,紅荷花也不能變成白荷花。。
還有,荷和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讀到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之際,不禁為炎炎夏日帶來一股清涼襲人,無憂自在的感覺,其實我們在白河、官田及植物園的蓮池間,也不難看見類似的景緻。
即使是生活現代的人們,對於荷花也並不陌生,然而在許多場合中,我多次被問及:「蓮花和荷花有何不同?」這樣的問題,筆者也只能回答:「蓮花」和「荷花」指的都是同一種植物,在「植物志」所用的中文命名則標為「蓮(荷、荷花)」。
然而至今仍有許多人旁徨於「荷」與「蓮」的名稱定位,或將睡蓮喚作「蓮花」,像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本文的撰作,便著意於□清這些問題,期望讓「蓮」「荷」之辨,不再成為植物愛好者的困擾。
荷花的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屬於蓮科(Nelumbonac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泥土中橫走的地下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蓮藕,地下莖的形態有兩種:生長前期的地下莖較為纖細,生長後期的地下莖則變成儲存粗大的形態。葉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葉在生長初期是漂浮在水面上,成熟期則挺出水面生長。粉紅色的花瓣是最常見的,其它還有紅、白等顏色。花朵中央倒圓錐形的部位是花托,一般稱為蓮篷。蓮子是果實和種子的總稱,植物學上稱為小堅果(nutlet),呈橢圓形,位於花托上凹入的地方。蓮子去殼之後即種子,種皮較薄,帶棕色,我們所吃的「蓮子」是已經除去種皮和胚的「子葉」,顏色呈白色,這是荷花大致的形態特徵。
荷花自古就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例如:荷華、蓮花、荷、芙渠(蕖)、芙蓉等,在我國的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例如:《詩經·鄭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意思是說在潮濕的水裡生長了荷花這種植物。《詩經·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與□。」「彼澤之陂,有蒲菡萏。」這三段句子都指出堤岸邊的水澤中,生長了一些植物,從文句中看起來有四種植物,其實只有兩種,句中的「荷」、「□」、「菡萏」指的也都是「荷花」這種植物。
然而古人的「荷」與「蓮」則是指其不同的部位,東漢鄭玄的《毛詩鄭箋》:「芙蕖之莖曰荷。」意思是說芙蕖的莖稱作荷,明朝毛晉註解的《陸氏詩疏廣要》:「荷以何(ㄏㄜ\)物為義,故通於負荷之字。」認為荷有負荷的意思,可以把葉支撐起來。明朝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也有相同的看法:「爾雅以荷為根名,韓氏以荷為葉名,陸璣以荷為莖名,按莖乃負葉者也,有負荷之義,當從陸說。」古人在這里並沒有把莖和葉柄分清楚,這里所稱的莖應該是荷花的葉柄才對。不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則有不同的見解:「荷,扶渠葉。」他認為荷是指荷花的葉子,使得荷所指的部位出現了第二種說法。
對於「蓮」的說法則相當一致,都是指它的「果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蓮篷(花托)這個部位,例如:《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其本□,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意思是說荷花就是芙渠,它的莖稱作「茄」,葉稱作「□」,根稱作「□」,花稱作「菡萏」,果實稱作「蓮」,根稱作「藕」,種子稱作「的」,種子的中心稱作「薏」。這里的□和藕都是指根部,其實應是地下莖,而□是地下莖生長的前期,較為纖細;藕則為地下莖生長的後期,在□的前端明顯膨大變粗的部位。三國時代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也說:「荷,芙蕖;江東呼荷,其莖茄,其葉□,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其實蓮。」陸璣和《爾雅》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陸璣把荷花的花苞叫作「菡萏」,盛開的稱作「芙蕖」,也指出江東地區(即長江下游一帶)把芙蕖稱作荷,晉代郭璞註解的《爾雅》也說:「荷,芙渠,別名芙蓉,江東呼荷。」宋朝邢□的《爾雅》註疏則說:「芙渠總名也,別名芙蓉,江東呼荷,菡萏蓮華也,的蓮實也。今江東人呼荷為芙蓉,北方人便以藕為荷,蜀人以藕為茄,………此皆名相錯,習俗傳誤,失其正體者也。」
綜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我們得知:荷和蓮最早是分別指稱植物的不同部位,不過日久之後,便形混淆了,現在以「荷」跟「蓮」稱呼整個植株,已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
總之:人類欣賞荷花、利用荷花、甚至栽植荷花,在歷史上行之久遠,且隨著當時人們的生活與荷花密切程度的不同,而在命名上有繁簡的差別。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荷花有充分的利用,從葉、葉柄、地下莖(蓮藕)、蓮篷、花、種子甚至雄蕊的花絲等每一個部位,有些可以食用、有些用於醫葯、包裝或是做為觀賞等之用,顯示出荷花各個部位的實用性,因此命名頗細密。
談到荷花,我們自然會聯想起文學及繪畫上的荷。正因為「取物比德」的文學傳統下,荷花「中空外直,不蔓不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形態特性,也使其成為中國文人首愛的花卉。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便說到「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花鮮」及宋代理學大家周敦頤《愛蓮說》所雲便是最有名的例子。
末了,談蓮說荷之後,建議大家何不趁著褥暑炎夏,臨池賞荷,或來一盅清涼的蓮藕湯或蓮子羹,以解燠熱,相信您會有個浪漫養生又有深度的夏日。
D. 一朵白荷花和一朵紅荷花是什麼意思
並蒂蓮的意思
E. 為什麼睡蓮的花有紅色和白色的呢
【原形態】睡蓮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具線狀黑毛。葉叢生,浮於水面;紙質,心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cm,寬3.5-9cm,先端圓鈍,基部深彎呈耳狀裂片,爭尖或鈍圓,稍展開或幾重合,全緣,上面綠色,光亮,下面帶紅色或暗紫色,兩面皆無毛,具小點;葉柄細長,約60cm。花梗細長,共浮出水落石出面,直徑3-5cm;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4,革質,寬披針形,長2-305cm,宿存;花瓣8-17,白色寬披針形或倒卵形,長2-2.5cm,排成多層;雄蕊多數,短於花瓣,花葯條形,黃色;柱應具5-8條輻射線,廣卵形,呈匙狀。漿果球形,直徑2-2.5cm,包藏於宿存花萼中,松軟;種子橢圓形,長2-3c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長於池沼湖泊中。
資源分布:全國廣布。
【性狀】性狀鑒別 花較大,直徑4-5cm,白色。萼片4片,基部呈四方形;花瓣8-17;雄蕊多數,花葯黃色;花柱4-8裂,柱頭廣孵形,呈茶匙狀,作放射狀排列。
F. 白荷花與荷花的區別
白荷花是只有白色的,荷花有粉色的
白荷花是荷花的一個花色品種,代表至高純潔。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荷花屬毛茛目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栽培技術
水質
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長期內時刻都離不開水。生長前期,水層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水太深不利於提高土溫。如用自來水,最好另缸盛放,曬一二天再用。夏天是荷花的生長高峰期,盆內切不可缺水。入冬以後,盆土也要保持濕潤以防種藕缺水乾枯。
施肥
荷花的肥料以翠姆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如土壤較肥,則全年可不必施肥。腐熟的餅肥、雞鴨鵝糞是最理想的肥料,小盆中施半兩即可,大盆中最多隻能施1-2兩,切不可多施,並要充分與泥土拌和。生長旺期,如發現葉片色黃、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於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見效。
越冬
入冬以後,將盆放入室內或埋入凍土層下即可,黃河以北地區除埋入凍土層以下還要覆蓋農膜,整個冬季要保持盆土濕潤。
G. 荷花為什麼有白色和紅色的
荷花為什麼有白色和粉色呢?這是因為睡蓮和荷花長得很像,人們稱之為荷花,但是那個回其實是睡蓮。睡蓮和荷花答是不一樣的,睡蓮是白色的,荷花是粉色的,但是人們又稱之為睡蓮叫荷花,所以荷花就有了白色和粉色。
最早人們稱之為白色的荷花叫睡蓮可現在呢,人們又變成以前的那樣叫白色的荷花荷花了!
H. 荷花越開越紅還是白
越開越白
I. 風水上金荷紅色荷花與銀荷白色荷花哪個寓意好
風水上來說,金荷、銀荷、白色荷花屬金,紅色荷花屬火,看您五行需要什麼取決。
J. 說蓮花就是荷花,為什麼有的是粉紅色的,有的則是白色的
蓮花?荷花?睡蓮?賞蓮花,光是這些花的稱呼,就讓很多遊客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別,事實上,蓮花就是荷花,而睡蓮則是與荷花不同品種植物,兩者可是有很大的差別。
蓮花又稱作荷花,是大家熟悉的水生花卉,原產印度熱帶地區。而睡蓮原產地則在中國、印度、埃及、墨西哥、南非、美國等地區。
兩者都屬睡蓮科植物,最容易識別的方法是蓮花的葉片表面有絨毛,且成葉會挺出水面,葉片為盾形、沒有缺口;睡蓮的葉片表面油油亮亮,成葉不會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葉片為橢圓形,而且V字缺口。
花朵的部分,蓮花的花朵較大,花瓣基部寬廣,圖案有白、紅、粉紅,集中在清晨開花;睡蓮一般的花型比蓮花來得小(大王蓮例外),花瓣長狹,圖案有白、黃、紫、粉紅、紅、紫紅、藍,圖案多,在清晨或夜晚開花。
蓮花一身都是寶,從花、莖、蓮子、蓮蓬、蓮藕(地下莖)都可拿來食用,不過蓮花的花期只限於夏天;睡蓮只利用它的花朵,來製作睡蓮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開花。
蓮花在佛教與印度教中,象徵神聖與不滅,這些宗教的神明傳說故事中都會出現蓮花來陪襯,例如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就會走路,而且步步腳下生蓮花。中國人栽培蓮花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蓮在古代的稱呼更多,在「詩經」中將蓮花稱作水芙蓉、水芝、澤芝、水華、水環;東漢時,佛教東傳中國,蓮也被中國人視為吉祥花卉,不但廣為栽種,而且還採食蓮子、蓮蓬、蓮藕。至於將蓮稱作「荷」,則是古中國人稱蓮的綠莖為荷,後來,蓮與荷兩者混為一談,才索性通用。
首先,孤以為這個提問就是有錯誤的。正確的問題應該是「荷花與睡蓮」的區別。中國北方一直稱蓮為荷,在人印象中,蓮花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蓮花。睡蓮文雅的古稱是「芙蓉」,臨沂的土語稱作「芙蕖」。多是栽種在深盆里,置放於淺水。
我聽承包池塘的老李說漁戶是不種荷花的,因為荷莖多刺,容易擦傷魚苗。而芙蕖莖桿光滑,倒不是令老李頭痛的事。據孤在塘畔的直觀認識,荷葉亭亭如蓋,遠高出水面,多開白花。而睡蓮的葉子較小近圓葉,貼浮在水面上,紅花也貼水盛開。周美成詞雲:「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據此得出結論,要麼是個很雜交品種,要麼是周同學在想當然耳。
就植物學上的科別而言,蓮是宿根性水生植物,有專供欣賞用的花蓮,也有專供采蓮子用的子蓮。大致可分為二大類:睡蓮及荷蓮。
睡蓮與蓮花同為睡蓮科睡蓮屬,但為不同種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睡蓮又可分為子時蓮及午時蓮二類。子時蓮通常在夜間開花,白天閉合;;午時蓮通常在白天開花,夜間閉合·常見午時蓮品種約有菩薩蓮、觀音蓮、子母蓮、香水蓮約有50 種之多。
荷蓮可分為三大系統:花蓮、 藕蓮及子蓮。花蓮大致為觀賞用約有 250 種; 藕蓮只要用途在采蓮藕,約有 16 種系·子蓮主要在采蓮子,品種在十種以上·各有功用。子蓮之地下莖亦可供應蓮藕使用,並可制藕粉。
┌—子時蓮——夜間開花,白天閉合
│
┌—睡蓮—┤ ┌—菩薩蓮—┐
│ │ │ │
│ │ ├—觀音蓮—┤
│ └—┤ —白天開花,夜間閉合·品種約有五十種·
│ ├—子母蓮—┤
│ │ │
│ └—香水蓮—┘
蓮 │
│
│ ┌—花蓮——觀花用——(約二百五十種)
│ │
└—荷蓮— ┤ 藕蓮——采藕用——(約有十六種)
│
└—子蓮——采蓮子用——(十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