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慢征南

木蘭花慢征南

發布時間: 2021-03-02 14:56:32

⑴ 辛棄疾的 (木蘭花慢)什麼意思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
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並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而辛棄疾的這首仿屈原《天問》體的《木蘭花慢》詞,由於它打破了歷來詠月的成規,發前人之所未發,充分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大膽的創新精神,而別具一格,成為千古絕唱。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像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像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接著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後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於廣寒宮。於是,作者又發問:月宮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沖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了富於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像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著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麼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並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姦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稼軒詞多是感時撫事之作,並且詞情豪放。即或是送別詞,也多是慷慨悲吟,本詞即是如此。這首詞是作者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的。作者借送別的機會,傾吐自己滿腹的憂國深情,在激勵友人奮進之時,又宣洩了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慷慨悲涼之情,磊落不平之氣,層見疊出。

上闋頭三句「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陡然而起,直抒胸臆,以高屋建瓴之勢籠罩全篇。蘇軾有「對尊前,惜流年」的詞句(《江神子·冬景》),此處便化用了但感覺更深沉悲慨。詞人意有所郁結,面對別酒隨事觸發。本意雖含而未露,探其幽眇,「老來」兩字神貌可鑒。詞人作此詞時正值壯年,何以老邁自居,心情蕭索至此呢?詞人存其弱冠之年「突騎渡江」,率眾南歸後,正擬做一番扭轉乾坤的事業,不料竟沉淪下僚,輾轉宦海。乾道八年他出任滁州知州,乃是大材小用,況且朝廷苟安,北伐無期,旌旗未展頭先白,怎能不「對別酒,怯流年呢?」「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作者身處政治逆境中,對於寒暑易節,素魄盈虧,特別敏感,雙眼看友人高蹈離去,惜別而外,另有衷曲,於是浮想聯翩,情思奔涌。「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都不管」和「只管」道盡「水」與「西風」的無情,一語雙關。既設想了友人別後歸途的情景,又暗喻范氏離任乃朝中局勢所致。以西風喻惡勢力,在辛詞中不乏其例。如「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滿江紅》)歸船何處去?聯想更深一層。「秋晚蒓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筆鋒陡轉,變剛為柔,一種渾厚超脫的意境悠然展現出來,前句用張翰的故事,後句用黃庭堅的詩意,使人讀之翕然而有「歸歟」之念。此二句當是懸想范倅離任後入朝前返家的天倫之樂。

下闋,轉到送別主旨上。「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由上闋末句初跌而出,格調轉亢,與上面「歸歟」之境構成迥然不同的畫面。詞人有意用積極精神,昂揚語調,為友人入朝壯色。頭二句言友人入朝前勤勞忠奮,三句言朝廷求賢若渴。「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好一派君臣相得,振邦興國的景象!夜裡在承明廬修改詔書,又奉命去籌劃邊事,極言恩遇之深。承明,廬名,是漢代朝官值宿(猶後代的值班)之地,詞里借指宮廷。這幾句寄託了詞人的理想,表明願為光復中原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大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李白《永王東巡歌》)的氣概。下面再一轉折,將滔滔思潮訇然閘住。「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變奮激昂揚為紆徐低沉。倘若友人去了京城,遇到老朋友,可以告訴他們,自己仍然是借酒銷愁,為酒所困。長安,這里代指南宋都城臨安。「愁腸殢酒」乃化用唐未韓偓《有憶》詩「腸殢?酒人千里」句,殢是困擾之意。話語外表露出自己報國無門的無限悲憤。

前面幾經翻跌,蓄意蓄勢,至結尾,突然振拔:「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詞人醉中張弓滿月,空弦虛射,卻驚落了秋雁,真乃奇思妙想。「目斷」兩字極有神韻,其實是翻用《戰國策》「虛弓落病雁」的典故,可是不著痕跡。一個壯懷激烈、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通過這兩句顯現出來,他的情懷只能在酒醉後發泄出來。正如清陳廷焯說:「稼軒有吞吐八荒之慨而機會不來,……故詞極豪雄而意極悲鬱。」(《白雨齋詞話》)

這首詞在藝術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在於聯想與造境上。豐富的聯想與跌宕起伏的筆法相結合,使跳躍性的結構顯得整齊嚴密。全詞的感情由聯想展開。「老來情味減」一句實寫,以下筆筆虛寫,以虛襯實。由「別酒」想到「西風」,「歸船」;由「西風」、「歸船」想到「江上」,燈前下邊轉到朝廷思賢,再轉到托愁腸殢酒,最後落到醉中發泄。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濤大起大落,通篇蘊含著開闔頓挫、騰挪跌宕的氣勢,與詞人沉鬱雄放的風格相一致。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
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
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
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
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
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張仲固名堅,鎮江人,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秋受命知興元府(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兼利州東路安撫使,當時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兼荊湖南路安撫使,雖已接受改任知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詞是在張仲固卸江西轉運判官任後,取道湖南赴任時,作者設宴相送席間作者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於光復故土,洗血民族恥辱。因他餞送的人要去漢中,而從漢中到關中的地區,正是李綱等人主張建立行都,出擊金軍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聯想到漢朝基業的建立,正是從這里開始的,就以「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為此詞的起筆。

接著追憶了劉邦當年從漢中率軍出發,直指關中,把踞守關中的秦的三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相繼擊潰的往事。那是多麼高明的戰略決策,多麼令人羨慕的戰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謀善戰的漢初三傑的貢獻。無奈「追亡事,今不見」即便有韓信那樣的戰將,也不可能為時所用,以致出現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

綠水青山,枉自如故;壯志難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養那麼多兵馬,卻經常使敵騎猶如入無人之境,恣意馳騁,那怎能不長使英雄淚滿襟呢!

因被餞送者為張姓,故下闋用張良受書為帝王師的故事,贊頌張仲固這次出帥興元,只是小試其才。

此下全部轉入抒發離別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釋的是:當作者餞別張仲固時,他本人也已奉調江西並即將赴任。當張仲固抵達任所,回首思念餞送者時,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帶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之句。「車輪四角」是化用了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車輪在一夜之間能生出四角,使張仲固無法即刻乘車離去,而再住幾時,但這又怎麼可能呢!滿懷離愁,無法消解,離別之後又因為想念而致使身體消瘦,「帶減腰圍」了。

這首詞中的「山川滿目淚沾衣」(李嶠《汾陰行》),「江涵秋影雁初飛」(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均借用了古人的原詩句卻顯得自然,毫無斧鑿痕跡。作者精湛的藝術手法在這首詞中表現的極為典型。

⑵ 急需<木蘭花慢>的翻譯 作者是辛棄疾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一
作「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
女亘(一作「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辛棄疾的這首《木蘭花慢》屬慢調變格,不同的文本詞語與句讀稍
有差異,這里序依《全宋詞》,正文依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
根據作者自序可知,他是有意仿效屈原的《天問》體式填詞。《天
問》是楚辭中的名篇,中國文學史上的傑作,在我國哲學史和科學史上
也佔有重要地位。天,應指一切事物的本源。天問,就是探求事物的原
始意義。詩人在篇中提出170多個關於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問題,應
用了不少神話傳說和古史材料。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說:「懷疑自
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對屈原這
種懷疑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仿《天問》句式,
採用詰問語氣,也對自然現象和神話故事有所懷疑,只不過限於篇幅,
不能象《天問》那樣大問特問,然而,詞作對自然科學的啟示,並不遜
色於《天問》。
詞作緊緊圍繞「送月」這一主題設問,在觀察中由淺入深,洋溢著
深沉的思考和豐富的想像。首句「向何處,去悠悠?」並沒有什麼奇特
之處,誰都可能提出這么一個問題。第二句「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
光景東頭?」就顯出思考和想像的魅力來了,詞人此番是既提出問題又
解決問題,盡管當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設想到底對不對,但在今天我們看
來,應該給他打滿分,因為的的確確,當我們看到月亮落下去時,西方
的人正看到月輪東升。「汗漫」,謂不可知的事物。「空汗漫」與「飛
鏡無根」聯系起來看,辛氏似乎意識到月亮是運行在空曠緲縹之中,於
是發出「誰系」的疑問。上闋末句「女亘娥不嫁誰留?」引出神話故事
,使人聯想到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闋是對天空中月亮運行軌跡的懸想和發問,下闋則是對月亮從海
底升起的傳統說法表示質疑。辛氏顯然不滿於前人的說法,並試圖推翻
它。「無由」,沒有來由,沒有根據。「謂經海底問無由」,意即:說
是月亮從海底升起,卻問不出個所以然。接下去,詞人採用「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的手法以破前人之說。不是說月亮中有「玉殿瓊樓」嗎?要
是在海底,大概會被鯨魚撞壞。月亮中不是有蟾蜍(即「蝦蟆」)和玉
兔嗎?要是蟾蜍,倒還不怕水,兔子怎能游泳?最後,詞人進一步發問
,涉及月亮盈虧的自然現象。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依舊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楚,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南宋大詩人辛棄疾的這首《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800多年來,膾炙人口,一直成為人們詠頌的佳篇,尤其對於漢中人來說,作者就漢中故事所抒發的情懷,更有一番親切深沉的感受。

這是一首表達朋友離別的贈詩,但看不出常見的那種悲傷的離愁,看到的只是對千多年前往事的追憶,看到的是抗金情懷的交流。其所以作者能獨辟蹊徑,用這種方式贈別,就是因為贈詩者和受贈者,都是當時力主抗金的人物,志同道合,自然心境一致。

辛棄疾,這位在中國文學史上堪稱最傑出的愛國詩人,當時任潭州知州兼湖南路安撫使,已經接到朝廷任他為隆興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尚未上任。張仲固,名堅,鎮江人,原為江南西路轉運判官,調任興元知府兼利州東路安撫使,而主管一路的軍政長官即可稱帥。當時的興元府,就是今漢中,同時也是利州東路的治所,為南宋西北的邊防重鎮。所以,辛棄疾對好朋友去抗金邊防重鎮,寄予了很大希望。此詞是在張仲固卸江西轉運判官任後,取道湖南赴任時,作者設宴相送在席間作的。

詞的上闋,首開第一句「漢中開漢業」,詩人首先想到的是朋友張仲固即將赴任的地方是漢業所興之地,特在此點明漢中的歷史地位,即漢中在漢家歷程上的重要性。此句在當時異族入侵的背景下,更包含著深一層的含義:由漢中開創的漢家基業,將要被異族顛覆,作為漢人,當像張良等人一樣,奮起保住漢家基業。「問此地,是耶非?」這一設問句,作為大文豪的作者,並不是不清楚,甚或懷疑,而是加重語言氛圍,即「難道不是」之意。「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寫漢王劉邦從漢中揮師東進,出定三秦,打敗項羽,一統華夏,建立漢業。「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依舊淚沾衣。」漢王其所以能奪得天下,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蕭何追回逃亡的韓信,劉邦破格任用韓信為大將軍。這樣的任賢用能佳話,今天是看不見了(對主戰派人士棄而不用),只是山川依舊,而在胡人的鐵蹄下人們只有淚濕衣裳。當時南宋朝廷任用主和派,詩人引用初唐詩人李嶠《汾陰行》一詩「但山川依舊淚沾衣」原句,感慨自己的抗金主張不被採用。「落日胡塵未斷」,金軍侵略者的蹄踐踏揚起的塵土從來就沒有間斷過,而南宋朝廷的戰馬只在蕭瑟的秋風中因無所戰事養得膘肥體壯。

下闋是詩人表達對朋友離去的勸勉和情感。「一編書是帝王師」,借張良以《太公兵法》成為劉邦的謀士定鼎天下的典故,勸勉張仲固主兵漢中,當像張良一樣,建功立業。「小試去征西。」是說張仲固到西北前線,只是小試身手。出於對朋友能力的信任,覺得他到興元主持征西軍政,並不是大不了事。「更草草離楚,匆匆去路,愁滿旌旗。」但急急忙忙離開楚地,到西北前線,能不能旗開得勝,卻是值得人憂愁的。因為朝廷並不積極主張抗金,收復失地。這里表達了詩人既相信和希望朋友抗金獲勝,又擔心朝廷不支持而難獲成功。「回首處,君思我,正江涵秋影雁初飛。」當作者餞別張仲固時,他木人也已奉調江西並即將赴任。當張仲固抵達任所漢中時,回首思念餞送者時,他已到了南昌任上,那已經是秋雁初飛之時了。「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筵席之後,各赴前路,要想再次相見就更難了,作者借用唐代詩人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的句意,幻想朋友的車子生出四個角,不要走得快了,好朋友當在一起好好多聚一些時辰。不然,自此分別後,身體會因思念而消瘦,身上衣服的帶子也就顯得寬鬆了。

辛棄疾的這首詞,以送別為主線,把詠史、感今和惜別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借「興元」這一名地來大作文章,明褒暗貶、旁敲側擊,可謂一箭四雕,肯定劉邦,正是諷刺南宋小朝廷的無所作為;贊美蕭何追韓信,在於揭露南宋王朝用人不當;寫張良,又巧妙地聯系張仲固,寄託作者收復失地的願望;贈別朋友,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對朋友的厚望。

⑶ 與鯤鵬相關的詩句

1、搏扶笑鯤鵬

范成大
《留簡伯俊》
2、君侯妙年翔鯤鵬

方回
《呈趙左丞》
3、鯤鵬定何之

韓元吉
《丁丑仲春將渡浙江從者請盤沙予畏而不許既登》
4、變化有鯤鵬

杜甫
《泊岳陽城下》
5、鯤鵬相並

程大昌
《感皇恩·變化屬朝班》
6、似鯤鵬、變化能幾

辛棄疾
《哨遍·池上主人》
7、安識鯤鵬變化

陳亮
《水調歌頭·事業隨人品》
8、也不羨、鯤鵬飛擊水

何夢桂
《最高樓·南山老》
9、焉用鯤鵬鱗羽多

白居易
《禽蟲十二章》
10、鯤鵬變化知難測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11、窮溟駕浪鯤鵬化

徐夤
《北》
12、問鯤鵬九萬

白樸
《沁園春 夜夢,就樹摘桃啖之,於中一枚甘苦》
13、為問鯤鵬瀚海

白樸
《木蘭花慢 題闕》
14、起鯤鵬

張弘范
《木蘭花慢 征南》
15、何知*小鯤鵬大

劉敏中
《水龍吟 馬觀復基司以九日水龍吟賦神 峰邀》
16、鯤鵬已向天池徙

朱*顏
《菩薩蠻 烏洋觀魚》
17、料鯤鵬、須奮天池

朱唏顏
《宴清都 餞提控令史林君瑞》
18、鯤鵬水擊三千里

蘇軾
《催試官考較戲作》
19、鯤鵬自有天池著

陸游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
20、鯤鵬尚么麽

陸游
《航海》
21、已忘海運鯤鵬化

陸游
《和范待制秋興》
22、搏風變化羨鯤鵬

陸游
《自訟》
23、革能談鯤鵬

黃庭堅
《贈無咎八音歌》
24、沉浮幾許鯤鵬志

劉國藏
《廬山雲霧》
25、知音鯤鵬擊溟渤

白玉蟾
《冥鴻辭》
26、鯤鵬變化知有托

蔡沈
《送江端伯之隆興》
27、鯤鵬謾北溟

陳棣
《無題》
28、舒為鯤鵬翼

陳普
《望雲》
29、託身要是鯤鵬宅

陳造
《次韻程安撫蟹二首》
30、目送鯤鵬鶴杴

陳造
《苦雨再次前韻》
31、鯤鵬至大兮

鞏豐
《二蟲吟》
32、鯤鵬侈變化

何夢桂
《希有鳥吟》
33、螻蟻鯤鵬齊受記

釋延壽
《定慧相資歌》
34、風旋羊角兮變化鯤鵬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35、鯤鵬變化兮海運風摶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36、變化鯤鵬底時節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
37、變化鯤鵬

釋正覺
《頌古一百則》
38、溟渤鯤鵬近

王洋
《寄題韓勉夫枝巢》
39、鯤鵬蜩鷃子知不

王洋
《苦寒得酒二首》
40、鯤鵬振翼初九萬

曾豐
《題陳晉卿頤齋》

⑷ 《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的大概意思是

《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傾城。
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山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
對佳麗地,信金□〔上三田下缶〕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

【注釋】

這首《 木蘭花慢 》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 、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 ,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 。紫桐即油桐樹 ,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 」,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 ,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於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綉」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在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 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 ,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 。「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江南女子郊遊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於艷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妓女身上。在這富於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在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 ,這里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占芳尋勝,玩著傳統的鬥草游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艷冶出眾,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 。作者以「 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遊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游樂人群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 ,在佳麗之地飲盡樽里的美酒 ,陶然大醉 ,有如玉山之傾倒 。「罍」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詞的結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拚著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在這里嘔歌的是古代女子在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這首《木蘭花慢》充分體現了柳詞善予鋪敘的表現特徵。作者依賴調式變化、句式參差,造成了一種急促的節奏和繁密的語勢;同時又通過特色景物的點染,大量細節的描寫和場面的鋪陳,將描寫對象加以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復之美。這是兩宋時期廣為傳唱的「歡樂頌」和「春之歌」,體現了柳永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⑸ 木蘭花慢 辛棄疾 全詩和翻譯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並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而辛棄疾的這首仿屈原《天問》體的《木蘭花慢》詞,由於它打破了歷來詠月的成規,發前人之所未發,充分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大膽的創新精神,而別具一格,成為千古絕唱。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像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像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像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接著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像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後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於廣寒宮。於是,作者又發問:月宮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沖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讀者帶入了富於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像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著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麼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並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姦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4]

⑹ [急。]木蘭花慢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一
作「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
女亘(一作「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辛棄疾的這首《木蘭花慢》屬慢調變格,不同的文本詞語與句讀稍
有差異,這里序依《全宋詞》,正文依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
根據作者自序可知,他是有意仿效屈原的《天問》體式填詞。《天
問》是楚辭中的名篇,中國文學史上的傑作,在我國哲學史和科學史上
也佔有重要地位。天,應指一切事物的本源。天問,就是探求事物的原
始意義。詩人在篇中提出170多個關於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問題,應
用了不少神話傳說和古史材料。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說:「懷疑自
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對屈原這
種懷疑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仿《天問》句式,
採用詰問語氣,也對自然現象和神話故事有所懷疑,只不過限於篇幅,
不能象《天問》那樣大問特問,然而,詞作對自然科學的啟示,並不遜
色於《天問》。
詞作緊緊圍繞「送月」這一主題設問,在觀察中由淺入深,洋溢著
深沉的思考和豐富的想像。首句「向何處,去悠悠?」並沒有什麼奇特
之處,誰都可能提出這么一個問題。第二句「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
光景東頭?」就顯出思考和想像的魅力來了,詞人此番是既提出問題又
解決問題,盡管當時他並不知道這種設想到底對不對,但在今天我們看
來,應該給他打滿分,因為的的確確,當我們看到月亮落下去時,西方
的人正看到月輪東升。「汗漫」,謂不可知的事物。「空汗漫」與「飛
鏡無根」聯系起來看,辛氏似乎意識到月亮是運行在空曠緲縹之中,於
是發出「誰系」的疑問。上闋末句「女亘娥不嫁誰留?」引出神話故事
,使人聯想到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闋是對天空中月亮運行軌跡的懸想和發問,下闋則是對月亮從海
底升起的傳統說法表示質疑。辛氏顯然不滿於前人的說法,並試圖推翻
它。「無由」,沒有來由,沒有根據。「謂經海底問無由」,意即:說
是月亮從海底升起,卻問不出個所以然。接下去,詞人採用「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的手法以破前人之說。不是說月亮中有「玉殿瓊樓」嗎?要
是在海底,大概會被鯨魚撞壞。月亮中不是有蟾蜍(即「蝦蟆」)和玉
兔嗎?要是蟾蜍,倒還不怕水,兔子怎能游泳?最後,詞人進一步發問
,涉及月亮盈虧的自然現象。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依舊淚沾衣。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楚,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南宋大詩人辛棄疾的這首《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800多年來,膾炙人口,一直成為人們詠頌的佳篇,尤其對於漢中人來說,作者就漢中故事所抒發的情懷,更有一番親切深沉的感受。

這是一首表達朋友離別的贈詩,但看不出常見的那種悲傷的離愁,看到的只是對千多年前往事的追憶,看到的是抗金情懷的交流。其所以作者能獨辟蹊徑,用這種方式贈別,就是因為贈詩者和受贈者,都是當時力主抗金的人物,志同道合,自然心境一致。

辛棄疾,這位在中國文學史上堪稱最傑出的愛國詩人,當時任潭州知州兼湖南路安撫使,已經接到朝廷任他為隆興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之命,尚未上任。張仲固,名堅,鎮江人,原為江南西路轉運判官,調任興元知府兼利州東路安撫使,而主管一路的軍政長官即可稱帥。當時的興元府,就是今漢中,同時也是利州東路的治所,為南宋西北的邊防重鎮。所以,辛棄疾對好朋友去抗金邊防重鎮,寄予了很大希望。此詞是在張仲固卸江西轉運判官任後,取道湖南赴任時,作者設宴相送在席間作的。

詞的上闋,首開第一句「漢中開漢業」,詩人首先想到的是朋友張仲固即將赴任的地方是漢業所興之地,特在此點明漢中的歷史地位,即漢中在漢家歷程上的重要性。此句在當時異族入侵的背景下,更包含著深一層的含義:由漢中開創的漢家基業,將要被異族顛覆,作為漢人,當像張良等人一樣,奮起保住漢家基業。「問此地,是耶非?」這一設問句,作為大文豪的作者,並不是不清楚,甚或懷疑,而是加重語言氛圍,即「難道不是」之意。「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寫漢王劉邦從漢中揮師東進,出定三秦,打敗項羽,一統華夏,建立漢業。「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依舊淚沾衣。」漢王其所以能奪得天下,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蕭何追回逃亡的韓信,劉邦破格任用韓信為大將軍。這樣的任賢用能佳話,今天是看不見了(對主戰派人士棄而不用),只是山川依舊,而在胡人的鐵蹄下人們只有淚濕衣裳。當時南宋朝廷任用主和派,詩人引用初唐詩人李嶠《汾陰行》一詩「但山川依舊淚沾衣」原句,感慨自己的抗金主張不被採用。「落日胡塵未斷」,金軍侵略者的蹄踐踏揚起的塵土從來就沒有間斷過,而南宋朝廷的戰馬只在蕭瑟的秋風中因無所戰事養得膘肥體壯。

下闋是詩人表達對朋友離去的勸勉和情感。「一編書是帝王師」,借張良以《太公兵法》成為劉邦的謀士定鼎天下的典故,勸勉張仲固主兵漢中,當像張良一樣,建功立業。「小試去征西。」是說張仲固到西北前線,只是小試身手。出於對朋友能力的信任,覺得他到興元主持征西軍政,並不是大不了事。「更草草離楚,匆匆去路,愁滿旌旗。」但急急忙忙離開楚地,到西北前線,能不能旗開得勝,卻是值得人憂愁的。因為朝廷並不積極主張抗金,收復失地。這里表達了詩人既相信和希望朋友抗金獲勝,又擔心朝廷不支持而難獲成功。「回首處,君思我,正江涵秋影雁初飛。」當作者餞別張仲固時,他木人也已奉調江西並即將赴任。當張仲固抵達任所漢中時,回首思念餞送者時,他已到了南昌任上,那已經是秋雁初飛之時了。「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筵席之後,各赴前路,要想再次相見就更難了,作者借用唐代詩人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的句意,幻想朋友的車子生出四個角,不要走得快了,好朋友當在一起好好多聚一些時辰。不然,自此分別後,身體會因思念而消瘦,身上衣服的帶子也就顯得寬鬆了。

辛棄疾的這首詞,以送別為主線,把詠史、感今和惜別三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借「興元」這一名地來大作文章,明褒暗貶、旁敲側擊,可謂一箭四雕,肯定劉邦,正是諷刺南宋小朝廷的無所作為;贊美蕭何追韓信,在於揭露南宋王朝用人不當;寫張良,又巧妙地聯系張仲固,寄託作者收復失地的願望;贈別朋友,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對朋友的厚望。

⑺ 劉敏中的《木蘭花慢 會有詔止征南之行,復以木蘭花慢》求全文解析

個人理解。復
少壯之年就制建立了功勛和事業,正是千年難得的風雲際會,有的人橫持長矛從軍書寫新的詩篇,有的人彎弓射箭歌頌高尚的禮儀。精巧海島上樹林繁盛天剛亮時,紫垣星浮動在昏黃的月光之下。遙遠的東秦正高懸旗幟,大擺宴席賓客滿座。在華麗精美的居室里看戲,揮霍錢財擺下酒宴,氛圍融洽如同和熙的春天。這一生,有忠和孝這兩件事,但是只圖忠,仕途高位並不能因此沿襲。這次出發秋天的風景正好,皇帝再次賦予(我)新的恩寵。

⑻ 遠處的和霧有關的詩句

1
[宋]
張孝祥
道霞扃霧鎖不堪憂
《木蘭花慢·紫簫吹散後》
2
[宋]
楊炎正
試薄羅內衫子輕如霧
《賀新郎容·十日狂風雨》
3
[元]
張弘范
任蠻煙瘴霧不須驚
《木蘭花慢 征南》
4
[宋]
周密
襯碧霧籠綃垂蕙領
《大聖樂·虹雨霉風》
5
[唐]
王睿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
6
[宋]
吳文英
還似。海霧冷仙山
丁香結·香裊紅霏》
還似。海霧冷仙山
《丁香結·香裊紅霏》
7
[宋]
方千里
對雨收霧霽初晴也
《塞垣春·四遠天垂野》
8
[宋]
譚宣子
似水煙山霧兩相和
《鳴梭·織綃機上度鳴梭》
9
[宋]
胡寅
交衢塵專霧祗相煎
《和錢孫叔委心亭二絕》
10
[宋]
戴埴
散不如雲霧之蔥郁
《雹》
11
[宋]
蘇軾
風??霧鬣寒颼颼
《韋偃牧馬圖》
12
[宋]
鄭起
曉霧江山都江不見
《鄂州南樓》
13
[宋]
張耒
雲郛霧闕兮都邃宮
《敘雨:》
雲郛霧闕兮都邃宮
《敘雨:》
既足而止兮披霧昏
《敘雨:》
14
[明]
欽叔陽
乃有輕霧為之弄晴
《寒荄》
15
[唐]
王翰
香霧{髟官}翠鬟
《棠梨墓歌》
16
[唐]
水神
濁波揚揚兮凝曉霧
《霅溪夜宴詩(諸神命麗玉唱公無渡河歌)》
17
[宋]
葛立方
撫櫬循題兮愁霧重
《九效·寧固》
撫櫬循題兮愁霧重
《九效·寧固》

⑼ 有關白玉蘭的詩句,急

鵲橋仙
宋盧祖皋
槐陰閟暑,荷風清夢,滿院雙成儔侶。階庭一笑玉蘭新,把酒更、重逢初度。
丹書漫啟,青雲垂上,莫忘八篇奇語。功成休駕玉霄雲,且長占、赤城佳處。

宮詞
宋 王仲修
玉蘭萬朵牡丹開,先摘姚黃獻御杯。
翠幕重重圍繞定,料應蜂蝶不曾來。

卜運算元 白玉蘭
深園鎖清寒,
百艷皆不見。
寂寞娉婷展玉容,
不懼風塵輾。

鷓鴣天 壽潘君美
元 劉敏中
萱草堂前錦棣花。靈椿樹下玉蘭芽。二毛鬢莫驚青鑒,五朵雲須上白麻。攜斗酒,醉君家。春風吹我帽簾斜。座中貴客應相笑,前日疏狂未減。

掃花游/掃地游
宋 趙文
結廬勝境,似舊日曾游,玉蓮佳處。萬花織組。愛迴廊宛轉,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萬樹。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許。奇絕盤谷序。更碧皺沿堤,綺霏承宇。柳橋花塢。問何人解有,玉蘭能賦。老子婆娑,長與春風作主。綵衣舞。看人間、落花飛絮。

木蘭花慢 征南
元 張弘范
混魚龍人海,快一夕,起鯤鵬。駕萬里長風,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許身報國,等人閑、生死一毫輕。落日旌旗萬馬,秋風鼓角連營。炎方灰冷已如冰。余燼淡孤星。愛銅柱新功,玉蘭奇節,特請高纓。胸中凜然冰雪,任蠻煙瘴霧不須驚。整頓乾坤事了,歸來虎拜龍庭。

⑽ 包含孤星的詩句

1、燼火孤星滅


元稹抄
《獨夜傷懷贈呈張侍御》
2、孤星直上相風竿

李商隱
《河內詩二首》
3、余燼淡孤星

張弘范
《木蘭花慢 征南》
4、唯有孤星入少微

蔡權
《掩扉》
5、殘月孤星各一方

陳著
《次韻史猷父來見》
6、強宮緣被孤星主

劉黻
《贈五星術士》
7、老樹戴孤星

司馬光
《曉思》
8、孤星遠迸向人飛

宋太宗
《緣識》
9、孤星探先出

周邦彥
《楚村道中》
10、殘突伴孤星

魏了翁
《水調歌頭·牛酒享賓客》

熱點內容
李彩灘作品 發布:2024-04-28 12:02:20 瀏覽:76
日本戀愛動漫電影 發布:2024-04-28 12:02:16 瀏覽:320
國外電影大胸女人 發布:2024-04-28 11:54:32 瀏覽:349
用流量在線看省流量還是下載下來 發布:2024-04-28 11:52:42 瀏覽:20
櫻花手機壁紙高清壁紙 發布:2024-04-28 11:48:59 瀏覽:235
歐美電影露點女明星 發布:2024-04-28 11:44:13 瀏覽:276
櫻花瑪瑙坑 發布:2024-04-28 11:39:25 瀏覽:300
電影網站在線知乎 發布:2024-04-28 11:24:44 瀏覽:59
日本牡丹品種 發布:2024-04-28 11:18:40 瀏覽:112
單朵荷花圖 發布:2024-04-28 11:18:40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