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的篆刻

荷花的篆刻

發布時間: 2021-02-28 09:31:14

『壹』 中國史上有哪些篆刻大師

吾丘衍(1292---1311)元代篆刻家。字子行,號貞白,又號竹房、竹素,龍游(今屬浙江)人,精六書工篆刻,與趙孟頫齊名。力矯唐宋六文八體失真之弊,以玉筯篆入印,印學為之一變。著有《學古編》二卷、《印式》二卷、《周秦刻石釋音》等。
文彭(1472—1573)、書畫家。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國子先生,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文徵明長子。授秀水訓導,官國子臨監士。工書法,初學鍾、王後法懷素,晚年全力傾於孫過庭,以篆、隸最見粹。曾書《古詩十九首卷》,並有嘉靖三十年(1551)《題仇十洲摹本清上河圖記》尤精篆刻,風格工穩,與何震並稱「文何」。原多作牙章,後得燈光石,乃多刻石章。為後世所宗,稱為流派印章的開山「鼻祖」,善寫墨竹,老筆縱橫,直逼文同。亦工山水,有《桐陰壁暑圖》,類父風。傳世畫跡有隆慶六年(1572)作《蘭竹圖》卷,圖錄於《晉唐五代宋明清書畫集》。亦能詩,著有《博士詩》。
何震(?---約1604)明代篆刻家。字主臣、長卿,號雪漁,婺源(今屬江西)人。精六書,認為「六書不精邃入神,而能驅刀如筆,我不信也」,提倡在加強書法藝術的基礎上提高印章藝術。篆刻吸取秦漢印,尤取漢鑄印之長,篆法簡潔,章法平正,創用以往採用的切刀灶台,刀痕顯露,痛快生辣中有蒼勁之氣。程原曾謂其「白文如晴霞散綺,玉樹臨風朱文如荷花映水,文鴛戲波」。風格端重,名盛一時,為皖派(亦稱「微派」)的開創者。與文彭並稱「文何」。著有《續學古編》二卷。
蘇宣(1553--?)明代篆刻家。字爾宣,又字嘯民,號泗水,歙縣(今屬安微)人。其交蘇匯善古文詞。他幼承庭訓,喜讀書、擊劍。雖斷碑殘碣,亦多窺研。後在上海顧從德、嘉興項元汴等處縱覽秦漢璽印,盡得其法。其作品能得漢印神貌,所流傳極廣。與文彭、何震齊名、有鼎足而三之稱。董其昌、陳繼儒、袁中道、孫克弘等人用印。皆出其手。著有《蘇式印略》四卷.
甘蝪 明代篆刻家。字旭甫,號寅東,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精研篆刻,酷愛秦漢鉩印。嘗見《印藪》木刻本,摹刻失真,乃以銅、玉摹刻,廢寢忘食,期在必得,終成《集古印譜》五卷,內附《甘氏印正》、《印正附說》等。
吳迥 明代篆刻家。字亦步,(今屬安徽)人.篆刻宗何震,深得其法。董其昌推重之,並書其諳曰:「亦步舞輕舉妄象時氣已吞虎,今猶二十許人,試以其印章雜之長聊(何震),深得其法。董其昌推重之,並書其譜日:「亦步舞象時氣已吞虎,今猶二十許人,試經其印章雜之長卿(何震)印中,不復可辨。不知異時復作何狀?」著有《珍善齋印印》二卷、《曉采居印印》四卷。
朱簡 明代篆刻家。字修能,號畸臣,後改名聞,休寧(今屬安微)人。精研六書。頗多收獲。篆刻著重筆意,以切刻石,自成面目。善詩,與李流芳、趙宦光、陳繼儒等互有唱和。著有《印品》、《菌閣藏印》、《修能印諳》等。
梁袠 明代篆刻家。字千秋,揚州(今屬江蘇)人。寄居白下《今江蘇南京》。篆刻守其師何震法,能逼真。當時善監者見何震、染袠兩人篆刻,竟難辨別。著有《印雋》四卷。弟年,字大年,同寓南京,亦精篆刻。
汪關 明代篆刻家。原名東陽,字果叔,因得一銅印《汪關》遂改名,更字子,翕現《今屬安徽》人,寄居婁東(今江蘇太倉)。創作活動約在萬曆(1573—1619)間。專法漢印,能得其神髓,以沖以、以沖刀法刻之,在工整秀致中有蔬宕剝落之趣。明代末葉,名公巨卿、大書畫家之印,多出其手。著有《寶印齋印式》二卷。
歸昌世 (1573—1644) 明代篆刻家。字文休,號假庵,崑山(今屬江蘇)人,寄居常熟。歸有光之孫。篆刻取法文彭,能不為其束縛。嘗論印曰:「作印不徒學古人面目,而在探其源。源則作者性靈也。性靈出,而法弈偕焉。」(見《明清篆刻流派印譜》善草、畫蘭竹,詩文得家法。著有《假庵詩草》等。
宋珏(1572-1632)明代篆刻家。字比玉,別號荔枝生,亦作荔枝仙,莆田(今屬福建)人,寄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精八分書善篆刻,為莆田派創始者。漸江海寧周春論印詩雲:聞說莆田宋比玉,創將漢奴入圖書。「但至今未發現用漢隸的原作,即在宋珏繪畫上所用印,亦未見以漢隸入印。亦善畫,工山水、松:能詩。
胡正言(1582—1673)明清篆刻家。字曰從,可別號十竹主人,休寧(今屬安徽)人,久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篆刻取法何震平實一路,運以已意,豪放雖不及何震,但能以工穩見勝。其風格曾風行一時,為世所重。著有《十竹齋印存》四卷、《胡氏篆草》二善繪畫,於天啟七年(1627)用木刻成《十竹齋箋譜》影響深遠。
程原 明末清初篆刻家。字孟長,於細朱、滿白、爛銅,切玉盤虯屈曲之文,各臻其妙。子朴,字元素,亦精篆刻,能得何氏嫡傳。
程邃 約1605—1691 明末清初篆刻家、書畫家。字穆倩、朽民,號垢區、青溪、垢道人,野全道道者、江東布衣,翕縣(今屬安徽)人晚年僑居揚州。諸先生。博學,工詩文。早年從黃半、道周,揚遷游。品行端愨,敦尚氣世、節。明末阮大鋮,馬士英筆等大興獄,邃隻身匿跡倖免。篆刻取法秦漢,善以大篆入印,樸厚蒼渾,能自己、見筆意,人皆宗之,為皖派首要作家。擅山水,初仿巨然,後純用渴焦墨,沈鬱蒼古,別具蹊徑。為新安畫派中主要畫家。現代黃賓虹評其畫有「千裂秋風,潤含春雨」之趣,楊孟截評曰:「黃子久畫如老將用兵,不立隊伍,而頤指氣使,無不如意,惟垢道人能之。」書法不蹈襲古人,尤工分書,長於金石考證,亦精醫道。崇禎十三年(1640)嘗作同《仿黃子久深岩飛瀑圖》軸,著錄於《知魚堂書畫錄》傳世作品有康熙十三年(1640)為王時敏作《山水圖》軸,藏上海博物館。著有《會心吟》、《蕭然吟詩集》。
江皜臣 明末清初篆刻家字濯之,號漢臣,翕縣(今屬安徵)人一作源(今屬江西)人。篆刻晶玉,行刀自然取勢,無凝滯病。嘗雲「切玉後,恆覺石如宿腐,不得為」其學生陶碧,字石公,福建普江人,常隨左右,勤奮學習,盡得刻晶玉之法~

『貳』 篆刻一般分為陰文印和陽文印。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是什麼

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是陰文印。

篆刻一般分為陰文印和陽文印。

【解析專】印章上文字或圖像有凹凸兩種屬形體,凹下的稱陰文(又稱雌字),反之稱陽文。陰文印即是印章文字或圖像凹下的印章。印章鈐蓋出來的效果印底呈紅色,文字呈白色。跟北京奧運會會徽的圖像特點吻合。陰文印色澤白色居多,給人空曠、寬敞、愉快的感覺。所謂陽文,指把字形的線條保留,刻掉空白部分,這樣印到紙上的字陰影部分是字形內容。

但古代的稱法和現在正相反,因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記來稱陰陽文的,在印章上呈現的是陽文;在封泥上是陽文的,在印章上卻是陰文。因此,為了避免誤會,就把陰文稱為白文,陽文稱為朱文。有的印章中雜有白文朱文,就稱「朱白間文印」。

『叄』 篆刻家之元是哪個朝代的

元佑是宋代的年號但現實中宋代瓷器的底款不會具體寫哪一年……所以……臆造品的可能性很大你的什麼荷花邊、直徑之類的描述也沒意義

『肆』 荷花荷葉蜻蜓魚一幅畫能取什麼名字

荷花蜻蜓圖》筆墨簡約,意蘊豐厚。畫荷不要拘於窠臼、不要流於習氣。畫家畫荷葉以石綠色敷染,摻以藤黃色及墨色,鋪毫刷筆,讓墨色在干濕、虛實、濃淡中形成自然、和諧的塊面;再勾出葉脈紋絡,形成如蔭 似蓋的綠葉。為讓綠葉有所依託,畫家飽蘸濃墨,摻以石綠色,順勢在綠葉下渲染出大片墨塊。綠葉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綠色相互映照。兩葉之間,用胭脂紅塗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畫家從畫右面的邊際畫出墨中帶綠的藤桿,讓其與荷葉相抵,如撐開的綠傘。三株藤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著。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塘底的漣漪以細勁的線條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盪漾的感覺。振翅低飛的蜻蜓生動活潑,粗放筆法畫成的荷葉與工細筆法畫成的草蟲形成對比。此畫用筆或重拙、或輕靈、或粗獷、或纖美,力度與情趣兼具,饒有金石之氣;墨色酣暢淋漓,紅花與墨葉(及綠葉)相映,富有生機;荷葉團團, 蜻蜓翩翩起舞;在構圖上,上部荷花實中帶虛,下部漣漪虛中有實,中間的蜻蜓連接了這兩部分,畫筆墨凝練、形象生動、格調清新、雅俗共賞,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蘊涵著豐富的審美趣味 。

社會評價
《荷花蜻蜓圖》反映了齊白石的獨特畫風。這幅畫給人的感覺是風格清新淡雅,用筆精巧灑脫。畫中荷花鮮艷欲滴,蜻蜓翩翩起舞,水波盪漾,欣賞此畫,有如清涼之風陣陣吹過,給人無盡的藝術享受。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繪畫師法 徐渭、 朱耷、石濤、吳昌碩等,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並兼及人物、山水,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美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 花鳥畫最高峰。

畫家簡介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號渭青、蘭亭,後改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白石老 人,別署杏子塢老民、星塘老屋後人、借山吟館主者、寄萍、齊大、木居士、湘上老農、三百石印富翁等。 湖南 湘潭人。家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擅長中國畫、書法、篆刻和詩歌。一生作畫不輟,留下大量詩、書、畫、印作品。傳世畫作有《墨蝦》、《牧牛圖》、《蛙聲十里出山泉》等。著有《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傳》等;出版有三卷本《齊白石作品選集》、《齊白石山水畫選》等畫冊多種。

專家鑒定

著名學者胡適對齊白石老人記述親人及回憶童年的文章評價甚高,認為那是很樸素真實的傳記文章,最能感動人。而齊白石不獨作文如此,繪畫更具率真之氣。他一生保持農民淳樸的本色,用近乎兒童般純真的眼光看待藝術,作品天真爛漫。郎紹君曾說,齊白石正是通過「衰年變法」,把農民的淳樸、真率、剛健與經過改造的文人藝術語言熔為一爐,在「第二童年期」生發出奇異的光輝。德國勃納德·利維古德說,人在60歲以後會出現第二童年期;如果有意識地接受這一轉變,人的創造力可能會走向更高的起點。

齊白石兼攻詩文、書畫、篆刻。迫於時艱,他以鬻藝養家糊口。他在學畫過程中曾得到陳師曾、林風眠、徐悲鴻等人的扶攜。特別是陳師曾,力勸其改變冷逸的畫風。齊白石遂創「紅花墨葉」畫法———在紅色、黑色的強烈對比中表現濃郁的民間審美趣味,傳達強烈的生命勃發意識。齊白石的畫一掃傳統文人畫的荒寒之氣,生機盎然,具有爛漫的情趣。

齊白石在一幅畫上題有「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跋語。他主張,畫家必須以真實的生活為創作依據,不能筆下妄為;要對客觀對象加以提煉、概括,以營造生動的藝術形象。他的畫取材廣泛,舉凡花鳥、山水、人物,無不熱烈禮贊。其畫質朴純真、清新剛健,充滿著對農村生活的摯愛之情。梅墨生評價齊白石的畫:「其藝術混合著泥土、田舍的芳香質朴氣息與文人畫的雅潔、洗練。生活氣(齊稱為「蔬筍氣」)與書卷氣、金石氣團抱為齊白石畫藝的生命機趣……」

荷花是齊白石經常描繪的題材之一。他的荷花畫上多作有詠荷詩。如他的《荷塘》上作有「少時戲語總難忘,欲構涼窗坐板塘。難得那人含約笑,隔年消息聽荷香」的詩句,寫出少年時的齊白石與某位佳人相約賞荷的朦朧情懷。他還寫有「一花一葉掃凡胎,拋杖拈毫畫出來。解語荷花應記得,那年生日老萍衰」的題畫詩。荷花解語,連齊白石的生日都記得。齊白石在92歲那年畫了兩幅畫面近似的《荷花影》,像哄小孩一樣,讓弟子李苦禪、許麟廬抓鬮後各得一張。我們從中既可看出齊白石的童心可掬,又可看出他對荷花的深愛之情。

『伍』 《荷花影圖》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大家知道,「散點透視」是中國畫表現手法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千百年來中國畫家們的偉大創造,它藝術地拓寬了畫面的視野,充分發揮畫家的主觀想像力和表現力,所以,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長江萬里圖」等等,能夠在一張宣紙上表現出無比寬闊空間中的一連串局部場景來。
中國畫的表現手法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虛實相生」。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說,並不是完全模仿客觀物象(寫實),而是強烈地加進了畫家的主觀感情,在造化自然的基礎上,有所思想,有所寄意。白石大師的「荷花影圖」可以說是體現這一特點的突出典範,這幅畫構圖極其簡單,一枝紅荷,數尾蝌蚪,水波盪漾,趣味無窮,真是百看不厭(我久居白石故鄉,深愛他的藝術)。當代著名篆刻、書畫藝術家韓天衡先生(我曾同他有過交往,並收藏有他的作品)的那一段演講,精闢地針對白石大師的「荷花影圖」這幅畫詮釋了這個關鍵性的特點,您為什麼認為是「注意啊,看清楚,不要回答一些跟問題沒關的問題」呢?
至於通常所謂中國畫的「骨法用筆」,則是從筆墨角度去審視一幅中國畫的表現手法,主要體現一位畫家的筆墨功夫(功力與修養)。白石大師的「荷花影圖」與他的其它作品當無二致。

『陸』 張大千荷花圖的畫家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權,後改名爰(yuán),字季爰,號大千專,別號
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屬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
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曾從師學詩文書畫,後忽耽於佛學,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繪畫,受八大山人、石濤的影響,尤長山水,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井有「南張北齊」之譽。50年代棲身海外,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對於中國古字畫的鑒賞獨具慧眼。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影響深遠,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柒』 篆刻閑章上可以有圖案么

傳統篆刻,即使閑章也僅限文字。現代篆刻有刻圖案的,如釆用青銅器上的某些圖案、馬、鳥、佛像、荷花、饕餮文飾等……

『捌』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篆刻家有哪些

1、鄧石如

鄧石如(1743年-1805年),即著名的「完白山人」。鄧原名琰,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清代集書法家、篆刻家。

畫家、文字學家於一生的藝術大師和學者,安徽懷寧(今安徽安慶)人。鄧少時家貧,9歲時讀過1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糊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

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十分勤奮向學。後研習碑拓,苦練隸書等書體,終於成為有清一代傑出的書法家和篆刻家。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湖廣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

2、程邃

程邃(1607年—1692年),字穆倩、朽民,號垢區、青溪,明末清初篆刻家、書畫家。歙縣(今屬安徽)人,生於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程邃早年是一位品學兼優的才俊。

曾拜華亭名士陳繼儒門下程邃從眉公學,不惟學畫,實亦學其品格和學問。同時,也從眉公處結識了黃道周。 程邃為人,誠實正直,品質端愨。

崇尚氣節,不與阮大鋮、馬士英等奸黨同流合污,而和清初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李漁、大學者朱彝尊交誼甚契,為此招來不少橫禍。

3、丁敬

丁敬(1695—1765)清代書畫家、篆刻家。字敬身,號鈍丁、硯林,別號龍泓山人、孤雲、石叟、梅農、清夢生、玩茶翁、玩茶叟、硯林外史、勝怠老人、孤雲石叟、獨游杖者等。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乾隆初年舉鴻博不就,賣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詩善畫,所畫梅筆意蒼秀。尤精篆刻,擅長切刀法,為「浙派」開山祖,「西泠八家」之一。

4、趙之謙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

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後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都從他處受惠良多。其書畫作品傳世者甚多,後人編輯出版畫冊、畫集多種。

著《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詩》、《勇廬閑詰》、《補寰宇訪碑錄》、《六朝別字記》,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譜》。

5、吳昌碩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原名俊,俊傾,字昌碩,別號缶廬、大龍,苦鐵等,晚年自稱吳字,男,漢族,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

「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吳昌碩的藝術別辟蹊徑、貴於創造,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

『玖』 齊白石是如何成為畫荷花最好的畫家的

還可以看看現在畫荷花的畫家王榮昌、邢靈敏、徐湛、藹繪丹、楊成功等老師的作品,他們幾位的荷花都有獨到之處,網上都能看到,供你參考。

『拾』 不知道這兩個印章蓋子有什麼寓意是什麼東西

雕刻內容都有魚有蓮,寓意:連年有餘,富貴之意!供參考

熱點內容
休息花語 發布:2025-07-02 03:52:37 瀏覽:425
大型紅丁香 發布:2025-07-02 03:43:35 瀏覽:647
紅運荷花花卉 發布:2025-07-02 03:33:53 瀏覽:880
作文偷丁香 發布:2025-07-02 03:33:48 瀏覽:717
永定花藝 發布:2025-07-02 03:33:42 瀏覽:525
二胡牡丹之歌 發布:2025-07-02 03:32:10 瀏覽:479
微型叢林盆景 發布:2025-07-02 03:21:34 瀏覽:950
雪球海棠盆栽 發布:2025-07-02 03:14:57 瀏覽:310
賞最美櫻花 發布:2025-07-02 03:14:16 瀏覽:273
幽谷雪蘭花 發布:2025-07-02 03:12:4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