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標志

木蘭花標志

發布時間: 2021-02-28 08:23:10

① 古代詩人,或名人的字或號是怎麼起的,有什麼原則嗎,根據什麼

字」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復。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系,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范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范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
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

1、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游,號龜堂。辛棄疾號稱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號天池釣叟,明神宗朱翊自號禹齋。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豐(奕 )自號且樂道人。

2、或以旨趣抱負自號: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金心農自號出家庵粥飯僧,都體現了個人的旨趣。

3、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徵,甚至驚人之語自號。

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鄭元右,自號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朱 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情況:

1、以其軼事特徵為號。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了「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類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陣子》詞中有「露花倒影」句。

張孤雁——張炎《解連環·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現當代作家的筆名、藝名也可算入號的范疇,有的是自號,有的是贈號。

郭沫若(筆名)原名開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筆名(自號),而非原名。

藝號(贈號):

張英傑——蓋叫天,牛俊國——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黃——毛三瘦。
2、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王安石稱王臨川;杜工部(杜甫),賈長沙(賈誼);王右軍(王羲之);湯顯祖稱湯臨川;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稱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人稱顧亭林。清代民謠「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是李鴻章(合肥人),「司農常熟世間蕪」說的是翁同和為常熟人,時任戶部尚書。
3、以封爵、謚號為號

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岳飛,謚號武穆。

宋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蘇軾一生有14類38個名號,魯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歲,共用過140多個名號(主要是筆名)。

魯迅原名周樟樹,字豫才,改名樹人。1898年,第一次用筆名,戛劍生、樹人。1818年,《狂人日記》發表時,始用魯迅筆名。三十年代後更多,最多的為1933年26個和1934年41個。這兩年也是他的創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時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別號太多,反成攪亂」(鄭板橋集題畫。靳秋四索畫),所以近代以後,尤其建國以來,文人用號之風大減,不少人發表作品不用筆名,就用真名。少數文人存有別號,多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魯迅曾自號書齋,綠林書室,且介亭;王力自號龍蟲並雕齋;姚雪垠,無止境齋;葉聖陶未厭居,俞平柏古槐書屋,此可謂遺風。

② 誰知道柳永的木蘭花令

木蘭花令
柳永
有個人人真攀羨.
問著洋洋回卻面.
你要無意向他人,為甚夢中頻相間.

不如聞早還卻願.
免使牽人虛魂亂.
風流腸肚不堅牢,只恐被伊牽引斷.

③ 跪求文言文《木蘭詞》《岳陽樓記》《祭姝文》,古詩《蒹葭》《陌上桑》的重點詞解釋及全文翻譯,急!!!

《木蘭詞》

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達,人民安居和順,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銜接遠山,吞沒長江,流水浩浩盪盪,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

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

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覺得喜氣洋洋了。哎呀!我曾探求過古時仁人的心境,或者和這些人的行為兩樣的,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他進也憂

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必定說:「先於天下人的憂去憂,晚於天下人的樂去樂。」呀。唉!不是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寫於為慶歷六年九月十

五日

《祭姝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是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日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奓入戶,聞兩童

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予又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後托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後雖小差,猶尚殗碟,無所娛遣,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歡。嗚呼!今而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遠吊揚州。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及至綿惙已極,阿奶問望兄歸

否?強應曰:"諾"。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詳,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已辰時氣絕。四肢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游?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後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尚未謀耳。先塋在

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礦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禿,暗裡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幾日!阿品遠官河南,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嗚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

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譯文,隆丁亥年冬季,安葬我的三妹素文於上元縣羊山,作文祭奠她說:唉!你生在杭州,卻安葬在這里,距離我們家鄉7百里呀。當你出生的時候,即使做奇離的夢,做虛幻的想像,又怎麼料到這里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你由於堅持貞節的一種念頭,遭人離棄,以致孤獨憂傷,困苦失意。雖然是命中註定,實際上是上天造成這種不幸;但是連累你到這種地步,未嘗不是我的過錯啊。我小時候

聽先生講授經書,你同我並肩坐著,喜歡聽古人講求節操的事例;一旦長大成人,就親自付諸實踐。唉!假使你不懂得詩書,也許未必這樣苦守貞節啊。我捉蟋蟀,你在那裡揮動雙臂;天冷時蟋蟀凍僵了,我們一同到它的穴邊。今天我裝殮你安葬你,當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現在眼前。我九歲時,(有一次)在書齋休息,你梳著成對的發髻,披著細絹單

衣來到,(一起)溫讀《緇衣》一章,正好先生開門進來,聽到兩個童子書聲琅琅,不覺微微含笑,連連發出「嘖嘖」的贊嘆聲。這是七月十五的事,你在地下應當清楚地記得這一情景。我剛成年到廣西去,你牽著我的衣裳傷心大哭。過了三年,我中進士還家,你從東邊廂房扶著幾案出來,全家睜眼看著歡笑,不記得當時話題從何說起,大概是說考中進士,遞信人報信的遲早的情況,如此等等。所有這些瑣事,雖然已經成為陳跡,然而我一天沒死,就一天不能忘掉。過去的事充滿心胸,

一想起它們就悲傷哽咽,就像影子一樣清清楚楚,逼近捕捉時,卻消失無蹤。我後悔當時沒有將童稚時的情況,詳細地記錄保存下來。然而你已經不在人間,即使光陰倒流,兒童時代可以再次出現,也沒有給它印證的人了。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干。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艷,白色露水還沒完。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

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沙洲。

《陌上桑》

【原文】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譯文】

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本來取名叫羅敷。羅敷很會養蠶採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採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倭墮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擔子捋著鬍子(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脫掉帽子整理儀容。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回來後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觀看羅敷。太守乘車從南邊來了,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的美女。小

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羅敷。」太守又問:「羅敷年齡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歲還不足,十五歲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問羅敷,「願意一起坐車嗎?」羅敷上前回話:「太守你多麼愚蠢!太守你本來有妻子,羅敷我本來有丈夫。(丈夫當官)在東方,隨從人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頭。憑什麼識別我丈夫?騎白馬後面跟隨小黑馬的那個大官就是,用青絲拴著馬尾,那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上千上萬錢,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長

得皮膚潔白,疏朗朗略微長一點胡須;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與眾不同。」

④ 木蘭辭中一個小疑問

南北抄朝時期中國文化是南北雙峰並立分流,北方少數民族在文化藝術方面為中華民族貢獻了寶貴的財富,其中就有民族瑰寶木蘭詞。
木蘭詞是與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雙璧的民歌中的經典,是早期中國詩歌藝術的偉大創造,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木蘭詞的寫作背景在細節上無從考證,但其屬北朝民歌則是確定的,而且在時間跨度上不會早於北魏,不會晚於隋初。在整個時間段上中國北方是屬於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下的,可汗這樣的稱謂出現在木蘭詞中正是這樣一個異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標志。

⑤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的具體解釋和意境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的具體解釋和意境: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紫桐即油桐樹,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於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綉」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⑥ 《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的大概意思是

《木蘭花慢·其二》柳永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傾城。
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山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
對佳麗地,信金□〔上三田下缶〕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

【注釋】

這首《 木蘭花慢 》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 、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 ,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 。紫桐即油桐樹 ,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 」,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 ,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於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綉」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在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 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 ,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 。「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江南女子郊遊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於艷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妓女身上。在這富於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在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 ,這里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占芳尋勝,玩著傳統的鬥草游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艷冶出眾,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 。作者以「 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遊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游樂人群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 ,在佳麗之地飲盡樽里的美酒 ,陶然大醉 ,有如玉山之傾倒 。「罍」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詞的結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拚著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在這里嘔歌的是古代女子在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這首《木蘭花慢》充分體現了柳詞善予鋪敘的表現特徵。作者依賴調式變化、句式參差,造成了一種急促的節奏和繁密的語勢;同時又通過特色景物的點染,大量細節的描寫和場面的鋪陳,將描寫對象加以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復之美。這是兩宋時期廣為傳唱的「歡樂頌」和「春之歌」,體現了柳永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⑦ 木蘭花慢的代表作賞析

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原文: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譯文:
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月宮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說月亮游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沖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鉤模樣。
賞析 :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並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而辛棄疾的這首仿屈原《天問》體的《木蘭花慢》詞,由於它打破了歷來詠月的成規,發前人之所未發,充分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大膽的創新精神,而別具一格,成為千古絕唱。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像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像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裡去呢?接著又問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後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於廣寒宮。於是,作者連續發問,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了富於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像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著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麼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並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姦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張孝祥《木蘭花慢·紫簫吹散後》
原文:
紫簫吹散後,恨燕子、只空樓。
念壁月長虧,玉簪中斷,覆水難收。
青鸞送碧雲句,道霞扃霧鎖不堪憂。
情與文梭共織,怨隨宮葉同流。
人間天上兩悠,暗淚灑燈篝。
記谷口園林,當時驛舍,夢里曾游。
銀屏低聞笑語,但夢時冉冉醒時愁。
擬把菱花一半,試尋高價皇州。
賞析 :
這是作者兩首《木蘭花慢》(「送歸雲去雁」與「紫簫吹散後」)中的第二首,作於送別李氏一段時間之後,詞人可能已回到臨安,並且接到李氏的來信。詞與「送歸雲去雁」一首同調、同韻,更見難以忘懷之意。
紫簫吹散「活用弄玉與蕭史的傳說,劈頭就寫出夫婦的離散,也暗示原先的恩愛。」燕子「」空樓「用唐代張尚書後,姬人關盼盼懷念舊愛,居張氏第中燕子樓十餘年而不嫁的故事,進一步說明自己同李氏間生死不渝的愛情一」空「字,尤能令人聯想到蘇軾《永遇樂》詞」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的名句。緊接著連用三種象徵:明月已缺,難以再圓;玉簪中斷,無由再續;覆水入地,無法重收,喻說事情的無可挽回。自古視花好月圓為美滿的象徵,如今詞人的內心世界中已是」璧月長虧「。」玉簪「句用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從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詩里用」覆水「傳說的如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情知覆水也難收「,又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覆水難再收「。
諸作皆言棄婦事。以下接著寫從書信中了解到李氏的心情。霞、霧一類辭,是唐宋詩詞描寫道家生活的常見語。殷勤的青鳥,捎來了李氏的信。以「碧雲句」,即江淹詩「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擬休上人怨別詩》)。她訴說幽閉在道觀里的凄寂難堪。雖作了女道士,可情緣難斷,纏綿悱惻之辭,正似蘇蕙織的迴文錦字,又好比唐代宮女的紅葉題詩,飽含多少幽怨;但現實無情,已是仙凡異路了。
下片寫在悠悠隔絕的痛苦中,轉而追懷往日恩愛。
記得彼此初見是在谷口園林的客棧,銀屏掩映,低聲笑語。而今回想起來,彷彿是場美好的夢。情景冉冉如昨,醒來卻是一片新愁。詞情至此,低徊無已。緊接著忽然掀起高潮。難道此生就這樣永遠不能看見了嗎?不,我要拿分收的半鏡,去尋找出高價出售的人,也許有重圓的一日。這結筆二句,仍是用前一首「鸞鑒分收」的故事。不過,前面是取其破鏡之意,這里卻是用其重圓之義。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夫妻訣別,各執半鏡,約她日後以正月望日賣鏡於都市,冀可相見。後來果真被他言中。(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皇州」即京都,原是故事裡賣鏡的地方,活用不必拘泥。兩詞原是一組,前說被鏡之痛,後說重圓之願。破鏡重圓之一典故的反復再見,並非雷同的運用,而標志著詞中悲劇歷程的起點與終點。
從這兩首詞可見孝祥與李氏之間感情的深厚。更可見這兩人在離別之後的無比苦楚。在揭開了詞的本事秘密,明白了詞的微意後,才好鑒賞詞的藝術。兩詞的意境富於悲劇性的美和韻致。愛情的美好與它的被毀壞,命運的絕望與執著的希冀,形成尖銳的沖突,從而構成詞情詞境的悲劇性。這正是兩詞具有深沉的感動力量,不同於一般悲歡離合的作品的根本原因。
詞人為了表現自己難言之痛,還採用隱約其辭的藝術手段。他精心,靈活地運用了祖國傳統文學傳統中一系列優美的和悲劇性的典故與成語,如「佩解湘腰」、「鸞鑒分收」、「紫簫吹散」、「燕子樓空」、「壁月長虧」、「玉簪中斷」、「紅葉題詩」、「覆水難收」、「天上人間」等等。這些典故與成語,一旦被貫注了詞人的特有情感,被賦予了一定的用意,就獲得了新的生命。
不但完美地表現了詞人自己的愛情悲劇。而且也更富於含蓄。其中「佩解湘腰,釵孤楚鬢」等語,還有取《楚辭》幽馨凄美的情韻。特別是破鏡重圓這一典故的反復出現,起到了貫串上下作用。至於把現境、預想、設想、回憶等時空不同的情景錯綜交織起來,融為一片,尤能增加詞情的起伏跌宕和詞境的煙水迷離。

⑧ 王者榮耀里有哪些標志性的連招

無限時空中,時光的洪流匯聚於同一片大陸。機關術與魔道肆虐,讓世界面目全非。

關羽的連推才是操作中的王者。

需要的操作並不多,但是對操作意識的要求卻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⑨ ANNA SUI香水系列都有哪些

安娜蘇一共有12瓶香水,到目前我已經全部收集完畢.所以我自認為最有發言權.出現的年份我是不清楚了.但是名字和用後感可以告訴你,你可以參考下.排名不分先後哦.

1.逐夢也就是Flight of Fancy
前味是甜甜的荔枝味,後味中摻雜著淡淡的玫瑰香,適合甜美但內斂的女生.給它排一位還是有私心的,蓋子很精緻,是個開屏的孔雀造型,雖然前味很短,短到只有最多半個小時,但是後味的綿延很讓人舒服.可能是我偏愛玫瑰的原因.

2.魔鏡香水
據說是安娜蘇家的第一瓶香水,很經典的,很突出的玫瑰香,細細聞還能感受到微澀的茉莉香.這款早就停產了,但是我很納悶,網上哪來那麼多簡裝和各種規格的魔鏡.

3.魔戀精靈(不是許願精靈哦)
粉色盒子的許願精靈,據說是許願精靈衍生的限量版.瓶蓋上的精靈是塗有金粉的.很精緻.新鮮的檸檬味道,然後是蓮花和紫檀,味道個人感覺比許願精靈好聞些.

4.許願精靈
綠色盒子的許願精靈,瓶蓋是透明的,但是也很精緻哦.前味少了魔戀的佛手柑,但多了金盞花,味道又不同些,但是中味酸酸的菠蘿香還是能拿點我的分數的.留香比較短,我不太喜歡這個味道.

5.蝶之戀
網上都愛叫她蝴蝶夫人,其實人家真名叫蝶之戀,搞的和著名的嬌蘭的香水蝴蝶夫人重名.前味有桂花味道,個人感覺比較俗一點啦,因為很多香水都有桂花,後味還比較豐富,有香草和玫瑰.但是瓶子做工一般.比較雞肋的一款香水哦.

6.甜蜜夢境
名字很夢幻吧,可是網上有人把她簡稱為拎包,好俗哦呵呵.味道真的很不錯的,而且顛覆了我對安家香水一貫留香短的概念.前味的橘子真的很好聞,大概2個小時後能聞到後味,牡丹/香草/豆蔻/檀香混合的味道超級好聞.透露一點,後味跟CHANEL著名的ALLURE SENSUELLE一模一樣.

7.迷夜翎雀
造型和逐夢翎雀一模一樣,就顏色是紫色.貌似也有人叫午夜飛行..額..還是跟嬌蘭早期的一款香水同名.或許國外有資源共享的習慣.整體來說味道我是超喜歡的,因為揉合了我所有喜歡的東西,藍莓/葡萄柚/草莓/茉莉.

要到娃娃系列了,我是很不情願說她們的,除了造型好看,味道和留香時間真的很讓人無奈.也是讓大家留下對安娜蘇的香水留香短偏見的"罪魁禍首"

8.粉娃娃
我現在看到西瓜就想起她,真的是甜膩的西瓜味.喜歡自己像個西瓜一樣招搖過市的可以選她.

9.藍娃娃(度假娃娃)
這個還比較清新,檸檬和蓮花的結合還是比較完美的.

10.白娃娃(我愛洋娃娃)
是安娜蘇的第一瓶娃娃香水,味道趨向於"老"字.醋栗和紫羅蘭的味道,後味還是苦口苦的鈴蘭.

11.紫娃娃(巴黎戀愛洋娃娃)
據說是安娜.蘇熱戀中設計的一瓶香水.繼承了安娜蘇香水家族一貫延用的果香.很浪漫的味道.檸檬/芒果/菠蘿/茉莉/蜜桃/草莓的結合體.比較適合天真浪漫的小女生.

12.銀娃娃(好萊塢巨星洋娃娃)
很平凡,它一出來我就說安娜蘇又來騙錢了.味道平淡無奇,柑橘和牡丹是不是很眼熟?就個瓶子還有點收藏價值.不知道是鍍的一層銀粉還是什麼.

說完咯,打字打的好累...

熱點內容
厄爾多瓜玫瑰花簡介 發布:2025-07-02 04:14:37 瀏覽:30
怎麼修蘭花 發布:2025-07-02 04:12:55 瀏覽:974
獎勵一朵小紅花圖片 發布:2025-07-02 04:12:53 瀏覽:708
梅花火車站 發布:2025-07-02 04:08:40 瀏覽:834
梅花易排盤 發布:2025-07-02 04:08:06 瀏覽:725
綠植租賃報價表大全 發布:2025-07-02 04:08:06 瀏覽:10
羊馬玫瑰園 發布:2025-07-02 04:07:24 瀏覽:489
休息花語 發布:2025-07-02 03:52:37 瀏覽:425
大型紅丁香 發布:2025-07-02 03:43:35 瀏覽:647
紅運荷花花卉 發布:2025-07-02 03:33:53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