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上年紀
A. 七夕節要干什麼
七夕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它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人為主角的節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七夕上年紀擴展閱讀:
相傳織女是王母的孫女,她心靈手巧,善織,能用一雙靈巧的手織出五彩繽紛的雲朵。而牛郎是一個孤兒,他勤勞但貧窮,與老牛相依為伴。
一次,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織女的衣裳,織女也喜愛牛郎,兩人就結成了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下一兒一女,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然而此事被王母知道,她大發雷霆,派天兵將織女捉回天宮。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籮筐裝著兒女,挑著追到天上。王母見牛郎追來,就用頭上的金釵在織女和牛郎之間劃出一道大河,這就是銀河。
銀河水無情地把牛郎和織女隔在兩岸,他們只能隔河痛哭相望。王母見他們哭得傷心,動了惻隱之心,命喜鵲傳話讓他們每隔七日相見一次。誰知喜鵲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於是王母就罰喜鵲給牛郎織女搭橋。
農歷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群星閃爍的夜空,人們能看到銀河兩岸有著兩顆遙遙相對的亮星——即牛郎星和織女星。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
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B. 14歲女生過七夕正常嗎
14歲女生過七夕也正常。但是七夕是情人節呀,難道14歲的女生也有男朋友了嗎?這個就屬於早戀了,早戀是影響學習的,所以還是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比較好。
C. 不同年齡段七夕情人節怎麼過
12歲
日常表白。首先,我們不提倡早戀,但大人們也該面對現實,小學高年級的同學們幾乎早已人手一部手機,微信、QQ聊得飛起,男女彼此之間有好感十分正常,但因為愛情的萌芽不能冒頭以免被扼殺,故大多數小情侶還是不會專門過節的。
18歲
甜膩約會。高中生對七夕的看重程度已經相當之高了,這個年紀的愛情往往最是單純美妙,沒有那麼多雜志。男生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穿一身帥氣的衣服,女生精心打扮,和戀人一起cue到計劃表的每一個點上,一切都剛剛好。
25歲
浪漫瞬間。這是一個大多數人已經在社會磨礪過一段時間的年齡,嘗過了現實中的酸甜苦辣之後,沉澱下來的往往更加朴實且珍貴。精心為戀人選一個小禮物,策劃一下浪漫的場景瞬間,一起在美食電影中度過,來一場久違的旅行,享受彼此懷抱的溫暖。25歲,才發現原來情人節離自己的距離已經開始變遠。
35歲
互道快樂。微信里發一句"情人節快樂"已是浪漫,互贈禮物在這個年紀已經是相當珍貴,大多數人在35歲已經有了自己家庭,柴米油鹽,出差加班是很多家庭的主旋律,嘗到了生活的辛苦,也度過了婚姻的七年之癢,由愛情向親情切換,這是家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