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洗禮

七夕節洗禮

發布時間: 2025-05-07 00:10:07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因為這天是織女和牛郎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在閩南地區,七夕的主角是董永和七仙女(天帝的第七個女兒),因七仙女下凡私定終身的行為違反天規召回天庭,但是天帝被他們的愛情所打動,允許每隔七天見一面,因喜鵲誤傳,所以就變成了「七夕相會」。

到後來,「七仙女」又演變為不單指一位仙女,包括七仙女和她的六位姐姐稱作七個師娘,又稱「七娘媽」,這七位娘媽分別掌管著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診、眼光、引業等事項。

每年的七夕就是「七娘媽」的生日,孩子在出生後第一年的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娘媽」為義母,並於當天解去新生兒於端午節系手腕上的續命縷,到十六歲那年,當年的「七夕」要「洗契」這代表孩子長大成人,要與「七娘媽」脫離關系進行洗禮。

泉州地區敬奉「七娘媽」的習俗都與「七」有關,主要有七娘轎、七娘亭、果蔬、酒樽,筷子等,一般都以7為數,還有女性專用的生花、熟花 、花粉、胭脂、紅髻繩、剪刀等。

到了夜晚,泉州女子還會比賽月下穿針,在天井上搭一個彩蘿,准備瓜果7盤,點7支香,用七根銀針和七根銀線在月光下比賽穿著引線,誰穿的越多越快,誰的手就越巧。

或許各個地區的「七夕」習俗略有差異,但都能從中看出女子對美和巧的追求。
七夕節的習俗有拜織女、蘭夜鬥巧、七姐誕、種生求子、婦女洗發等。

1、拜織女。「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2、蘭夜鬥巧。該習俗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

3、七姐誕。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4、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5、婦女洗發。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1)七夕節洗禮擴展閱讀: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熱點內容
一朵朵什麼的梅花迎風傲放 發布:2025-05-07 02:34:44 瀏覽:435
白丁香面霜 發布:2025-05-07 02:34:37 瀏覽:288
天門冬盆栽圖片 發布:2025-05-07 02:28:20 瀏覽:215
浪花一朵朵第二部開拍 發布:2025-05-07 02:28:07 瀏覽:928
正宗玫瑰花苗 發布:2025-05-07 02:11:20 瀏覽:310
七夕節提酒 發布:2025-05-07 02:06:13 瀏覽:457
花店加盟商 發布:2025-05-07 01:54:21 瀏覽:171
龍血須綠植 發布:2025-05-07 01:48:35 瀏覽:335
上海櫻花酒店 發布:2025-05-07 01:43:48 瀏覽:202
傷之音情人節 發布:2025-05-07 01:38:03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