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拜七夕娘

拜七夕娘

發布時間: 2025-01-17 08:12:07

七夕祭拜什麼

七夕祭拜織女。


織女,封號天孫娘娘,別名天女、東橋、天女娘、收陰、支機女等,又與七仙女姊妹合稱七星娘娘。“織女”原是神話中的女神,為編織雲霧的女神、紡織業者、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後衍化成星宿名(織女星)。她是著名的牛郎織女神話的女主角。與織女相關的傳統節日是七夕節。


在上古時代,便有了牽牛、織女天象崇拜及故事傳說,它是農業社會男耕女織形態的反映。到漢代,這傳說強調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現有文字上最早記錄其人格化身份的,是漢代《史記·天官書》:“織女,天女孫也。”


織女起源


“牛郎織女”最早源於古人的星辰崇拜,是古人把天上的星宿神化與人格化的結果。牛郎星位於銀河東,織女星在銀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們產生無盡的遐想。與織女相關的傳統節日是七夕節。


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現存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於是人們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認為七夕習俗起源於漢代。


其實,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天官書》:“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丑,越之分野,而鬥牛為吳之分野也。”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跡來看,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以及祭祀祈福的節俗在數千年前就有了。


七夕節為傳統意義上的織女與七姐誕,因拜祭“織女”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織女,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乞巧”只是織女誕的其中一項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熱點內容
蘭花常識 發布:2025-05-08 21:43:37 瀏覽:675
叫叢林得盆栽 發布:2025-05-08 21:24:06 瀏覽:416
阿城情人節送花 發布:2025-05-08 21:06:04 瀏覽:805
中間有白色葉子的綠植 發布:2025-05-08 21:05:16 瀏覽:6
木質花藝相框 發布:2025-05-08 20:53:45 瀏覽:916
紅玫瑰愛心 發布:2025-05-08 20:47:18 瀏覽:594
成都華陽荷花 發布:2025-05-08 20:47:10 瀏覽:209
豐收節插花 發布:2025-05-08 20:37:59 瀏覽:108
一籃鮮花 發布:2025-05-08 20:37:04 瀏覽:318
牡丹美國紅 發布:2025-05-08 20:35:45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