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有詠賞析

七夕有詠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27 15:17:44

『壹』 《鵲橋仙》是如何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熔於一爐的

【原文】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彷彿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於銀河,《古詩十九首》雲:「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麼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恆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貳』 關於牛郎織女的古詩

1、乞巧

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2、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譯文:

草叢中的蟋蟀鳴叫個不停,梢頭的梧桐樹葉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在雲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只能一年一次短暫相會,其餘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盪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喜鵲搭橋,一年才能相見,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3、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

銀燭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手執綾羅小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4、沉醉東風·七夕

元代: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

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5、七夕

宋代: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譯文:

如果織女不是見到牛郎她會怎麼樣?我願意與織女共同弄梭織布。期盼年年歲歲這樣度過,其實在人間這樣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過是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罷了。

『叄』 古詩詞-七夕詠嘆

七夕詠嘆——黃小勝,反作七夕(二)2015-8-17,反作七夕(一),七夕-絕戀2012,最苦七夕鵲橋會,七夕-哀怨2012,七夕詠嘆——黃小勝反作七夕(二)2015-8-17牛郎貪色,織女思凡,人間天上添禍端。天規威嚴,王母治亂,玉簪一撥生銀漢。相聚是離散,愁腸未結今又斷。未料年年,孽緣苦人,徒悔前番。反作七夕(一)2011昔時牛郎貪美色,皆因織女戀凡塵。銀漢皆是悔恨淚,日日相望到何年?七夕

七夕詠嘆 ——黃小勝

反作七夕(二) 2015-8-17

牛郎貪色, 織女思凡, 人間天上添禍端。
天規威嚴, 王母治亂, 玉簪一撥生銀漢。 相聚是離散, 愁腸未結今又斷。
未料年年, 孽緣苦人,
徒悔前番。

反作七夕(一)
2011

昔時牛郎貪美色, 皆因織女戀凡塵。 銀漢皆是悔恨淚, 日日相望到何年?

七夕-絕戀 2012

一段紅塵千古戀, 兩處相思兩心連。
最苦七夕鵲橋會, 衷腸未盡待來年。

七夕-哀怨 2012

天規不願, 王母不憐, 劃一道銀河, 怎阻我痴心一片? 日日相盼年復年, 銀漢漲三尺思念。 喜鵲作橋一線牽,
銀漢不語,
眾星哽咽。

七夕
2011
玉簪一劃, 銀漢鴻鴻不可度。
相思兩處, 望郎盼婦旦至暮。
鵲仙忍顧, 俯身竟築相逢路。
脈脈凝矚, 便勝卻千言萬語。

『肆』 古詩詞排名

1、《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6、《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8、《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伍』 《鵲橋仙》,是一首詠七夕的詞,結合詞的下闋,試分析詞人是如何將寫景、抒情與

秦觀的鵲橋仙是。一首詠七夕的詩。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版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權暮暮。
作者把天上鵲橋和兩個人不能相見的情景加以抒情寫出了對男女情感別具一格的描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陸』 陸游的鵲橋仙這首詩,這詞講的和愛情沒有關系,為什麼名字要叫鵲橋仙,鵲橋仙是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

鵲橋仙是詞牌名,相當於現在唱歌的歌譜,按歌譜可以填不同的歌詞。如版日本北國之春歌譜,另外填歌權詞的有,鄧麗君唱的榕樹下,我和你。劉德華唱的來生緣,另外填詞的是一起走過的日子。鵲橋仙的詞牌,是固定的字句,固定的平仄押韻。可以填很多詞的。可以表達愛情,也可以表達其他。供參考。

『柒』 「世上有很多迷人的花,但我只喜歡有結果的樹」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說明你是一個對感情很專一的人,喜歡獨樹一枝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關於愛情的古詩:

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7)七夕有詠賞析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

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是什麼意思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意思是: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出自李煜的《虞美人》,「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悲慨之情如沖出峽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

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首《虞美人》便是一首傳誦千古的名作。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的傳統,將詞由花前月下娛樂遣興的工具,發展為歌詠人生的抒情文體。

《虞美人》全詩: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8)七夕有詠賞析擴展閱讀

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李煜的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在部分詞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更多地決定於其詞的藝術成就,李煜對詞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

1、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

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後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2、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

南唐亡國後,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凄涼和悔恨;並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於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3、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

李煜善於用白描寫自己的人生感受,用恰當的隱喻形象化抽象的感受。他常常通過具體的、感性的人格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某個領域,這種形象不以金色和色彩點綴,但風格迷人,不含糊其詞,但具有意味深長的感情,形成了一股清新的潮流。優美深刻的藝術特色。

4、在風格上有獨創性。

花間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 ,兼有剛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玖』 最美的愛情詩詞

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形影不離,休戚相關,紅花綠葉,牛郎織女,郎才女貌,絕代佳人,英雄美人,傾國傾城

『拾』 「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草。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這句古詩的出處哪兒全文是什麼

出自《孔雀東南飛》。限於篇幅,全文(節選)如下: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譯文如下:

府吏騎著馬走在前頭,蘭芝坐在車上跟在後面走。車聲時而小聲隱隱時而大聲甸甸,但車和馬都一同到達了大道口。府吏下馬走進車中,低下頭來在蘭芝身邊低聲細語:「我發誓不同你斷絕,你暫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暫且趕赴官府。不久我一定會回來,我向天發誓永遠不會辜負你。」

蘭芝對府吏說:「感謝你對我的誠心和關懷。既然承蒙你這樣的記著我,不久之後我會殷切地盼望著你來。你應當像一塊大石,我必定會像一株蒲葦。蒲葦像絲一樣柔軟但堅韌結實,大石也不會轉移。只是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脾氣不好常常暴跳如雷。

恐怕不能任憑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會違背我的心意使我內心飽受熬煎。」兩人憂傷不止地舉手告別,雙方都依依不捨情意綿綿。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作者無名氏。

(10)七夕有詠賞析擴展閱讀: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並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主要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於站在劉蘭芝一邊,表現出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這是難能可貴的。

熱點內容
aj情人節限定多少雙 發布:2025-07-03 14:19:06 瀏覽:156
奧德海棠6 發布:2025-07-03 14:18:52 瀏覽:812
夢見買蘭花 發布:2025-07-03 14:09:03 瀏覽:530
綠植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03 13:33:06 瀏覽:245
就像是一朵花搖滾 發布:2025-07-03 13:21:36 瀏覽:395
房子插花 發布:2025-07-03 13:20:23 瀏覽:960
樂清綠城玫瑰園房價 發布:2025-07-03 13:20:10 瀏覽:519
苦丁茶盆栽 發布:2025-07-03 13:18:40 瀏覽:511
實拍花卉 發布:2025-07-03 13:18:34 瀏覽:681
櫻花配得上你 發布:2025-07-03 13:17:24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