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陰陽水

七夕陰陽水

發布時間: 2023-05-06 07:14:31

七夕是什麼節日,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是七夕節。直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一直流傳於民間。

所謂回七夕節的答習俗,就是婦女們在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活動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擺上些瓜果,賽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七夕節到來之前,姑娘們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再用水浸泡,使之發芽,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之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焚香點燭,對空跪拜,稱為「迎仙」。

❷ 漢語/對聯···謎語大全及答案

謎語詩,就是以詩的形式作為謎面的謎語。謎底指人或物或字。

1、王安石的兩首謎語詩

王安石任宰相時,一位老木匠為他設計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來模型請王安石過目。王安石看後頻頻點頭,但又在模型的後花園牆壁正中處題了首詩:

倚闌干柬君去也,霎時間紅日西沉;

燈閃閃人兒不見,悶悠悠少個知。

老木匠思討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看,果然更加滿意。

原來這是一首謎語詩,每句的謎底都是「門」字。意思是請老木匠在後花園加個門。

2、怨婦詩

從前,有一個女子的丈夫離家三年不歸。三載春秋,惡風撲門,冷雨敲窗。已到融融天氣了,才想到窗紙早該裱糊了,可憐這痴情的婦女,巴心巴腸地懸望著京城裡的丈夫,算計著他離家的時節,做著團圓的美夢。等啊,盼啊,盼來的卻是一紙無言的嫌棄!

四月將近五月初,刮破窗紙重裱糊;

丈夫進京整三年,捎封信兒半字無。

這首詩謎面上寫的一個怨婦,實際上隱射四位中葯名:半夏、防風、當歸、白芷。

3、遺詩隱何物

從前,有一個被百般虐待的媳婦,在實在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投井自盡了。臨死前,她含淚在牆上寫下遺詩一首:

他打我知道,背後有人挑。

心中明似鏡,為的路一條。

這四句詩,既表明自己清白無辜,又是一則物謎:隱射燈籠。

4、比喻貼切的謎語

二人乘舟,觸景生情,打一謎語,謎面是一首優美的詞:

在娘家,綠發婆娑,自歸郎手,青少黃多。受盡了多少折磨,經歷了無數風波。休提起,提起來珠淚灑江河!

這條謎語,既借一個封建社會里受盡壓迫女子之口,敘述了她的不幸遭遇;也維妙維肖地對謎底(竹篙)作了形象的描繪。

5、數字謎語詩詞

下面三首謎語詩詞,從內容上看都是情詩,其謎底都是隱射十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相傳,宋代著名女詩人朱淑真,在她丈夫變心後曾巧制了一則《斷腸謎》,以抒發她怨恨絕決之情。

下樓來,釣鉤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

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以留;
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
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
從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乾隆曾寫過一首數字謎語詞:

下珠簾焚香去卜卦,問蒼天,儂的人兒落在誰家?恨王郎全無一點直心話,欲罷不罷,吾把口來壓!論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難講一句清白話。分明一對好鴛鴦卻被刀割下,拋得奴力盡手又乏,細思量口與心俱是假。

此詞中,「下」去「卜」是「一」,「天」不見「人」是「二」,「王」「無一」是「三」,繁體字的「罷」去了「能」是「四」,「吾」去了「口」是「五」,「交」不要「差」(乂)是「六」,「皂」去了「白」是「七」,「分」去了「刀」是「八」,「拋」去了「力」和「手」(扌)是「九」,「思」去了「口」和「心」是「十」。

12、艄公考舉子

乾隆年間的一天,有十幾名舉子趕到黃河渡口,准備渡河,正趕上黃河漲大水,無人擺渡。舉子們望著洶涌澎湃的黃河,正在焦急之際,忽見從岸邊蘆葦叢中劃出一條船來,船頭站著一位老艄公。

他把小船靠到岸邊問明情況,就對舉子們說:「我可以送你們過河,不過,有個條件,我先出個字謎請各位猜,猜中者,立即上船過河,分文不收;猜不中者就請撥馬而回,再苦守三年寒窗吧!」

舉子們聽罷,都覺得這有何難,就請老艄公出謎。老艄公念道:

半邊有毛半邊光,半邊有味半邊香。

半邊吃的山上草,半邊還在水裡藏。

瘵子們聽罷,全傻了眼。這時,正在渡口附近洗衣裳的兩位姑娘「噗哧」一笑說:「這么多的舉子,連一個普通的字謎也猜不中,真是一群蠢才!」

老艄公聽了哈哈大笑說:「聽口氣,你們能解開這個字謎,何不說出來。讓秀才們也長長見識。」兩位姑娘推讓了一陣,一位年齡稍小一點的站起來,念道:

水裡游魚山上羊,東拉西扯配成雙。

一個不吃山上草,一個不會水中藏。

老艄公聽了說道:「這群書獃子,乾脆回家抱孩子去吧,免得浪費盤纏。」說著就舞動雙槳,向黃河對岸劃去了。

字謎底:鮮。

13、以謎破謎

據說,秦少游打一木工用具謎給蘇東坡猜:

我有一間房,半間租與轉輪王,有時射出一光線,天下邪魔不敢當。

東坡假裝猜不中,說:

我有一張琴,琴弦藏在腹;為君馬上彈,彈盡天下曲。

秦猜不中,告訴蘇小妹,小妹說:

我有一隻船,一人搖櫓一人牽;去時牽纖去,歸時搖櫓還。

秦又猜不中。小妹說:「我的謎底就是你的謎底,你的謎底就是大兄的謎底。」這時少游笑而始悟,謎底都是木工用的墨斗。

14、七謎共一物

七人參加會計培訓班,晚上猜謎娛樂。七人所作謎語分別是:

五男二女分家,打得紛亂如麻,欲問何時了結,直到清明方罷。

古人留下一座橋,一邊多來一邊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

長方院子一牆隔,上下分下兩群鵝,多的不過五個整,少的一個頂五個。

順著念,會計經常用,倒著念,主意沒拿定。

一隻寶盒巧又巧,盒中不滿百粒珠,要是仔細算一算,千千萬萬沒法數。

遠看一本書,近看一窩竹,盤盤一下猜不中,請你再讀十年書。

竹做欄桿木做牆,只關「豬」來不關羊,三個小子來捉豬,嚇得豬兒亂打撞。

七人謎語出完,大家異口同聲道:「咱們是不謀而合,三句話不離本行啊!」原來謎底都是算盤。

15、詞女之夫

宋代文壇名士趙明誠,一次外出歸家後悶悶不樂,食慾不振,形體日漸消瘦,父親詢問他,他回答說,我夢中見一人對我言道: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麻除草麻,芙蓉開新花。

他的父親聽了大笑,猜出兒子說的是「詞女之夫」四個字。因為趙明誠認識女詞人李清照,雙方一見鍾情,但在封建社會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憂郁成病。他父親當即允了這門親事。

❸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穿針乞巧 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喜蛛應巧 所謂「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黃金瓜、巧果、花生、紅棗等為主)放在果盆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作了准備。 「穿針乞巧」以後,大家都睜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誰先發現,誰就大吉大利。 所謂喜蛛,其實是一種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樹木上,常能見到,偶而有一隻爬在人身上或被人發現在屋內,都說是喜事之兆,一般都會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會輕易弄死它。 投針驗巧 先准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起先我常以為「鴛鴦水」是「陰陽水」)。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面盆里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 巧果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熱點內容
梅花無盡 發布:2025-05-01 18:57:22 瀏覽:449
半路插花 發布:2025-05-01 18:48:14 瀏覽:913
元青花花卉草紋 發布:2025-05-01 18:27:31 瀏覽:148
女友開學七夕送什麼 發布:2025-05-01 18:19:33 瀏覽:165
沒有陽光綠植 發布:2025-05-01 18:16:34 瀏覽:541
花店有那些花 發布:2025-05-01 18:08:26 瀏覽:795
玫瑰金鏈子 發布:2025-05-01 18:05:07 瀏覽:402
琉璃櫻花網 發布:2025-05-01 18:05:02 瀏覽:568
約會花卉 發布:2025-05-01 17:29:06 瀏覽:929
很香的玫瑰 發布:2025-05-01 17:19:17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