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上天

七夕節上天

發布時間: 2023-04-29 05:05:37

七夕節習俗

七夕節有拜魁星、染指甲、拜七娘媽等習俗。1、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在七夕晚上會有拜魁星儀式。2、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習俗。3、在閩南香港台灣一帶,七夕這天人們會去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

② 七夕節的來源及習俗 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1、七夕節的起源

(1)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2)「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3)「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2、七夕節的傳說。

(1)說到七夕節,始終都繞不開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傳說——「牛郎織女」,這是一個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也是我國的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關於七夕的由來與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基本內容基本一致,在這里就不多加敘述。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3、七夕節的習俗:

古人在「七夕」時有許多民俗活動。南北朝時就有所謂「七夕節」,優伶扮演《鵲橋仙》戲曲,進時新果品,市井兒童手執荷葉,歡呼雀躍。唐時在七夕夜登高樓危樹,安排宴會,以賞節序。宋時以七夕為「女兒節」,婦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禱告,根據所看到的迷濛景象,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稱七夕為「七巧節」,當夜的花樣更多。最常見的是在庭中擺設香案,盛陳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後一口氣在朦朧月色中以絲線連穿7個針孔。

七夕節的民間習俗很多,不是單純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選擇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紅豆。紅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講,北方最講的還是中國結。

(1)穿針乞巧。乞巧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陽曬,曬出一層白皮,端進來讓女孩子在裡面放針,看大家誰擺的針最好看,誰就是巧女。如果沒有擺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這種乞巧活動。還有一種就是用線去穿七孔針,一根線穿過去,難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經常綉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顫抖。還有九尾針,如果穿過去你就是最心靈手巧的姑娘。光針就有各種各樣的乞巧形式。

(2)種生。特別注重乞巧的還有女孩子種生乞巧。就是用一個紙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這一天就要栽上綠豆、小豆。種生乞巧,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不僅僅會穿針引線,會做活,而且農活一樣能做,是生活當中必備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種本領。

(3)牛郎會織女。七月被稱之為「藍月」,七月的夜晚被稱之為藍夜,這天的習俗就是牛郎會織女。

(4)男生乞文,女生乞巧。有一種乞巧的方式,越下雨天越黑,就去逮蜘蛛,放在小盒子,隔一段時間看蛛網結得怎樣。女孩子就是乞巧,男孩子就是乞文,現在也有人玩。還有一種下雨了,有雲彩了,就觀雲乞巧,這一般都是登高,上山坡上去,看一看這些雲彩像什麼。如果仔細望天空,有的雲彩像動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寶物,有的像飾物,誰看到什麼就得到了巧。如果看一片黑壓壓的,馬上就要下雨了,那就是風調雨順,寓意著五穀豐登。下雨接水,用這種水洗臉、洗澡等等,可以明目、爽身。

4、七夕節的原意是婦女通過穿針乞巧來表達人們對手藝的渴望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而現在,他們不再局限於為了婚姻學習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為了自由獨立的生活。其實不管是七夕節還是情人節,每個女性依舊憧憬著幸福的生活。

③ 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

七月七,每年農歷七月七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民間亦稱乞巧日,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的情人節,下面給大家分享了關於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一起來看看吧!

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1

七夕,七夕,歡笑不息,幸福不息,甜蜜不息,情意不息,浪漫不息,快樂不息,美好不息,祝福不息,七夕將至,祝願親愛的朋友愛情之火永不熄!

七夕,牛郎織女終於相見。牛郎:親,俺想你!織女怒道:都一年沒見了,你就不能和我多說點話嗎?牛郎:親,一年不見,你胖了,但是俺還是想你!

七夕,牛郎織女幽會。男:織女妹妹,哥哥想死你了,來,親一個!女:哎呀,人家好害羞的,讓流氓看見多不好。男:不怕,沒人看得見,流氓在看簡訊呢!七夕給客戶簡訊

七夕,淚珠一行行,那是相思的淚水;七夕,星空一閃閃,那是牽掛的眼眸;看著周圍景與物,想著七夕能共度;遙望佳人在遠方,簡訊祝福來送上。七夕快樂

七夕,幾許相思淚;七夕,佳人心相隨;七夕,天地唱團圓,七夕,愛情是最美,祝天下有情之人把手牽,無情之人早墜情網!七夕節快樂!

七是一個奇數,需要一個你湊成偶數;夕是一天的末尾,需要一個你,與我相約黃昏後。七夕節這一天,我在鵲橋的另一邊等你,不見不散!

七是奇數,代表孤單;雙七是偶數,代表脫單。每一個奇數,都在等待另一個奇數,來組成一個偶數。所以七夕是脫單的好日子,願你找到屬於你的另一半!

七是七月初七喜上喜,夕是情意濃濃要珍惜,節是相約相伴特殊節,快是心花怒放快樂頌,樂是喜上眉梢樂悠然。七夕情人節快樂!

平日里要拍馬屁,拍拍事業更順利;七夕之日拍牛屁,拍拍愛情更甜蜜;身邊沒牛我著急,想來想去想到你;平日常說你真牛,今日可否拍拍你?祝七夕快樂!

平淡的生活需要添加浪漫,孤獨的心需要愛的陪伴,牛郎織女相會於銀河兩岸,知心愛人幸福相伴。簡訊祝福你:七夕快樂!愛情甜蜜!

品一壺好茶,讓人回味許久;憶一段往事,讓人感觸許久。寫一段日記,讓人沉浸許久;發一條簡訊,送上我祝福,你開心我開心,將會持續許久。七夕快樂!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七夕了,錯過了二月十四,再也不能放過七月初七,今天我要對你說三個字:「借點錢。」平時不好意思開口,過節你總不好拒絕吧?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一年才聚一次;熱戀男女熱情相擁,一秒都不願分開;無論何種阻隔只要心裡都懷著深深的愛意,相信閉著眼睛也能看見心愛的人!

牛郎織女的愛情並不吸引著我,我們的愛情對我才有致命的吸引力。七夕之夜,面對皎潔的明月,讓我鄭重許下我的心願:我要愛你,直到永遠!

牛郎一年守望在七夕,織女四季遐想在七夕,喜鵲飛翔歡樂在七夕,銀河流淌深情在七夕,愛情美好榜樣在七夕,祝福幸福感覺在七夕,願你擁有快樂七夕。

牛郎念織女,織女戀牛郎,牛郎夜夜念織女,織女天天念牛郎,牛郎戀織女織女念牛郎,念女戀郎戀女念郎,念戀戀念。七夕簡訊騷個擾,繞不暈你算我瞎忙!

牛郎很苦,因為傷離別;織女無奈,因為只有等待;你我不做牛郎織女,要天天在一起,因為我要你每天過的都是七夕情人節,一生幸福快樂!

牛郎對織女說:昨天剛給你打了電話,今天還要約出來見面。織女對牛郎說:小聲點,喜鵲把橋都架好了,我們還能省點電話費。喜鵲說:靠,我們閃!七夕給老婆的簡訊

牛郎打心底是喜歡織女的,不然也不會生兩個娃;織女打心底是喜歡牛郎的,不然早就改了嫁;我打心底是惦著你的,不然簡訊不會發,七夕祝你幸福樂開花!

牛郎鈔票沒幾個,房子堪稱是草窩,時而少吃又沒喝,織女依然會執著,真愛千古來傳說,七夕心情多快樂,學習織女好風格,裸婚能否嫁給我?

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2

1、上天又給我一個約你的借口,相愛的人兒,與你共渡,天天都是情人節。

2、放上一顆心在你的枕邊,讓你每夜都在我的心邊,甜蜜的入眠。世上不再有七夕,只有我們永不分開。

3、樂,是一種浪漫的味道,是一種溫馨的記憶,是一種美麗的幸福,是我永遠不變的眷戀。七夕快樂!

4、乞巧節喜鵲往銀河,架橋牛織來相會,今發簡訊只給你,愛你無眠夢寐求,你我情深意綿綿,朝思暮想在一起,星光燦爛日月輝,愛你一生不後悔,七夕不見不散!

5、雖是7月但我想你的淚水已凍結成冰,如果用你的唇來融化它,也許你會回憶起我們之間點點的溫馨!

6、好久沒能見到你,我都快忘記你的模樣了,可有三個字卻越來越清晰,就是———我愛你!情人節快樂!

7、在一起的日子很平淡,似乎波瀾不驚,只是,這種平凡的日子是最浪漫的,對嗎?親愛的,七夕情人節快樂!

8、可能我給不了你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可是我一定會把我最好的一切給你,願因只有三個字:我愛你!永遠永遠!

9、七夕節送你小小的禮物,載著重重的情意,飛到你喜慶的宴會上,化作敬你的一杯醇酒,祝你幸福,為你乾杯!

10、我的心上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總有一天他會身披五彩戰衣,踏著鵲橋來接我,今天你能來嗎?你的織女!

11、沒有你的天,不藍!沒有你的花,不艷!沒有你的飯,不香!沒有你的眠,不甜!親愛的,你為什麼還不回來?

12、讀它你欠我一個擁抱;刪除它欠我一個吻;儲存它欠我一個約會;如回復你欠我全部;如不回你就是我的。選擇!

13、緣分甜蜜幸福是愛,牽掛感動付出也是愛,承諾奉獻責任更是愛!讓我們過一個明明白白無怨無悔彼此信任的七夕節!

14、情人節我只想對你說:我不愛你,是不可能的;我但願你我別像可憐的牛郎與織女這般,一年才得以想見一次,我不要!

15、月光如晝,銀霜茫茫,七夕會鵲橋,情意綿綿;花團錦簇,美景交融,仙鵲聚天橋,好生幸福!祝天下情人七夕節快樂!

16、你如果是睡美人我是吻你的王子;你如果是公主我是希望被你吻的青蛙;如果你是美女我是愛你的野獸;我會永遠陪著你!

17、寶貝,我有罪,只顧把紅包追,沒有送你玫瑰,但你不用心灰,紅包全歸你揮,消費莫選太貴,節約做法很對。情人節快樂!

18、自從認識你,我就有一種莫名的渴望,想聽到你的聲音,看到你的倩影,你的身影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深深地思念著你。

19、今夕是何夕,今夕是七夕。七夕節,送美麗,大把祝福送給你。平安載著健康到,快樂跟著幸福跑,祝你愛情甜蜜,一生順利。

20、沒有玫瑰的愛情不一定不精彩,沒有誓言的婚姻不一定不永遠。但七夕的情人節不可以沒有我的祝福: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21、七色彩雲天邊來,夕照余暉滿樓台。情思依舊仍等待,人面桃花在心懷。結下同心永不改,快樂無聲沐愛海。樂享愛情無陰霾。

22、切記鞏固老情人,發展新情人,保護小情人,提防知情人,祝老情人不老,新情人不跑,小情人不少,知情人不擾!情人快樂!

23、情人節願望:做一隻樹袋熊,趴在一棵大桉樹上呼呼大睡,我是樹袋熊,而你是桉樹,阿門!一生一世粘著你,愛著你,需要你!

24、輕瀉的月光,氤氳低語,籠住緊閉的窗口;蕭瑟的冬雨,徘徊躊躇,如何傳遞脈脈祝福?抱膝自語,就這樣想你吧!在情人節夜裡。

25、在愛情的世界裡,我一無所有,也一無所知,在情感的小站里,我願你是第一位來客,也是永遠的主人,伴著我寵著我;一生一世。

26、傳說今晚,仙女下凡,許個心願,牛郎織女見個面,銀河星星時變遷,萬千山水,時光流轉,不變的是我對你的誓言:愛你,永遠!

27、七夕到,喜鵲叫,手機為你把喜報:願你腰纏萬貫把財抱,事業高陞官帽抱,沒有疾病把健康抱,愛情如意把美人抱,生活美滿樂淘淘!

28、從前有個小女孩對著星空許下願望:希望長大後可以擁有一份一生一世的愛情。今天這個女孩長大了,她希望你就是她一生一世的愛情!

29、希望最美好的祝福與喜悅,充滿你即將來臨的一年。從你的心走向我的心。讓我們踏著一路鮮花,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吉祥康樂。

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3

1、我不想說天荒地老海枯石爛,我不會花言巧語坑蒙拐騙,我也不會忽悠說愛你一萬年,我只想說你需要我的時候,我會立刻出現。七夕快樂!

2、我願化作一枝玫瑰花,被你緊緊握在手中,為你吐露芬芳;我想變成一塊巧克力,被你輕輕含在口中,讓你感覺香滑。親愛的朋友,祝七夕快樂!

3、親愛的,你的溫柔像碧水環繞著我;你的體貼像清風吹拂著我,你的愛戀像細雨滋潤著我,你的信任深情像陽光溫暖著我。七夕到了,希望我們的愛情甜蜜百年。

4、這條簡訊,如雷如火,飽含熱烈情意,如糖似蜜,充滿誘惑氣息,如詩如畫,富有浪漫魅力,如溪似水,蘊涵萬種柔情,如風如月,送去溫馨愛意:七夕情人節快樂。

5、日月星辰的相逢讓日夜交替,時光匆忙的腳步讓季節變遷,青山綠水的'相守讓美景蔓延,你我甜蜜的相愛讓情意盪漾,七夕到了,不管日夜交替,不問季節變遷,我們的愛就是最美的風景。

6、七夕銀河星璀璨,喜鵲搭起鵲橋來。牛郎織女終見面,喜笑顏開淚難干。人間也有真情在,心心相印磐石堅。古往今來傳說在,愛情花開永不敗。願你早日覓得真愛,幸福開顏!

7、我的相思織成網,我的真情搭成橋,我的承諾化做風:無論銀河是多麼寬闊,都不能阻止我們的心靈的交融!

8、把天上的銀河截下,匯成愛情的心河,流進你的心裡;把天上的鵲橋摘下,變成愛情的心橋,搭在你的心裡。給你此生不變的摯愛。七夕快樂。

9、乞巧節到來浪漫到,天上人間共神話。牛郎織女鵲橋會,人間情侶也成對。心心相印無朝暮,歲歲年年情不移。手牽手兒盟誓願,今生愛你永不變。祝七夕快樂!

10、靚影盪舟蘆葦中,情人相伴青沙叢。太陽看見雲中藏,月亮聽見半遮面。愛你到天荒地老,想你到天涯盡頭。七夕節:愛你百年不後悔,銀河繁星來見證。

11、花開花謝有綠葉相伴,月升月落有星辰相隨,不離不棄有七夕相傳。七夕到了,我願向你許下誓願,今生不離不棄,永遠相伴。祝七夕快樂!

12、真摯的友情不需要承諾:註定的緣分不需要約會,因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順其自然!

13、七夕贈你七份禮,先贈:一心,一意,一輩子;再贈:一瓣心香,一生承諾,一點靈犀,最後贈你一表人才――最愛你的我!

14、綻放的花兒有蝶的相伴,芳香的花蕊有蜂的親吻,山川的秀色有綠色的裝扮,你的美靚異彩有我的陪伴。我愛你白頭到老,似日月同輝相伴。七夕節祝你開心!

15、鵲橋牽織有真情,相思千百至此期。願我情,鑄長心;伴你意,破長雲。兩情共享七夕,惹星慕月嫉。七夕愛情簡訊

16、七夕節的月兒彎彎,戀人的情誼深深。七夕的星光閃閃,情人的心兒切切。七夕的銀河璀璨,為牛郎織女喝彩。七夕節我對你說,愛你年年歲歲永遠不分離。

17、七夕星光燦爛銀河璀璨,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七夕人間燈火輝煌,情人俏麗妝扮出入雙對,互送禮品鮮花訴衷腸意綿綿情深深。七夕節:願你早日覓位心上人。

七月七情人節祝福語句4

1、七夕雨是滴答的,七夕雲是流動的,七夕風是透明的,七夕愛是難忘的,七夕戀是用心的,七夕天是永恆的,祝你七夕節快樂!

2、歲月變遷,銀河不改璀璨,牛郎織女,羨煞鴛鴦神仙,四季相思,一年時間苦盼,鵲橋情緣,今天漫天纏綿,相隔雖遠,遙送美好心願,七夕祝福,浪漫幸福永遠。

3、千里姻緣,鵲橋相約,七夕相會,互訴衷腸;花團錦簇,美景交融,五彩雲集,幸福延延;愛意濃濃,回憶悠悠,相伴相依,白頭偕老。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4、愛像雲,只有自由飄浮才會最美;愛像樹,只有本色自然才是最真;愛像水,只有學會珍惜才會永恆;七夕又至,祝你和愛你的人幸福快樂!

5、愛是牽掛,愛是奉獻,愛是不變的思念;情是眷戀,情是期盼,情是回憶的甜。七夕節就要到,祝福送到身邊,願你的愛情永遠如蜜甜。

6、花朵有個希望,希望天空給它陽光;白雲有個希望,希望風帶它一起飛翔;蜜蜂有個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我也有個希望,希望你平安健康!七夕節快樂!

7、七月初七是七夕,雙七就是比,祝你愛情比翼連枝,幸福比翼雙飛,好運比鄰而居,好事比比皆是,健康壽比南山,快樂無以倫比,比分遙遙領先!

8、把愛你的語言,在想念的夜晚熬煉,只為情人節這天,巧克力有無盡的香甜,我把自己小心地,包在巧克力中間,祝你七夕情人節過得香甜!

9、不求門當戶對,但願夫唱婦隨。不求愛情完美,但願比翼雙飛。不求一生富貴,但願夜夜相陪。你的夢幻嫵媚,讓我痴心無悔。歲歲七夕之會,年年與你相隨。

10、愛的歌聲最開懷,愛的海洋最精彩。璀璨的銀河,一顆星就是我對你的一份愛;浩瀚的宇宙,一粒塵就是我對你的一份情。七夕心相惜,願你更美麗。

11、愛情的美好,友誼的鵲橋,今夜在宇宙中浪漫奔跑,甜蜜的微笑,幸福的味道,此刻在人群里幸福歡跳,又是一年七夕到,祝願朋友身體好,前途好,愛情好。

④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七夕節來歷


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打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萬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為牛郎和織女搭乘鵲橋,長久分離的相思之情。

使如此短暫的相會就像夢幻一樣,彷彿「金風玉露一拍衫乎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沒有分別便不知相聚的不易。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逐漸流傳,後人在七夕節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活動和慶典,既對牛郎織女相會的祝福,也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經歷。

七夕節習俗

乞巧節傳統習俗有拜七姐、拜牛郎、祈福許願、乞巧、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由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現代人常將七夕節當作中國的情人節來過。

乞巧節的飲食襲悉習俗是吃巧果和吃巧巧飯。巧果是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之一,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也就是酥糖,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⑤ 七夕節的由來

關於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七夕節的由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節的由來:

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嗎?嗯,牛郎織女分隔在茫茫的銀河的兩邊,遙遙相對,王母娘娘只答應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相會一次。你會發現,這一天,地上的喜鵲都不見了——他們到天上搭鵲橋去了。七夕,夜色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期待著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如果你有好奇心,在瓜果架下去偷聽,說不定可以聽到兩人相會時的脈脈情話。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關於七夕節由來的五種故事傳說: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但是關於七夕節的來歷卻有五種不同的說法:

版本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叫牛郎,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但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等讓他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草深林密的山上,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那頭有病的老牛,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死後,可以用它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版本二:七夕」原名為乞巧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記載,這便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版本三: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版本四: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星期」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個吉利的日子。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版本五: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

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乞巧,是節日的主要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山東。在濟南、惠民、高青等地,陳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鄄城、曹縣、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飯: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廣西。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東。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誕生與封建禮教的關系

七夕節又稱為七巧節,這個節日最先起源於我國的漢朝時期。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證明在當時已經有七巧節這一傳統節日。

七夕節的產生隨著當時經濟技術。和手工業的發展而逐漸演變。由於紡織技術有進一步發展和成熟,古代淳樸的勞動人民,就為紡織技術的起源增添了一定的'神話色彩。通過凄美的愛情故事,來訴說紡織技術的淵源,這其實就是牛郎和織女傳說的源頭之一。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為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後丟枚小針浮於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又演變為「七娘會」,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面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於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遊人評賞,然後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七夕節送女朋友的禮物指南:

玫瑰:這個不用多說,如果我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我一定送玫瑰給她。平日的她不喜歡鮮花,當然也就不喜歡玫瑰。但去年的情人節我分明從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種叫做艷羨的東西。但我想我不會送她一捧玫瑰,要送就送一枝,要麼就一車或一船,你懂我的意思吧。

戒指:如果我是一個頗有心計的人,我會送她戒指。黃金太俗氣,鑽石太昂貴,就送白金的吧,小小的一個圈,先把她套住再說。你別誤會,戒指不是圈套,就算是,這個愛的圈套又有何不好呢?如果白金也不好,那就送象牙的,顯得有品位。這個可是情人節必送十大禮物裡面份量最重的禮物哦。

香水:如果我是一個相當時尚的人,我就送她香水。因為我聽說氣味道是可以在人的記憶中保留最久的東西。可惜我的有關香水的知識有限,等我弄清楚後就可以給她一個驚喜。從此後,我就可以在這個熟悉的味道中,陶醉了。

⑥ 古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1、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2、結紅頭繩:家長們常在七夕之日將紅頭繩打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3、七夕觀星: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准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
4、凈水視影:取凈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年青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⑦ 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⑧ 七夕節是哪一天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由上古星宿崇拜演化而來,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經歷史發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⑨ 傳說天上的一天等於人間的一年,那麼七夕節那天,天上是幾點

牛郎與織女 七夕又相會

2005年8月11日是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中國傳統節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該日也逐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因為,每到七夕有情人總會仰 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據天文專家介紹,牛郎與織女是民間一種叫法,其實在天文學上牛郎的中文名為河鼓二,而織女星稱為織女一,它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一顆亮星,由於這兩顆恆星肉眼清晰可見,又容易辨別所以在明代鄭和下姿則改西洋時,就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標志之一。

根據19世紀以來天文觀測及測算結果,牛郎星距我們有16光年(1光年約等於 10萬億公里),織女星距離我們26光年,兩星之間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給織女打個電話,織女也要等到16年後才能聽到牛郎的聲音。因此他們每年的「七七相會」,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傳說中為何要將「七月初七」這一天算做牛郎織女的相會日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七」是吉利數字,有圓滿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銀河的時候,月亮的光輝也恰好能照在銀河上,更便於人們觀星。今夜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會看到銀河裡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個月亮的余暉灑向銀河便成了人們想像的「鵲橋」

眼下,已進入初秋時節,晚間8時左右亮度零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愛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還有一顆一等星的牛郎星,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市民抬頭仰望夜空會驚喜地發現,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無言相望,頗有詩情畫意。

「七夕」的由來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夕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為重視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稱為乞巧,是因為民間傳說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

她們除了乞求針織女的技巧,同時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談到七夕節,不得不提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為愛情的象徵。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著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跡判不渝。

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為人知的是: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七日,人間的喜雀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朗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為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祖先們如何過「七夕」

月下盟結,穿針引線

膠東地區,有祭拜七姐神的習俗,年輕女子常喜歡在七夕節著新裝,聚一堂,月下蒙結七姐妹。有的還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地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還盯畝競賽穿針引線,爭得巧手之名。

漂針試巧

七月七日,為「女節」。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針,照水中之影,以試巧,復陳瓜果,爭相「乞巧」。

種巧菜作巧花

山東榮城有二種活動,一種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麥芽,一種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麵粉塑制各種帶花得食品。

結扎巧姑 種豆苗青蔥 占卜巧拙 穿針引線 剪窗花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凈水視影定驗巧拙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是取凈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青年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盆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結網地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種生求子

種生求子是七夕節中舊的習俗,實際上是信仰之一種。在節日前利用若干種植物,如小麥、綠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數寸後,於七夕即日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一種得子得福的象徵。還用蠟塑各種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樹液洗頭發 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輕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七夕儲水 紅頭繩七個結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面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回答者:小松博客 - 董事長 十六級 6-14 20:34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我國人民最的關於星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誰最先說出來的,什麼時候開始在民間流傳——這兩個問題不曉得已經有人考證出來沒有。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關於織女,古書里還有幾處提到她。《後漢書·天文志》:「織女,天子真女。」《史記》:「三星,在天紀東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記》:「天河之東,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謂之織女。」天河就是我們在夜裡看到的那條橫貫天空的光帶;我國古人也把它叫做「銀漢」、「星河」、「天杭」、「銀潢」、「明河」、「高寒」等等。現在天文學家叫它「銀河」。織女星在銀河的東邊,它的西名是Vega。從前我國人把天空分作二十八宿和三桓,現在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公定把天空分作88個「星座」。織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恆星。附近銀河裡有五個幾乎一樣亮的恆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狀,那五個星屬天鵝座。銀河的西邊稍為南一點有三個星排得很近,中間那個比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牽牛星,我國古稱「河鼓」、「何鼓」、「黃姑」,西名叫Altair。牛郎是天鷹座里最亮的恆星。它和兩旁那兩個亮度小一點的星,有時候被人們合起來稱為「扁擔星」。神話里說旁邊那兩個星是牛郎和所生的孩子。天鵝在銀河裡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織布,對岸有一個牧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在放牛。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

宋代詞人秦觀也被牛郎織女這個悲里帶歡、歡里帶悲的故事激動了文思;他把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長短句很巧妙地表達出來。「鵲橋仙」是詞里很美麗的一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從前我國許多人相信牛郎和織女真的在七夕渡河相會一次。那一夜,婦女們都穿針乞巧民,又以瓜果祀織女星。這個故事也常被用作戲劇的資料,京劇、話劇和各地的地方戲里多半有「牛郎織女」這出戲。

在戲劇里,牛郎是一個農村裡放牛的孩子。他不肯幫哥哥種田,不肯幫嫂嫂車水,不肯幫媽媽做家務事。牛郎只是貪玩,只愛作奇怪的幻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他所看守的老牛。有一晚,他在夢幻中看到天上的仙境。他便牽著老牛動身到天上去。同時,在天上有一位織女卻想要下凡來享受人間的溫暖。王母娘娘可憐織女的孤寂,便差遣金童玉女和喜鵲把織女帶到天涯海角去和牛郎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真是「勝卻人間無數」。一對愛侶被送上九霄雲外度蜜月去了。

牛郎游遍了天上的勝境,日子一久,也便覺得平淡無奇了。織女得繼續紡織雲錦天衣,不能老陪著他。牛郎越來越感覺無聊,又從金童得知家裡的人日夕在盼望他回去,便把回家的意念告訴織女。織女決心和他同到地上去享受那可愛的春天。可惜事機不密,給西王母曉得了。她趕來用玉簪劃成銀河一道,把牛郎和織女隔開,只答應每年七夕遣喜鵲結成天橋,使他們渡河相會一次。牛郎回到人間,很高興地再看到母親、哥哥、嫂嫂。從此,他不再偷懶,不再作無謂的幻想,天天努力勞動。他覺悟到在現實生活里也可以創造出美麗來。他聞到泥土的香味了,他洞悉生活的意義了。他唯一的惋惜,就是所愛的織女不能也到地上來和他一起勞動,一起享受人間的溫暖。不過每年七夕還可以相會一次,那已經比永別好多了。

有個話劇里有幾首歌曲,其中一首是俞鵬所作的《鵲相會》:

誰知道天長地久何時了?
誰知道離恨年年有多少?
度盡了長歲,好難得這七夕良宵;
卻又是無限悲愁相逢在鵲橋。
夢長夜短總是多情惱。
見東山晨星已現,天將曉。
可奈何,喜鵲頻噪,催人分道。
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來到。

一直到今天,我國還有好些人真的相信牛郎織女兩星每年七夕渡河相會一次,許多婦女還在那一夜向織女乞巧。很可惜,科學告訴我們: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並不是真的,它只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神話而已。近年來,天文學的進步,使我們對這個恆星,對其他的恆星和銀河中,都認識得比從前清楚得多。銀河並不是一條河,銀河裡並沒有一滴水,也沒有橋。它是很多恆星和星雲的集合,用大望遠鏡就可以看出來。牛郎織女兩星雖然不是絕對的「恆」,但每逢七夕並不能看出它們向對方移動絲毫,當然更談不到「渡河」。每年七夕,還是一在河之東,一在河之西,彼此都在望河興嘆。科學的進步竟打碎了他們的美夢,這使作者想起曹雪芹替太虛幻境的牌坊所作的對聯: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痴男怨女,可憐風雲債難酬。

恆星的「恆」字,只是和行星的「行」字相對而言。實際上天上沒有一個星是絕對地「恆」;每個星都在動,動多動少而已。牛郎星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658角秒;此外,每秒鍾還以26千米(每小時93600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往外跑。所以,牛郎星在空間的速度比地上最快的客機還快幾十倍。織女動得慢一點,不過在女子百米比賽里還是可以得冠軍。她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345角秒,每秒鍾以14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行為往外跑。

牛郎和織女都比太陽大得多、亮得多。為什麼我們看起來只是兩小點的光呢?那是因為這兩個恆星比太陽遠得多。牛郎的光度為太陽的10.5倍,直徑大7成,質量差不多大7成。織女的光度等於太陽的60倍,直徑等於太陽的2.76倍,質量差不多等於太陽的3倍。所以,織女比牛郎大,比牛郎亮,比牛郎重,算來還是牛郎的大姐姐。牛郎離我們的距離為154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00萬倍;織女離我們的距離為250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70萬倍。織女不僅比牛郎大好些、亮好些,而且又遠好些,所以我們看起來兩個星差不多一樣亮。光從牛郎星來到我們的眼裡,需要16年4個月;光從織女星來,需要26年5個月。牛郎織女兩星不是在同一方向,兩星之間的距離是16.4光年。無線電波的速度和光一樣,假使牛郎想打一個無線電話給織女,得等32年才有收到回電的可能。

恆星在大小、光度、溫度、顏色方面相差都很大,質量卻差得不很多。20世紀以來,天文學家把許多恆星分門別類,好像生物學家把動植物分門別類那樣。

科學家已經證明日光和星光都是從原子能來的。因此,牛郎和織女這兩個星也可以說是兩個非常大的原子彈。它們把肚子里的原子能變成光線發射出來。人類在欣賞它們的燦爛的光輝的時候,竟幻想出一個哀艷動人的故事來。

童話和神仙故事並不會因物質文明的進步而被消滅。它們可以提高少年人的幻想能力,可以作成年人的業余的消遣,又可以作為各種藝術的原料。中國的牛郎織女可以和希臘的奧德賽、金羊毛,法國的尼貝倫指環等故事並列。每年七夕,大家不妨繼續提出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來談:一方面欣賞這富有詩意的神話,一方面也可借機會提倡科學,使一般人注意到科學家替我們所發現的許多關於星星的新知識。
回答者:唐子畏 - 大學士 十六級 6-14 20:35

中國民間著名傳說。這個傳說是中國過去封建社會
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的藝術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
活為背景,通過牛郎與織女結合又離散,只能七夕在天
上相會一次的幻想性情節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
關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劇。
楊柳青年畫《天河配》
傳說中的主人公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
星名衍化而來的。漢魏間,民間便有了這個故事。漢應
劭《風俗通義》逸文引《歲華紀》載:「織女七夕當渡
河,使鵲為橋。」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
雲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
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
會。」這大約是這個傳說的較早面貌。後來故事中的天
帝,被說成是王母娘娘,織女則成為她的外孫女,牛郎
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與牛郎婚配,並生一男一女,最
後王母將其捉回,用發簪在她和牛郎之間劃成一道天河。
牛郎攜兒女追逐,被河所阻,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每到此時,婦女集於瓜棚下,可聽到他們相見時的哭聲,
喜鵲在這一天也因以身搭了橋而頭上要掉毛。此外,還
有一種說法,是用故事解釋天上牛、女二星的:天上牛
郎星身邊的兩個小星,為織女生的一男一女;織女星懷
中還有個牛枷星,是夫妻吵嘴時牛郎隔河拋過來的;而
牛郎附近的梭子星,是織女生氣時打過來的,不過織女
力氣小,打得不準,所以梭子星並沒有靠近牛郎。這種
說法增加了傳說中的生活色彩。
牛郎織女傳說,千餘年來家喻戶曉。它的源頭,從
《詩經·大東》中可以看到,如「□彼織女」,「□彼
牽牛」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也有關於
它的歌詠。故事在流傳演變中,由原來的隔河相望,變
成七夕鵲橋相會。溶進了人們對牛郎織女的同情,增加
了理想的成分。但這個故事在民間口頭上還常常生出許
多變異的說法,有的與兩兄弟型故事結合,把牛郎說成
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與羽毛衣型故事結合,把織
女說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訴牛郎藏匿織女衣服而
成親,最後織女找到衣服飛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
天去會織女。當代記錄的流傳於內蒙古地區的《天牛郎
配夫妻》中,老牛是幫助牛郎戰勝哥嫂虐待的助手。故
事的結尾,還有岳父考驗這個牛郎女婿的情節。牛郎忘
了織女囑咐的話,結果被天河所隔。後世文人運用這個
傳說題材寫成了《天河配》等戲曲,更擴大了它的影響。
它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說、梁祝傳說被稱為中國著名
四大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與七月七日的乞巧風俗結合非常緊
密。《荊楚歲時記》較早記載了這個故事對風俗的影響: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
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
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熱點內容
杜6花卉 發布:2025-05-02 21:57:37 瀏覽:700
箭葉蘭花 發布:2025-05-02 21:40:12 瀏覽:831
江南櫻花林 發布:2025-05-02 21:35:59 瀏覽:165
尿酸高西蘭花能吃嗎 發布:2025-05-02 21:35:12 瀏覽:276
崖上的蘭花 發布:2025-05-02 21:35:03 瀏覽:629
椰棗樹否盆栽 發布:2025-05-02 21:35:02 瀏覽:332
百合鎮守 發布:2025-05-02 21:32:55 瀏覽:800
男的玫瑰紋身 發布:2025-05-02 21:15:24 瀏覽:272
情人節婚禮弓箭素材 發布:2025-05-02 21:14:39 瀏覽:952
桅子花插花 發布:2025-05-02 21:14:35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