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牛屎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美麗的鮮花插在了醜陋又惡臭的牛糞上。
與鮮花相配的應該是美麗的花瓶,而牛糞是鮮明對比,這句話常用來形容不般配的婚姻,多指漂亮的女子嫁給了與她不般配的男人。
但在網路時代,網友們也對這句話有了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鮮花與牛糞是相配的,因為牛糞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讓鮮花生長得更好,開得更加鮮艷。
拓展資料:
大家都覺得「鮮花女」不該選擇「牛糞男」,而應該選擇「花瓶男」,但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確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有很充分的理由的。
1、「牛糞男」能給「鮮花女」安全感。
在親密關系中,女人的首要情感需求無疑是安全感。安全感其實源於我們對自己的信心。倘若我們篤定自己的魅力大於對方的,那麼我們就更願意相信對方會對自己忠誠不二,而不會隨意出去拈花惹草。而且,若真的是要拈花惹草,「花瓶男」也比「牛糞男」更有優勢。
更重要的是,人都有一個本能——珍惜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因為沒有付出足夠多的「沉沒成本」是無法得償所願的。「男追女隔座山」,「牛糞男」追「鮮花女」隔的可不止一兩座山,簡直是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如此艱難才追求到的女孩,怎能輕易舍棄呢?
2、「牛糞男」能為「鮮花女」提供養分。
鮮花為何總是插在牛糞上?因為那些蝴蝶、蜜蜂只是來采她的花粉,好看的花瓶也只能暫時為她增添姿色,但卻凋零很快;牛糞雖然又臭又難看,卻能給她提供養分,讓她茁壯成長、永葆青春。
最好的愛情是能夠滋養彼此的,是能夠陪伴、啟發和鼓勵你成長的,是能夠為你的生活創造無限可能性的。這樣的愛情,「牛糞男」可以給你,「花瓶男」卻很難。因為跟「花瓶男」在一起,你需要付出的可能會更多,當容顏不再,你又能依靠什麼留住這么美的花瓶呢?
3.「牛糞男」能做「鮮花女」的貼心暖男。
有些女人長得很美,卻嫁了一個既沒顏值又沒金錢的男人,每當我采訪她們時,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他對我真的很好」。女人總是感性的,很容易戀上對她好、能溫暖和呵護她的貼心暖男。
在愛情中,「花瓶男」說的千萬句甜言蜜語,都不及「牛糞男」的深情陪伴。「牛糞男」的暖是實實在在的,暖了你,就不會再去暖其他「鮮花」了。因為彼此之間本來就有顏值上的差異,「牛糞男」就更願意把你捧在手心裡,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說到底,世界上最美好的愛情,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而是彼此交融的剛剛好。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牛糞」,在愛情中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B.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含義是什麼
俗語【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釋義【通常用來比喻貌美女子嫁給了與她不相配的男內子】
出處【晉人石崇的容《明君辭》】
變體:
【一朵鮮花插在牛屎上】
【一朵鮮花插在狗屎上】
例句:
她認為,自己非常有見識,居然逃出了這么個窮窩子。要不然,真是一朵鮮花插在狗屎上。
C. 一朵插在牛糞上的花是什麼花
牽牛花
牽牛花的花語:名譽/愛情永固
D. 西藏的牛糞有什麼用為什麼說「一塊氂牛糞,一朵金蘑菇」
我們眼中的「廢物」-牛糞在藏區的處境和地位完全如同「金子」一般!西藏民間有句諺語:「一塊氂牛糞,一朵金蘑菇。」
你想知道這戶人家有沒有錢,只需看看他家門前的牛糞,牛糞越多這家人就越富裕!
在西藏牧區,牛糞不僅是財富的象徵,也是必備的嫁妝,還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去過西藏 旅遊 的人大多會有一個發現,那就是西藏一些人家的家門口總是堆著一些牛糞,甚至有些人家的牛糞形成了一道「靚麗」的牛糞牆。
自駕途中經過牧區,有時還會發現,有藏族同胞背著個藤簍在拾起草地上的干牛糞。甚至當一位過路的老阿媽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塊干牛糞,便會像撿到寶貝似的,趕緊揣進自己懷里帶回家。
西藏還有一首「牛糞歌」,據說是西藏的婦女們一邊做牛糞餅一邊唱的:
「牛糞牛糞,寶貴的牛糞,你比金子還貴重,你把自己燃燒盡,給人們奉獻溫暖和光明。」
而對於我們而言,牛糞是一種避之不及的「廢物」,看到它的第一反應就是繞著走,更是有「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的說法。
於我們眼中,又黑又臟、形象醜陋,難登大堂之雅的牛糞為什麼在西藏地區如此的受歡迎,甚至將其視若珍寶呢?
牛糞-久瓦
牛糞在藏語中被稱為「久瓦」,西藏素有這樣的說法:「阿媽唐久瓦拉坐卓門」,意為子不嫌母醜,人不嫌牛糞臟。
你能想像嗎,在藏族同胞的眼中,「久瓦」也是分類別的。
他們一般將牛糞分為:
「久瓦色岡瑪」:黃干牛糞,深秋時節最好的干牛糞;
「達幾」:在牆上貼的牛糞餅;
「日幾」或「亞兒」:山上拾的牛糞,一般指氂牛牛糞;
「唐幾」:平地牛糞,一般指黃牛牛糞;
「那幾」:又黑又沉的牛糞,草質最差季節的牛糞,不易燃燒,是最差的牛糞;
「棚幾」:牛糞夾雜羊糞、雜草……
由於地域的不同,牛糞的分類其實還有很多。由此也看出,藏族同胞們對牛糞的重視。
財富與勤奮的象徵
在西藏,你會發現很多牧民家的外面都堆著一道牛糞牆,而 誰家的牛糞牆越高越長,這家的主人就越富有越勤快。
牧民家牛糞牆的牛糞來源於自家養的氂牛,牧民們一般不會去動他家氂牛拉下的牛糞,畢竟在當地牛糞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寶貝。
這就說明了,誰家的牛糞牆又高又長,誰家養的氂牛就多。
而一頭氂牛的價值至少也要1萬元以上,一些牧民家的四周都圍上了牛糞牆,那這家可富有了,養的氂牛至少也得有上百頭,這可就是100來萬了。
並且在西藏,家裡邊有100多頭氂牛的可不在少數!
此外,牛糞牆越高越長,這家的主人就越勤快,越能幹。
畢竟養氂牛也是需要人去看管的,把牛糞撿回家砌成牛糞牆,也是需要人去做的。
我們沒人能夠做到視金錢如糞土,但西藏人民卻是真正的視糞土如金錢!
牛糞牆是怎麼砌的呢?
有朋友一次在西藏日喀則的嘎東村裡,偶遇一位老奶奶在屋頂糊牛糞(砌牛糞牆)。
老奶奶彎著腰把地上的新鮮牛糞摻點水,然後拌勻拌勻,再用雙手抓起一團,左右手交互著,揉搓成一個餅狀,最後往屋檐上一拍,一個牛糞餅就做成了。
而牛糞牆正是由一個個牛糞餅堆積而成的。
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牛糞本身就是極好的肥料,經過雨水的沖沙後,牛糞滲入泥土,使土質肥沃、牧草豐茂。第二年牛羊又能吃上新鮮細嫩的青草,長得肥膘體壯。
在西藏, 牛糞最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燃料 。
在高原地區,由於空氣稀薄、氣候乾燥,冬季水量很少,草木少,很少有作為燃料的植物,牛糞曬干後燃燒起來很方便,也不會有臭的味道,甚至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成為西藏地區天做的優良燃料。
它既能燒火做飯,又能燒火取暖、保溫,塗在房子的牆上,還能給屋子起到保溫的作用,冬暖夏涼。
在西藏,人們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酥油茶也是用牛糞火煮的。煮好的茶放涼了就不能喝,酥油茶凝固了容易讓人腹瀉,如若再燒開,酥油與茶水分離就不好喝,因此,也一直用牛糞火對酥油茶起到保溫的作用。
此外,藏族同胞們還會用牛糞火灰烙餅。他們用牛奶和面加入酥油,攤成餅。然後扒開牛糞火灰,將餅攤放在火灰上,再蓋一層牛糞火灰。烙好後可隨時取用,香甜酥脆,異常可口。
另外有點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對非常尊貴的客人還會使用牛糞來擦碗。因此,當熱情的藏族朋友們找來牛糞給你擦碗,盛邀你吃飯時,這表示他們十分歡迎你。
民俗節目中的吉祥物
西藏的人們在舉行婚禮、喪葬過年、喬遷、煨桑敬神、屋檐裝飾、治療某些疾病……時,牛糞「久瓦」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備物。
舉行婚禮時:
在特定的場所中間懸掛「司巴華」(彩箭),下面擺放一袋牛糞、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條潔白的長哈達,象徵新婚夫婦婚後生活紅紅火火,家業興旺、多子多福。
喪葬時:
算出合適的日子,在那天的黎明將屍體送到指定的天葬台天葬。之後,司葬者先點燃幾袋牛糞,從中取點「門達」(未燃盡的牛糞火灰)煨桑供神。禿鷲一見青煙,便會立即雲集於此,聚集在附近山巒等處。
藏族喪事活動期間供亡者飲食,一般都在家門口懸掛「索達」即陶罐里放少許「門達」(未燃盡的牛糞火灰),「門達」上不停地撒少量糌粑並滴水,陶罐里晝夜冒青煙,表示為死者不間斷地供飲食。
過年時:
在後藏(歲末最後一天),男子背著一大袋「久瓦」去到離家很遠的上坎陡岩邊將大年初一早上敬供的羊頭燒焦。初一,雞叫三遍時,不少人家帶著「切瑪」、糟粑去取「佩喜」(四新):從別人家牛棚里取「牛糞新」,從水源處取「水新」等,並在取「四新」的四個地方撒上些糌粑粉。
取「四新」的人回到自己的家裡,要給「四新」粘上酥油花,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將「牛糞新」放進自家的牛棚里等,表示能招財引福,防止霜災雹害。
喬遷時:
新房裡首先要安放「唐東傑布」(被人們神化的國王)塑像和一袋牛糞、一桶水,喻主人搬進新房後,吉祥安康、幸福美滿、長命百歲。
治療某些疾病時:
藏醫中安神藏葯的療法:牛糞火灰上撒少許「嚨嘟」,病人吸聞濃郁葯味青煙即可。它對精神受到強烈刺激的病人療效顯著,起到鎮定、安神之作用,而且立刻見效。
藏族傳承的一種文化
拉薩有一座我國唯一以氂牛為主題的博物館-西藏氂牛博物館,而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居然是牛糞,一面專門請牧民壘砌的牛糞牆。
西藏有句諺語:
「沒有氂牛就沒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氂牛。」
氂牛對藏族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產下的糞便更是藏區最重要的燃料,世世代代溫暖著藏族同胞們,具有非凡的意義。
我國曾經拍了一部《牛糞》紀錄片,在紀錄片中,一個藏族小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牛糞真臟啊」。小孩的母親卻立即制止道:
「不能這么說,牛糞這個詞在藏語中是沒有任何臟的含義的……氂牛不喝臟水,也不吃臟草,對於沒有上齒的氂牛來說,牛糞是沒有臟的概念的,沒有牛糞,我們藏族人在高原上就無法生存。」
或許於我們內地人而言,牛糞是一種比較臟的東西,但對藏族同胞們來說,牛糞一直是他們心中的寶藏,作為一種沒有污染的燃料,它不僅是藏族人寒夜的溫暖、驅除黑暗的燈盞,更作為煨桑的原料,給大地帶來福澤。
這也是藏族的一種文化傳承,對於它,我們不能抱著功利心或者以自我主觀去評判。正如電影《可可西里》中所講到的: 「你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很臟,可他們的心特別干凈!」
寫在最後
牛糞「久瓦」,不僅融入了藏族獨特的人文色彩與風俗民情,還體現著民族心理和審美情趣等深層內涵。
西藏有三大怪:「手臂露在外面,牛糞牆上曬,廁所隨身帶」,而當地的風俗習慣可不止這些。
我們在去西藏 旅遊 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尊重並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
E. 一朵插在牛糞上的鮮花是什麼花---答案:牽牛花!猜生肖
生肖是牛
F.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是什麼意思
鮮花來是美麗的,牛糞是醜陋,源惡心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意思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放在醜陋的東西上,是非常不協調的。常常用這句話來形容不般配的婚姻,或者說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嫁給了不般配的人。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與武大郎,《巴黎聖母院》中的艾絲美拉達與卡西莫多,就是極不和諧的美與丑的搭配。
被折下來的鮮花已經是殘缺的,而且很快就會枯萎死去;而牛糞雖然又臭又難看,但是牛糞中有營養,鮮花插在上面可以給鮮花提供養分,令鮮花活得久一點,鮮花也會開得更加燦爛。美與丑也是很搭的,而且沒有丑,何來的美。
G.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出自於哪裡呢
這個是俗語,民間流傳的,找不到出處。他的意思明了
鮮花是美麗的,牛糞是醜陋,令人惡心的。
將美麗的東西放在醜陋的東西上,是非常不協調的,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常常被國人拿來形容不般配的婚姻,
或者說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嫁給了一個醜陋的男人。
如眾所周知的,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就是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