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韋應物
① 關於七夕的詩句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只要,在這一天相愛的兩個人會相聚在一起慶祝,表達各自的愛意。
古人也過七夕節,他們往往作詩抒情,因而涌現出大量關於七夕的詩句。
《七夕》
唐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
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
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同賦山居七夕》
唐 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梢青·七夕》
宋 劉鎮
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陰,梳雲約翠,人在迴廊。
醺醺宿酒殘妝。待付與、溫柔醉鄉。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② 古詩七夕是誰寫的
哪個七夕,有那麼多額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年代:【唐】 作者:【宋之問】 體裁:【五律】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體裁:【五律】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七夕
年代:【唐】 作者:【祖詠】 體裁:【五律】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七夕
年代:【唐】 作者:【韋應物】 體裁:【五律】
人世拘形跡,別去間山川.豈意靈仙偶,相望亦彌年.
夕衣清露濕,晨駕秋風前.臨歡定不住,當為何所牽.
七夕詩(同用期字)
年代:【唐】 作者:【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曲
年代:【唐】 作者:【王建】 體裁:【樂府】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拋梭振鑷動明璫,
為有秋期眠不足.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兩情纏綿忽如故.
復畏秋風生曉路.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車.
③ 南宋詩人張耒《七夕詩》「河東美人天帝子」 ,「河西嫁與牽牛夫」。 求全詩
張耒《七夕詩》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宮召集役靈鵲內,直渡天河雲作橋。容橋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得牽牛夫。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渡。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憶從前恩愛多。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寄言織女若休嘆,天地無情會相見。猶勝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這則神話將牛郎織女的被罰阻隔天河,諉之於織女的嫁後貪歡,懶惰廢織,帶有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思想遺毒。這首詩雖取材於此,但作者卻是謳歌他們的深摯愛情。牛郎織女神話,因其美麗動人。除了正面的若干記敘而外,還有一些側面的記敘,來作此一神話氛圍的渲染。
④ 有關七夕的詩句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譯文: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____佚名《迢迢牽牛星》
譯文: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
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____杜牧《秋夕》
譯文: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凝視天河兩旁的牛郎織女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傑《乞巧》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4)七夕韋應物擴展閱讀:
有關七夕愛情句子
1、你來自雲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讓我牽起你毛絨絨的手!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2、也許我不太會討你歡心,但是我真的很用心。也許我不太懂得浪漫,但是我卻從不給你任何羈絆。也許我對你的愛表達得不夠好,但是我會用行動愛你到天荒地老。
3、甜蜜七夕,一起歡喜,與你為伴,一生無怨。玫瑰吐露愛的芳菲,簡訊傳遞愛的音訊,濃情七夕愛的一天,延續我們愛到永遠。
4、青春的年華,盪漾著青澀的時光;華麗的舞曲,回轉出幸福的季節;稚嫩的雙手,拉出天長地久;你我的愛情,永遠細水長流!情人節快樂!
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中國情人,曰為節日,共度七夕,天長地久。
⑤ 七夕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
《七夕》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李商隱對亡妻的深切懷戀之情。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全詩原文如下: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白話文釋義: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釋:七夕:農歷七月七日,傳說牛郎和織女這天在天河的鵲橋上相會。鸞(luán)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wò):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
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一度:一次。
(5)七夕韋應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851年,長期沉淪於下僚的生活已經消磨了李商隱的壯志,幸運的是有妻子王氏在感情上給他慰藉,但是為了生計,他不得不與妻子分別,繼續在入幕求官的道路上掙扎,飽受仕途磋磨、別離相思之苦。但這年的夏天,妻子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隱竟然來不及回家見妻子最後一面,至此永訣。
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七夕》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