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熱議

七夕節熱議

發布時間: 2023-03-09 20:32:30

『壹』 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因七夕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的習俗有拜織女、蘭夜鬥巧、七姐誕、種生求子、婦女洗發等,也是男女表達愛意贈送禮物的最佳時機。

說到七夕,我和大家講一個一輩子忘記不了的事,我和媳婦的愛情長跑地位就是在七夕時節奠定的。雖然我沒有鵲橋相會的美好愛情故事,但是也有非同尋常的記憶,大學期間,和媳婦正在談戀愛,可謂熱戀當中,七夕節那天我並沒有記起她就問我要禮物,我自己其實早就忘記七夕了,自己蒙了半天也沒有明白過來,但她堅持問我要禮物,我就愣是沒有想起七夕來。她很單純得告訴我----七夕節,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忘記這個節日。每當七夕,我會提前准備七夕禮物,因為媳婦的坦誠和相信,我們一直恩愛到現在,所以大家切記,七夕節的送禮物習俗一定不能忘記,趁七夕讓彼此的心連在一起,大家都有啥記憶猶新的七夕經歷,我們一起交流哦。

『貳』 收到男朋友二手七夕禮物,雲南女生的做法為何會引發網友熱議

甜美的愛情是每個人都十分嚮往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愛情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而且能夠使我們成為一個十分有樂趣的人,所以說這也是一個十分不錯的事情。那麼在生活中很多戀人也會做著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說他們一起度過了很多節日,並且成功的成為了彼此的伴侶,這將是一個十分美好的事情。那麼收到男朋友的二手七夕禮物,雲南女生的做法為何會引起網友爭議呢?下面小編來和大家說一說。

其次,我們都知道良好的伴侶需要互相理解,而不是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提分手。這將是一個十分不好的解決方案,並且也會給彼此帶來非常不好的情緒。以上就是小編的說法,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叄』 專家熱議七夕:是「情人節」還是「女兒節」

「如今很多中國人只知道2月14日是情人節,在公元前的周朝,農歷三月初三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的情人節,當天全國的青年男女都要在當地參加聚會,互相尋找中意的對象,而這個節日比公元270年2月14日古羅馬的情人節要早1000多年。」研究了十幾年中國古代愛情文化的74歲太原理工大學退休教授任振河說。

近些年,西方情人節在中國有越過越盛之勢,因此,許多人呼籲中國人應當過自己的情人節,於是,七月七日的「七夕」就被當成了中國的情人節,而忽略了「三月三」的存在。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情人節,但不應是「七月七」,而應是「三月三」。

首先,判斷一個節日的性質,關鍵要看它的習俗內容。傳統上七夕根本沒有青年男女相聚歡會、談情說愛的習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更多地是與節氣緊密相關,與愛情並無直接關系。

其次,「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媧神話演繹而來,情人游春幽會的習俗已形成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七月七」最早的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兩廂比較,「三月三」的習俗要比「七月七」早1000多年。

其三,春天是愛情的日子。春天的愛情,協和萬物,萌動青春,情人節只有在春天的時日里才會符合自然規律;七夕則是「七月流火」之時,陽氣盛極而衰,更多的是秋日裡凄切的閨怨,不是完全的愛情。

其四,盡管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但不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就想當然地把七夕當成是情人節。況且由原本兩顆永遠不能相會的牛郎、織女星意會成的故事演繹為中國的情人節,總會給人一種凄苦的審美感覺,缺少情人節的甜蜜氣氛。難怪早在秦代的占卜文獻《日書》上就曾明確把牽牛、織女視為對婚姻不利了。

由此看來,作為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將「三月三」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內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時下有人炒作『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盡管有牛郎織女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是一個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日子,是讓情人們喜歡不起來的。而夏歷的『三月三』,時值清明前後,楊柳婆娑,春暖花開,帥哥靚女相約踏青,互表愛慕之情,才是最具浪漫的情人時節,人們哪有拖兒帶女談戀愛的,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情人節』是三月三。」任振河教授堅持自己的想法。

『肆』 七夕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1][2][3][4]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伍』 魏晨七夕凌晨卡點曬婚紗照,幸福感滿滿,明星們都是如何過七夕的

最近魏晨七夕節當天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與妻子的結婚照,畫面中老婆身著白色婚紗而自己則是一身帥氣西裝,兩人相擁在一起滿臉笑容。如何溫馨幸福的畫面可謂是羨煞旁人,在此一大幫單身狗受到了暴擊。自從去年的520官宣結婚後,魏晨事業也是發展也是越來越好,參演大製作《八佰》還有各種代言邀約。如今到了咱們自己的“情人節”還不忘撒一波狗糧。那麼對待七夕,這些明星又是怎麼對待的呢?

第四,單身狗們自嘲調侃

對於沒有戀情沒有結婚的明星們,這顯然就不是一個好日子了。打開網路各種秀恩愛的場景,能把他們摁在地上摩擦。有些人可能就直接無視,有些人心態好點就開始調侃自己。比如吳磊在當天發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照,但裡面混進了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狗。這是暗示自己是單身狗非常苦逼嗎?這可讓評論區的粉絲笑慘了。

『陸』 河南衛視七夕節目上了熱搜,為何會導致部分網友痛批引發熱議

做為一個河南人,對他無比討厭。一個振興的河南文化,礙他狗眼了。河南台好不容易做點成績,被這個伙放個老鼠屎,他格局小了,振興河南文化,帶動河南經濟,多麼好的事情,可惜!可惜!蠢之極!!!!

這很正常,不過河南衛視前進的步伐是無法阻擋的。沒有任何災難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中華民族越是在危難之時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擋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也不可能讓任何災難所阻擋,或許在這個時候更能顯示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一個沒離開河南的河南人,我覺得張大主持就是雙標狗,央視七夕晚會都歡樂城什麼樣了啊,他放一個屁了嗎?

張大主持,柿子要挑軟的捏!央視的詞你是一個字的理都不挑啊!鬧的人腦仁疼的曲風你也不諷刺挖苦了?買了多少央視直播帶貨?兩個主持隊一個歡樂一個甜蜜!合著河南不是中國的!關鍵還有個河南主持人!是沒讓你去你不樂意了?那你跟你的領導鬧去啊?惡心全體河南人算怎麼回事!欺負河南人沒你的絕對話語權是吧?

張大主持,央視七夕晚會播完了,期待你的高論!不會說央視是面向全國的吧?

河南衛視剛出了一點小成績,就有被扼殺在搖籃里的可能。有人都替他主子開炮了,向著自己的故鄉開炮。還有西邊的鄰居,也是冷嘲熱諷,還有一些兄弟電視台也無辜被躺槍,然後遷怒於河南衛視。人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不憤呀!

我們很想說,河南衛視加油,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噴吧!如果真的有一天跌倒了,就躺平吧!

他自己本身就是電視台的,那麼清楚一台晚會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很多人付出時間和汗水,可是到了他的嘴裡,好像這台晚會是臨時湊起來似的,所有工作人員前期的付出和准備,他全部看不到,只感覺到了他對河南電視台深深的惡意,為了蹭流量,真的是不擇手段了,真的不想承認這個人是河南人,感覺他不配,他不配。河南電視台引導人們,觀眾們心情愉悅,積極向上,更快擺脫災情過後,疫情之中的心情陰霾,他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感覺到他們做錯了,他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甚至懟河南衛視沒有對災情中三百多個亡魂追思,「頭七不見你哀悼,二七不見你追思。要不是河南人都不好意思罵你!」

這種邏輯引起網友熱議,非議遠遠大於附和,有說其做為名人發布怪力亂神論,有說其見不得河南衛視好,各種譴責的聲音紛紛在文下回復,該名人隨即刪除該文。

就這樣仍然沒有結束,該名人發布的其他內容也被轟炸,而他對網友的回復讓人更加不滿。

有回復說,河南衛視一天不停直播災情為什麼視而不見,本次「七夕奇妙游」中對亡者追思,對幫助者的感謝也充耳不聞。難道要讓七夕時默哀嗎?並舉例08年汶川地震,奧運會還是照辦!

這不是對亡去同胞的漠視,而是為給更多人民生活創造福祉。

此次河南災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多少人看到洪水造成的生離死別而痛哭流涕, 社會 各界捐款捐物奔赴抗災讓河南人民感動,紛紛用行動來致謝。

默默無聞的河南衛視大火了!

有人蹭熱度

有人來碰瓷

河南台沒錯!大家都是工作,去年疫情那麼嚴重,央視春晚也照播!

張澤群,你特么的喝多了就躲一邊吐會兒,別出來丟人現眼!

誰讓河南台太優秀了,如果大家一個水平,就沒有高低之分了,誰也不用笑話誰。木秀與林,風必摧之。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沒有完美無缺的,因為河南衛視最近表現的太搶眼了,與之被對比,就有一些同行坐不住了,被比下去丟了面子倒是小事,動了利益蛋糕才是實實在在的。既然河南衛視太搶眼了,站在了聚光燈下,找一些毛病就太容易了,只有拚命證明河南衛視不完美有缺點,才能顯示出同行的並非不優秀,大家都是如此相同的水平,才能保障蛋糕不被河南衛視分了一大塊去。

因為河南遭受了大雨,有很大的財產損失,

更有人員傷亡,並且,近幾天,部分地區又受水患。

在今天七夕節時,河南衛視又要播放七夕妙游記,受到了央視主持人張澤群懟,還有就是有圖片未經所有人允許,擅自用了人家的圖片,被人家要求給說法。

所以說,河南衛視又出圈了。

看了以後我呵呵兩聲。我們河南經歷了這么多年的黑眼鏡,內心遠比噴子想像中強大。感謝噴子貢獻熱度,希望家鄉越來越好!「面面俱到對我們來說太難了,做自己吧,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世界那麼大,他容納得了我,也容納得了你」

『柒』 七夕的民俗起源地是哪裡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凡,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玉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很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祈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西安說牛郎織女像為證 「牛郎織女的傳說源自我們西安,已有兩千餘年的牛郎織女像就位於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轄區。」西安市政協委員俞向前說。 俞向前曾在2005年年初的西安市「兩會」上提案,建議政府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將農歷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並在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的牛郎織女廟遺址上建設一個文化旅遊區,打造「中國愛情文化源地」。俞向前告訴記者,「牛郎織女像」在長安區被當地群眾稱為「石爺」、「石婆」像,1956年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但開發利用不夠。 據俞向前介紹,《牛郎織女》、《梁祝》、《孟姜女》、《白蛇傳》堪稱我國的四大民間傳說故事。寧波的梁山伯廟、山海關的孟姜女廟、杭州的雷峰塔都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唯有牛郎織女農歷七月初七「鵲橋相會」的故事,卻被古都西安所遺忘,使這個優美動人的故事還停留在民間傳說的層面上。 「在我們民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俞向前告訴記者,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無論是在內容上、形式上都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古樸秀美的牛郎織女故事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絕好素材,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為古城西安旅遊增添一道新的亮點。 南陽說明確交代的起源地只有南陽 如果在網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織女」等關鍵詞,會出現4萬多個相關網頁,明確交代的故事發生地均為「南陽城西牛家莊」。 隨著七夕節的臨近,牛郎織女傳說源自南陽的說法,又在廣大市民中引發了熱議。不少熱心市民還提供了牛家莊的確切地址,認為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的牛郎庄就是傳說中的牛家莊。 7月28日,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民俗學專家陳江風教授。陳江風早年對七夕文化有過深入的研究,並發表過相關學術論文。他認為,根據地理條件、漢代意識形態、相對集中的民間傳說、古代文獻記載等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織女故事源於漢水兩岸的楚地。在南陽,不僅有牛郎織女漢畫石和仍在人們口頭流傳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明確交代了起源地。 陳江風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見於《詩經》,說明此故事起源於先秦時代。到了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結合資料分析,七夕節的起源始於楚國時期的漢水流域,因漢朝的興起,七夕節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得到廣泛深入地流傳。 陳江風還說,當時作為立國八百餘年,橫跨大半個中國的楚國,農耕文明已經相當成熟,紡織手工業極為發達。保留至今的上古絲織品,大多出自荊襄一帶的楚墓。花色品種、手法技藝,令人嘆為觀止。與此毗鄰的南陽盆地亦為楚地,自古至今盛產良種黃牛。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說:「南陽城西20里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牛郎。」(200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俗網路》)民俗學家張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中也說:「牛郎叫如意,是南陽城西桑林村的人,織女從天上來到人間,與牛郎成親,親手教南陽一帶的姐妹們學會養蠶、抽絲、織綢緞。」不同的故事,指陳著相同的起源地,可見南陽具有產生牛郎織女神話的經濟與文化土壤。 此外,漢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與「牛郎織女」神話、「七夕」風俗有關的遺跡。襄陽府過去管轄的鄖西縣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據傳說是「漢水連天河」的天河口。商洛縣有據傳是牛郎織女活動過的「織女溪」。廣義上仍屬於這一地區的伏牛山脈,如魯山有「牛郎洞」和該故事中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南陽漢畫也有牛郎織女故事 據南陽市漢畫館工作人員介紹,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在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可以得到佐證。漢畫館有一個表現牛郎織女的漢畫像石。此石於上世紀70年代在南陽北郊獨山東坡白灘村被發現,畫像右上角有一牽牛星,星下畫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揚鞭牽牛狀;左下角有一織女星,裡面跪坐著一位頭挽高髻的女子。從畫中可以看出,傳說中的老牛體型,和現在南陽黃牛是一樣的。 牛郎織牛的故事從漢至今已經2000多年。世事變遷,傳說中的南陽城西牛家莊現在什麼地方?陪伴牛郎的老牛是否就是南陽黃牛?而織女下凡洗澡的河是否就是白河呢?這些問題還需有關專家考證。

『捌』 一則「夫妻七夕墜河4個月後打撈上岸」引熱議,這起慘案的背後有何隱情

2020年12月27日,在四川有一個車子出現在了草叢中,大家在看到這個車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車子肯定已經報廢了,而且上面長滿了青苔。而目擊者看到這個車子之後,就選擇了報警。警方接到報警之後,就趕緊來到了現場去勘察。在進行調查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車子裡面的兩具屍體是當時七夕節發生死亡的一對夫妻。

他們兩個人的關系一直都不是很好的,而且總是會發生爭吵的情況。在這個車子打撈上來的時候,兩具屍體已經面目全非了,而且車子也出現了很嚴重的損傷,只能夠去報廢處理。當時他們兩個人本來想要去吃飯的,但是沒想到由於發生了意外的情況,導致調入了河中。他的家人都是沒有看到他們兩個人回家之後,就直接的選擇報警處理。

如果直接的發生爭吵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導致一些意外的發生,這對夫妻他們在當天其實就想要協商離婚的情況。其實他們兩個人已經有很大的年紀了,在一塊兒過日子難道不好嗎?為了這些事情爭吵的話,那麼肯定會讓夫妻之間的關系是很不和諧的。這起案件被警方不給予立案,因為是屬於意外事件。

熱點內容
溺海by荷花 發布:2025-05-16 02:37:56 瀏覽:148
冬櫻花能吃嗎 發布:2025-05-16 02:34:43 瀏覽:682
雨過七夕 發布:2025-05-16 02:28:32 瀏覽:93
宜家大盆栽 發布:2025-05-16 02:12:36 瀏覽:551
盆栽蒜能開花 發布:2025-05-16 01:47:33 瀏覽:145
七夕夜晚過後 發布:2025-05-16 01:45:09 瀏覽:964
蘇氏荷花酒 發布:2025-05-16 01:44:19 瀏覽:774
依蘭花兒 發布:2025-05-16 01:43:45 瀏覽:520
合肥有媞亞花藝嗎 發布:2025-05-16 01:37:59 瀏覽:881
劍蘭花系列 發布:2025-05-16 01:37:59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