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創作

七夕創作

發布時間: 2023-03-08 05:56:29

1. 七夕的思想感情

七夕的思想感情

七夕的思想感情,中國的七夕佳節有用眾多有趣的習俗活動,它背後的浪漫故事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古人在這個節日里寫下了眾多的詩句,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那些七夕詩句的思想感情。

七夕的思想感情1

《七夕》表達了李商隱思念亡妻的悲痛之情。

《七夕》

唐代 李商隱

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1)七夕創作擴展閱讀

《七夕》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七夕》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生於河南滎陽。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

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有《李義山詩集》。

七夕的思想感情2

七夕作為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等。據說七夕節最早是由星宿崇拜慢慢演變而來的。因其祭拜活動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關於七夕的傳統習俗和故事。其中最經典的就是關於牛郎織女的凄美愛情傳說,這也使得七夕成為中國最具有愛情元素的節日。

在歷史上有不少人都寫過關於七夕的'詩詞歌賦,但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應該算是中國古代的唐宋時期。由於古代交通極為不發達,所以很多人在七夕的時候不少讀書人都處於跟家人分別的日子。這時候只能通過寫一些關於七夕的詩詞歌賦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

比如唐詩人杜牧寫的關於七夕的詩詞中有這樣比較經典的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通過宮女仰望星河中的牛郎織女星來表現的一首宮怨詩。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寫的關於《七夕》的,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詩。詩中:「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卻將他內心的悲苦跟凄涼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多麼希望能他們的生死相隔又=能有機會換來一年一度的相會。

晏殊寫的關於《七夕》的詩詞,將神話故事當中的人物跟其聯系在一起,特別是那「若教精衛填河漢,一水還應有盡時。」直接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對於他來說,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並沒有太多有新意的地方,關於七夕的很多事情都是杜撰出來的。如果有牛郎織女的話必然會有其他的神仙,那麼神話中能填海的精衛必然能填滿整個銀河,牛郎和織女想見也不用那麼麻煩了。

2. 古詩七夕的原詩是什麼

《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另外,唐代詩人杜牧也寫過和七夕相關的古詩,詩的題目叫做《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 古詩七夕李商隱

古詩七夕李商隱

古詩七夕李商隱七夕節即將到來,七夕節也是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的,關於七夕節其實每年的熱度都不低,而送禮物也成為了很多人糾結的問題之一,以下是古詩七夕李商隱。

古詩七夕李商隱1

七夕全文(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李商隱七夕全文翻譯(譯文):

綉著鸞鳥的掌扇斜著撐開了,天上的喜鵲為牛郎織女雙星駕橋回來了。天上尚且有此例,怎麼樣才能把人間的銀河兩隔沒有希望見面的有情人,換來一年一度的相逢呢?

七夕字詞句解釋(意思):

鸞扇:是指羽扇的美稱。

鳳幄:繪有鳳凰圖飾的帳幔。

星橋:神話中的鵲橋。

七夕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luán shàn xié fēn fèng wò kāi ,xīng qiáo héng guò què fēi huí 。

zhēng jiāng shì shàng wú qī bié ,huàn dé nián nián yī dù lái 。

李商隱七夕賞析(鑒賞):

前一聯:「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鸞扇」對「星橋」,「斜分」對「橫過」,「鳳幄開」與「鵲飛回」,雖不嚴整也對應。出句揣測富麗堂皇排場豪,對句想像星轉斗移鵲為橋。

後一聯:「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這聯巧作流水對,語法結構不對偶,意義卻是緊相連;出句寫牛郎織女爭取成了夫妻,可惜分居無限期;對句寫王母娘娘恩惠小施,讓他們一年會一面。

本詩從帝王的寢宮排場落筆,筆鋒一轉,想像牛郎織女見面的.情景。然後感嘆有情人雖成眷屬,但只有一年一度相會的難堪,表達了作者的遺憾與同情。

古詩七夕李商隱2

唐代李商隱《七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約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來追悼亡妻。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七夕注釋:

鸞(luán)扇斜分鳳幄(wò)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七夕:農歷七月七日,傳說牛郎和織女這天在天河的鵲橋上相會。鸞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一度:一次。

李商隱的主要作品有:

樂游原 / 登樂游原、嫦娥、夜雨寄北、涼思、夕陽樓、柳、壬申七夕、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重過聖女祠、樂游原、樂游原、微雨、端居、辛未七夕、贈劉司戶蕡、訪秋、隋宮、隋宮、寄令狐郎中、韓碑、春雨、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蟬、落花、瑤池、風雨、北青蘿、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錦瑟、霜月等。

古詩七夕李商隱3

關於七夕的詩詞名句

1、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 文 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夜色銀河情一片。——吳 文 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4、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5、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河漢女,巧雲鬟。——吳 文 英《訴衷情·七夕》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 文 英《惜秋華·七夕》

8、星月同輝映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奈何繾綣催華發,更是無言嘆路遙。——阿烺《詠七夕》

9、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0、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11、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吳 文 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12、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13、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意》

14、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15、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七夕夜女歌》

16、待付與、溫柔醉鄉。——劉鎮《柳梢青·七夕》

17、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杜審言《七夕》

18、河漢女,巧雲鬟。——吳 文 英《訴衷情·七夕》

19、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盧綸《七夕詩》

20、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21、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柳惲《七夕穿針》

22、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柳惲《七夕穿針》

23、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24、歸家夢向斜陽斷。——吳 文 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5、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26、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游絲一縷中。——劉威《七夕》

28、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

29、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30、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4. 李商隱的七夕中心思想。

李商隱《七夕》中心思想:主要寄託了李商隱對妻子的懷念,牛郎織女都能年年相會一次,但他和妻子卻不能。表達了對亡妻的深切懷戀。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全詩原文如下: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白話文釋義: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釋:鸞(luán)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wò):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

(4)七夕創作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七夕》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5. 七夕是誰的作品

李商隱的《七夕》翻譯為:

分開鸞扇走進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已經完成搭建。

如何才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來每年僅僅一次的相逢?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李商隱的詩不僅在唐代,而且在我國整個古典詩歌的傳統中,都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他的愛情詩自成一家,構築了一個幽美感傷的精神世界,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文壇上占據一席之位,並對後世詩人走向內心的創作特點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6. 李商隱《七夕》中心思想是什麼

李商隱《七夕》中心思想:主要寄託了李商隱對妻子的懷念,牛郎織女都能年年相會一次,但他和妻子卻不能。表達了對亡妻的深切懷戀。

《七夕》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全詩原文如下: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白話文釋義: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釋:鸞(luán)扇:上面綉有鳳凰圖案的掌扇。鸞,鳳凰一類的鳥。扇,指掌扇,古時模仿雉尾而製成的長柄扇,用於坐車上,以敝日擋塵。鳳幄(wò):閨中的帳幕;綉有鳳凰圖案的車帳。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

(6)七夕創作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這個傳說中優美的愛情故事,令歷代詩人吟詠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馳。大中七年(853年)農歷七月七日的夜晚,詩人仰望天空,遙想牛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愛妻早亡,於是創作了此詩《七夕》來追悼亡妻。

此詩前二句寫詩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的美好情景:織女已經過河,並且走出鳳幄,分開障扇,與牛郎相會;烏鵲完成填河鋪橋的任務之後,全都撤回去了。

詩人不由得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唯有自己獨留人間,再也無法與她相會,於是詩人在後兩句中發出沉痛的感嘆,渴望能像牛郎織女那樣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其中,第三句的「爭將」一詞寫出與亡妻天人阻隔、陰陽渺茫的極致哀嘆,顯現人間死別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會,明顯地表達出悼亡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像中賓士,充分表現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熱點內容
男友忘記情人節 發布:2025-05-16 08:39:01 瀏覽:470
猜茶花的謎語 發布:2025-05-16 08:18:25 瀏覽:559
茶花網名 發布:2025-05-16 08:13:45 瀏覽:387
朱紅雪櫻花 發布:2025-05-16 08:12:58 瀏覽:981
御庭蘭花眼霜 發布:2025-05-16 08:09:02 瀏覽:344
七夕皮圖片 發布:2025-05-16 08:08:03 瀏覽:323
大連綠植公司 發布:2025-05-16 07:37:28 瀏覽:804
怎麼折一朵 發布:2025-05-16 07:32:16 瀏覽:494
綠植哪裡能買 發布:2025-05-16 07:24:26 瀏覽:867
玫瑰花15朵的意義 發布:2025-05-16 07:15:26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