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七夕
①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清代 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注釋
玉繩:星名。常泛指群星。
閨中女伴:指畫中聯吟賦詩的仕女們。
鑒賞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題畫詞,畫為雲林所繪《閏七夕聯吟圖》的仕女圖。七夕聯吟的是畫的主題,所以詞人從七夕寫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佳期,銀河的鵲橋架起來了。因為作畫之時時逢閏七月,有了兩個佳期,橋也再次「重駕」,而人間也有了兩次乞巧活動,女子們希望乞得終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機會也有兩次。詞人問,她們在斗轉星移,星光也在移動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機。詞人對此提出了疑問。因為年年有七巧節,也年年有乞巧活動,但婦女們也未必總是幸福,原因是世間總是「多事紛紛」。神話故事,本來「虛無」,「便是有」,牛郎織女「也應年老」了。詞人對於男女婚姻愛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結論,這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這幅仕女圖,住在表現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畫中她們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美。詞人舍棄了歷來對於這種美的歌頌,而別出機杼地引導出了一個富有哲理性的命題,即美麗的願望,在人間常常是難以如願的。它啟發人思考,同時也深化了詞的思想主題。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2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雲渺(miǎo):高遠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創作背景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習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於情網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相逢一醉是前緣」,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後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宋代:趙以夫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譯文: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佳人的心事有誰能夠知曉呢!與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紅樓一次宴會,那是個天涼暑退、夜色沉沉的難忘之夜。竹韻荷風,多麼美麗,幽僻的場所,二人初通情愛之後的再度相逢。短暫相會很快過去了,就像空中飄浮的雲彩,霎那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去而不復返了。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淚珠滴落,濕潤了精美的信箋;小樓中仍然彌漫著珠飾的香氣。然住事如過眼煙雲,舊情終難以續,苦苦思戀的結果呢,卻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牛郎織女銀河相阻,尚有每年七夕鵲橋相會,可是自己卻與情人永無相見之日。
注釋:
翠綃(xiāo)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鵲橋仙:詞牌名。富沙:地名,即古建甌縣城,為詞人任職所在之地。翠綃: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
錦箋(jiān)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歇:消散。
賞析:
這首詞是為友人寫的傷離之作,抒寫作者對歌伶樂伎及其所代表的那個社會階層不幸女性們的深切同情。全詞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沉沉無暑」是說在初秋日,天涼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樓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贈給他一條碧色的絲巾,表述她內心的情意。依內容次序,三句應當逆讀,詞中這樣安排,即使句子頓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綃」一語。翠綃是疏而輕軟的碧綠色的絲巾,古代女子多以饋贈情人。翠綃傳情,故夜宴亦倍添歡樂,天氣也彷彿格外清爽。總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歡樂與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歡宴」二字,寫場面、氣氛,烘托出戀人,當時的歡樂與幸福。「歡宴」與「翠綃」句對照,說明:她在「歡宴」的大庭廣眾之中偷偷贈物傳情,她愛得是那樣深,那樣急切,簡直有點忘乎所以。這一句寥寥數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節日、時間、地點、天氣到人物,無不美好,讓人難以忘懷。
「竹邊荷外再相逢」句則是說這是暗通情愫之後的一次幽會,地點在荷塘附近的叢竹旁邊。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傳情,這回則可以盡情地互訴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筆峰一轉,傳達的情意變了。如果說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這一句則是美好的惆悵,因為在苦苦盼望之後的相會是那麼匆匆逝去,就像「碧雲飛去」一樣,不能不令人無奈、愁苦。這兩句對往昔的回憶,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縷閑愁,萬種情思。
「錦箋」二句,睹物懷人,嘆惋無盡。錦箋,精緻華美的信紙,是她捎來的信箋。珠,珍珠鑲嵌的首飾,是「再相逢」時的贈物。二句寫歡聚已逝只能面對她情意綿綿的信和尚帶余香的贈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一「尚」、一「未」,寫記憶猶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啟愁懷。錦箋墨跡未乾,珠飾還散發著她的香氣,而往事浮雲,舊情難續。萬種愁懷,由「空惹」一句道出。說「空惹」,或許是由於信物尚存,難成眷屬;或許是由於舊情未泯,人已杳然。總之,這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愛情的悲劇。悲劇已成,「錦箋」「珠香」,於事無補:「閑愁千縷」,也是自尋煩惱罷了。但是,惹出「閑愁千縷」的,不僅是她的所贈,還有七夕這個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關的神話傳說。
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古人七夕詞,無不提到牛郎織女,感慨他們一年才一見的刻骨相思,但秦觀卻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有新意也有深意。趙以夫此詞也是更進一步地寫,認為自已和情人還不如牛郎織女,他們尚能一年一見,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見卻杳杳無期。
總之,上片寫歡情,下片寫離恨,中間用「又還」句過渡,鋪排得體,結構緊密。上下互相映襯,中心十分突出。全詞筆淡而情濃,是篇較有特色的作品。
② 《七夕》詩人借牛郎織女的故事想表達怎樣的情感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
出自:《鵲橋仙·七夕》是宋代詞人蘇軾所寫的一首詞。
原文: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2)墨竹七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遊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捨,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
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像,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③ 關於娟的詩句
1. 帶"娟"字的詩句
《雜曲歌辭·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雲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
——唐·杜甫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
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晨鍾雲外濕,勝地石堂煙。
柔櫓輕鷗外,含凄覺汝賢。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西園》
——唐·李德裕
西園最多趣,永日自忘歸。
石瀨流清淺,風岑澹翠微。
曉翻紅葯艷,晴裊碧潭輝。
獨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道該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顧況
道該房前石竹叢,深淺紫,深淺紅。嬋娟灼爍委清露,小枝小葉飄香風。上人心中如鏡中,永日垂簾觀色空。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蒙朧。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朝飲花上露,夜卧松下風。雲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日月盪精魄,寥寥天宇空。
《題巫山廟》
——唐·劉滄
十二嵐峰掛夕暉,廟門深閉霧煙微。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殘神女歸。觸石晴雲凝翠鬢,度江寒雨濕羅衣。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岩秋蘚稀。
《下桂江龍目灘》
——唐·宋之問
停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峰攢入雲樹,崖噴落江泉。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暝投蒼梧郡,愁枕白雲眠。
《贈趙六貞固二首》
——唐·陳子昂
赤螭媚其彩,婉孌蒼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豈遐曠,之子乃前賢。良辰在何許,白日屢頹遷。道心固微密,神用無留連。舒可彌宇宙,攬之不盈拳。蓬萊久蕪沒,金石徒精堅。良寶委短褐,閑琴獨嬋娟。
《登白雲亭》
——唐·元結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窮高欲極遠,始到白雲亭。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九疑千萬峰,嵺嵺天外青。煙雲無遠近,皆傍林嶺生。俯視松竹間,石水何幽清。涵映滿軒戶,娟娟如鏡明。何人病惛濃,積醉且未醒。與我一登臨,為君安性情。
《燕台四首·冬》
——唐·李商隱
天東日出天西下,雌鳳孤飛女龍寡。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遠甚蒼梧野。凍壁霜華交隱起,芳根中斷香心死。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楚管蠻弦愁一概,空城舞罷腰支在。當時歡向掌中銷,桃葉桃根雙姊妹。破鬟矮墮凌朝寒,白玉燕釵黃金蟬。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燭啼紅怨天曙。
2. 帶有娟的詩句
1、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娟然如拭。――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3、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唐·杜甫《寄韓諫議注》
4、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顧之微笑,似將有言。――《聊齋志異》
5、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未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鮑照詩
6、月光娟娟,照見眾齒。――魯迅《集外集拾遺》
7、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8、李娟張態一春夢,周五殷三歸夜台。——憶舊游 寄劉蘇州。(白居易)
9、娟娟西江月,猶照草玄處。——楊雄草玄台(岑參)
10、雲髻峨峨,修眉聯娟。——洛神賦(曹植)
11、良寶委短褐,閑琴獨蟬娟。——贈趙六貞固(陳子昂)
12、魚龍不解語,海曲空蟬娟。——續古二十九首(陳陶)
13、嬋娟越機里,織得雙棲鳳。——續古二十九首(陳陶)
3. 有關於帶"娟"字的古詩詞
《官橋柳色》明代:朱栴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沒幸章台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
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清平樂》宋代:黃庭堅舞鬟娟好。
白發黃花帽。醉任旁觀嘲潦倒。
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
纏頭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唐代:溫庭筠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
為君憔悴盡,百花時。《七夕穿針》南北朝:柳惲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東都望幸》唐代:章碣懶修珠翠上高台,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相見歡》宋代:李處全新涼襟袂冷然。乍晴天。
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 雲散盡,秋空碧,玉色懸。
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新晴愛月》唐代:陸暢野性平生惟愛月,新晴半夜睹蟬娟。
起來自擘紗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4. 含有娟字的詩句
楊冠卿窄窄山腰路,娟娟屋角花。
【道間所見】項安世娟娟水中月,曾照莫愁行①。 【莫愁村】黃執中娟娟竹影薄,決決溪流淺。
【景福院】吳鎮落落不對俗,娟娟凈無塵。 【題竹二十一首 其十】娟娟春前花,裊裊風前柳。
【題竹二十一首 其一十六】李存隔岸誰家竹,娟娟不解愁。 【懷友】虞集娟娟生玉潤,楚楚作金聲。
【題柯敬仲雜畫十首 其六】元末明初陶宗儀把燭倩官奴,娟娟入畫圖。 【題墨竹 其一】劉崧寒色似瀟湘,娟娟翠筱長。
【題墨竹圖】奕奕朱英潤,娟娟翠葉長。 【題蘭】娟娟青竹枝,兀兀蒼石頂。
【題墨竹五首 其一】李夢陽花鴨靜雲衣,娟娟春草依。 【花鴨】蘇仲娟娟初月上,皎皎水中央。
【釣月為梁秀夫題十首 其五】陳璉獨坐幽篁下,娟娟露如瀉。 【彈琴】裊裊春風動,娟娟粉露香。
【新竹二首 其二】露下銀塘凈,娟娟照雪衣。 【鷺鷥圖】練子寧粲粲珠璣服,娟娟玉雪姿。
【為百華寺竹峰上人題梅四首 其一】程敏政娟娟蠟啄鳥,挺挺當風立。 【題汪璽貢士四禽圖 其四】黎民表娟娟雲間月,濯濯松上露。
【呂氏心文友園亭雜詠十二首 其四 松月台】。
5. 詩名里帶娟字的詩詞有哪些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宋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唐 · 李商隱《霜月》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 唐 · 杜甫《狂夫》
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 宋 · 向子湮《卜運算元·歲見梅追和一首》
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 —— 宋 · 蘇軾《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 唐 · 羅隱《七夕》
6. 一句帶有娟字的贊美詩
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宋 ·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二、《霜月 》 唐 ·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三、《狂夫 》 唐 · 杜甫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四、《嚴鄭公宅同詠竹 》 唐 ·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五、《點絳唇·新月娟娟 》 宋 ·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銜山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
④ 關於文與娟的詩句
1.有關於帶"娟"字的古詩詞
1. 《官橋柳色》
明代:朱栴
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
沒幸章台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
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
2. 《清平樂》
宋代:黃庭堅
舞鬟娟好。白發黃花帽。醉任旁觀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纏頭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3.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
唐代:溫庭筠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4. 《七夕穿針》
南北朝: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5. 《東都望幸》
唐代:章碣
懶修珠翠上高台,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6. 《相見歡》
宋代:李處全
新涼襟袂冷然。乍晴天。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
雲散盡,秋空碧,玉色懸。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
7. 《新晴愛月》
唐代:陸暢
野性平生惟愛月,新晴半夜睹蟬娟。
起來自擘紗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2.含有娟字的詩句
楊冠卿
窄窄山腰路,娟娟屋角花。 【道間所見】
項安世
娟娟水中月,曾照莫愁行①。 【莫愁村】
黃執中
娟娟竹影薄,決決溪流淺。 【景福院】
吳鎮
落落不對俗,娟娟凈無塵。 【題竹二十一首 其十】
娟娟春前花,裊裊風前柳。 【題竹二十一首 其一十六】
李存
隔岸誰家竹,娟娟不解愁。 【懷友】
虞集
娟娟生玉潤,楚楚作金聲。 【題柯敬仲雜畫十首 其六】
元末明初
陶宗儀
把燭倩官奴,娟娟入畫圖。 【題墨竹 其一】
劉崧
寒色似瀟湘,娟娟翠筱長。 【題墨竹圖】
奕奕朱英潤,娟娟翠葉長。 【題蘭】
娟娟青竹枝,兀兀蒼石頂。 【題墨竹五首 其一】
李夢陽
花鴨靜雲衣,娟娟春草依。 【花鴨】
蘇仲
娟娟初月上,皎皎水中央。 【釣月為梁秀夫題十首 其五】
陳璉
獨坐幽篁下,娟娟露如瀉。 【彈琴】
裊裊春風動,娟娟粉露香。 【新竹二首 其二】
露下銀塘凈,娟娟照雪衣。 【鷺鷥圖】
練子寧
粲粲珠璣服,娟娟玉雪姿。 【為百華寺竹峰上人題梅四首 其一】
程敏政
娟娟蠟啄鳥,挺挺當風立。 【題汪璽貢士四禽圖 其四】
黎民表
娟娟雲間月,濯濯松上露。 【呂氏心文友園亭雜詠十二首 其四 松月台】
3.有關於帶"娟"字的古詩詞
《官橋柳色》明代:朱栴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
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沒幸章台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
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清平樂》宋代:黃庭堅舞鬟娟好。
白發黃花帽。醉任旁觀嘲潦倒。
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臉玉胸酥。
纏頭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唐代:溫庭筠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
為君憔悴盡,百花時。《七夕穿針》南北朝:柳惲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東都望幸》唐代:章碣懶修珠翠上高台,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君王自領美人來。
《相見歡》宋代:李處全新涼襟袂冷然。乍晴天。
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 雲散盡,秋空碧,玉色懸。
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新晴愛月》唐代:陸暢野性平生惟愛月,新晴半夜睹蟬娟。
起來自擘紗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4.含娟字寓意好的詩句 五個字的
1、但願人長久,百千里共嬋娟。 —— 宋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文: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姮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 唐 · 李商隱《月》
譯文: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這月光了。
3、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 唐 · 杜甫《度嚴鄭公宅同詠竹》
譯文:竹經雨洗顯得秀麗而潔凈,微風吹來,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
4、正醉圍夜玉,淺斗桂嬋娟。—— 宋 · 吳文英《新雁過妝樓》
譯文:現在正是主專人月庭夜宴,大家團坐一起,痛飲佳釀,欣賞圓月,相互鬥趣的怡然自樂的時刻呢。
5、芳音何屬更妙,清月共嬋娟。—— 唐 · 張祜《箏》
譯文:哪裡還有比這更美妙的聲音啊?天上一輪明月灑下清輝,無論在在何處都共同分享著同一輪明月。
⑤ 七夕古詩我儂詞的解釋
《我儂詞》
年代: 元 作者: 管道升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想納妾作了首小詞給妻子示意,妻子管氏作《我儂詞》以答復。趙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江南大才子趙孟頫,字子昂,是繼蘇東坡之後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書被稱為「趙體」,對明清書法的影響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這也是個女才子,善畫竹,著有《墨竹譜》傳世,對後人學畫竹大有裨益。
當時社會上的名士納妾成風,趙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納妾,加以官運亨通,年近五十的趙孟頫卻也愛慕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起來了。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說,可文人有文人的辦法,作了首小詞給妻子示意:「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這詞兒意思是說,你沒聽說過王獻之先生有桃葉、桃根這兩個小妾,蘇軾先生也有朝雲、暮雲這兩個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幾個小妾也並不過分;何況你年紀已經40多歲了,只管佔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讀後,便也填寫了一首《我儂詞》,既代替回答丈夫,又用來表達她自己的心音。
趙孟頫得詞,只得打消了他原本要納妾的念頭。而這一樁文壇趣話,此後遂被人們傳為一段夫妻情愛佳話。
原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譯文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深處,像火焰一樣熱烈,拿一塊泥,捏一個你,捏一個我,將咱倆再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只要活著就跟你睡一被窩,死了也要進同一口棺材。
【釋義】
元代趙孟頫,精繪畫,擅書法,能詩文。他的妻子管道升,是一位賢良多才的女性,善畫墨竹、蘭、梅,亦工山水、佛像,詩詞歌賦也造詣很深,本來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但趙孟不滿足,異想天開地要納妾,可又不便開口直言,便填了一首詞給夫人看,詞中意思說:「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同時,還安慰她:「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管道升看了以後,自然很不高興,可又不便公開吵鬧。為了不把事情鬧大,她採取了與丈夫同樣的辦法,填了一首格律清新,內容別致的《我儂詞》予以規勸,詞雲:「我儂兩個,忒煞情多!譬如將一塊泥兒,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忽然歡喜啊,將它來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團、再煉、再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那期間啊那期間,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賞析】
《我儂詞》用喻新警,把夫妻關系比喻做泥,讓人拍案驚奇。從兩個人復雜的製作過程(捏塑、打破、調和、再塑),我們可以想像夫婦兩個經歷的不平凡,已經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難分彼此,無法離棄的地步。
《我儂詞》雖然用詞設喻十分婉轉,但字里行間暗藏機鋒,透出鏗鏘英氣,綿里藏針。特別是末句「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只要活著就跟你睡一被窩,死了也要進同一口棺材),表達了詩人對愛情排他性的誓死堅持。
⑥ 七夕情侶對戒
七夕情侶對戒
七夕情侶對戒,生活中,每年到七夕節的時候,很多情侶都會給對方准備禮物,男生會給自己的女朋友准備一些特殊的物品,那麼,七夕情侶對戒都有哪些呢?下面我這里了一些給大家參考借鑒。歡迎閱讀。
七夕情侶對戒1
1、墨竹金葉原創情侶戒指
郎騎竹馬來,弄床繞青梅。一款造型為竹節的情侶戒指,上面金曼纏繞,情意綿綿不絕,寓意「青梅竹馬」,簡單純粹的款式設計,象徵了情侶間最簡單純真的愛情,是情侶戴在指間的定情信物。
2、花芽創意月夜森林情侶對戒
設計靈感來源於夜晚的森林,路人行色匆匆,月光森林相守千年。男戒是一片森林的圖案,我要做你整片森林,享受一次次枯萎新生,陪伴你每個孤單的夜晚。女戒是樹枝上掛著一輪明月,你是我樹梢的皎月,點亮一個個黑夜,讓我的生命不再有黑暗。森林在夜裡隨風搖曳,等待皎月掛上樹梢,繼續昨夜未完的情話。
3、青梅竹馬簡約百搭情侶對戒
設計創意來源梅花和竹子,寓意青梅竹馬,女款梅花戒和男款竹節戒,時光太瘦,指縫太寬,我們拉著小手,不經意間,相愛已多年。我看著你,而你在笑,自幼本相愛,青梅竹馬兩無猜。時光再美,怎如初見,我和你兒時是青梅竹馬,現在是終身伴侶,七夕之夜讓我許你一個諾言。
4、純銀繩蛇簡約男女對戒
白蛇,一份永生不息的愛的`物語,幻化成一世的幸運,就算轉換了時空身份和姓名,相愛的人一定會在一起。我願做你的白蛇,與你長相廝守。一款蛇與繩子構成的戒指,925純銀材質,十足具有靈性,黑白兩種款式更是可以搭配成情侶款。
七夕情侶對戒2
52赫茲創意設計個性情侶戒指
這是一個關於52赫茲鯨魚的故事,科學家發現有一條鯨魚的頻率不同於其它鯨魚是52赫茲,這意味著它的聲音別的鯨魚永遠不可能聽到。我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也是有頻率的,我們只能接收自己頻道的信息,只能跟相同頻率的人相遇、相愛,朋友如此,愛人亦是如此。
創意十字架男女對戒
十字一直以博大的內涵存於世間,虔誠或許只是其中的一滴甘露,但足以令世人敬畏。虔誠十字,以十字之名,虔誠祈禱愛的降臨。以主之名,虔誠的去愛你一生一世。日夜為愛祈禱,只是為了讓主憐憫我們的愛。
Mymiss磨砂情侶戒指
愛是一心一意,男女款分別都鑲嵌一顆鋯石,寓意一心一意愛你,愛是天生一對,天生一對的你們,用對戒完成天生一對的加冕。將這款對戒上刻上你們的名字,讓它更有意義的表達愛吧。沒有什麼比心動的你更能表達我對你的愛。
Mbox純銀情侶對戒指
愛,要用戒指來承諾哦。施華洛世奇鋯石經過復雜驚喜的切割,豐富瑰麗的色彩就被充分打磨出來,光芒璀璨,造型簡約不失奢華。名字取為「眷戀如昔」,表達情思情依依,非常適合送給女朋友,表達對她的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