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的由來知乎
① 2月14號情人節的來源是什麼
關於2月14日情人節的來源,說法還是比較多的,但是較為普遍的一個說法就是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之後,這一天被後世定為情人節。
三、慢慢的2月14日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情人節,在這一天很多的情侶都會相互贈送鮮花和巧克力,然後會一起共進晚餐,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情侶們對情人節會更加的重視,他們有一些人會選擇在情人節的時候向情侶求婚或者領結婚證。這就是2月14日情人節的來歷。
② 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那麼情人節的具體由來是什麼呢?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與典獄長的女兒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他被統治階級下令判處死刑。
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並且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將其改稱為情人節。
③ 情人節的由來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
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不同時代過情人節的習俗有所不同:
其中從1837-1901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情人節習俗最為獨特:2月14日這一天,一對對情人,將一株生有兩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製的盆內。花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與這對情人一姓名的第一個字母吻合。
幾天後,如果這春枝上的雙蕾怒放,交相輝映,便預示這對情人白首偕老。如果雙蕾各分西東,相北吐蕊,這對情、人終將勞燕分飛;如果花開得碩大、燦爛,表示以後子孫滿堂,合家歡樂;倘若一花枯萎凋謝,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險。
在白金漢郡還曾盛行在情人節之夜祈禱的風習:點燃一支蠟燭,插入兩枚細針,從燭底插到燭心,默念自己的愛人的名字,祈禱相愛始終,待蠟燭燃至針尖,據說所愛之人便會及時叩扉而至。
還有個情人節的習俗:在情人節前一周內,連續7夜,將左腳上襪子脫下穿到右腳上,反復祝願:「願我的心愛人兒能進入今宵夢境。」據說,這時月老就會拋下一根吉利的大紅絲線。還有將襪子脫下繞在頸項祈愛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情人節
④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情人節的來源有著多種傳說,流傳比較多的說法是公元270年2月14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來這一天被定為「情人節」。
羅馬帝國於公元三世紀出現整體的危機,綜合的經濟和統治階級,腐敗不堪,社會面臨動盪不安的局勢,人民因此紛紛頑強抵抗。而貴族階級為保持他們的統治地位,運用殘暴的手段進行鎮壓。入獄的瓦倫丁以赤子之心,贏得典獄長女兒的青睞。
終究抵不過統治階級的壓迫,這位教徒在臨終前,給典獄長女兒寫明遺書,表明他真誠的愛意。遺憾的是,於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以死刑。而後,基督信徒為了紀念他的正義和純潔的愛,將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而後,被稱為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
民間故事裡,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喜鵲會幫助他們跨越滔滔銀河。
古代的女孩們會在月光下穿針乞巧,乞求自己有一雙像織女一樣的巧手。還會在小盒裡放一隻蜘蛛,祈望它織出細密的大網。而得巧越多的女孩,也預示著越有機會覓得如意郎君。
傳說用七夕這天的河水洗澡,不僅祛病消災,還能帶來桃花運。在皎潔的月光下,未婚的女孩們祈禱著姻緣。已婚的夫妻則在期許著婚姻生活的幸福和家人的平安。
⑤ 情人節的由來是什麼
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內廟。修士容瓦淪丁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淪丁的祈禱。
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徵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人們怨聲載道。男人們不願意離開家庭,小夥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暴跳如雷,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甚至連所有已訂了婚的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悲憤地走向戰場。年輕的姑娘們也由於失去愛侶,抑鬱神傷。
瓦淪丁對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淪帝尼在神聖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淪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
消息終於傳進了宮殿,傳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淪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們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勞而返。瓦淪丁終於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⑥ 情人節的來歷
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專瓦倫丁被屬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其來歷具體如下:
《世界書籍網路全書》提供了資料表明關於情人節的起源,其實眾說紛紜。
該網路全書指出:據說在公元200期間,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秀的士兵。一位名叫華倫泰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傳聞說華倫泰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
據《天主教網路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紀末葉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華倫泰日。
這個節日現今以聖瓦倫廷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