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淡藍色花閱讀答案
『壹』 和一朵花一道經過黃昏 散文閱讀 求解
1、 第一次觸動我的是花朵外表的美麗。(2分)
第二次觸動我的是花朵的內樸素、沉靜、美好,使"我容"擺脫傷感,悟出生命的規律。(2分)
2、①運用"蹲""看""淹沒"等詞語,生動地寫出了我被花的美麗所吸引而著迷的情狀,也從一個側面寫出了花的美麗。(2分)
②運用比喻和對比的修辭,"心上的塵土"比喻生活中人們容易忘記、忽略一些美好的東西,沉迷於慘淡、憂傷之中,以消極的情緒、態度對待生活的消極人生觀。(2分)
3、著力描寫一朵小花,突出它的樸素、沉靜、美好,在黃昏的時候點亮了南塘,使它變得生動,為下文由花而人的感悟作伏筆,他由此想到,人生的暮年,也應懷著對人世的熱愛照亮生命的最後時光。(4分)
4、生命的誕生、成長與死亡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規律,面對生命的終結,我們應以從容而淡定的態度安然走過。表明了作者對生死的樂觀豁達態度。(4分)
『貳』 一朵小花閱讀答案
14、面對那朵並不顯眼的小花,它的內心為什麼蘊含著「異常深邃卻難以名狀的感動」?
答:都市生活冷漠虛偽、勾心鬥角和濃厚的功利色彩使他厭倦。那朵小花自然、純朴、恬靜,充滿聖潔榮光,使人感到一種超乎所有貪欲等卑下的人類情感的東西。
15、當那朵花引起朋友的興趣和疑問時,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原因是什麼?
答:朋友熱衷於把自己的具體經驗抽象出來,理順排列展示於人,以表現自我。預感到朋友將會用拔起和分解的辦法去研究那朵小花。
16、「淡藍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陽光下謙卑地開放於破損的籬笆牆邊,無聲無息,沒有一點矯作的姿態」一句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一句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花自然簡朴而又雍容華貴的美。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鮮明的表達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叄』 2013年中考語文閱讀試題《藍色的藍》文章閱讀答案
二.現代文閱讀
(一)藍色的藍(20分)
丁立梅
①她報出她的姓時,我們都訝異極了。「藍,藍色的藍。」她笑著說,紅唇鮮艷。繼而介紹她的名,居然單單一個字,藍。她的名字,藍藍。那會兒,我們正站在藍藍的湖邊,藍藍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塊藍玉。她的名字,應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詩意,真是讓人妒忌。
②我們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進來的。之前,她一個人已游完拉薩,還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天的義工。「也沒做什麼啦,就是幫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滿不在意地大笑起來。燦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歲的人,看上去不過四十齣頭,明麗得很。小導游喊同團稍上年紀的女人阿姨,卻叫她,藍藍姐。她樂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們都羨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氣。幾天的西藏行走,我們早已疲憊不堪,高原反應也還在折磨著大家,一個個看上去灰頭土臉的,她卻精神飽滿得如枝葉蔥蘢。「你真不簡單!」我們由衷地誇她。她聽了,哈哈大笑,開心極了。
④她愛笑,熱情,說話幽默。一團的人,分別來自不同地方,彼此間有戒備,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語。她的到來,恰如煦風吹過湖面,泛起水花朵朵。眾人受她感染,都變得活潑起來親切起來,有說有笑的。原來,大家都不是生來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團的人混熟了。這個頭疼,她給止疼葯;那個腹瀉,她給止瀉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劃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裡一掏,就掏出幾塊創可貼來。彷彿她會變魔術。大家對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卻輕描淡寫地說:「這沒什麼,我只不過多備了點常用葯。」
⑤西藏地廣路遙,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往往相距幾百公里,要翻過許多座山,涉過許多條河。天未亮,我們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來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圇塞進車子了事。她卻披掛完整,眼影、眉線、口紅,樣樣不缺,妝容精緻。我們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裡生出無限的感喟與感動來。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納木錯。面對變幻無窮、風光詭異的聖湖,她孩子一樣歡呼奔跑,然後,突然雙膝跪下,淚流滿面。我們都嚇了一跳,正愣怔著不知怎麼辦才好時,聽到她喃喃地說:「感謝上帝,我來了。」
⑦原來,她身患絕症已兩年。醫生宣判的那會兒,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過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題曲。她玩命地去爭,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讓自己憔悴不堪。當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個月時,雙手曾經緊握著的那一些東西,都成了浮雲,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養花種草,出門旅遊,還常常去做義工,生命變得充盈起來。每天清晨睜開眼,看到窗外第一縷陽光,她的心裡都會騰起一陣歡喜:感謝上帝,我又擁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當做是嶄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時時充滿感激。她活過了醫生預言的三個月,活過了一年,活過了兩年,還將活下去。
⑨我們聽得漣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貴,當愛惜。我們不再說話,一起看湖。眼睛裡,一片一片的藍,相互輝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藍,天的藍,廣闊無垠。
6.文章③④⑤著重描繪了「她」與「我們」的不同,請根據文章,參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選用文中詞語或自己概括作答)(4分)
「我們」
「她」
第3小節
灰頭土臉
明媚精神
第4小節
戒備少言
熱情動人
第5小節
囫圇上車
妝容精緻
7.2011年3月18日的《揚子晚報》刊登這篇文章時,刪去了第①②小節中劃線的三個句子,請你比較閱讀,你覺得刪去好還是保留好,為什麼?(4分)
答:示例1:留好。因為這幾句話既能夠體現「她」美麗、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畫了她愛笑樂觀的人生態度,表達了作者對她的喜愛之情。
示例2:刪好。①「紅唇鮮艷」「燦若木棉花」,這是「她」的外在形象,並非作者要著力表現的內在品性;②「她笑著說」「她樂得眉毛眼睛都在笑」,固然表現了「她」愛笑的特點,但這一特點文章多處涉及,一再寫有羅嗦之感;③誇張失常。
8.文中第⑨小節劃線句含義豐富,試作分析。(4分)
眼睛裡,一片一片的藍,相互輝映交融。
答:藍,既指「湖藍」「天藍」,又指「藍藍」。情景交融,寫我們為納木錯變幻無窮風光詭異的聖湖美景所陶醉,也為藍藍與疾病抗爭的精神所感動。
9.丁立梅曾經說過:「什麼是奇跡啊?對於我們絕大多數尋常人來說,奇跡就是你沒有被打敗,你戰勝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來愛和珍惜的》),結合這句話,說說文中的「她」是如何創造奇跡的。(4分)
答:她戰勝了自己,創造了奇跡。①她在「身患絕症」「天崩地塌」之時,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②她看淡了自己曾經爭過的「得失名利」。③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養花種草,出門旅遊」,更熱愛生活,珍惜每一天。④她常常去做義工,關愛他人,在幫助別人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10.這篇文章引發了同學們對「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場討論,以下是部分同學的觀點:
觀點一:生活就應該像文中的「她」一樣,「養花種草,出門旅遊」「去做義工」,這才是豐盈的生命。
觀點二:在追求事業和成就的時候有得失名利之心,無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責。
觀點三:追求事業和成就應該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個月的情況下「非常態」的選擇。
觀點四:功名得失、事業成就都是浮雲,生活在於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享受。
你是怎麼看的?你可以贊成上述某個觀點,也可以反對某個觀點,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觀點。請闡明理由。(4分)
答:示例1:我同意觀點一,我覺得這是一種充實愉悅的人生態度。①「養花種草,出門旅遊」為一朵花停留,為一片水感動,靈魂安寧,歲月不驚,何其美好!②更讓人感嘆的是「義工」生活,心懷仁愛,常存他人,何其難得!所以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示例2:我同意觀點二,①「追求事業成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追求、有擔當,這是社會的正能量,這是時代的主旋律。②在追求的過程中為挫折失敗而難過,為勝利榮譽而喜悅,這是人之常情,並且這些也是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的動力,有何不可?
示例3:我反對觀點三。①事業和成就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主旋律,當人們為了得失名利「玩命去爭」,甚至傷害家庭幸福和自身健康,那麼也就失卻了生命本真的意義。②「她」的生活並不是「非常態」的選擇,以下可同「示例一」。
示例4:我反對觀點四。①前者是「虛無主義」,如果人人都把事業成就看成浮雲,那麼社會正氣何在?積極進取何在?②後者是「享樂主義」,如果人人都抱著「娛樂至死」享受生活的態度,那麼社會進步何在?人類發展何來?
示例5: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事業追求,也需要清風明月的靈魂生活。所以我認為人應該既有所追求,在奮斗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又應該於蕪雜與煩躁中保有簡單和明凈,釋放自己的心靈,體驗生命的愉悅和美麗。
示例6:我認為事業成就要追求,但得失名利要不得,我們要以出世的態度去做入世的事情。古人說「功成拂衣去」何等灑脫!人生無事業不立,境界去功名更高。
示例7: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最好,只有適合。文中的「她」認為曾經錯了,今日對了,這是「她」的選擇;你也可以認為「她」過去不錯,今天錯了。多元的生活才構成世界的精彩。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我選適合我的生活。
『肆』 花兒要開了閱讀答案
月季紅艷艷的花兒在枝頭怒放,顏色是那麼濃,那麼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一陣風吹來,蜻蜓花搖了幾下,那樣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著優美的舞蹈。
滿塘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就像碧波上盪著點點五顏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每逢秋風來臨,露水成霜時,樹葉脫落了,群花萎縮了,惟有菊花迎風而立,傲霜怒放,
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點點地綴滿在淺綠色的枝葉叢中。
石竹花從紛亂的雜草中探出頭,它們粉紅色的笑臉真好看!
喇叭花舉起紫紅色的大喇叭,好像在吹著一支好聽的晨曲。
田野里,一片紅艷艷的紫雲英,像燃起的熊熊火焰。
那盛開的荷花挺著碧綠的莖桿,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著遠方。
望著色彩艷麗的一大片櫻花,我真懷疑是九天仙女把撕碎的彩緞撒向人間。
迎春花,它的色彩沒有玫瑰嬌艷,它的芳香沒有牡丹濃郁,可它不畏嚴寒,第一個用生命向人們報告了春天的來臨。
綻放的曇花花朵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顯得那樣雍容華貴,嫵媚嬌麗;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看這朵小花兩片天藍色的花瓣舒展,兩根細細的花蕊高高地翹起,淡黃色的蕊頭微微晃動,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花盆裡,有一株茂盛的鬱金香,綻開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絲絨,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伍』 淡藍色的野菊花 閱讀答案
1、作者描繪了野菊花由內而外的美麗本質,抒發了對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勞動者的贊美之情 2、作者描寫了野菊花的生長環境 側面烘託了野菊花的形美與味美 3、「極平凡普通」指的是野菊花的生長環境、外在形態;「不平凡普通」指的是野菊花的內在氣質,像勤勞朴實的農民,不論風雨、烈日、冰霜,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拋卻浮華,始終洋溢著生命的執著 4、生命脈指像野菊花那樣潛藏於普通外表之後的執著、沉穩、頑強及對生命永葆生機的渴望與動力。
『陸』 淡藍色的夢
淡藍色的夢
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下雨了。
雨大得很,地上用鞋尖兒一踩,立即便濺起了一片水花。雨噠啦啦地從天上跳在雨傘上,有調皮的小孩,把傘不停地轉著,看晶亮的水珠兒從傘上飛出去,在雨中,雨傘就像是一朵彩色的花兒,流光旋轉,開盡芳華。
看著,看著,我不由得微微地笑了。小時候,我也曾經這樣玩過,任雨傘在天幕下旋轉,頭發被雨水打濕也不管不顧,但現在,已不再這樣了。
獨自一人撐著小傘,悄然走進小區的花園,悠閑的腳步扣在鵝卵石小道上。只一瞥,便見那鵝卵石花壇里,曾經羞答答開放的玫瑰狼狽地低著頭,鮮艷的花瓣兒七零八落地掉在了地上,它們幾乎完完全全被風雨摧毀了。現在的它們,已經變成了一地斑駁的落紅,一地凄涼的惆悵,只剩下了一絲薄薄的憂傷在風中縈繞,卻也散盡了夏花的爛漫。一縷淺淺的傷感漸漸漫上心頭,不知不覺掛上了眉梢。
在迷茫的雨中,我不經意間看見了一抹淡淡的藍色,就藏在搖曳著雨水的濃密草叢里。我忍不住蹲下身子,輕輕地把青草的發絲往旁邊挪去,一抹淡藍便展現在了眼前。
那原來是一朵淡藍的小花,還很稚嫩,藍得好似秋天最高最遠的天空。我看見,那靠近花蕊的部分,還是溫柔細膩的.純白色,似乎將整盤濃墨撲上去,也會整個兒滑落,不沾上一星半點。可它看上去卻也同樣嬌柔脆弱,似乎一碰便會謝了,但細細地凝視,花盤上還點綴著一些清瑩的雨珠兒,而這花兒,依然就這樣昂然地挺立著。
小小的野花並不顯眼,安安靜靜地趴在草叢中,沒有人去注意它,隨時都可能會有一隻大腳踩碎那淡藍色的夢。而它,卻在這風雨飄搖的草叢里,繼續著它的夢,那淺藍色的無痕夢影。
我站起身,放眼望去,發現,在遠處,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沒有名字的小花,在草叢中忽現忽隱,它們無聲無息,卻以自己的方式,在風中在雨中默默綻放著那淡藍色的夢境。
我相信,每個淡藍色的夢里一定蘊藏著一朵小小的彩虹。
側耳聆聽,我聽到了它們夢想鼓翼的聲音,就像飛鳥,從草叢里撲騰起身子,漸行漸遠。
我也有一朵淡藍色的夢,悄悄地開在彩虹升起的彼岸。
那久違的笑臉。原來至今都沒有改變。
『柒』 面對一朵花 劉少鴻 閱讀理解。急。
6.面對一朵花,「他」和「朋友」作出了怎樣不同的舉動,請概括回答。
答:「他」靜靜地注視著它;「朋友」一伸手,將那花連根帶草拔了下來。
7.聯繫上下文,說說第二節中「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的原因。
答:因為「他」的朋友對他所注意到的東西,一定得說一些什麼,他一定得把自己的具體經驗抽象出來,理順排列了,再展示於人;所以他害怕朋友會拔那朵花。
8.對「朋友」的行為,「他」用了「屠殺」「謀殺」來評價,表現了「他」怎樣的情感?
答:「他」對生機勃勃的花具有真實,更有價值和生命的意義而產生了深情的、感性的情感。
9.請舉例分析這篇文章寫法上的主要特點。
答:採用了對比、反襯等寫作手法。例如:作者將「他」和「他」的朋友的行為和想法作對比,反襯出對生命的意義在於感受,而不是了解;從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10.你認為「朋友」手中的花和「他」畫中的花,哪個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答:我認為「他」畫中的花,哪個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因為面對一朵花,我們應該有感情的深度,感性的認識。不能因為想了解它們,掌握它們,就用屠殺與分解的辦法去研究它,把它拔下來,弄清楚了它的名稱、屬性以及與它相關的一切知識,但是卻顧及不到它的生命目的,從而也失卻了它!
『捌』 葫麻花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小時候,喜歡范仲淹的這句詞,到現在依舊喜歡,可惜塞外的秋少了水,便多了許多的遺憾。用「天高雲淡」來形容塞外的秋是最合適不過了,塞外的秋天,幾縷淡淡的雲彩飄在湛藍的天空上,顯得天格外的藍,格外的高。周末領著女兒去公園玩,為的是放鬆一下孩子一周緊張的心。到了公園,首先是一片依然綠意盎然的早熟禾草地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不過,沒有了夏日的蝴蝶和蜜蜂,草坪顯得略略有些寂寞。忽然,一星淡雅的藍色引起了我的注意,領著孩子到了小花的前邊,一寸多高的植物上,開著一朵淡藍色的小花。我問女兒,這是什麼花?女兒帶點不確定的語氣說:蘭花吧?我看她是藍色的。對於孩子的回答,我不禁有些悲哀,孩子們的知識都是書本上冷冰冰的答案,哪有生活的樂趣與快樂呢?
我對女兒說,這是葫麻花。葫麻花?孩子顯然對這個答案有些疑惑。我又對女兒說:葫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北方尤其是晉西北地區重要的油料作物。葫麻生性喜涼,開藍色花,生長期大約7、8個月,出油量高,油品純正清亮,營養豐富。據有關資料記載,它起源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因此葫麻也叫胡麻,「胡麻」之名由少數民族而來,咱們這里,古代稱之為胡地,當然有些貶義,你知道「胡服騎射」的故事吧?女兒點了點頭。其實葫麻的種子就像就像南方的芝麻一樣,我繼續對孩子講著。女兒輕輕地「哦」了一下,孩子知道芝麻糖、芝麻糊和芝麻油,或許,她應該對芝麻有些印象吧?
顯然,女兒對知識不怎麼感興趣,享受著短暫的空閑,才是孩子最大的快樂,她蹦蹦跳跳地去草坪里找那些偶爾探出頭的小螞蚱去了。看著孩子快樂的背影,我繼續看著眼前的這朵葫麻花,這朵葫麻花在秋風中孤獨地開著,沒有夥伴與她相伴,沒有蝴蝶與蜜蜂為她起舞。顯然,她長錯了地方,沒有在田野里搖曳;顯然,她弄錯了季節,沒有開在夏季而是開在了秋季。此刻,她的夥伴們都應該躺在田野里,靜靜地等著和煦的陽光來把她們曬干;或者在場院里等著碌碡碾過她們的枝條,好脫出淡褐色的種子,而只有她還在公園里寂寞地開著。
「凌寒獨自開」、「寂寞開無主」,此刻,用這兩句詩來形容這朵葫麻花倒也有些貼切,可惜,葫麻花不是梅花,她沒有梅花的高雅與高傲,沒有詩人單獨為她寫一首傳世的詩歌來贊美她。不知道是誰把她帶到了這里,是小鳥還是風兒?可能只有這朵葫麻花自己知道了。然而,葫麻花沒有忘記自己是一朵花,盡管錯過了季節,她依舊努力地生長;盡管錯過了地方,她依舊努力地開花,把自己最後的生命綻放成一朵藍色,開放在秋天裡,於是有了一個美麗的錯誤,有了和我一個美麗的邂逅。
很多時候,看到田野里葫麻花開的時候,成片成片的葫麻花就像飄在田野上藍色的雲,漂亮極了。不過,從來沒有注意到一朵小花是如此的清新與淡雅。每次看到葫麻花開的時候,總會想到葛鴉兒的《懷良人》:「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底不歸。」詩人以胡麻作類比,含蓄地表達了閨婦懷念丈夫的純真情意。只可惜,此葫麻非彼胡麻,所以對詩人所描述的情感,也少了很多的共鳴。
佛語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看到這朵搖曳的小花,心裡總覺得好像被觸動了什麼。一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淡淡的喜悅帶著一點淡淡的憂傷浮在了心頭。也許,花兒本來沒有什麼思想,我們不應該為她們感到喜悅或者憂傷;也許花有思想,就像莊子和惠子的對話。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世間萬事萬物,即便是身臨其境,也難知其實質,就像我們日日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婚姻一樣。
一朵葫麻花在秋風之中搖曳著,盡管她錯過了生長的季節,但我感嘆她竟能開放的如此清幽絕俗,在我的心中,葫麻花應該是出於眾花之上;一朵葫麻花在秋風之中生長著,她生長的地方並不是她最適宜的地方,無人栽培,無人關心,但她憑借自己頑強的生命力終於長成開花,她仍舊忘我地開著,依然美麗。面對這朵小花,是否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心底是否有一朵葫麻花呢?
『玖』 面對一朵花劉少鴻在初冬的曠野里散步的時候,他發現了那朵並不顯眼的小花。淡藍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陽光下
小題1:(1)謙卑、不顯眼(平常):(寫出無聲無息、沒有故作的姿態等均可);(2分) (2)充滿神聖的榮華:(寫出恬靜、含蓄、淳樸、恬靜、從容、自然等均可);(1分)具有純凈、崇高的境界:(寫出神秘、鮮活、生機勃勃、充滿了生命力等均可)(1分) 小題2:(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細致地描繪出那朵花的不顯眼和自然淳樸的美。(2分) (2)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小花散發著的生命力。(2分) 小題3:畫中鮮活的花與被拔下已經枯萎的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不同性格的人的行為所導致的不同結果,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力的贊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愛。(4分) 小題4:手中的花被朋友屠殺與分解,喪失了生命力,失去了生命的意義;(1分)畫中的花保持了鮮活的姿容,使花具有了生命的價值。(1分)表達了作者反對屠殺鮮活生命的行為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2分) 『拾』 閱讀答案 急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上帝的花園里,有一朵特別 啟發:意見是別人給的,命運的決定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