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與建築
⑴ 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十堰市鄖西縣是七夕文化發源地嗎
十堰市鄖西縣是七夕文化發源地,證據如下:
其一,牛郎織女神話故事起源於漢水,是包括鄖西在內的漢水兒女所創造的農耕文明的社會實踐的產物;鄖西構建「七夕文化」秉承了這一基於實踐進行文化建設的精神,並在新的歷史背景下付諸新的社會實踐而且將產生新的實踐成果。其二,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有自成體系的原生態的豐富的民間故事傳說、唱本歌謠,有歷史悠久的以牛郎、織女命名的牛郎山和織女山、石公公和石婆婆,娘娘山、金釵石,牛郎廟建築等;鄖西在保護、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正在建設一系列新的「七夕文化景觀」,如「七夕文化園」、「七夕廣場」、「鵲橋景觀」、牛郎織女雕像等,其載體、文化場所及表現形式將得到進一步保護、豐富與完善。其三,它與鄖西天河的自然環境、相對封閉、代代相傳的社會歷史條件相適應,在世代傳承中不斷得到創新、發展,在鄖西民間千百年相沿成習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風民俗,在鄖西廣大人民群眾中具備廣泛的認同感和歷史感;鄖西正在收集、整理傳說故事,搜尋碑刻、建築遺存、民間工藝品,編輯《天河七夕文化論文集》」、《天河民風民俗集》,建設七夕民俗陳列館等,既能充分展示厚重的原生態的「七夕文化」積淀,又得以彰顯當今鄖西人民的創造力及其豐碩的非物質文化成果,充分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其四,鄖西「天河七夕文化」以其獨特的民俗積淀、歷史傳統、文化創新,成為中華民族「七夕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激發了人類的創造力。」
⑵ 江南百景圖沈萬三寶藏有什麼
1、沉睡兔兒燈:沉睡兔兒燈是台服清明節活動中贈送的一個建築,從建築外觀上看,這個建築很像一個陵墓,此次七夕節活動該建築將首次登陸國服,玩家參與探險桃花村活動即有幾率獲得。
2、天妃宮:天妃宮的來頭比孟母老宅還要大,它是游戲一測和二測的福利建築,目前只有極少數玩家才有,沒有參與過測試的玩家很難獲得,不過此次七夕節探險桃花村活動中玩家有幾率獲得該建築建築整體還是蠻好看的,比較適合蘇州地圖的園林風格。
3、孟母老宅:孟母老宅是參與了游戲第三次測試所發放的測試獎勵,玩家只有參與了第三次測試才可以獲得該建築物,不過此次七夕節的探險桃花村活動中也會有幾率給孟母老宅,後期官方應該也會推出很多類似的活動,玩家還是有很多機會得到這個建築的。
(2)七夕與建築擴展閱讀:
沈萬三的寶藏在新玩法重建桃花村的地圖中,玩家組隊並來到建設桃花村的副本中,即可收集資源完成任務進行建設了。而在地圖中能夠找到如下圖圖標所示的寶箱,也就是沈萬三的寶藏了,開啟後能夠獲得到一定獎勵,進行重建探索的玩家們可千萬不要錯過。
重建桃花村能夠與三五好友組隊同行,隊長消耗20地圖碎片進入該玩法,共同收集資源建設桃花村,在收集重建的過程中即可找到沈萬三的寶藏道具了,還能夠開啟各類新的劇情內容。
⑶ 鄖西七夕廣場銅牛介紹
鄖西縣委常委、抄常務副縣長童襲勝祿親臨現場指揮安裝
8月2日下午,由著名設計師魏源源創作,長19米、寬5.6米、高2.38米的世界最大銅牛雕塑落戶鄖西七夕廣場,鄖西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童勝祿親臨安裝現場指揮安裝。
據介紹,七夕廣場建築共兩層,底層為地下停車場及賣場,頂層為開放式廣場,主景以七夕文化為素材,除銅牛雕塑外,還有織女雕塑與輔助飾品(天河、星座鋪裝等)與之輝映。
目前,織女雕塑設計圖已進入評審階段,水體景觀隨時可下閘蓄水,綠化亮化等工程可按期完成,童勝祿要求,預定各項工作任務必須保質保量完成,確保鄖西「盛裝」迎七夕。
⑷ 閩南七夕習俗
閩南七夕習俗:抄在閩南地襲區,傳說中的「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七娘媽」,並且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因而民間把這一天稱做「七娘媽生」。這也許是七夕民間流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的衍化。
閩南七夕風俗:
糖粿做法
1.材料很簡單,只要適量的糯米,白糖,花生,黑芝麻。
2.糯米粉倒入一盆內,加適量的開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3.待不那麼燙了,用手和成糯米團。
4.抓一塊糯米團搓成長條,掰一小塊揉成圓子,用食指在小圓子的中間按一下,成一個小洞。
5.取一煮鍋燒開水,然後把糖裸胚子倒入,只要一會兒就燒開了,見糖裸胚子浮起來了,用漏勺撈起。
6.少許花生用干鍋小火炒,見顏色變黃就熟了。
7.盛入一裝有白糖的大碗中,用力晃動幾個,讓糖裸入味就可。
8.這是做好的花生碎,加入黑芝麻拌和。
9.吃時沾一下花生碎加黑芝麻。
⑸ 有哪些適合過七夕的景點
一轉眼七夕節又到了,我們都知道七夕是屬於有對象的人的,但是很多有對象的人仍然不知道七夕節要到哪裡過比較好,其實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景點都是適合大家一起去遊玩的,因為這些景點,對於情侶來說可能氛圍比較好,而氛圍,可能是我覺得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要帶自己的,你對象到哪裡玩的話,那就在家裡給他做頓飯,我覺得也是很好的,因為有時候去哪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沒有其他的憂愁,這是很幸福的,只要你給他最好的陪伴,我覺得去哪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吧。把日子過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珍惜好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秒,加油吧,朋友們。
⑹ 七夕節的傳說有哪些
五龍口民間傳說
五龍口民間,祖祖輩輩津津有味地講述著這樣一個天體神話。 天河的東南岸上,有一個漂亮的星叫牽牛星。牽牛星兩邊有兩個不太亮的小星叫兒女星。離牽牛星稍遠的地方,有顆比較亮的星叫榴子星。天河西北岸喲一顆最亮的星叫織女星,它的一邊還有顆梭頭星。天上為啥有這幾顆星呢?這還要從地上的牛郎織女說起。 有個牛郎,從小跟著哥嫂放牛,他的嫂子總是不讓他吃飽穿暖。但牛郎任憑挨餓,找野果吃,也把牛放得飽飽的。 一天牛郎喝罷稀菜湯,剛走到坡角,老黃牛就掙著回家。牛郎不知道為啥,只好依從。回家一看,嫂子正在烙油饃吃哩!嫂子覺得難看,就罵了一頓。牛郎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哩,嫂子就把碗摔在他臉上。牛郎拉著老黃牛邊走邊哭,老黃牛輕輕地舔著牛郎的手臂,還瞪眼拐回頭望著他。 有一天,嫂子笑盈盈地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花兒面條走進牛屋。她說:「兄弟!以前嫂子有對不起你的地方,你別生氣。眼看你也大了,我能光對你不好嗎?哈!快把這碗飯吃了好去放牛。」牛郎是個老實孩兒,聽到嫂子這話,把過去的氣消完了,伸手去接。老黃牛掙開籠頭,一下子拱掉了面條碗,把面條灑了一地。嫂子氣得大罵,又在牛槽邊取出了一條大棍,想使使厲害。老黃牛瞪著眼睛朝她撲去,她才放下棍子跑了。 牛郎把老黃牛攔住,老黃牛說起話來:「牛郎啊!這面條里有毒葯。你看!」牛郎一看,兩只啄了面條的母雞,撲楞幾下死了。牛郎說:「老黃牛,好險呀!」老黃牛說:「你嫂子存心害你,你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事情到了這一步,那女人一會兒就來同你分家,她說咋分,你就說中!分家後往南走上一天,晚上就有安家處了。」 過了一會兒,嫂子真同牛郎分家來了。牛郎按老黃牛的話,聽嫂子擺布。嫂子說:「老的死的時候也沒留下啥遺產,俺把你養活這么大,按說,你凈人出去就行,嫂子咋忍心呢?你哥倆總是一個奶頭吊大的嘛!給你頭牛總行吧!」其實她是害怕這頭牛,才把它分給牛郎。牛郎二話沒說,牽著老黃牛往南走了。 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太陽落山,他倆來到了一個背靠大山的小村。牛郎前去借宿。村上一位老頭說,山那邊竹園里有兩間新房子,是自己看竹竿住的,裡面常鬧鬼,沒人敢住。黃牛點點頭,牛郎就謝過老頭,牽著牛就進去住了。半夜,屋裡有一道星光,一個身高頭大的人把門踢開了。老黃牛竄上去,把那人抵倒。那人一倒,門前有了一堆銀子。那個身高頭大的人是看銀子的山神啊! 牛郎得了銀子,一半買了這間房子,一半置了幾畝地,春種秋收,過起了好日子。 一天老黃牛對牛郎說:「你也不小了,咋不娶一個妻子過日子呀!」牛郎說:「牛大哥咋和我開起玩笑了,咱是個莊稼人,笨手笨腳的,誰跟咱?」老黃牛說:「五龍口陽落山後大水潭裡,常有一群仙女在洗澡,你去把潭邊的一條紅裙子拿在手裡。」老黃牛又同他耳語一陣子,他倆就往山後走去。 來到山後潭邊,真見一群年輕漂亮的姑娘在潭邊玩水。潭邊石板上放著一堆衣裙,牛郎拿了那件最紅最鮮的裙子,躲進樹叢里,又用力咳嗽了兩聲。那群洗澡的姑娘一聽有人來,趕忙穿衣系裙,輕飄飄地離開大地,騰雲走了。水池邊留下了一個非常俊美的姑娘,著急得大叫:「我的裙子呢,我的裙子呢?」牛郎從樹林里走出來,說:「大姐,裙子在這里呢!」這姑娘叫織女,是王母娘的仆女,專給老天爺織銹衣裳。織女羞得滿臉通紅地說:「大哥,我離開了裙子,咋回家呀?」據說仙女離開了裙子,就不能起風駕雲。牛郎不管這話,抱著裙子就往家跑,織女只好跟在後邊。 就這樣,在黃牛的說合下,牛郎和織女結了婚,成了夫妻。男耕女織,勤勤儉儉,日子非常甜蜜。牛大哥呢,整天掉淚。牛郎給他端來了綠豆湯,它聞也不聞。牛郎急得問它是咋回事兒,老黃牛才慢吞吞地說:「我本來是天上的力神,為人間挪了幾架山,觸犯了天規,被貶成牛。我又讓織女和你成了親,老天爺非處死我不可。我死後,你把我的肉掛到樹上喂喜鵲。它們是我的朋友。你再把我的皮剝下,做一雙靴子,里邊放一把青草,穿上就能騰雲駕霧。」老黃牛說罷,長出一口氣,死了。牛郎和織女痛哭不止,又燒香又燒紙,供祭一番,按照牛大哥的囑咐,把牛皮做成了靴,把肉掛在樹上喂喜鵲。 一晃三年,織女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可喜人啦。一天,牛郎正在地里幹活兒,聽見轟隆隆一陣響雷,接著就起了烏雲。雲越來越低,連房頂上都是昏昏沉沉的。他覺得蹊蹺,回家一看,王母娘娘拉著織女往外拽。織女附著身子不走,兩個孩子拽著織女的衣裙哭叫著。牛郎把鋤頭往地上一搗,說:「幹啥呀?」王母娘娘說:「我是天上聖母!從西天歸來,順路拿她服罪!」牛郎直跺腳,「不行!不行!放下她!放下她!放下她!」王母不聽,抓起織女,一陣風上天了。 牛郎想起老黃牛臨死時的囑咐,忙從屋裡找出那雙皮靴子穿上,身子輕得像燕子,一步邁到半空雲里了。兩個孩子見媽媽走了,爹也走了,就哇哇地哭得更厲害了。牛郎連忙拐回,把兩個孩子放進兩個簍兒里,抽根扁擔一挑,腳一蹬,離開了地面,追織女去了。 追啊追啊,透過雲縫兒看見了王母和織女。王母往前拉,織女向後掙,還向後望著。牛郎牙一咬,步子更大了。王母娘娘見牛郎追上來了,忙從發髻上取出一枝金簪一劃,一條茫茫大河,攔住了牛郎。牛郎想從河面上跑過去,卻起不來勁兒。原來他走時太慌,沒顧上往靴子里放把青草。牛郎沒力氣了,游過河吧,又不會游。他一急,見竹簍里放著一個牛梭頭,拿著使勁朝織女扔去,牛梭頭不偏不斜落在織女身邊。牛郎大聲哭喊:「看見梭頭別忘記我!」織女忙從袖子里取出織布榴子扔向牛郎,還說:「每月初七來看你!」織女的手不準,織布榴子落在離牛郎很遠的地方。牛郎只顧招呼接織布榴子,把每月初七聽成了七月初七了。 五龍口民間傳說:每年到了七月初七,晚上夜靜時,站在葡萄架下或絲瓜架下,還會聽到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說悄悄話呢。 現在,天上的牽牛星、織女星、牛梭頭星和榴子星,就是牛郎追趕織女時互贈禮物變成的。牽牛星一邊還有兩個小星星,那是織女的一雙兒女呀!
西安斗門鎮民間傳說
漢代藝術瑰寶:石婆,石爺。牛郎織女石像的來歷,據史書記載當年漢武帝在首都長安開鑿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大人工河———昆明池,漢武帝把它比作天上的銀河。為了上應天象,就在河兩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織女像。有了人形化的牛郎織女,也就逐漸演繹出了牛郎織女的民間愛情故事。東漢時就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古詩描述他們的愛情。隨著時間的累計,歷代詠頌他們愛情的詩歌越來越多,七夕節也就逐漸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牛郎織女像鑿於漢代,據考證,漢武帝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漢武帝為了征討西南諸國,在今天的西安市長安區斗門街辦開鑿了用於訓練水軍的昆明池,在池的東西兩側分別立了牛郎和織女的石像,隔池相望,取傳說中牛郎織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意。關於牛郎織女的美妙傳說也從此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在1956年,「石爺石婆像」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漢朝大科學家張衡所寫的《西京賦》記載:乃有昆明靈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樹以柳杞。豫章珍館,揭焉中峙。牽牛立其左,織女處其右,日月於是乎出入 象扶桑與檬汜。其中則有黿鼉巨鱉,鱣鯉鱮鮦,鮪鯢鱨鯊,修額短項,大日折鼻,詭類 《漢書》作者史學家班固:《西都賦》記載: 「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淮南子》、《三輔皇圖》、《歲時廣記》都有些記載。唐宋,那就不得了,偉大的唐明皇和楊玉環「談戀愛」都要選擇在七月初七那天晚上對月盟誓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這個塑像就在西安長安區斗門鎮,那裡老百姓把他們叫做「石婆、石爺像」,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有幾十萬遊客齊集廟宇祈求幸福的愛情。
沂源的民傳說
「天上銀河,地下沂河。」這是流傳於山東省沂源縣境內的一種民間通俗說法。這里說的「銀河」是天上的銀河,「沂河」是發源於山東省沂源縣境內的一條全長574千米的河流。這個說法源於中國民間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傳說。——題記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最具中國特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著名的《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這四大民間傳說。後三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故事發源地,唯牛郎織女傳說的故鄉一直存有爭議,況且它把天上和人間放在了一個層面上演繹,這在四大傳說中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 據有關專家考證,《詩經》中周王朝的「大東」所描述的地理位置,橫跨今山東臨淄、曲阜一帶,而位於沂河上游的沂源縣正介於臨淄和曲阜之間,在地理位置上是「大東」的核心地區。今天的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的織女洞及與之隔河相望的牛郎廟,是一處與牛郎織女傳說故事最為吻合的地方。其最初的修建時間可追溯到中國的唐代,是目前國內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傳說為題材的古建築遺址,在國內同類資源中具有壟斷性。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遍天下,家喻戶曉。出在哪裡,卻幾乎無人知道。經過專家學者多方面考證,發現「牛郎織女」故事原來出在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鄉。 首先,當地有實景。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鄉擁有中國內唯一一處傳說與實地實景相對應並存有古建築遺址的珍稀景觀—建於唐代的織女洞和牛郎廟。二者隔沂河東西相對,一河兩岸的山水格局,與天上「牽牛星-銀河-織女星」遙相呼應,有著驚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獨特景觀。牛郎廟原先是一幢兩層閣樓式建築,後經多次重修,始具規模,建有三間正殿,青磚綠瓦,彩繪斗拱,建築宏偉。廟內大殿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院內古柏參天,清幽別致。其中,「沂河」更是與「銀河」絕妙諧音。 其次,居住有其人。牛郎廟旁邊的村叫牛郎官莊, 村裡的人大部分都姓「孫」,與牛郎(孫守義)剛好同姓,這個村子明朝年間就有,村裡人以牛郎後代自居,並歷代傳承牛郎織女故事,至今沿襲著養蠶、織布、取雙七水等習俗。 第三,文獻有記載。最早在西周的詩經小雅·大東篇就有:「跂(qi)彼織女」、「睆(huan)彼牽牛」的記載,據考察大東的位置是泰山以東,臨淄、曲阜一帶,而大東的核心位置正是沂源。 第四,石碑有見證。沂源縣燕崖鄉整個大賢山上的石碑非常的多,只是因為先前被破壞過,現存完好的為數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內容,都與牛郎織女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其中有一塊石碑,它對牛郎織女的記載是美且清晰的,這塊石碑是嘉慶20年所立,石碑上面所刻的兩首詩叫登織女台,作者是王松亭,詩的第三和第四句「彷彿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非常形象的描寫了在天成象、與地成形的意境。還有一塊石碑「織女洞重樓記」是明萬曆七年(1579)所立。碑文記載說:「志雲唐人過谷,聞洞內札札機聲,以故織女名」,講得就是織女的來歷,意思是說在唐代時有人從此經過,聽到洞內有札札的機杼聲,以為織女在織布,所以就修建了此織女仙洞,碑文的第二句——「對岸並起牛宮,於是乎在天成象者,於地成形矣……」。 再者,據考證,牛郎織女景區內還有織女泉、織女台(天孫台)以及罕見的葉籽銀杏、角度不整合面等自然和地質奇觀,都與牛郎織女傳說有關,具有濃重的文化色彩。葉籽銀杏,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葉籽銀杏所結的果實是長在葉片上的。奇怪的是並不是這棵樹上的所有果實都是長在葉片上的,只有這個枝幹上結的果實是葉籽銀杏,就是織女洞附近無生殿上方彎的很漂亮的一枝,這些果實約占這棵樹的20%,而這枝正好是沖著織女洞的方向,也許這是老樹為牛郎織女的愛情做的一個見證吧。 牛郎織女景區內大賢山海拔532米,森林覆蓋率96%,懸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生態環境優良。大賢山下沂河如帶,「地上銀河」水景長3公里,形成了50多萬平方米的水面。由於,各種自然資源與人文脈絡高度和諧統一,山東沂源被專家稱為「牛郎織女故鄉、中國愛情文化源地」。
南陽民間傳說
七夕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據說,牛郎是南陽城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條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
西安的民間傳說
據考證,漢武帝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漢武帝為了征討西南諸國,在今天的西安市長安區斗門街辦開鑿了用於訓練水軍的昆明池,在池的東西兩側分別立了牛郎和織女的石像,隔池相望,取傳說中牛郎織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意。關於牛郎織女的美妙傳說也從此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長期以來,當地群眾一直稱呼兩石像為「石爺」、「石婆」,久而久之,現在的很多人居然不知道這兩個石像就是象徵著中國傳統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了。在1956年,「石爺石婆像」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⑺ 七夕浪漫旅遊景點
山西普救寺:尋訪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
愛之說:普救寺是《西廂記》中崔鶯鶯與張生愛情故事的發生地,這里記載著崔鶯鶯與張生相識、相愛百轉周折的愛情足跡。
寺廟歷來都是清靜之地,與風月愛情扯不上關系,唯獨這里,被貼上了愛情的標簽。普救寺位於山西晉南永濟市(古稱蒲州)西北的蒲州古鎮里的西廂村,該寺距市區12公里,始建於隋朝初年。普救寺西側有一座13層、高40米的古塔,叫鶯鶯塔。鶯鶯塔具有奇特的回聲效應,在塔附近以石相擊,人們在一定位置便可聽到「咯哇、咯哇」的回聲,類似青蛙鳴叫。鶯鶯塔與北京天壇迴音壁、四川潼南石琴和河南三門峽市的蛤蟆塔並稱中國古代四大迴音建築。此外,還有鶯鶯墳、鶯鶯橋、白馬將軍廟等景點都值得一去。
在七夕這個中國傳統節日里,與心愛的人攜手一起去領略「待月西廂」及「白馬解圍」等難於言表的不盡情愫,為古人唏噓之時,更能讓你們珍惜眼前的幸福。
旅遊貼士:可從北京自駕前往,京石高速轉石太高速,太舊高速-環城高速-太原/羅城出口出,上大運高速-從大運高速出口向右轉,下祁縣/運城出口,走大運高速,運風高速,下永濟,前往238省道,在238省道向右轉,到達永濟市,西廂村。也可從北京乘到運城的火車,再轉大巴前往。
安徽天柱山:天柱山下再憶《天仙配》
愛之說:安慶是天然的情緣福地,不少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與傳說發生在這里,如《天仙配》、《孔雀東南飛》等,這里是年輕情侶們尋愛的不錯之地。
8月的天柱山,清幽涼爽,潭水與山林相映成趣,散布在山間各處的人文景觀博大精深。神話傳說中的七仙女與董永曾經快樂地生活在這片山林中,攜手步行在天柱山中,與愛人攜手走過這里的每一個地方,追憶七仙女與董永的愛情故事,讓你們的愛情在此刻升華。山腳下的湖泊傳說是七仙女下凡洗浴的地方,七夕期間天柱山還將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體驗纖夫情懷的漂流活動,而放飛心靈的熱氣球飛翔活動,野外騎術活動等都是增進彼此感情的好方式。
旅遊貼士:天柱山距安慶57公里,緊靠105、318國道和合九鐵路、高界高速公路,毗鄰合肥、安慶空港和長江水運碼頭,從高速公路可直達天柱山,交通便捷。
汝南梁祝故里:千古絕唱 唯美愛情
愛之說:《梁祝》的愛情故事被千古傳唱,成為各時代青年男女追求愛情最高境界的標准。趁七夕這個表達愛意的節日,跟TA一起去梁祝故里尋愛吧。
汝南縣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在民間流傳已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縣馬鄉鎮古京漢宮道兩旁,至今尚存遺跡。走進汝南,仍能依稀從那些久遠的歷史遺跡中感受那段佳話。梁祝樹是棵銀杏樹,傳說是梁祝二人在上學期間共同栽下的。如今,這棵碩大無比的銀杏樹只剩下一個「樹心」。梁山伯與祝英台曾就讀的紅羅山書院,在汝南西南約70華里處(現屬王莊鄉),書院建築在高7米的土台上,四周綠樹環合,鬱郁蔥蔥,風景十分優美。相傳這所書院始建於東晉,西晉時已初具規模。幾千年過去了,雖歷經滄桑,但書院昔日的風韻猶存。
旅遊貼士:汝南位於河南駐馬店市,自駕車的線路可從京珠高速公路駐馬店下,沿駐新公路向東28公里;或是107國道駐馬店沿駐新公路向東28公里。
雲南瀘沽湖:女兒國演繹最浪漫的事
愛之說:相傳很久以前,瀘沽湖邊有一對情侶得道成仙,但他們只能騎一匹神馬才能上天。後來因為一些誤會,情郎獨自騎馬飛上了天空,神馬升空時,馬蹄把高原踏出一個大坑。少女因為沒有神馬無法上天,於是悲痛欲絕,淚水長流,流滿了馬蹄坑,便形成了今天的瀘沽湖。
在瀘沽湖,跟心愛的人泛舟是件愜意的事。住宿建議選擇湖邊客棧,浪漫自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這里可以最真切感受瀘沽湖的美。清晨可以與愛人沿著瀘沽湖騎馬遊玩,沒有喧鬧的人群,只需靜靜地領略雲霧繚繞的仙女峰風光及湖面美景,或是劃著豬槽船在湖面上輕輕游弋,兩顆心會靠得更近。
去摩梭人家裡做客是必須的,感受這里的民風習俗,品嘗摩梭人的特色食物,聽他們講講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走婚傳統,以及發生在瀘沽湖的愛情故事。晚上在酒吧里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背包客暢飲,在湖邊圍著篝火與摩梭人一起狂歡,這個七夕會是你與TA之間最浪漫的事。
旅遊貼士:瀘沽湖全年平均溫度在17度左右, 8月份是瀘沽湖的'雨季,高原的天氣變化多端,由於陽光直射紫外線較強,請配備墨鏡、防曬霜及雨傘。前往瀘沽湖,可從北京飛往麗江,之後從麗江乘坐巴士前往瀘沽湖,車行約6個小時;路線為麗江客運站-瀘沽湖客運站(大落水村)。另外,麗江古城停車場每天8:30有旅遊專線車去瀘沽湖,先到落水,後到里格。
桂林:田園風光中定格幸福瞬間
愛之說:劉三姐的故事家喻戶曉,被世代相傳。她勇敢、善良,對愛情忠貞不渝,不為權勢折腰,最後被逼無奈跳崖騎鯉魚升天而去。雖然故事久遠,但目前這里正在上演的《印象劉三姐》相信會把你們拉回劉三姐的那個年代。
有道是,山水催情。在桂林這種有絕世美景的地方,最好的方案是騎自行車與TA一起沿著灕江邊的鄉村公路騎行,沿途極具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為任何一個景緻或是感動而隨意地停下來,沒准還能聽到美妙的對歌聲呢。或是乘坐竹排在遇龍河漂流,感受人在畫中游的境界也不錯。晚上的西街是一定要去的,如詩如畫的灕江似少女揮舞著的青羅玉帶,從西街的東面飄飄而過,東嶺朝霞、書童獨秀、龍頭山、西郎山、馬鞍山、碧蓮峰似萬朵蓮花簇擁著這條古香古色的街道,就在這如仙似畫的美景中定格你們的幸福瞬間吧。
廬山:重溫原版《廬山戀》
愛之說:以一對青年男女曲折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拍攝的電影《廬山戀》在當時曾感動過不少年輕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那個時代的愛情故事未免有些青澀,但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記憶呢?
二十多年前的電影讓廬山名動天下,這部電影鏡頭中全面呈現了廬山的美景。遊玩之前可以去山上的電影院一起觀賞原版的《廬山戀》,感受那個純真年代的唯美愛情。此季前往廬山,正是清幽涼爽之時,與心愛的人一起在廬山游覽,尋找電影中出現的景點,演繹一場屬於你們的廬山之戀吧。在廬山可看的自然景觀很多,如花徑、錦綉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與三疊泉等,人文景觀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等,都值得一看。
旅遊貼士:去廬山的航運交通便利,南昌機場有飛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航班。廬山處於京九線中段,周圍有九江站、廬山站、南昌站等,一天之內均可到達廬山。
黃山情人谷:不同尋常的愛情路
愛之說:黃山情人谷的得名,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有36位青年男女到黃山遊玩,邂逅於這條峽谷中。當時,此景區尚未開發,道路坎坷,甚至無路可走。因為迷了路,被困於峽谷3天。這3天里,他們相互鼓勵,互相幫助,克服了許多困難,最後終於走出困境。因在靜謐而美妙的峽谷中度過了人生難以忘懷的日子,他們回到上海後,有10對結成了終身伴侶,其中有不少人還是翡翠谷內初次相識的。如今情人谷沒有了以前的坎坷,置身其中但卻有了更深的意義。
黃山原本是值得一游的地方,黃山情人谷更是黃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也是黃山東海最長的大峽谷,素有人間瑤池仙境、天下第一麗水、美好情愛聖地、黃山第五絕之稱。就因為有了上述故事,七夕去黃山情人谷過,理由更加充足。
旅遊貼士:黃山機場位於屯溪區隆阜,又稱屯溪機場,距市中心僅7公里。機場現開通有至北京、廣州、上海、合肥等城市的航班,從機場直接到黃山風景區(湯口)需要先坐公交或打車到屯溪汽車站,然後坐開往黃山景區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