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情人節親情節

情人節親情節

發布時間: 2023-01-17 22:08:35

㈠ 中國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

七夕的由來 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那2月14呢?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所以這么稱呼。 七夕含義: 其實,乞巧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民間又稱「七姐」。乞巧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針乞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除了穿針乞巧,還有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發、結扎巧姑、拜「七娘媽」。後來這個「乞巧節」還被傳到東南亞以及日本和韓國。 中國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2 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經濟凋敝,統治階級腐敗,動盪不安,人民紛紛反抗。貴族階級為維護其統治,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是時有一位教徒瓦倫丁 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他們相互愛慕,並得到典獄長女兒的照顧。統治階級下令將他執行死刑。在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處死刑,後來,基督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3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2022 我們日常過的情人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也就是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中國還有另一個傳統的情人節,是七夕,農歷的七月初七,2022年陽歷的8月4日。2月14日的情人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許多國家,都有不同的情人節活動習俗。 情人節是幾月幾日 近幾年由於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我們最常見的情人節就是每年的2月14日和七夕節。2月14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的情人節。深受年輕人們的喜愛。而七夕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傳聞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見面的日子,所以也被稱為情人節。七夕是農歷的七月七日,陽歷在2022年8月4日。 英國的情人節 英國的情人節活動,要追溯到公元17世紀了。在英國,情人節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而且與開朗外向的美國人相比,比較內斂的英國人更加看重利用節日來宣洩自己的情感,好好慶祝一番。與美國或者中國的情況類似,英國情人節禮物也多是鮮花、巧克力、毛絨玩具泰迪熊等等,偶爾也會有男士送給女士比較貴重的禮品如珠寶等等,但並不普遍,鮮花和巧克力仍是人們首選的禮物。在情人節,鮮花和巧克力都是表達愛意的禮物。 義大利的情人節 義大利人是出了名的浪漫主義者,早在17世紀的時候,義大利情侶會在朱麗葉愛牆上發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愛的坦白日,並不一定是禮物日。未婚女性最特別,她們在情人節當天早早起床,默默地站在窗前,期待她們所見第一位經過的男士出現。此外,羅馬流行一種特別的情人節儀式,即在情人節這天,情侶們要到羅馬的米爾維奧橋上,將一把象徵著心心相印的鎖掛在橋上的路燈柱上。之後,情侶們把鑰匙丟到橋下的河裡,以示二人一生永不分離。現在這道橋已經成為羅馬的旅遊觀光地了。

㈡ 有人說,情人節不能只過愛情,這其中的情還包括親情和友情有人知道出處不我覺得應該包括這三種情誼。

從字面上來講,我也這么覺得
情人節,一直以來在人們心中似乎是對戀人的節日,情人也只是對戀人的單稱!
2月14情人節來由: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 Valentine's Day ,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而七夕是我們早已耳熟的愛情故言!
所以依上一些典故來看情人節確實是只能用來表示為情侶們獨享的節日了!

㈢ 6月13號是親情情人節么

6月13號是親情情人節嘛,沒有聽說過這么個說法,其實你如果真的要表達愛心愛意的話。不論哪一天都可以

㈣ 中國傳統情人節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到了一年中的2月14,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世界各國青年人流行喜愛的節日。舶來品節日諸如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日漸在我國的年輕人中深受重視,有些中華傳統節日可以不知道或者忽略,而這些西方節日卻是每每一定要在朋友圈冒冒泡,給知心愛人道個節日問候。。。咱就不就這個現象吐槽什麼痛心疾首,扶華滅洋之類的話題,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古代三個傳統的情人節:一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二是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三是七月初七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古人的浪漫與多情,往往總是寄於優美動人的詩詞之中!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在月與燈之間,等眼眸明亮的伊人。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人牽得意中人共游花燈盛會,有的人卻弄丟了最愛的人,望著街上戀人雙雙,暗自神傷。真不愧是情人節的經典場景! 辛棄疾也在《青玉案.元夕》記錄了自己元宵節撩妹的傳奇歷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元宵節的晚上,好不熱鬧,車馬、鼓樂、燈月交輝,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觀賞花燈的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意中之人——卻總是蹤影難覓,那個急啊,火燒火燎的,找了一遍又一遍,絕望的幾乎要上網路發尋人啟事了,突然峰迴路轉,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然後,辛老前輩去撩了還是沒撩,咱不得而知了。 在古代,一年中的平常日子,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特別的節日如元宵節,才可以出門。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結伴遊玩,為自己物色對象,於是元宵節便成為了一年中的第一個情人節。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杜甫《麗人行》)上巳節這天,長安水邊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不僅顏值高,而且皮膚白身材好,怎麼看都是男性的夢中情人。既然美女都有了,那肯定有才子聞風而至,紛紛吟詩作對,盡顯風騷,以求佳人歡心。 上巳節:相傳,黃帝的生日就是三月初三,有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為慶賀黃帝生辰,人們會在三月三這天出門春遊,或者在水邊宴飲。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的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在《詩經》中,上巳節被稱作中國情人節,如果這樣算起來的話,那咱們中國的情人節可比西方的情人節整整早了1000年!時到如今,上巳節這么個古老而浪漫的節日,現代只有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才能看見這個節日。 鵲橋相會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鵲橋仙 》) 七夕節也叫乞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七夕節起始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其實,七夕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又稱「七姐」、「七娘媽」等。七夕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也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織女的誕辰。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古代男女過情人節,其實很含蓄,他們頂多就一起看看風景,吟詩作對,而且往往是一群人,很少有單獨相處的機會,否則會傳出閑話的。 古時的男子又是怎麼樣「撩妹」的呢?不同於現在的男子追女子,大多數是是「單刀直入」。古時男子追求女子更加講究「套路」。含情脈脈的男子可能解下隨身的玉佩贈與女子以表達自己的愛戀,而含苞待放的女子則會溫婉地留下自己精心縫制的香囊、荷包、手帕等小物件以傳達自己的心意。 現在社會再重現不了古代熱鬧集會的景象了,商場雖然更高端但卻沒有那種浪漫的感覺,並且相較現在鮮花加巧克力的傳統情人節禮物,古人互贈的貼身定情信物也要更有意義,這么看來,古人雖然含蓄,但過起情人節來要比我們更加浪漫。 中國傳統情人節日2 中國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 七夕的由來 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那2月14呢?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所以這么稱呼。 七夕含義: 其實,乞巧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民間又稱「七姐」。乞巧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針乞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除了穿針乞巧,還有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發、結扎巧姑、拜「七娘媽」。後來這個「乞巧節」還被傳到東南亞以及日本和韓國。 中國傳統情人節日3 真正的中國情人節是哪一天? 農歷七月七日通常被人稱作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1、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 2、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 3、「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 4、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 5、「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4)情人節親情節擴展閱讀: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習俗: 1、香橋會: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於欄桿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 2、接露水: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拜七姐:七月七的七娘會,廣東多稱「拜七姐」,閩台即稱為「拜七娘媽」。在新中國成立前,「七夕」是靚女們的盛大節日。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廣東舊時過七巧節是非常熱鬧的。

㈤ 情人節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真正含義是情人的美好祝福,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回節,即每年的2月答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

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㈥ 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意思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版各國的傳統權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

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來歷:

1、七夕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的故事。

2、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㈦ 關於親情的節日有哪些

母親節

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父親節

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情人節

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㈧ 七夕情人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了

樓主,你好。七夕情人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了?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是中國的情人節。比起外國的情人節更是專指向「愛情」。因為外國的情人節,原旨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愛,或親情、或友情、或愛情,並非只限於男女之情。但是中國的七夕情人節,則是描述一對情侶的故事。
傳說,天上玉皇大帝有七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織女,最聰明可愛、手藝又巧。天上皇宮中的重要織錦都由她負責設計與製作。另外,玉皇大帝有一群牛,由一個叫做牛郎的年輕人負責管理。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愛慕,至荒廢了原本工作。於是玉皇大帝下旨,叫喜鵲告訴這兩個熱戀的情侶要節制,七日見一次面即可。沒想到喜鵲傳錯話,他們以為每天均可相見,更是高興無比,工作完全拋在腦後。
玉皇大帝這回就龍顏大怒,降旨他們每年只能見一次面,就是農歷七月七日的晚上。那一天喜鵲這群肇事者就負責搭橋,讓他們兩人踩在他們的肩膀上相會。因為一年僅能見一次面,當然有說不完的衷曲、道不盡的悲情,於是那天幾乎都會下著毛毛雨,象徵兩人的淚水。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見傳統中國人對於「負責的工作態度」十分看重。不過因為愛情的浪漫卻使得這個七夕情人節傳說走樣,大家通常將焦點集中在「情侶被迫分隔兩地」。強調情人好不容易見面,那種凄美絕倫的場景。於是很多因為工作、因為當兵、因為父母反對、因為求學、、各種原因分隔兩地的情侶,都會希望在農歷七月七日見到面。然後兩人就心理投射自比為牛郎、織女,一起浸淫在這種浪漫感人「被迫害妄想」的情懷!
=================希望你滿意。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繼續追問,在下和你在線互動!

㈨ 請問世界各地有沒有關於友情的節日或者紀念日

國際友情節 The History of Friendship Day

每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國際友情節。是你對你的朋友以及他們所為你做的一切表示認可的時候。另外一個值得慶祝的理由就是她為人類帶來了和平

The History of Friendship Day

A friend, while defined( vt.定義) as simply as someone to whom you are connected through esteem(n.尊敬,尊重) or affection(n.友愛), is a person of great importance. Friends from your support network for rough times, expose you to new people, situations, options(n.選擇權), and points of view, not to mention provide the social, intellectual(adj.智力的), creative, and other kinds of essential stimulation(n.鼓舞,激勵). The first Sunday in August was proclaimed(v.宣布) National Friendship Day by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in 1935, and has been commemorated as such annually(並且年復一年舉行同樣的慶祝活動). Use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 to reach out to your friends, whether you do so by setting up a face-to-face meeting, calling, writing, sending cards, flowers, or gifts. There is an endless variety of ways to let your friends know just how much they are appreciated,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to be a good friend all year round. That may mean putting up with idiosyncratic(adj.特殊的,不可理喻的) behavior, attitudes contrary to your own, and generally exhibiting a lot of patience and encouragement for that person. But to take full pleasure in and take advantage of all those aspects is to know the genuine meaning of friendship.

【著名的友情寄語】

1. Fate chooses your relations,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命運替你選擇親戚,你自己選朋友。)

2. Don』t try to win a friend by presenting gifts. You should instead contribute your sincere love and learn how to win others』 heart through appropriate.------Socrates, Ancient philosopher(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你必須奉獻你誠摯的愛,學會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別人的心。------蘇格拉底

3. True friend is like sound health. The value of it is seldom known until it is lost.(真正的友誼猶如健康,只有失去時才會意識到它的價值。)

4. Two persons can』t long be friends if they can』t forgive each other』s little failings.(如果兩個人對於彼此的小缺點不能相互原諒,他們的友誼便不能持久。)

5. No man is the whole of himself; his friends are the rest of him.(任何人自己都不是完整的;他的朋友是他的其餘部分。)

熱點內容
髻邊海棠紅 發布:2025-05-26 03:40:31 瀏覽:338
綠植財源滾滾 發布:2025-05-26 03:34:49 瀏覽:821
荷花進口版 發布:2025-05-26 03:25:26 瀏覽:589
玫瑰印記吊墜 發布:2025-05-26 02:57:04 瀏覽:214
紅糖玫瑰糖的製作方法 發布:2025-05-26 02:47:57 瀏覽:722
人參果樹盆栽 發布:2025-05-26 02:21:35 瀏覽:7
馬蘭花文章 發布:2025-05-26 02:20:08 瀏覽:971
八月份蘭花 發布:2025-05-26 02:10:30 瀏覽:94
七夕說什麼話 發布:2025-05-26 02:09:00 瀏覽:230
盆栽桂花有哪幾種 發布:2025-05-26 01:57:42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