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帛花
❶ 七夕的來歷,誰能告訴我個完整的故事
七夕別稱「星期」的背後,有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二星在七月七日這天會合,故稱。王勃的《七夕賦》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面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幾案上,好象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一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❷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1、穿針乞巧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2、七娘會
在廣東,七夕節時有舉辦七娘會的風俗。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准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
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裡人幫忙,用竹篾紙扎糊起一座鵲橋並且製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
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繫上刺綉台圍(桌裙),擺上花果製品及女紅巧物,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
女兒們在七娘會上要盡情梳妝打扮,圍坐於八仙桌旁,鵲橋邊上,進行各種游戲:或自娛自樂,吟詩作對,行令猜謎,並穿針祭拜乞巧。
3、為牛慶生
舊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2)七夕帛花擴展閱讀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古時候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會在七夕夜晚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❸ 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什麼
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時刻,舊時在民間有著種種習俗活動。
陳瓜果祭拜。古時人們相信織女除管理婦女紡織的工作外,又是主宰瓜果的女神。《晉書》天文志里說:「織女,天女也,主司瓜果、絲帛、珍寶……」 在福建等地祭拜雙星的少女、少婦們,在七夕的前一天齋戒沐浴。於七夕的晚上在庭院里擺出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幾朵插在瓶里的鮮花和婦女妝飾的花粉等及香爐。婦女們輪流在桌前對著天上的雙星焚香行禮跪拜,並默默念著自己期盼的心事——少女們不外希望自己長得更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則希望自己能夠早生貴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寵愛。祭拜後,把獻給織女的花粉分成兩半,一半投於屋上給織女用,餘下的留自己用。她們認為使用與織女共享的化妝品,可以保持青春美貌。然後一起吃喝暢聊、玩乞巧游戲。 乞巧游戲。乞巧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蘇浙一帶的婦女在七月初七上午把一碗水在太陽下暴曬後不久,水面便產生一層薄膜。少女、少婦們待日落月出之時,把平時縫衣或綉花的針各自投入碗中,如果針影呈祥雲花朵、鳥獸之形或細直如針形,便是「乞得巧」,認為是織女賜給她的一根靈巧的綉花針,可織出美麗的圖案。若水底針影粗如槌或彎曲不成形,就意示丟針者是「拙婦」,織女給她的是一根石杵。客家地區的婦女,被贊具有操持「針頭線尾」的巧手,七夕那天晚上聚集在禾坪上,在點燃香火拜雙星之後,進行「結綵縷穿七孔針」比賽。穿得快的人被認為乞得巧手。興寧布在幾百年前就以結實好穿著名,不少婦女能綉花、剪紙、做布鞋、編織毛衣、竹器等。
客家人吃葯粄。崇尚自由和敢於沖破陳規、爭取幸福的客家人喜歡牛郎、織女,更崇拜和同情牛郎、織女。那天最盼望下雨,傳說是牛郎、織女的眼淚;最不願意看到喜鵲,認為它應該去搭鵲橋,為牛郎、織女相會助一臂之力。為祝賀牛郎、織女一年才一次難得的相會,要做葯粄祝賀。傳說吃了葯粄,牛郎、織女會保佑身體健康。那天到野外采來十多種葉子,和米一起搗爛做粄。夏日炎炎,葯粄有消炎、解暑之功效,是保健進補的美食,吃葯粄使節日文化和飲食文化珠聯璧合。 捉取小蜘蛛織網。陝西西安等地的婦女七夕時,在野外捉取小蜘蛛,置於小盒子中,蓋好蓋子。待第二天一早打開盒子,眾婦一齊觀看,如果蜘蛛網結得又圓又正且密,就表示「得巧」,將來會做得好女紅。 購取土娃娃以示得子「化生」。在舊時的杭州西湖等地,在七夕時節,婦女們愛買土娃娃「磨唱樂」。這些娃娃用泥塑或用木雕成後,用碧紗罩籠,有的甚至用金玉珠翠裝飾,其價值相當昂貴,有生金貴小孩的好兆頭。普通人家的婦女則買蠟制小娃娃,拿回家裡,浮於水中以為宜子之祥,據明時陳繼儒《群碎錄》中記載,稱之為「化生」。
❹ 七夕節禮物
七夕節到來,十二星座單身或有伴的朋友學著點!
文/騰訊微博(星座小瘋子)
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眼看又到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有情侶的朋友是否憂郁著買什麼禮物送給對方~~去什麼地方度過~~等等『啊』頭疼!
此篇文章由星座小瘋子貼心為十二星座們而設計的最完美七夕節一天。(參考太陽上升)。
2011給力年的白羊座,對於今年桃花指數較弱。下半年爛桃花指數不斷增加,因為六月份起,木星就移到了金牛宮位。白羊座的伴侶們就恭喜你啦!趁著這次情人節的到來白羊座們就激情的燃燒一下彼此的感情吧。最適合在七夕節當天陪著另一半去她/他喜歡的商城購物,滿足對方的需求。她/他會覺得今天過很開心。單身的白羊座不用氣妥,就好好利用今年奮斗一下,好在明年有明顯的發展。如果不想寂寞的話就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咯!
2011圓夢年的金牛座,今年春夏之交的桃花運勢很明顯,金星在5、6月份都會給牛兒們帶來不錯的感情方面的好消息,在下半年,木星護體的金牛座更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幸運的牛兒們一定會感受到各種浪漫溫馨的氣息。如今有情侶的金牛座不妨在七夕節中帶著伴侶去高級的餐廳吃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說些曖昧的話調戲一下對方。她/他會覺的今天過著特幸福。若是單身的金牛座不也不用灰心,相信在不久的時間內會有你眷戀的異性出現。
2011桃花年的雙子座,這一年中,金星的介入為你賦予了非常偉大的能力和個人魅力、桃花很旺,希望你們不要浪費這個桃花年。也許上半年你並非感覺到自己幸福、過著蠻孤獨,但到了八月之間你會逐漸減輕壓力。有情侶的雙子座在七夕節的當天就把之前的煩惱拋棄吧,發揮你機靈的頭腦帶另一半去附近旅遊一番吧。這樣可以很快的消除你近期的不良情緒。單身的雙子座就得注意啦!你最好找找身邊和你一樣單身的朋友聊聊天,做做運動。
2011事業年的巨蟹座,桃花指數前幾名。尤其木星在六月份進入金牛座,桃花不斷的遞增。但不要為愛沖瘋了頭腦,還是實際一點為愛保持純凈度。有情侶的巨蟹座們不妨在七夕節當天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帶著另一半去游樂園玩玩。體驗一下過山車的刺激、鬼洞的靈異。將來會在你幸福的回憶中永遠刪不掉。單身的巨蟹座們今天很容易過,你會沒事找事打理家裡衛生。會買許多零食放在桌上、開著電視,坐在沙發上邊吃邊看。
2011外地年的獅子座,今年桃花運真得是爛的要死,還是更適合去打拚自己的事業,為以後日子過的更美好。沒有金星的長久停留和木星的照耀,在下半年也很少有合適的對象出現。如果有伴侶的獅子座們今年可以嘗試一下過簡單的節日,好比總是過那華麗的節日輕松的多。有情侶的獅子座們在七夕節當日可以帶上她/他去街上走走,看看人家為情人節准備匆忙。偶而在另一半前撒撒嬌,吃吃彼此喜歡的食物,玩玩彼此喜歡的電動。對於單身的獅子們放下面子全心全意工作吧。
2011浪漫年的處女座,雖然今年一整年都被爛桃花糾纏,但若你單身,則會漸漸迷上那些比你以前交往的更靈性更文藝的對象。如果今年得到桃花運則影響你性格的很大改變。目前有情侶的處女座們在七夕節當晚在花容月下互動,小資情結,無需花費太多,但是各處都需要細致和真心。單身的處女座們也不用沮喪,找你們身邊最好的知心朋友去逛逛、傾心。或者找自己喜歡看的書籍,靜下心來閱讀。
2011淡定年的天秤座,今年雖然也沒什麼桃花運,但一向是不缺桃花的,異性緣極好的你們,總是可以得到不同性格,不同相貌,不同身份的人的喜歡。可是這種桃花未免都是很好的,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而今年下半年裡,由於土星一直居於天秤座久不離去,會使得天秤們的桃花變成一朵朵爛桃花。有情侶的天秤們在七夕節當天可以嘗試兩人窩居在家,讓對方品嘗一下你的廚藝。設計一些浪漫的室中氣氛,開瓶紅酒、放著古典音樂,是否覺的特羅曼蒂克。單身的天秤們可以一整天待在電腦旁消磨時間。
2011打拚年的天蠍座,在今年的愛情運勢很是不錯的樣子,下半年裡,金星會眷顧天蠍一段時間,加之有活力的火星給天蠍帶來好運,天蠍們有望在這一年裡遇到不錯的人。但是好運往往伴隨著衰運。天蠍們在享受美好愛情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其實自己的神秘與性感,是很容易給自己招來一些爛桃花的。有情侶的天蠍們七夕節當天可以攜著伴侶看一場催人淚下的愛情電影。不但在視覺上得到了滿足,而且讓彼此知道「珍惜愛情」留下伏筆,一舉兩得。單身的天蠍們今天可以很好的規劃一下未來要走的路和走 什麼路朝什麼方向走。
2011沖刺年的射手座,在上半年充滿爛桃花的射手座,到了下半年則改朝換代了,下半年裡將於情無緣。不過一向追求自由的射手們倒不覺的難過。上帝是公平的,在下半年射手們會更注重事業,勇往直前的沖刺未來。有情侶的射手們可以在七夕節去熱鬧的酒吧、KTV等場所,盡情的玩一把,用活力融化另一半。切記別玩的太瘋,任何一方明天要上班時。單身的射手們可以請些朋友在家做客,買幾瓶啤酒增強一些友誼。
2011奮斗年的摩羯座,呵呵,真的得恭喜你啦!摩羯座的桃花可謂是從年頭開到年尾,愛情方面,6月你就會開始壯觀的前景,木星,禮物與好運的賜於者,十年來將第一次進入摩羯的真愛宮,並持續為摩羯的感情事務帶來為期十二個月的幫助。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是相當高層次的助力!有情侶的摩羯們七夕節不妨穿上華麗、潮流的衣裳跟自己的伴侶去參加一場情侶的派對。在大家矚目下顯示你獨特的氣質與你隱藏打扮最漂亮的才華、眼光。單身的摩羯們可以找較親密認可的異性釋放一下孤獨的心聲。
2011浮雲年的水瓶座,桃花指數較為冷淡,在錯過於上半年唯一能捕住愛情的時間里,下半年則「望情興嘆」了。對過於痴情的水瓶座們也許感到頭疼,但最後明白神馬都是浮雲啦。有情侶的水瓶座們在七夕節時可以帶著伴侶去郊外旅遊一番,一起看看路上的風景,了解當地的文化特點、風俗。最後帶回一些特色收藏起來。單身的水瓶座可以在家放著自己喜歡聽的歌自娛。
2011旺財年的雙魚座,雖然在桃花上沒什麼波動,但雙魚座的人在今年裡,財運是一直好到爆棚,先是上半年,木星呆在財帛宮,後來下半年,木星移駕溝通宮,使得魚兒人際交往及自身的藝術氣質變得更好。這也使得下半年裡,魚兒們會受到不同的人的青睞。有情侶的雙魚座們在七夕節當天可以陪另一半去海邊上行走並大膽的向大海吶喊『你就是我今生得到最好的禮物』等等,聽起來可能肉麻,但她/他能體會到你的真心。單身的雙魚座可能情緒上的低落,但你可以在七夕節前熬夜,到七夕節當天睡一整天,很完美的分配。
❺ 馬上就是七夕了,我想送男朋友一些富有古典氣息的禮物,有什麼可推薦的
同心結,摺扇,瓷器,帛畫,古典服裝,民樂碟 ,刺綉,剪紙……很多的 ...
想想有沒有自己能動手去做的,相信你的禮物會讓這個七夕很浪漫.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們幸福~
❻ 日本古代的七夕節是不是沒有牛郎卻有相撲壯漢
(日本七夕祭場景)
文史君說:
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而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原本源於中國的文化在傳入日本以後卻經歷了不一樣的改變。日本的七月七原本另有“作為”,在不斷吸收內化了中國七夕文化後,日本也逐漸發展出了頗具日本特色的七夕文化。從引入、接收,到本土因素的滲入與語境置換後的本土化改造,對面臨傳統節日現代性轉型的我國,也是有些經驗可以借鑒的吧。
❼ 七夕節物風俗
七夕節物風俗
每年農歷七月七日是漢族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七夕節物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農歷七月七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名“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眾圍繞著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祭月之儀
夏人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於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可能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婚育戀曲
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歷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標志,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於漪蘭殿,誕於“人日”這一天必然有著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傳統文化里,愛情基本上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里,這兩件事的關聯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天河夜話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
拜織女會
這是七夕節女眷們的聚會,叫做“拜織女”。少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乞巧之俗
可以說,乞巧之習俗本是來源於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游藝活動。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鬥巧”。
七夕雜俗
縱觀七夕雜俗,也多與七夕節俗兩大主題“乞巧”“婚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幾乎是從這兩大習俗發展出的新的趣味和習俗。
曬書/曬衣裳
正式記載民俗活動的,始自東漢,《四民月令》(成書於166年)有這樣的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曝書和衣裳的習俗一直到明清都還有。
七菜羹/人形彩帛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相遺。”(華勝即花勝, 古代婦女戴的一種首飾, 剪五色綢做成)
天河淚
江浙一帶,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種生/泡巧
在七夕前幾天,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
樹液洗頭發,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輕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的也多是少女與兒童們。
做巧食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❽ 七夕是什麼時候..具體寓意呢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節日最早起源於中國漢代,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倡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