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抓星星
⑴ 七夕當天看什麼星星
七夕當天看什麼星星?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應該看牛郎織女星,但是知道的知道這兩天先去看不知道的就去看滿天的星星。
⑵ 七夕的來歷習俗
一、來歷
1、七夕乞巧
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2、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3、時間崇拜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4、數字崇拜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5、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二、習俗
1、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
2、喜蛛應巧,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
3、投針驗巧,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蘭夜鬥巧,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
5、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6、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7、其他習俗還有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染指甲、婦女七夕洗發、結扎巧姑、拜七娘媽、吃巧果。
⑶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一條「愛情」的主線,善良的人們就把鵲橋相會的夜晚定為「情人節」,也是合情合理的。
現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認可。
⑷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啊,可以看星星嗎
可以看星星,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內種乞巧活動。
人們傳說容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
⑸ 聽有些人說七夕那天晚上🈶那個星星還是什麼東西,就那樣的,說牛郎織女在天上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七夕節又叫做乞巧節,因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也就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相傳織女來到人間與凡人牛郎相愛,並過著幸福的日子。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要將織女帶回天庭。此時神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便將觸角變成了一隻小船,讓牛郎坐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用金簪,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洶涌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傷心的與織女隔河相望。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喜鵲,無數的喜鵲用身體塔成一座鵲橋,於是牛郎織女便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見此,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這天,在鵲橋上相會。
⑹ 中國情人節就要到了(七夕),請問怎麼製造浪漫氣氛又讓女孩子感動!!
哥們 有中同病相憐的感覺 我准備是和她到家浪漫點的餐廳吃飯完了送她玫瑰。我覺得你雖然給她找不小星星但我覺得也可以想想辦法找個和星星很相似的東東來代替哦 而且我覺得你也看對方的性格和愛好來辦呢 啊
⑺ 七夕為什麼要看星星
看牛郎織女星啊~
七夕坐看牛郎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傳說中,每年的這個夜晚,織女與牛郎便在鵲橋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月光鋪灑的銀輝照在銀河之上,似乎搭了一座"鵲橋"。
在我國,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或"女兒節"。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兩側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隔河"相望。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在瓜果架下甚至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當晚10時30分左右,月亮就已墜入西南方地平線以下,此時的銀河以及牛郎、織女兩星將更加清晰明亮。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觀察者只要抬頭仰望夜空就會發現在兩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 ,其中牛郎星在河東,織女星在河西,它們在「隔河相望」。
⑻ 七夕當天看什麼星星
你好:
七夕復看牽牛星和織制女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兩側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隔河相望。
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在瓜果架下甚至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望採納,謝謝。
⑼ 七夕夜如何在夜空中尋找牛郎星和織女星
怎麼在天空中找到牛郎織女星
今日農歷七月初七,是傳統的中國情人節——七夕。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在《詩經》中就出現過,傳說這一天牛郎和織女可以通過鵲橋,完成他們一年一次的相會。
但事實上,七夕節原來不叫七夕節,而是叫【乞巧節】,漢代開始就有這個節日了,這一天是美女們向老天祈求心靈手巧、幸福美滿的節日。
人們到了七夕或中秋這一天,都會紛紛祭拜月亮,祈求愛情美滿,夫妻和睦。
在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清晰的銀河和滿天的星斗,沒事兒就對照著星圖,一個一個星座找過來,牛郎織女星算是非常好找的兩顆星。下面就說說怎麼找吧。
銀河在天空中會橫跨整個天際,但還是能看出分段的。銀河有一段是曲曲折折的,像錢塘江一樣,會拐好幾個彎,有一段則是平滑的弧線,南十字星在曲折的那一段,而牛郎織女星就在平滑的這一段。
七夕節這一天,月亮一般都是上弦月,所以星空能看的清楚。晚上抬頭望去,在銀河平滑的一段,能看到明顯比其他星更明亮的三顆星,組成一個大大的三角形,那分別就是【牛郎星】【織女星】和【天津四】。天鷹座的【牛郎星】和天琴座的【織女星】隔河相望,而大家比較陌生的【天津四】,跟周圍的9顆星組成天鵝座,就像一隻朝著牛郎織女飛去的大鳥,估計中國古人就因此把它看作是喜鵲了吧。
當我自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還真是會心一笑,古人雖然沒什麼夜生活,卻真是很有雅興。如今我們有了夜生活,卻難得看到星空了,
最後必須澄清一件事:天上的遙遠的恆星之間,相對位置變化實在太小太小,基本上是看不出來的,所以,牛郎星和織女星並不會真的走到一起,天鵝座也不可能飛到中間在銀河上架起鵲橋,那隻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