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佛前一朵花經

佛前一朵花經

發布時間: 2022-08-31 23:24:31

㈠ 夢參老和尚:佛前供養一朵花的功德,你知道有多大嗎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是金黃色的,很庄嚴。他想先插到他腦殼上庄嚴一下,後來一想這個腦殼是無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麼動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這朵花,就沒有把這朵花放到他腦殼上。用手捧著到寺廟里來了,他看見釋迦牟尼佛像,很庄嚴,他就念佛,因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頓時發熱,每個毛孔都張開了。供花的時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兩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這樣誠心供養花。

供養完了,他說:「我供養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裡衡量供養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問,他說:「大德啊,我剛才以這樣一個心情,我身上有這么一個反應,以這么一朵花供養佛,功德有好大呢?我將來要得好大的果報?」這位比丘說:「我剛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離世間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沒有道德也沒有讀過經,也沒有讀過書,你問我這個,我沒法答復你,你找一個讀經的法師去請問他,看你這朵花供了之後,有好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一位讀經的法師,這位讀經的法師說:「你供這朵花好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沒有神通,我只是讀經,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經上說是有的。你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問坐禪的阿羅漢,他有神通,他是證阿羅漢果的。」

這時佛涅槃之後還沒有很久,證了阿羅漢果的道人還很多。於是供花的人就去問證得六通的阿羅漢了。他問大德:「你已經得了阿羅漢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這位羅漢就入定觀察了。觀察完了,他說:「我看到你供養這朵花,你身體的報身舍了之後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萬億世,這是一大劫。從一大劫到八萬大劫,你的福還沒有完,以後的我就不知道了。」因為羅漢的神通只到八萬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圍著湊熱鬧的人就問阿羅漢說:「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復不出來,就到天上去問彌勒菩薩吧!」於是這位阿羅漢一入定,他的靈魂神識就到兜率天去問彌勒菩薩了,彌勒菩薩說:「這人只受世福,果報還沒有盡,這種事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一切補處菩薩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後,再來跟你說。」

這是說他以這樣心情供養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供養一朵花就有這樣的功德。布施的功德還得隨你的心,物質的多少在我們世俗的眼中是有關系的,在聖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這段故事是說,大家在供養布施的時候,不但給他物質上的供養,還要法供養,願他不貪著世間的福德智慧,願他將來一定能成佛,那你這個功德就沒有辦法說了,惟佛與佛乃能究竟。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是金黃色的,很庄嚴。他想先插到他腦殼上庄嚴一下,後來一想這個腦殼是無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麼動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這朵花,就沒有把這朵花放到他腦殼上。用手捧著到寺廟里來了,他看見釋迦牟尼佛像,很庄嚴,他就念佛,因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頓時發熱,每個毛孔都張開了。供花的時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兩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這樣誠心供養花。

供養完了,他說:「我供養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裡衡量供養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問,他說:「大德啊,我剛才以這樣一個心情,我身上有這么一個反應,以這么一朵花供養佛,功德有好大呢? 我將來要得好大的果報?」這位比丘說:「我剛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離世間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沒有道德也沒有讀過經,也沒有讀過書,你問我這個,我沒法答復你,你找一個讀經的法師去請問他,看你這朵花供了之後,有好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一位讀經的法師,這位讀經的法師說:「你供這朵花好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沒有神通,我只是讀經,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經上說是有的。你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問坐禪的阿羅漢,他有神通,他是證阿羅漢果的。」

這時佛涅槃之後還沒有很久,證了阿羅漢果的道人還很多。於是供花的人就去問證得六通的阿羅漢了。他問大德:「你已經得了阿羅漢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這位羅漢就入定觀察了。觀察完了,他說:「我看到你供養這朵花,你身體的報身舍了之後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萬億世,這是一大劫。從一大劫到八萬大劫,你的福還沒有完,以後的我就不知道了。」因為羅漢的神通只到八萬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圍著湊熱鬧的人就問阿羅漢說:「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復不出來,就到天上去問彌勒菩薩吧!」於是這位阿羅漢一入定,他的靈魂神識就到兜率天去問彌勒菩薩了,彌勒菩薩說:「這人只受世福,果報還沒有盡,這種事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一切補處菩薩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後,再來跟你說。」

這是說他以這樣心情供養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供養一朵花就有這樣的功德。布施的功德還得隨你的心,物質的多少在我們世俗的眼中是有關系的,在聖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這段故事是說,大家在供養布施的時候,不但給他物質上的供養,還要法供養,願他不貪著世間的福德智慧,願他將來一定能成佛,那你這個功德就沒有辦法說了,惟佛與佛乃能究竟。

㈡ 佛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㈢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這是什麼詩的句子

這句詩出自席慕蓉的作品《我是佛前的一朵蓮花

㈣ 佛前供養一朵花的功德 你知道有多大嗎

這個沒有功德,最大的功德是救人一命啊,比如資助貧困學子,收養孤兒等,這才是最大的功德啊,而不是在佛像面前做表面工程。

㈤ 經常在釋迦文佛像前供花能永葆青春嘛

供花功德福無邊
1.處世如花;
2.身無臭穢;
3.福香、戒香遍諸方所;
4.隨所生處,鼻根不壞;
5.超勝世間,為眾歸仰;
6.身常香潔;
7.愛樂正法,受持讀誦;
8.具大福報;
9.命終生天;
10.速證涅盤。
供花的利益與功德
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
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2.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3.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純凈。
4.能使人的道德聲名遠播,如花香氣四溢,傳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獲得很大的財富。
8.能使人出生在較好的來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懺罪的功課,並成就解脫,圓成證悟。
有關供花功德的偈誦
1.《毘奈耶經》雲:「智者歡喜心,堆花佛塔前,所積之功德,較彼恆河金,盈滿十萬壇,功德所不及。」(解釋:即便是以十萬壇罐裝滿黃金之價值,也無法與供花於佛前相比擬。在其他許多佛經中,對此有廣泛的敘述,只要我們深入經藏,自當了解。)
2.供花偈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世間難信法,及諸上善人,普熏諸眾生,誓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

㈥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出自《華嚴經》嗎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釋義及解析:語出《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從一花感知到世界本質,從一片葉中體會到佛之恩惠,既而步往極樂。這句講究的是大徹大悟的心境,從一朵花中就能感悟整個世界,從花中參悟到了人世之苦,人世之樂;世間之惡,世間真善。

㈦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是什麼佛經

齊豫《蓮花處處開》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版三人三笑語;蓮開權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㈧ 供佛用什麼鮮花,佛前供花注意事項

花是供養佛菩薩的供品之一,供花代表因,即布施的因。供果表修布施而得善果內。

供花時發願要清凈:哪容怕只是供養諸佛菩薩一朵花,也要以菩提心攝持;這樣的供養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所有眾生解脫煩惱。
對境清凈: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的像都是可以供的,但是一定要是標準的佛像。
供品清凈:如果知道某種花有毒,或者它有某種不好聞的氣味,我們就不應該拿這種花來供佛。

供佛用的花可用包括蓮花等各種鮮花,或人造花、塑料花、蓮花燈等。
佛堂用塑料花供佛,可以免除常常更換的麻煩。塑料花、人造花、蓮花燈等可每星期換一次。偶而可用鮮花,因鮮花有時較貴,可以在初一、十五或浴佛節等節日用鮮花供佛。

供佛的花要插得清靜庄嚴,有些花凋謝較早,可把這部分修剪掉。塑料花供久了,花葉上會積灰塵,應注意加以清洗。

㈨ 佛經中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請哪位大師回答下啊!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最早出自佛經,所知最廣的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無限掌中置,剎那成永恆。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意思即是:心若無物,心中清凈。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人的胸襟亦可以納百川,容得下人。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

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隨手拿起一朵金婆羅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

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誰能有這樣的境界?

日常生活中,總能遇到種種煩心事,當時覺得很難受,似乎看不到出路。但是一旦過後再回想此事,便覺不過如此。有時候遇事灑脫一點也算是一件好事,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總是能解決的。古人好登高望遠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登高才能望遠。於高處看四方便覺心胸開闊,快活萬分,這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

或許我們沒有佛家這等境界,但是仔細體味一番,總能有所得。

拓展資料:

  • 華嚴經

  •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㈩ 佛家經典禪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什麼意思希望有高人指點迷津

出自華嚴經,大概意思是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一片葉子的智慧和如來的智慧沒什麼區別。

熱點內容
北京情人節地點 發布:2025-07-03 20:15:57 瀏覽:478
綠植計入低值易耗品 發布:2025-07-03 20:15:11 瀏覽:549
荷花得其 發布:2025-07-03 20:03:14 瀏覽:259
甘蔗盆栽多深 發布:2025-07-03 20:02:59 瀏覽:757
選西蘭花 發布:2025-07-03 19:41:55 瀏覽:465
海沙種盆景 發布:2025-07-03 19:14:13 瀏覽:409
七夕稅務 發布:2025-07-03 19:09:04 瀏覽:964
洛陽牡丹橋 發布:2025-07-03 19:04:04 瀏覽:802
嫩草的花語 發布:2025-07-03 19:03:16 瀏覽:161
西紅柿玫瑰花 發布:2025-07-03 18:58:08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