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雲西安

一朵雲西安

發布時間: 2022-08-31 17:53:34

❶ 天空出現綠色的雲是什麼徵兆

20多年前我親眼見到過綠色的雲彩,晚上11點鍾左右,從山的這邊移動到山的那邊直至山被山堵住了,特別漂亮,也沒有散開,至今不知道什麼原因,也找不到相關的資料

❷ 西安,一座樸素方正的城市

西安的深厚底蘊,源於擁有6000多年的歷史,源於曾作為13朝古都的地位,源於73個帝王陵之所在……

從機場到市區的路上,我左顧右看,想找出和呆久了的南方城市有什麼樣的不同之處。單單看城市的外表,區別似乎不大。不過是高樓沒那麼多,城市沒那麼繁華罷,交通是一樣的堵塞,房價是同等程度的高昂。

想要真正了解一個地方,何其容易?即便如保羅·索魯般的深入,可能也僅知之皮毛、了解一二。我對西安的印象來自於三四天的體悟,怕是膚淺都談不上。這純粹是個人的體驗和感悟,不求你懂,只願撫慰我心。

西安夏天的日落時間晚,我登上鼓樓時,天邊仍有太陽的余輝。鍾樓在不遠處矗立,「晨鍾暮鼓」,這四個字聽起來總有一股蒼涼的感覺。可當你真正置身於此,卻發現廣場四周已被繁華街景包圍,四目遠眺,看到的無外乎高樓大廈,燈光廣告。於是便打消了再登鍾樓的念想,拍幾張照片就准備回撤了。

突然間,一群黑色的、小小的影子映入眼簾,又迅疾掠過。仔細觀察,原來是燕子呵。於是認真觀看起來,又舉起相機,意圖將這靈動的身軀納入鏡頭,無奈只是徒勞之舉。我站在鼓樓上,一群群的燕子來自於鍾樓方向,它們速度極快,不斷發出尖銳短促的鳴叫,從空中俯沖下來,落在樓頂的哪個角落。它們不知疲倦,很快又從棲身之處飛出來,飛向鍾樓,剪刀似的尾翼在深藍的天空映襯下的剪影,為這個古老都市平添了一抹輕靈與生氣。

返回南方後,我特意去網上查了查,發現關於燕子在西安鍾鼓樓築巢生活的新聞還不少。不少人也給出了解答:燕子喜居屋檐下,燕子喜空曠之地,燕子有「念舊」習性……沒想到,這一類平凡的普通的小小燕兒,卻也有那麼獨特的性情。它們世世代代秉承下來,每年不遠萬里,來回遷徙,回到故地,就為了體味父輩遺留在舊巢里的溫暖吧。

這一群燕子的祖先來自哪裡,何時定居於此,自然無人無聊地去查考。想想鍾鼓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當年多麼叱詫風雲、一呼百應的帝王將相,雖妄圖永生,早已灰飛煙滅。這群世代繁衍生息的精靈們,卻原來才是這座都城恆久的主人啊!

西安歷史悠久,體現在語言方面亦有很多講究。我才疏學淺,講不出什麼淵源,印象最深的是《武林外傳》中佟掌櫃一口陝西關中方言,尤以「額地神啊」最為經典。此次在西安,倒是見識了一點西安人說話的特點。

西安人好用方位詞,跟人說個地址指個路,全部是「東南西北」,絕對沒有「左右」之分。這讓南方來的我非常懵圈。最後一天下午去陝西歷史博物館,跟送機師傅說好時間在大門口等。我一直惦記著再吃碗羊肉泡饃,於是提早出來拐到附近店裡打牙祭。這時,司機電話打過來:

我:出了博物館大門,右拐再右拐,經過一條停滿旅遊大巴車的小路,再左拐,走個100米就到了。在一家「羊肉泡饃」店門口等……

司機:你是在博物館南邊對不?

我:啊?不知道吔。就是背對著博物館正大門,右手邊開過來……

司機:那就是南面嘛!

我:(黔驢技窮地左顧右看)這有一家XX醫院!

司機:哦,知道了。

幸好幸好,不然再說不清楚,我就只能拖著行李走回博物館門口會合了。

那晚在酒店附近的牛肉店喝湯的時候,進來一位中年男子,他點了一份酸湯牛肉餃,然後特別叮囑老闆,「煮狠一點」。年輕老闆一時沒反應過來,他再解釋一番,「煮久一點,軟一點」。這個「狠」字真形象啊。我吃完結帳將要走出店堂,經過他身邊時,特地放慢腳步,想看看那碗煮得狠的酸湯牛肉餃,到底有多誘人。

西安的街道名字和這里的人一樣朴實無華,也或者人們不想把時間花在這些小事上頭,於是方位+數字就成了城市主幹道,從「東一路」直排到「西五路」,或是「北大街」與「西大街」的分別。不然就把古代名人和古城名稱直接拿來使用,就有了「太白北路」,「長安中路」……至於「解放路」,「東新街」也大致映照出特定時代的背景。

這里的行道樹以槐樹居多,國槐也是西安的市樹,是因為本身槐樹尤其多而成為了市樹,還是因為成為市樹後人們又更多地種植而越發繁密,孰因孰果,不得而知。

在西安的最後一天去明城牆長樂門逛了逛,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城牆早已從原有的軍事防禦功能轉為供今人研究歷史、傳承文化的載體和具象物。古城區里的建築都不能高過箭樓,站在城牆往城內眺望,視野開闊,街道齊整。我特地以「長樂門」三字和位居其上的箭樓為背景,手撫磚牆照了張像。

西安,是一座讓我歡喜的城市,它樸素方正,富有內涵。沒有那麼多慾望,更容易讓人放鬆平和。在這樣一個旅遊資源尤其豐富的地方,只要你足夠勤奮足夠努力,日子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只有短短四天的行程,顯然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回到南方家中,陰雨的天氣仍照舊,我的心境卻有些微不同。旅行最大的好處,大抵如此吧!

❸ MBA培訓班哪家比較好,我想報一個

MBA培訓班眾凱教育的最好,眾凱教育始終堅持省時,得高分的辦學理念,傾心鑄就全面的課程體系,並匯集了強大的師資力量,讓學生輕松備考。

眾凱教育集團至今已數十年辦學歷史,一直從事MBA、MPA、MPAcc、MEM、等管理類研究生考前輔導的培訓,眾凱為學員傾心鑄就全面的考研輔導課程體系,匯集了上海一線師資力量,提高學生復習效率,考上名校研究生。眾凱教育的員工是既有青春活力、服務貼心的名校畢業生,也有從業十幾年,經驗豐富的咨詢老師。眾凱教育始終堅持「省時,高效,得高分」的辦學理念,採用「名師策略」,聚集一批考研一線知名老師。是一家主要從事MBA、MPA、MPACC、GCT、MEM、MTA、MLIS、MAud考前輔導的著名培訓機構。

想了解更多關於MBA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眾凱教育。眾凱教育與各高校保持交流學習,為學員提供最新政策;實施班主任責任制,每個班級和學員有專職老師服務。眾凱網路課堂同步現場播放上課視頻,方便學員預習鞏固;老師課後答疑,學習過程中有疑問可在群里直接咨詢。提供面試模擬資深老師或企業高管讓學員把握面試技巧。

❹ 雲朵下方一個南瓜猜城市名,別說是雲南哦,那是省名。



1是青島(親倒)
2是貴陽(跪羊)
3是雲南(雲,南瓜)

4是長沙(長鯊版)



圖三中

上白雲下有南權瓜

代表城市名

雲南(雲,南瓜)


雲南市

(中國雲南市)

昆明市舊稱,為雲南省會,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雲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區第四大城市(僅次於成都、重慶、西安),它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此外,它還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是中國唯一面向東盟的大都市。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在全球亦少有的氣候特徵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譽中外!

❺ 同樣都是古都多的地方,河南和陝西哪一個更有意思

這兩個地方各有各的特色,主要就是看自己去哪個地方更方便,還有就是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景點,這里就具體介紹一下,河南和陝西比較熱門的旅遊景點。

一、河南

個人覺得去河南旅遊,最值得一去的就是焦作雲台山,AAAAA級景區,自然風景區,真正的山清水秀,就是每到暑假和國慶節的時候都會擠到爆,山裡的氣溫非常的涼爽,絕佳的避暑勝地,最重要的是: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都能夠享受到優惠票,國內熱門景區能做到這個程度的可不多。

到陝西旅遊還要去"五嶽“之一的華山,華山的險峻是眾所周知的,何不去挑戰一下,僅可供一人側身通過的懸空木棧道、看一眼就心驚膽戰的”鷂子翻身“、去看看金庸小說里的華山論劍之處(實際上很多處)。還可以去延安,去看看這個紅色景點,學習一下紅色的愛國教育。

❻ 推薦一個好地方西安的作文

寫作思路及要點:審清題目,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西安市是黃河邊上的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還有西嶽華山……它們舉世聞名,去過的人沒有不贊嘆的。我印象最深的,當數秦始皇兵馬俑了,因為它承載了中國古代輝煌的文化和高超的技藝。

兵馬俑分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規模十分宏大。兵馬俑雖然是陶制的,但是做工精細,連每一縷頭發都清晰可見。有的握著兵器,眼中透出視死如歸的精神,彷彿要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有的單腿跪在地上准備射箭,是一位迎戰的武士。

馬兒膘肥體壯,眼中透出不屈不撓的堅毅,等待著騎兵跨上馬背發號施令,便一起奔向戰場,保家衛國。雖然這些兵馬俑千姿百態,地位不同,家鄉也不同,卻都沒有貪生怕死的軟弱,只有堅定的眼神。

說到兵馬俑的由來,人們應該都知道,它是秦始皇墓中的陪葬品,膽小的人,難免止步不前,不願造訪。但是它記載了一段輝煌的歷史,是我們觸摸春秋戰國的好地方。

那段歷史中有心靈手巧的工匠,有爐火純青的工藝,有百家爭鳴的智慧……那源遠流長的歷史,那曲折離奇的故事,那燦若繁星的先哲,吸引著萬千遊客,吸引著老幼婦孺,吸引著我們去憑吊一段歷史,感嘆一段光陰,回顧一河文明……

我愛西安,更愛那積厚流廣的大河文明!

❼ 西安天空出現奇異雲層,為何會產生這種「陰陽天」

雲的形成過程其實很簡單。因為太陽的照射,地球表面的水被蒸發,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往上空漂,由於高空溫度比較低,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或者凝華成了小冰晶,雲就是這些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的聚集物。

太陽的在地球表面輻射也不均勻,地面冷熱不均,就會產生熱力環流,熱力環流之間熱量水汽的輸送,也會照成雲層的移動。

西安天空出現奇異雲層,一半是雲層一半是藍天的陰陽雲,其實,造成這種奇觀的原因還是和普通雲彩一樣,不過是水汽遇冷凝結罷了,沒什麼大的區別。

形成陰陽天,是冷氣團與暖氣團在高空中相遇,冷暖氣流相遇易變成雲或者霧。雲本來就變換無窮,今天恰好是這樣罷了,沒啥事……

❽ 我需要一個西安市未央區的行政邊界范圍,有誰可以提供一下嗎

數據類型:面狀數據,全國各省市縣【村莊-邊界】鄉村界、鄉村范圍、村界數據。
據我所知,地理遙感生態網平台發布的鄉鎮村邊界,是結合野外實測資料,同時參照有關地理圖件,採用人機交互的方式開展行政區劃地圖矢量化工作,最終獲取鄉鎮區劃和村邊界數據。主要包括省市鄉、鎮、街道矢量,行政村邊界,精度滿足1:1萬比例尺要求。
​數據屬性:標准12位行政區劃編碼、村名稱、所屬地區解析度:1:2萬--1:5萬

數據格式:SHP數據

​(四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共40497個其中:11626個鄉、1034個民族鄉、20117個鎮、7566個街道、151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2個縣轄區公所;(五級行政區)村級行政區共約731658個行政村、社區。12位村級代碼,第1~2位,為省級代碼;第3~4 位,為地級代碼;第5~6位,為縣級代碼;第7~9位,為鄉級代碼;第10~12位為村級代碼。

❾ 西安在我國古代佔有怎麼樣的一個地位

西安,又稱長安,別稱「鳳城」、「斗城」、「西都」,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乃周文王所建,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十七個朝代及政權建都於西安,它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同時也是與雅典、羅馬和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在這些朝代中,曾建都長安(今西安)的漢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當時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峰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公元1425年左右北京超逾長安。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以長安為起點。
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而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西安曾用名:豐京、鎬京、豐鎬、咸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出名。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區工商業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中國主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武器製造地,中國航空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核心基地。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中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 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10朝說
10朝——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
11朝——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
12朝——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
13朝——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其中十三朝之說支持者最多。可以說是現在人們公認的建朝數。
·14朝說
14朝——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
16朝——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
17朝——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秦
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的宗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就發生在秦章台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廉頗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漢
都城長安。漢長安是在秦咸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漢長安,秦咸陽也」,張衡《西京賦》雲:西漢長安「乃覽秦制,跨周法」,《三輔黃圖·序》也雲:「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舊唐書 地理志》說:「京師,故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秦咸陽從惠文王以後,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築。劉邦奪得天下後,經婁敬、張良等的勸說,建都長安。修繕秦的興樂宮而改為長樂宮,在秦章台基礎上建未央宮。即漢長安城是在秦都咸陽基礎上建立的,說明在都城選址上是漢承秦制的。 漢朝宮闕均在今西安市漢城保護區內,位於北二環以北,而漢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陽市境內。
·唐
都城長安。宮城完全與今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今咸陽市境內。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轄縣內,乾陵是京兆府奉天縣

熱點內容
aj情人節限定多少雙 發布:2025-07-03 14:19:06 瀏覽:156
奧德海棠6 發布:2025-07-03 14:18:52 瀏覽:812
夢見買蘭花 發布:2025-07-03 14:09:03 瀏覽:530
綠植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03 13:33:06 瀏覽:245
就像是一朵花搖滾 發布:2025-07-03 13:21:36 瀏覽:395
房子插花 發布:2025-07-03 13:20:23 瀏覽:960
樂清綠城玫瑰園房價 發布:2025-07-03 13:20:10 瀏覽:519
苦丁茶盆栽 發布:2025-07-03 13:18:40 瀏覽:511
實拍花卉 發布:2025-07-03 13:18:34 瀏覽:681
櫻花配得上你 發布:2025-07-03 13:17:24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