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芙蓉著秋雨意思
『壹』 「一朵芙蓉著秋雨」是什麼意思
一朵芙蓉著秋雨的意思是: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貳』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什麼意思
書面意思是相逢時你默默不語,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輕顫。這是對情人的描寫:她是那麼可愛,簡直就是一朵帶雨滴的荷花,臉龐羞得泛起紅潮,就更加嫵媚迷人。
此句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描寫了情人初見時的情景。
原文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譯文
相逢時你默默不語,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輕顫。容顏嬌羞而紅潤,鳳翹斜插在你的鬟間。
等到想要低聲喚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別人看見。想要一訴離愁,可你已轉過身去,只能拔下玉釵在回闌輕叩。
(2)一朵芙蓉著秋雨意思擴展閱讀:
詩詞賞析
這首詞中的初見心儀的女子,也許只是作者假想的,自己見到喜歡的女子的情景。
約定之日到了,相見之時,確實沉默無語,女孩那帶著秋雨的芙蓉一般的臉龐,讓男孩欲語還休,女孩在男孩的注視下,紅了臉,羞澀的避開了,這個躲避的動作使得發鬟斜溜,頭上的發釵也翹起了。
眼看著被發現了,想要低聲呼喚留著這女子,又擔心作為一個男子,這樣盯著一個女孩子看是不禮貌的,所以,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女孩子這個時候轉過樂回欄,用發釵輕輕扣了幾下。
女孩輕扣玉釵是什麼意思呢,這讓男孩百思不得解,是在警告還是嘲笑,又或是同樣有好感呢?這首詞很好的描述了少男少女,初次遇見自己心儀的對象時的場景,心裡活動描述的很詳細很真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叄』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秋雨、芙蓉,只用兩種事物便勾畫出了一幅清新、和諧而唯美的圖畫。
芙蓉,貴而不驕;秋雨,清而不膩。
點點雨滴著於高潔的芙蓉之上,相逢無須言語,那份清逸脫俗的意境又豈是言語所能表達?
『肆』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清代才子納蘭容若的減字木蘭花
望採納
『伍』 納蘭性德的《減字木蘭花》網上這樣寫: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釵心只鳳翹。待將低喚,
應該是【欲訴幽懷】……
首先,詩詞一般不會喜歡用重復字,【情】字之前已經出現過了,所以就不考慮了。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納蘭就是寫的【幽懷】啊QAQ
『陸』 詩句: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中的「著」是什麼意思
會不會是佇?就是佇留、停靠。翻譯到詩中大概就是佇立枝頭,遙望相逢人的意思吧。
『柒』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下一句是什麼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 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減字木蘭花》,一個溫柔婉轉的詞牌,每句一短一長,回環往復,流連不歇。詞家多以這個詞牌來寫一些生活中的細碎柔情、溫柔好夢。容若卻特別,以長於抒情的詞牌來作寫人的白描,筆端輕柔勾勒,竟是一副活生生的仕女圖,嬌羞宛然,冰雪輕盈。 但這不是隨便的一副圖畫,不是憑空而來的囈想,也不是詩人們常作的那樣以美人香草寄託君子之情。這是一副實實在在的寫真,畫中的女子當時就真實地站在容若的面前,風容盡現,咫尺天涯。 是的,咫尺天涯。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也是一張熟悉的臉,熟悉得足足度過了兩個年輕人的半生,熟悉得驚醒過容若多少輾轉反側的夢寐。但是,僅僅是咫尺間隔,卻只有「相逢不語」,而這一相逢,更無情地成為他們的最後一見。不知道此時此刻的容若若是預知這個結局,會不會不顧一切地沖開的人群,沖開禁忌,沖開漫無邊際的風險與藩籬,沖上前去,僅僅和她說上一句話呢? 可是,以容若的顯赫家世,世間又能有幾多禁忌、幾處天涯? 沒有,算來算去也只有一處,那就是當時的世界上幾乎惟一高過他們的東西——皇權。 皇權,就是他們的天涯。 為了這次見面,容若已經冒上了天大的風險,他偷偷地換過了裝束,裹挾在人群之中,近近地望了她一眼,但在這最後關頭,卻終於只是「相逢不語」,讓刻骨的愛戀在皇權下無可奈何地枯萎下去。那一刻,那偷偷的一望,便如一朵秋葉從樹梢落下、在墜入泥土之前的那片刻懸空時候的小小的凄婉的掙扎。 相逢不語,雙方都看見了對方,那女子在容若的眼中宛如秋雨飄搖中的一株芙蓉,艷麗、哀戚、淚泫,那臉龐泛起的無法遮掩的紅暈正是對痴情容若的最最直白的傾訴——傾訴了一顆心、多少事、怎般情。那雲發間的鳳釵也只顧著回應著陰晴不定的光線,明明暗暗,迷離如當年的往事。 當年,明珠府的花園,文靜的小容若永遠都有一個最好最好的玩伴,兩個孩子一起,花花草草鞦韆架,蜻蜓蝴蝶小風箏,對於容若和他的表妹來說,這都是一段無比快樂的童年。 快樂,只因為在一起。 容若從小就是一個落落寡合的孩子,同齡的玩伴中只有表妹一人適合他那文靜孤單的性格和吟詩填詞的癖好。他們是童年的玩伴,也是少年的詩友。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既有兩小無猜的天真,也有朦朧難言的情愫。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喜歡栓在一起,只知道只要他們不在一起,日子總會變得漫長難捱。
『捌』 一朵芙蓉粼波光,伊人撫琴凜寒塘是什麼意思
這句是「一朵芙蓉粼波光,一人撫琴凜寒塘」,意思見以下散文
一朵芙蓉著秋雨(散文)作者:鍾芳
秋風伴著秋雨,沁出絲絲涼意。推開窗,讓淅瀝瀝的雨絲隨風飄進屋子,我喜歡這樣的雨。憑窗而望,一叢濃濃的碧綠襯著簇簇粉紅的芙蓉花,正開得鮮艷熱鬧,壓得枝頭沉甸甸的,碩大艷麗的花朵經過雨水的洗禮,越發顯得嬌柔嫵媚,楚楚動人。「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我突然想起清代詞人納蘭性德這句詩詞,用以描述此情此景再恰當不過了。
這芙蓉乃是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清秋霜降時開花,持續發花至仲冬。花朵五彩繽紛,移時而變,初開時為白色或粉紅,然後漸漸變成深紅色,越開越艷,真是「曉妝如玉暮如霞」,謂之「三醉芙蓉」。《廣群芳譜》中稱此花:「清姿雅質,獨殿眾芳。秋江寂寞,不怨東風,可稱俟命之君子矣。」《石林燕語》說:「芙蓉有兩種,出於水者,謂之水芙蓉;出於陸者,謂之木芙蓉。」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載:「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芙蓉花為觀賞花木,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人們多將其種植在庭院、公園里,但最有韻致的是栽於湖畔水濱旁,花開時水影花顏,相映成趣,形成「芙蓉照水」的園林景觀。
西風起,嚴霜逼,落葉紛飛,百花凋敝,正是萬木蕭瑟的季節,這時,唯有豐姿秀韻的芙蓉花不畏霜凍,凌寒怒放,點綴著遼闊江天,分外壯美。蘇東坡因此寫下:「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南宋詞人呂本中詩雲:「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王安石贊之「落盡群花獨自芳,紅英渾欲拒嚴霜」。范成大稱頌道:「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因此,芙蓉花常被比作高潔之士,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鍾愛。
曹雪芹則在《紅樓夢》里將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兩位女性黛玉與晴雯比作芙蓉。在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中,寫眾人抽花名簽子行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並系一句舊詩:「莫怨東風當自嗟。」眾人笑說:「這個好極。除了她,別人不配作芙蓉。」林黛玉多愁善感,孤標傲世,卻又纖弱多病,就像一朵在瑟瑟秋風中不勝哀愁而搖搖的木芙蓉。在第78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誄」中,寫晴雯死後,曾托夢寶玉說,她不是死去,而是做了天上的芙蓉花神,寶玉聞言,遂作長文《芙蓉女兒誄》,於花前月下行禮祭奠。可見,在曹雪芹的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俗的奇葩。...供參考。
『玖』 納蘭容若的《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中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 著是什麼意思
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