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解字

七夕解字

發布時間: 2022-08-25 03:01:40

Ⅰ 麻煩大家幫我找一些文學常識

一、 四大江南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 徐禎卿;

二、 四大才女:蔡文姬、班昭(又說上官婉兒)、卓文君、李清照;

三、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四、 四大美女:沉魚落燕,閉月羞花。西施、王昭君、楊玉環、貂嬋;

五、 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

六、 清宮四大奇案:《太後下嫁》、《雍正被刺》、《順治出家》、《狸貓換太子》;

七、 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牛郎與織女》、《孟姜女》

八、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 (觀音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九、 四大名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

十、 四大名旦:梅蘭芳 程硯秋 尚小雲 荀慧生;

十一、 四大名樓:岳陽樓、騰王閣、黃鶴樓、蓬萊閣;

十二、 農業科技: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十三、 農業指南:《齊民要術》、《農桑輯要》、《農書》、《農政全書》;

十四、 四大古都:西安、洛陽、北京、南京;

十五、 四大古鎮:廣東佛山、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

十六、 四大菜系:魯菜、川菜、蘇菜、粵菜;

十七、 四大美食:魚翅、燕窩、海參、鮑;

十八、 四大名吃:南京夫子廟小吃、上海隍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長沙火宮殿小吃;

十九、 四大名酒:茅台、汾酒、瀘州老窖特曲酒、西鳳酒;

二十、 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二十一、四大劇種:京劇、黃梅戲、粵劇、豫劇;

二十二、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

二十三、四大姓氏:李、王、張、劉;

二十四、四大家族: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陳果夫;

二十五、四大經典玩具:七巧板、九連環、華容道、孔明瑣;

二十六、四大名山:黃山(絕)、華山(險)、廬山(名)、泰山(文);

二十七、四大名剎:四川成都靈岩寺、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天台國清寺;

二十八、四大書院:河南中州嵩陽書院、河南商丘睢陽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書院;

二十九、四大書法字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

三十、 四大名錦:蜀錦、雲錦、宋錦、壯錦;

三十一、四大名綉:蘇綉、湘綉、蜀綉、粵綉;

三十二、四大奇觀:雲南石林、吉林霧淞、桂林山水、長江三峽;

三十三、四大淡水湖:洞庭湖、潘陽湖、太湖、洪澤湖;

三十四、四大古城: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岳、安徽歙縣;

三十五、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湖心亭;

三十六、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釋枷塔、千尋塔、飛虹塔;

三十七、四大名獸:龍、鳳、麟、龜;

三十八、四大南葯:檳榔、益智、砂仁、巴戟;

三十九、四大「火爐」:武漢、南京、重慶、南昌;

四 十、 四大別稱:神州、九州、華夏、中原;


花草四雅: 蘭花、菊花、水仙花、唐菖浦

盆樹四大家: 黃楊木、金雀梅、迎春花、絨針柏

四大名綉: 蘇綉、湘綉、蜀綉、粵綉

現代戲曲四大聲腔:崑腔、高腔、梆子腔、皮黃腔

四大名扇: 杭州的檀香扇、蘇州的絹扇、肇慶的牛骨扇、
新會的葵扇



1.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
..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24.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釋道
27.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歲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3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45.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6.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7.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17.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
    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23.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29.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蜀吳
    31.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紅綠藍
    34.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
    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35.三體石經: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3.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5.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7.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18.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19.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2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21.歲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2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2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2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2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32.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35.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36.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愛情'三部曲:雷電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2.三體石經: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3.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49.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51.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54.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5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57.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蜀吳
    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60.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國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
    62.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釋道


  1. 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語文
    3.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趙孟?
    10.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11.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棋書畫
    14.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15.書四庫:經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皮-賣草葯的彩-變戲法的掛-江湖賣藝的平-說書評彈的團-街頭賣唱的洞-搭蓬扎紙的聊-高台唱戲的
    20.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千阮瑀應瑒劉楨
    22.七政(七緯):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戰國七雄:趙魏韓齊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
    26.神話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魏宋晉齊梁陳隋
    29.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
    33.九州指: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孫曾孫玄孫
    35.九章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36.九歌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蘇惠謝道韞鮑令暉(鮑照之妹)薛濤李清照朱淑貞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趙氏孤兒》《精忠旗》《清忠譜》《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
    45.十二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脯時日入黃昏人定
    46.十二律: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
    3.中醫四診:望聞問切
    4.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雲山
    6.四大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
    9.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10.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12.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羞花)
    14.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曾補之張來
    16.四史:史記漢書君漢書三國志
    17.歷史上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長沙嶽麓衡陽石鼓
    18.商丘應天府
    19.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20.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
    23.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後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是:
    2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0.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
    31.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33.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詩作書法
    34.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35.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6.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潑留希金
    38.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飢荒》
    39.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40.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指:平上去入現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41.元末明初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42.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1.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佩斯》
    2.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體不勤中的四體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5.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6.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於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
    11.五常(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12.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宮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宮大辟(隋後)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稱:天子-崩諸候-薨大夫-卒士-不祿平民-死
    16.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顏真卿歐陽洵褚遂良張旭
    17.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本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18.五穀:稻麥黍菽麻
    19.五彩:青黃紅白黑
    20.唐代以後的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21.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2.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與時鍾的對應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趙樹理
    26.五葷:(佛語)大蒜韭菜薤蔥興渠
    27.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臟:心肝脾肺腎
    31.五陵:高祖長陵惠祖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35.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樂書數射御
    36.造字六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37.詩經六義措:風雅頌賦比興
    38.六部;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清期親迎
    41.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建康,史稱六朝。
    42.六畜:馬牛羊狗豬雞
    43.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來陳師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婦女懷孕
    45.六塵佛教名詞)聲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東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詞)眼耳鼻舌身意
    48.科舉考試中的五魁: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更多可以上這里看

    http://xh.5156e.com/page/z1000m6419j18503.html

Ⅱ 數字崇拜的典型代表

西方
追溯西方人偏愛數字「3」的原因,估計與基督教文化和希臘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古希臘人偏愛數字3和3的倍數,基督教文化中,數字「3」以及數字「12」的出現十分頻繁。雅各生了12個兒子;以色列人有12支派的祖先;耶穌犯門徒等等。
西方人喜愛「三」與基督教文化有密切聯系。在西方人的意識中「三」代表一個完美的整體,如:聖父、聖子、聖神即「三位一體」。基督教文化中數字「三」頻繁出現,「聖經」里關於「三」的故事有:以色列有三大聖祖;先知約拿在魚腹中活了三天三夜;耶穌降生時「三王來朝」;彼得三次不認主;猶大出賣耶穌要了三十銀元;基督受難第三日復活等等,都為數字「三」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中國
漢語中,3是一個極為活躍的數字,除表示數量3外,還往往表示許多、很多、極多,甚至還具有限度、極端或極少的意義。如「事不過三」,「三生有幸,「三寸不爛之舌」,「三戶亡秦」,「三寸金蓮,」等。有人認為「三」是尊貴而成功之數,應該說不無道理。我國傳統觀念認為「二」表示天、地、人,當然是無比尊貴。《史記》稱數始於一,終干十,成J飛二」。《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商標調查顯示,在1115件商標中,以數字命名的商標共87件,佔全部商標總數的7.80%。最值得關注的是用數字「三」命名的商標有:三諾、三紅、三人、三源、金三塔、三全、三魚、三鹿、三A、三槍、三利、三角、三力士、三一、三環、三江源、三精、三金、三征、1398360、779315、3537、361、3F共計24件,佔全部數字商標總數的27.59%。中國馳名數字商標分布圖說明帶有數字「三」的商標除具有數字商標特有的吸引力、便於記憶,使人印象深刻這些特點外(除3件按商標注冊證號或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廠代號命名外),都含有商品生產者希望生產的產品數量多、規模大,期盼生意興隆、事業長久等特殊含義。
日本
在日本文化中,常用數字「三」把美好的事物連結在一起,還賦予其威武、崇高的氣概,也常用「三」作為表達吉祥、平安的象徵。數字姓名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帶有數字「三」的姓氏不勝枚舉,如三浦、三宅、三上、三好、三木、三輪、三島、三谷、三井、三原、三村、三澤、三橋、三田、三枝等等。還有眾所周知的日本最大的壟斷財團「三菱、三井」都是源自日本人的姓氏。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源於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傳說中牛郎織女最初沒有「七夕相會」這一情節,但「七夕相會」是傳說的精美之筆。古人選擇七月初七絕非偶然,是人們對「七」有一種神秘感情,也與數字崇拜有關。古人對「七」的崇拜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
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故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漢魏時把這一天作為集會游樂的日子。這一天還是天宮神仙們聚會的日子。《續齊諧記》載:「七月七,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但更多的是把這一天視為相愛之人會面的美好日子。以後牛郎織女的相會期,被王母娘娘親自指定為「七夕」,實際是人們對「七」,更是對「七七」所包含美好意蘊的希望。
「七夕」還來源於古人對時間的崇拜。民俗專家介紹說,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八固然與「發」音近,同時,也與「罰」、「乏」等字的發音相近似呀。從字形上看,阿拉伯數字8是一個循環結,預示著循環往復、無始無終,並不是一個吉利的東西;中文的「八」則兩劃斜立,無依無靠、無幫無助,更不是什麼吉利數字。許慎《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這樣的字有什麼吉利可言呢。所以,應該先學點兒關於數字的知識,再做取捨。
如此推斷,北京奧運會的開幕時間2008年8月8日晚8時8分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過才決定的。 九是一個高貴的數字」,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九在陽數(奇數)中最大,有最尊貴之意,「九五之尊」,「三跪九叩」,「一言九鼎」。凡是涉及到與「九」有關的詞語,所包含的意義離不開「高高在上」的意思。形成這一現象,是因為古時候的中國,數字最早不是代表數量的,代表的是一種哲學思想。比如「一」是漢語中最基本的數詞,於是賦予了萬物之祖、萬事之源的意思;「九」是基數中的最高數,而且又與長久的「久」諧音,所以便被賦予了吉祥如意、平安久遠等民俗文化內涵。
南京地名
或許因為對數字的崇拜,南京城內,地名上有數字的很多,位於珠江路浮橋西南的一枝園,水西門的二道埂子,模範馬路西段的三牌樓,大橋南路東的四平路,還有御道街附近的五龍橋,中華門西的六角井,龍蟠中路的七里街,南京市北長江中的八卦洲,東水關附近的九龍橋以及邁皋橋附近的十字街。
央行在上調利率時,並不是像其他國家一樣上調0.25%、0.50%,而是上調0.18%或0.27%,緣於小數點後兩位數之和必須是9的倍數;
2009年9月9日
2009年9月9日成為眾多年輕人喜定終身大事的好日子。不少年輕男女選在這一天去登記結婚,有的選在今天大擺喜宴,他們看中的是這個日子裡蘊含的百年一遇的「久久久」好彩頭。民俗專家解釋說,2009年9月9日,因諧音讀起來像「愛你久久久」,吸引了許多年輕人選擇在今天喜結良緣,祈求婚姻長久。這一現象源於古人對數字的崇拜,現在人們利用漢字之間的諧音,以祈福表達良好祝福。
發展
隨著時代變化,國人對數字的理解又加入了更多的含義。《新華漢語字典》收錄的漢字有五萬多個,但漢字的讀音算上4個聲調,最多也才2000多個,所以出現很多同音字。後人正是利用這一點,從讀音上給數字又衍生了新的意義。「九」由最初的至高至大,由於讀音和「久」相同,衍生出了長長久久的意思。

Ⅲ 單人旁加個嚴是什麼字

是:儼

一、儼的釋義:

1、庄嚴。

2、好像;活像:~如白晝。

二、儼的組詞:

儼然、儼如、儼奴、儼存、儼正、儼爾、儼雅、儼肅

三、儼的筆順: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儼,昂頭也。從人,嚴聲。一曰好皃。

白話版《說文解字》:儼,高昂著頭。字形採用「人」作邊旁,採用「嚴」作聲旁。另一種說法認為,「儼」是儀態漂亮好看的意思。

三、相關組詞:

1、儼存[yǎn cún]

很分明地保存、存在。

2、儼正[yǎn zhèng]

端莊。

3、儼肅[yǎn sù]

莊重嚴肅。

4、端儼[ān yǎn]

正直莊重。

5、儼恪[yǎn kè]

庄嚴恭敬。

Ⅳ 夕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一、夕的偏旁部首是:夕。

二、基本釋義

1、太陽落的時候;傍晚:夕陽。夕照。朝發夕至。朝令夕改。

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風雨之夕。

3、姓。

三、組詞:朝夕、除夕、前夕、夕照、夕煙、旦夕、日夕、七夕、連夕、望夕、歲夕、依夕、中夕、夕鼓、夕景、元夕、夕惕、熏夕、竟夕、夕室、夕顏、終夕

(4)七夕解字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夕,莫也。從月半見。凡夕之屬皆從夕。

白話版《說文解字》:夕,太陽下山。字形依據「月」字變形,像月亮半隱半現。所有與夕相關的字,都採用「夕」作邊旁。

三、相關組詞

1、夕兔

[xī tù]

古代神話謂月中有兔,故用為月亮的代稱。

2、夕郎

[xī láng]

亦稱「夕拜」。黃門侍郎的別稱。

3、元夕

[yuán xī]

舊稱農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是夜稱元夕,與「元夜」、「元宵」同。

4、夕照

[xī zhào]

傍晚的陽光:西湖在~中顯得格外嫵媚。

5、前夕

[qián xī]

前一天的晚上:國慶節的~。

Ⅳ 文學常識有哪些

1、第一位女詩人是:許穆夫人
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 司馬相如
16、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24、三王:夏禹 商湯 周武王(一說周文王)
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26、三教:儒、佛、道
27、三公:
周時: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歲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纍 棠棣之花
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 陶淵明
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55、《詩經》三體:風、雅、頌。
文學常識大全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語,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是:狂人日記
5、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6、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7、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龍須溝》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詩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和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就風格而言,前者雄渾豪邁,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 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17.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君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
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佛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23.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24.三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六部:吏 戶 禮 兵 刑 工
29.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 三國:魏 蜀 吳
31.三秦:雍王(西)塞王(東) 瞿王(陝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吳-東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紅 綠 藍
34.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
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 舜
35.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3.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5.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7.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7.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18.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19.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2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21.歲寒三友:松 竹 梅
22.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2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2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 中國畫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2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28.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2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 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32.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33.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34.《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35.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36.三山:蓬萊方丈 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38.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40.三代:夏 商 周
42.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 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3.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 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君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葯婆 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神農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 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49.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51.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54.三省: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5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57.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 蜀 吳
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60.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61.三曹:曹操 曹丕曹植--我國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
62.三公: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63.三教:儒 佛 道
文學常識大全
1.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 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語文
3.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 楚國的春申君 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 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米芾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 元——趙孟頫\
10.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泛指筆、墨、紙、硯。宋朝以後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現安徽歙縣)、宣紙(現安徽省涇縣,涇縣古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端硯(現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和歙硯(現安徽歙縣)。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 沈陽文溯閣 承德文津閣 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四庫全書》分類:經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 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雜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 皮-賣草葯的 彩-變戲法的 掛-江湖賣藝的 平-說書評彈的 團-街頭賣唱的 洞-搭蓬扎紙的 聊-高台唱戲的
20.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陽 開封 南京 杭州安陽
26.神話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 魏 宋 晉 齊 梁 陳 隋
29.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分別象徵天 地 雷 風 水 火 山 澤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 後股 束股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李方膺
33.九州指:冀 兗 青 荊 揚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孫 曾孫玄孫
35.九章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 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36.九歌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第一位女詩人) 左芬(左思之妹) 蘇惠謝道韞 鮑令暉(鮑照之妹) 薛濤 李清照 朱淑貞 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 《趙氏孤兒》 《精忠旗》 《清忠譜》 《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犬 豬
45.十二時:夜半 雞鳴平旦日出 食時隅中日中日昳脯時日入黃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 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指:謀反 謀大逆 謀叛惡逆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義 內亂
文學常識大全(4)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2. 中國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
3. 中醫四診:望 聞 問 切
4. 戲曲四行當:生 旦 凈 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 江西龍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齊雲山
6. 四大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黃山四絕:奇松 怪石雲海溫泉
8.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 黃河金帶 雲海玉盤
9.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 黃鶴樓 滕王閣 太白樓
10. 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11.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12. 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 孟姜女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傳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蟬(閉月)楊玉環(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 言談/ / 良晨 美景 賞心 樂事
15.蘇門四學士:黃庭堅 秦觀晁補之張耒
16.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7. 歷史上四大書院:衡陽石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河南應天書院
19. 古代祥瑞四靈:龍 鳳 麒麟 龜
20. 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21. 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 鄉試-舉人會試-貢生 殿士-進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23. 有很高史學和文學價值的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
24. 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超
25. 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後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26.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27.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28. 三瘦詞人指:李清照 三個名句是:a.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b.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c.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9. 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簡稱為三百千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30. 鄭板橋(鄭燮)的三絕指:繪畫 詩作 書法
31. 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32. 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劉白羽楊朔秦牧
33. 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34.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潑留希金
35.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飢荒》
36. 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 南京-金陵 北京-順天
37. 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指:平 上 去 入 現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38. 元末明初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39.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荊釵記》 《白兔記》 《拜月亭》 《殺狗記》
文學常識大全(5)
1.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
2. 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體不勤中的四體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5.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6.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於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五經:詩 書 禮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義 禮 智 信
11、五常(五倫):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12、五教:父義母慈兄友 弟恭 子孝
13、五音:宮 商 角 徵 羽
14、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宮大辟(隋後)笞 杖 徒 流 死
15、死的五稱:天子-崩 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祿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顏真卿歐陽洵褚遂良張旭
17、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
18、五穀:稻 麥 黍 菽 麻
19、五彩:青 黃 紅 白 黑
20、唐代以後的五代指: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後周
21.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2.五毒:蠍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與時鍾的對應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趙樹理
26、五葷:(佛語)大蒜 韭菜 薤 蔥興渠
27、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31、五陵:高祖長陵 惠祖安陵 景帝陽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
33.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藝經傳指: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35、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 樂 書 數 射 御
36、造字六書:象形指示 會意形聲轉注 假借
37、詩經六義措:風 雅 頌 賦 比 興
38、六部;戶部 吏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六親;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古代婚嫁六禮: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徵 清期 親迎
41、六朝;吳 東晉 宋 齊 梁 陳都建都建康,史稱六朝。
42、六畜:馬 牛 羊 狗 豬 雞
43、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來、陳師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婦女懷孕
45、 六塵佛教名詞)聲 色 香 味 觸 法六種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東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詞)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科舉考試中的五魁: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 派派小說論壇為您解答

Ⅵ 翻譯這首古詩詞,給個白話譯文就採納,要原創的!

浣溪沙·風撼芳菲滿院香

【五代】孫光憲

風撼芳菲滿院香,四簾慵卷日初長,鬢雲垂枕響微鍠。

春夢未成愁寂寂,佳期難會信茫茫。萬般心,千點淚,泣蘭堂!

【題解】

這是一首閨情詞,女主人公因為相思而無限傷心,她思念自己的情郎,卻無緣相見。

【詞意】

春風吹醒香花芳草,滿院的香氣彌漫,我也懶得去尋芳聞香。

我慵懶地捲起四重簾幕,春天已到來,白天一天比一天長了。

一頭如雲的秀發隨意地散垂在枕頭上,很快發出輕微的鼾聲。

歡會情人的美夢未做完就醒了,室內寂靜無聲,愁緒難抑制。

與情人相會的日期難以確定,如今情人的音信也是特別渺茫。

我怎能不胡思亂想,萬種心思,化成千滴淚水,哭倒在香室!

【注釋】

1、芳菲:香花芳草。

(1)花草盛美。南朝陳顧野王《陽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樓啟曙扉。」唐韓愈《梁國惠康公主輓歌》之一:「從今沁園草,無復更芳菲。」《紅樓夢》第50回:「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喜笑東風。」

(2)香花芳草。唐李嶠《二月奉教作》詩:「乘春重遊豫,淹賞玩芳菲。」元王翰《題敗荷》詩:「芳菲今日凋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清洪升《長生殿·彈詞》:「玩嬋娟華清宮殿,賞芳菲花萼樓台。」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3)芳香。南朝宋謝靈運《江妃賦》:「留眄光溢,動袂芳菲。」

2、四簾:四層簾幕。

3、慵卷:慵懶地捲起來。

4、日初長:白天一天一天逐漸變長。

5、鬢雲:形容婦女鬢發美如烏雲。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宋蘇軾《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詞:「箏聲遠,鬢雲吹亂,愁入參差雁。」明劉若愚《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蠶未成時葉已無,髩雲撩亂粉痕枯。」清嚴允肇《觀繩妓作》詩:「燕釵墮地悄無聲,背立當窗髩雲綠。」清厲鶚《中秋夜感舊》詩:「折得秋花香在手,鬢雲猶記一枝垂。」

6、垂枕:指頭發散垂在枕頭上。

7、響微鍠:發出輕微的像鍾聲一樣的鼾聲。鍠,形容金屬制打擊樂器的洪亮聲。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鍠,鍾聲也。」

8、春夢:春天的夢。特指好夢,或愛人、情人歡會的夢。

(1)春天的夢。唐沈佺期《雜詩》之二:「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宋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詩:「好借月魂來映燭,恐隨春夢去飛揚。」

(2)比喻易逝的榮華和無常的世事。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時,南征北討,東盪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胡懷琛《中央公園》詩:「金瓦瓊樓舊帝鄉,當年春夢付殘陽。」

9、未成:指夢沒有做完就醒了。

10、寂寂:寂靜無聲的樣子。

(1)寂靜無聲的樣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寂寂人定初。」三國魏曹植《釋愁文》:「愁之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來,推之弗往,尋之不知其際,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長夜,或群或黨,去來無方,亂我精爽。」唐王維《寒食汜上作》詩:「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宋葉適《葉君宗儒墓誌銘》:「有百年之宅,千歲之田,前臨清流,旁接高阜,亭院深蕪,竟日寂寂。」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俠五義》第27回:「包興放下帳子,將燈移出,寂寂無聲,在外伺候。」

(2)孤單;冷落。漢秦嘉《贈婦詩》:「寂寂獨居,寥寥空室。」《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阻隔娘娘,孤煢寂寂,徒步含啼。」宋蘇軾《縱筆三首》詩之一:「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清汪懋麟《奉送益都公致政歸里》詩:「寵榮終寂寂,去住貴惺惺。」

(3)猶悄悄。唐孟郊《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詩:「洛友寂寂約,省騎霏霏塵。」元顧瑛《以玉山亭館分題得金粟影》詩:「天風寂寂吹古香,清露泠泠濕秋圃。」《西遊記》第62回:「公主施能寂寂密密,又偷了王母靈芝,在潭中溫養寶物。」

11、佳期:男女情人約會的日期。

(1)男女情人約會的日期。《楚辭·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王逸註:「佳謂湘夫人也……與夫人期歆饗之也。」後用以指男女約會的日期。南朝梁武帝《七夕》詩:「妙會非綺節,佳期乃良年。」金劉仲尹《墨梅》詩:「趙郎愛香人不知,羅浮山下有佳期。」清陳夢雷《迢迢牽牛星》詩:「雲漢爛清光,佳期渺何許。」

(2)婚期。明江錂《春蕪記·家門》:「不料奸徒設計,阻佳期拆散鴛鴦。」清李漁《奈何天·驚丑》:「我闕里侯今晚的佳期,與世上人的好事,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相反。」

(3)美好的時光。多指同親友重晤或故地重遊之期。南朝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唐杜甫《宿青溪驛奉懷張員外》詩:「浩盪前後間,佳期赴荊楚。」明何景明《泊雲陽江頭玩月》詩:「佳期邈山嶽,端坐令人省。」陳毅《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之六:「待何日,南來度假,佳期再得?」

12、難會:難以會面;難以實現。

13、信茫茫:音信渺茫。信,音信;音訊。

茫茫:渺茫;模糊不清。

(1)廣大而遼闊。《關尹子·一宇》:「道茫茫而無知乎,心儻儻而無羈乎。」宋王安石《化城閣》詩:「俯視大江奔,茫茫與天平。」清沈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滄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鴻干者否?」朱德《苦熱》詩之一:「滾滾長江嗟還逝,茫茫大野喜雲封。」

(2)遙遠。漢荀悅《〈漢紀〉論》:「茫茫上古,結繩而治。」唐楊衡《桂州與陳羽念別》詩:「茫茫從此去,何路入秦關?」清陳維崧《女冠子·本事》詞之二:「路茫茫,度海雲鬢亂,還宮綉帶長。」龔爾位《懷人》詩之二:「茫茫數千載,微言亦雲終。」

(3)渺茫;模糊不清。漢揚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聖人曼雲。」《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天蒼蒼,野茫茫。」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詩:「茫茫十月交,窮陰千餘里。」唐李朝威《柳毅傳》:「長天茫茫。」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別時茫茫江浸月。」宋王安石《吳任道說應舉時事》詩:「獨騎瘦馬沖殘雨,前伴茫茫不可尋。」明顧炎武《復庵記》:「夫之茫茫。」清杜濬《登金山塔》詩:「咄哉天咫尺,消息轉茫茫。」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二幕:「夜霧茫茫,月色朦朧。『迎春亭』佇立山崗。」

(4)紛繁,紛雜;眾多。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隋書·音樂志上》:「茫茫億兆,無思不遂。」唐李白《古風》之十九:「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清秋瑾《寶劍歌》:「炎帝世系傷中絕,茫茫國恨何時雪?」

(5)茂盛。《淮南子·俶真訓》:「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謂大治。」高誘註:「茫茫沉沉,盛貌。」唐劉長卿《經漂母墓》詩:「春草茫茫綠,王孫舊此游。」宋王安石《和農具詩·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14、萬般:總括之詞,謂各種各樣;多種多樣。

(1)總括之詞,謂各種各樣;多種多樣。唐元稹《岳陽樓》詩:「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正末題詩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兒女英雄傳》第32回:「真是萬般都有個定數。」

(2)極其;非常。《兒女英雄傳》第3回:「可憐那公子嬌生慣養,家裡父母萬般珍愛。」丁玲《韋護》第三章五:「他在萬般無奈時,只有竭力忘去這些可怕的、完全是幻覺的憧憬。」

15、蘭堂: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漢書·禮樂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文選·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於蘭堂。」呂延濟註:「蘭者,取其芬芳也。」南唐馮延巳《應天長》詞之五:「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明高啟《采香徑》詩:「抱筐歸蕙逕,焚鼎薦蘭堂。」

Ⅶ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為什麼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住

這是一個地方的風俗,可能是迷信的一種說法吧

Ⅷ 夕是什麼偏旁怎麼讀

一、夕字的偏旁部首是夕,夕字的拼音是[ xī ],結構是單一結構。

二、基本釋義

1、太陽落的時候;傍晚:朝令夕改。

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風雨之夕。

3、姓。

三、夕字只有一個讀音就是xī 。

四、夕字的組詞有夕陽朝夕除夕前夕夕照夕煙旦夕七夕日夕望夕依夕夕影盡夕闇夕等。

(8)七夕解字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夕,莫也。從月半見。凡夕之屬皆從夕。

白話版《說文解字》:夕,太陽下山。字形依據「月」字變形,像月亮半隱半現。

三、相關組詞

1、元夕

[yuán xī]

舊稱農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是夜稱元夕,與「元夜」、「元宵」同。

2、夕照

[xī zhào]

傍晚的陽光:西湖在~中顯得格外嫵媚。

3、夕顏

[xī yán]

牽牛花。源氏物語中指一種蘿卜花類的白色小花,色白,黃昏盛開,翌朝凋謝,悄然含英,闃然零落。在文學作品中多指代在突然香消玉殞的薄命女子。

4、七夕

[qī xī]

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天晚上相會。

5、前夕

[qián xī]

前一天的晚上:國慶節的~。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