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人節感悟
提起中國的七夕情人節,(農歷七月七日),總讓人有些悲愴和傷感,不象從西方傳進來的情人節,(公歷二月十四日),浪漫且富有詩意。七夕情人節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說起牛郎和織女,大概多數人都應該知道,這個已流傳了上千年凄美的愛情神話故事吧?
在今天這個節日里,思緒又把我帶進了久遠的兒時記憶里,雖已過去快三十年了,但想起某些往事還歷歷在目,那時的我也就七、八歲,還是一個不諧世事的小女孩。那時我們家住的是平頂的青磚瓦房,記得每年夏季的夜晚,我們全家都去房頂乘涼,我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仰望著滿天的繁星,聽媽媽講述天上人間的故事。我一開始象聽天書一樣,感覺媽媽在唱一首催眠曲,經常不知不覺迷迷糊糊就進入了夢鄉。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我越來越喜歡聽媽媽講述那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的神話傳說媽媽講得最多,我每次竟也聽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尤其聽到媽媽講狠毒的王母娘娘殘忍地用發簪劃出一條銀河,把彼此相愛的牛郎、織女橫空隔離的時候,我總是黯然神傷,淚流滿面。我經常天真地瞪大眼睛望著夜空中的繁星,努力搜尋那條銀河,努力在銀河的兩岸找尋牛郎和織女的身影,我的腦中經常縈繞著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的情景,那是怎樣悲傷的場面啊:深情相擁,抱頭痛哭,難分難舍。
時光荏苒,歲月磨礪,物是人非。現在的我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傻傻天真的小女孩了;也不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再相信有牛郎,有織女;也不再傻傻地在七月七日晚上,去葡萄架下忍受蚊蟲盯咬,等待聆聽牛郎和織女的卿卿我我、甜言蜜語。不再相信天上人間的愛情故事,也許天上根本就沒有不食煙火的神仙,只有地上實實在在的凡人吧?天上也好,人間也罷,我還是相信紅塵中的千亘不變的愛情。
愛情,不管它在哪裡,不管它在什麼時候,是人類生活中最敏感、最亘固的主題,是最古老而又最新鮮的話題,是騷人墨客謳歌吟詠的對象。但世間又有幾人能道出愛的真諦,情的本質?愛情是什麼?世上所有聰明人加在一起,也無法向一個感受不到愛情的人說明它是什麼;而它對於感受到愛情的人,又不需要任何一個字來詮釋。如此看來,愛情是一個典雅高貴的抽象名詞,容不得別人去褻瀆它,愛情的真諦始終如一,在不同的演說家論釋之下演繹出千變萬化的身姿。我們若能閉上眼睛,問問自己的感覺,是否已體會到了愛在生命中的意義,是否已有了自己的領悟,然後我們胸有成竹地說:愛就是愛,情就是情,此外,它什麼也不是,但有一點可以斷定,愛情是一則永遠也說不完的美麗!!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一個沒有勇氣坦然面對自己感情的人,是可悲且可憐的。一個沒有愛過或被愛過的人,在他生命的履歷中是一頁空白,是一個不完整的人。而一個真正愛過或被愛過的人,他的生命是色彩斑斕的,是充實圓滿的。這是一個多麽好的煙火人間啊,正是因為世間有愛,人間有情,心頭有血,胸中有夢。所以我們才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念。結合了靈魂與肉體交織的美感,那是你我生命中真切的呼喚。這個世界若沒有了愛情,該是多麽孤寂啊。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勇氣向世界宣告: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風來,我迎風等你。水來,我在逆水中想你。火來,我在灰燼中守望你。可是,有人說,這個世界已變了,已跟著時代與時俱進了,現代人的愛情,已不在乎天長地久,在乎的是曾經擁有,只因太愛自己,所以愛人不起。不管旁人怎麼說,我們明明深切地感悟到情感生活是精神生活中最昂貴的部分,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紅塵依舊有地老天荒的真愛,只不過時常被忙碌與疲乏替代。我們需要做的是,迫切喚醒早已麻木的神經,拂拭那蒙塵已久的怠容。
此愛綿綿無絕期。芸芸眾生,茫茫人海,總有一個人是沖著他才做女人的,而你來到這世間,也是為了遇見她才做男人的,這就叫緣份了吧?也許你們在千年萬年前就有約,今世就是為了到凡塵來結這段緣。於是,在一種暈眩的氛圍下,欣喜地允諾一生,攜手步入紅地毯,然後去共同面對和承受不可測知的雪雨風霜,紅繩系足,開始了一生一世的情牽。我認為,若能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人,而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人,該是婚姻中的最高境界吧?少來夫妻,老來伴。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部外國影片,裡面有這樣一幕:一對年少夫妻,妻子夜半咳嗽不止,丈夫起身沖一杯熱牛奶端到床前,妻子熱淚盈眶。觀眾一片鬨笑,感覺這女的未免太做作,太誇張,有點小題大作了。穿過時光的隧道,這一對小夫妻已是鬢發蒼蒼,一樣的場景,一樣的原由,當老人顫巍巍地把一杯熱牛奶一匙匙喂給妻子,未等老太太掉淚,滿場的觀眾已是唏噓感慨,多少女人濕了手帕,多少男人深深動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平素在公園,經常看到年輕戀人相依相偎,我們會視若無睹。偶爾看到一對老夫老妻相挽著蹣跚而行,心中總會肅然起敬,羨慕不已,感動得總想掉淚。那一種黃昏之戀透射出來的安詳之光,那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溫柔意境,實在讓人思緒萬千,感慨萬端。婚姻未必就是愛情的墳墓,也許正是讓愛升華為永恆的階梯。這時候才深切感悟到,真正的愛情是耐得住仔細吟讀的,真正的愛情也確確實實沒有年齡的界限,即使老態龍鍾,他們仍給人一種感覺——夕陽無限好。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唯有相顧相助,莞爾不答的哲學況味了。今天就寫到此吧,七夕情人節之際,我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Ⅱ 情人節的含義及象徵意義有哪些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情人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情人節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中國將傳統節日七夕節視作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象徵意義,花有靈性有花語,數目不同代表意思不一樣
1、0朵玫瑰代表——愛你在心口難開!
2、1朵玫瑰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ONLY YOU!
3、2朵玫瑰代表——這世界只有我倆!
4、3朵玫瑰代表——我愛你I LOVE YOU!
5、4朵玫瑰代表——至死不渝!
6、5朵玫瑰代表——由衷欣賞!
7、6朵玫瑰代表——互敬互愛互諒!
8、7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愛著你!
9、8朵玫瑰代表——感謝你的關懷扶持及鼓勵!
9朵玫瑰代表——長久ALWAYS!
Ⅲ 中國情人節的含義
七夕佳節時,
報喜雨急至。
執手共栽緣,
發作連理枝。
這是明天早上起床時發給朋友的消息。
中國人又多了一個傳情達意的好時節,是件值得高興的好事。
然而中國的這個所謂「情人節」,千年以前就存在,古代盛行,到了現代消匿,後來又被人們記起來並提倡起來,真的是人們感到遺忘了老祖宗的傳統文化不應該而當作彌補嗎?
在商業化的時代,只要是能夠賺取銀兩的所有東西都被發掘出來,從中秋到端午,再到少為人知的七夕。
人們只是在附和著商家的宣傳,做所謂真情的表白行動。
西文情人節傳入中國,純粹就是為了讓中國人掏腰包。中國情人節,被灌上中國二字,有中國特色,看象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東西了。就算是掏再多腰包,支持國產也在所不辭。
為情買單,負擔不輕。
什麼時候把中國特色的七夕情人節打到國外,讓老外學會觀星算運,看鵲橋相會,看嫦娥玉兔,在漫漫的浪漫氣息中掏盡荷包,是不是也算一件國人大事呢?
不管怎麼說,花還是要買,情還是要談。
愛你一萬年,永遠不會變
Ⅳ 你如何看待中國人愛過情人節一事
人們常說的情人節,一般是指每年陽歷2月14日。這個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專倫泰節,是屬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鮮花、賀卡、巧克力的節日。在這天,男女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隨之在其他國家流行起來,而且許多中國年輕人也在每年的這一天熱熱鬧鬧過節了。
Ⅳ 很多男女開始慶祝這個「中國情人節」你認為七夕節傳遞的主要是什麼,我們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這個傳統節日
我認為七夕節傳遞來的主源要是,永恆的愛情。牛郎織女兩地分居,每年見一次面,但是他們的愛情是忠貞不渝的,更沒有一方的出軌。 我們中國人應該向他們學習,忠貞不渝的愛情,和穩固的家庭觀念。家庭的穩定也就會成為社會的穩定。
Ⅵ 情人節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真正含義是情人的美好祝福,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回節,即每年的2月答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的稱謂。
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盛會中的副產品。
Ⅶ 現在有人把七夕叫做情人節,情人節不是西方節日嗎
首先,中國情人節就是由西方情人節而來,中國情人節是由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中一個牛郎和織女而來的,而西方情人節是一對偷偷在一起的愛情故事那個男的有名,其實西方情人節真正的名字是聖瓦倫丁節,但是人們取為情人節,中國羨慕西方有這樣的浪漫節日,所以也搞了一個,而中國的故事是牛郎織女。
而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分享有趣的故事,遇見有趣的你們 微信公眾號【No Asking】ID:byw20170508
Ⅷ 情人節的意義是什麼
令許多青年男女「怦然心動」的情人節悄然走在了她的前頭。現在的年輕人對過年不感興趣是個普遍的現象,他們覺得只能在家看電視、上網吧,睡大覺。而洋節則有意思多了,如愚人節、聖誕節、情人節都是大家熱衷的節日。 也許有人會說,借著情人節大家熱鬧一下,有什麼大驚小怪?對於過洋節,人們是越來越熱衷,可有些人偏偏是把「情人節」變成「鮮花節」,沒有西方真正的浪漫;把「愚人節」變成「傷害節」,缺少人家的幽默、大度,把「聖誕節」又成了某些人的「聖誕劫」,被商家牽著鼻子「節來節去」,節日的文化氛圍變成大幹快上時不我待的牟利氛圍。每每洋節來臨,媒體同商家一樣,大炒熱炒,渲染節日氣氛,甚至包括中央級媒體、省級黨報,這無疑說明過洋節在中國已有了相當的群眾基礎。純潔美好的節日被異化到如此程度,不能不令人心生憂慮。 西方人如何過情人節不說,但我們中國有自己的國情,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傳統。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我們邯鄲學步,東施效顰、食洋文化,失去了民族文化之根,倒反而是得不償失呢。 對於商家而言,抓住市場的消費熱點追求效益與利潤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企業也要講究社會責任感,一些商家刻意營造的惡俗『亮點』,只能凸現這些企業社會關懷的缺失。商家為了賺錢,每逢洋節就搞得熱熱鬧鬧的,根本不理會中國文化內涵,商家的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年輕人,必然貽誤對後代子孫的教育。 優秀的外來文化我們要歡迎,腐朽的我們要抵制。對洋節,不禁止、不提倡、要引導,應是政府持有的態度。媒體應當主動承擔起引導輿論的任務,尤其是作為黨和政府喉舌、影響力巨大的主流媒體,它的一言一行都要為國家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民眾負責。它大量發表渲染國人過「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的文章,很容易被讀者視作官方對洋節的肯定。 事實上,長期以來,美國就是通過廣電報刊、軟體網路等途徑,向第三世界灌輸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動聲色地使目標國家「西化」。美國流行文化的傳播是長久以來人們為實現全球統一而作出的一連串努力中最有效的一次行動。受過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外國留學生回國以後,「其威力將遠遠勝過派幾十萬軍隊去」。洋節在中國盛行,可謂得其所願。 我們有牛郎織女七夕會鵲橋的美麗傳說,比情人節的傳說浪漫多了,又有民族特色,為什麼我們的媒體不大張旗鼓地宣揚?如果大多數國人熱衷於過洋節而冷淡傳統節日(人們已感到傳統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了),這對弘揚我們民族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並無益處。進一步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大多數國人以說外語、吃西餐、過洋節、看洋片為榮為樂,中華民族恐怕就危險了。 我們的社會應當是一個有責任的社會,我們的公民應當是有責任的公民。我們不能對這種誤導視而不見。如今,年輕的一代普遍對傳統文化缺乏了解,缺乏熱情,缺乏自信,對西方文化倒有很強的親近感,這絕不是一件好事。 「情人節」是一個事實存在,人們藉助它來抒發一下情懷本無不可,但是如果事情做過了頭,「情人節」變了味道,那可是適得其反。真希望今年西方「情人節」來臨時,中國的媒體不要再鋪天蓋地地主動給人做宣傳。應當從我們自身的文化傳統中去尋找著力點,這樣的提倡才能發揚,如果一味的盯住「洋節日」不放,那僅僅是「發洋」而非「發揚」。(
Ⅸ 七夕做為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你有什麼看法
生活方式變了,抄穿著文化變了,我們的身邊都是西方的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管理模式,不能說現代人忘了自己的文化,只能說,這個傳統已經離我們有些遙遠了而已。因此現代人重視情人節是因為它的文化更貼近目前的生活,而過七夕只是我們對傳統的一種尊重。兩者的出發點不同,關注度必然也不同。
Ⅹ 七夕俗稱「中國情人節」,該怎麼過才有意義
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是靈魂落在了後面,何不在七夕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出去透透氣,看看大自然的恩惠,吃飯、買玫瑰都是比較稀疏平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