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新生兒
A. 朋友孩子滿月,送什麼禮物好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給新爸爸媽媽們激起的是一個歡喜的熱浪,也給您--周圍的親朋好友,撒下了一片喜慶的漣漪.隨著寶寶的誕生,接踵而來的滿月、周歲..一連串的好日子,作為鐵哥們(好姐妹),特別是當上了小叔(小姑,小姨,小舅..)的您,無論如何您肯定會去見見這位可愛的小寶寶,帶去關心、道聲賀,表達您熱情接納新生命的喜悅之情吧!呵呵,遠道而來,亦或者沒有經驗的您,是不是為送什麼禮物給寶寶而煩惱了吧!嘿嘿.其實,送什麼樣的禮物並不是一件非常最重的事,最關鍵是禮物合適寶寶的使用,無論價格的多少,能表達出您關愛的心意就好啦.對於親近的家人來說送上一份真正需求的禮物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必竟接觸的機會比較多,寶寶吃的、穿的..都比較熟悉,買什麼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不過可能購買的禮物大部分都會是短時性的消耗品.用完後就不存在紀念意義了呵呵.而對於鐵哥們(好姐妹)見到寶寶的機會,可就不會那麼多了,限於工作地點、方式的不同,想送的禮物總沒有什麼針對性,可能都是普遍的衣服褲子,奶粉類的,更有可能寶寶根本就不缺這些,而且也總感覺沒表達出您的對朋友的賀喜心意.這些正都是大家所迷惘的,那我們就言歸正傳,看看各種禮物的優缺點,給寶寶選一份您滿意,寶寶實用,又很有意義的禮物送給可愛的小寶寶吧呵呵:
1.吃類:
奶粉:一定要知道寶寶正在吃的奶粉是什麼牌子的.
優點:比較容易購買到,實用.
缺點:沒什麼新意,屬於消耗品,沒有什麼紀念意義.(不知道牌子時,最好不要送,以免的吃壞小寶寶的肚子哦,有的媽媽為了保護寶寶很挑剔的哦)
維生素片:這種禮物一定要事先咨詢過醫師,是否合適寶寶使用.
優點:送一大瓶能讓寶寶吃上一年,而且寶寶越大越惦記,會清楚地記得是誰送的:)
缺點:要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否則您還是老老實實的在醫師的指導下購買吧.更重要的是要有質量保證!
一套強生禮盒:這種禮物讓人感覺也不錯,大約200RMB左右,有不少的人會選擇送這種禮物。
優點:比較有新意,也比較容易購買到,一般不會"錦上添花"與其他親戚朋友的禮物相重復.
缺點:不太合適一周歲以下的寶寶,同樣要在醫師的指導下購買,要有質量保證!
2.穿類:
衣服:通常都會想到送衣服,現在小寶寶的衣服,大多都製作精良,美麗又大方,送上兩套一定不會丟面子的呵呵.要相信品牌絕對沒錯,一分錢一分貨。可能要200-400Rmb
優點:寶寶的衣服,無論您在哪,都能比較容易買到好看,質量又好的可愛的衣服.
缺點:屬於比較普遍的禮物,可能無法體現您對寶寶特別的愛:),還有就是一定要考慮BB的月齡和季節,BB長太快了,初生時送衣服的又比較多,所以常常還沒上身,就小了。
點評:寶寶最不缺的就是衣服,因此還是少送衣服;如果要送,號碼應本著"寧大勿小"的原則。
紙尿褲(新生BB用的):這種禮物比較合適,方便又實在,一定不會嫌多。
優點:可能媽媽最想要的就是像這樣的紙尿褲或者是尿不濕之類的,而且不是太貴,您一次性送禮就可以突顯出數量.僅在200RMB以內就可以搞定嘿嘿.
缺點:購買本類產品比較麻煩,如紙尿褲外包裝上有適合多少千克嬰兒的說明,購買時需注意了解寶寶幾個月、多重,買合體的尿褲,還得注意尺碼、男女類型等呵呵。(舉例:買幫寶適牌的,還要注意買綠色包裝的,紅色包裝的可能會紅BB的PP哦)
點評:這種消耗性大的禮物,要突出數量,也要注意號碼。是使用起來很快就會用完,用完後就沒什麼紀念意義了。
3.戴類:
生肖玉: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喜歡將玉帶在身邊,有強健機體機功能,也可以給寶寶壓驚,生肖玉還有紀念意義.
優點:玉器比較容易購買到,而且也不會很貴(200到500RMB之間就可以啦),戴在寶寶身上也不會有太大的丟失概率.
缺點:購買玉器要小心,很可能買到假玉,更可能被坑.而且石頭嘛,一段時間寶寶可能就不願意戴了.
點評:玉器也是送小寶寶的一個好的選擇,但購買時要仔細辨別,有比較大的紀念意義,但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腳/手鐲/長命鎖:一般小孩子滿月後手上跟腳上都會戴銀圈,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小孩子也比較好帶,而且也挺可愛.在我們家這邊小孩子帶銀子,據說能長命百歲.
優點:有專門的賣嬰兒的銀手鐲和腳鐲,整套整套的,很漂亮,還有包裝.意頭也不錯。
缺點:要是寶寶可愛,在外面抱的人多,戴這些貴重禮物,對寶寶和禮物來說都不是很安全的.
點評:各地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這要看情況送這種禮物了,有一定的意義但沒有實用價值,而且比較貴.
4.玩類:
毛絨玩具:如天線寶寶(大約48RMB/個)這可是全球的小朋友都喜歡的動畫和玩具了(不過比較合適一周歲以上的小寶寶咯)
38RMB/個的奧運福娃晶晶和歡歡,這種小福娃的做工不錯,給孩子玩大人也放心。
優點:毛絨玩具對於小寶寶來說肯定會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毛絨絨的,寶寶可以抱,也可以陪寶寶睡覺覺:)
缺點:寶寶很有可能張口就放到小嘴裡吸了,呵呵.所以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凈了,保證沒有什麼化學原料處理遺留的味道.
點評:對於大點的寶寶來說,毛絨玩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時寶寶會非常樂意和它們一起玩甩的.
其它玩物:
如 一些有聲音的可手抓的玩具、益智布玩和布書、早教類的音樂碟,圖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般還可以送些(質量好的)搖鈴、喇叭..那些套裝都非常不錯。體育用架也很實用(很少有朋友會選擇就是了)。
另外如果寶寶滿月了送一個收音機也挺好的。一個月的寶寶對聲音已經有反映了。
點評: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益智玩具,從零歲開始到三歲以上,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設計讓baby提早激發潛能,促進手腳協調,這些玩具一定都有經過安全檢驗,使用期限長,很適合拿來送禮,不像尿布奶粉用完就沒了,而且價格實惠,選擇性多,不妨考慮看看.
5.新觀念類:
送保險:隨著保險業的發展,送保險也成了屢見不鮮的事。但購買保險是長期行為,一般需交保費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因此最好是直系親屬來送(如寶寶的爺爺、奶奶),而且在上保險前徵求寶寶父母的意見及今後保費誰來付的問題,免得日後麻煩。
優點:時尚而又大方的表達您對寶寶的關愛心意.有很大的意義,給寶寶的成長提供長久的保證.
缺點:買份什麼樣的保險其實比較難確定,而且賣保險的說法也不太好聽.什麼寶寶摔殘廢了,出事故..好象買保險就是為了寶寶以後出事情,這些交通、意外、教育..保險類別太多了,難以區分和選擇.而且還要選一個好的業務員,現在必竟保險在中國還不是一個太正規的行業,有些業務員幹了幾天,做了一兩單,覺得做不下去就不做了,如果你買了這樣人的保險,以後會很麻煩的。
點評:為寶寶購買保險,其實是非常明智的,但現在大家在為孩子投保往往有一個誤區,就是只顧為孩子買,忽略了對自己的保障。其實孩子真正的保護傘是大人,所以在推薦保險計劃前,大人應該明白自己是否已經有充分的保障。如果大人沒有保障,將來萬一發生風險,孩子也會因無力承擔保險費用而導致保險的失效。然後仔細規劃孩子的保險。當然送一份保險也是很好的,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有很多適合寶寶的險種,您咨詢一下就好了。
6.保護類:
電子/紅外線耳溫計: 用它來測量體溫又快又准又方便,寶寶是新生命,抵抗力不如成人,因此普遍的爸爸媽媽都會准備一個的,但不一定是這兩類的.
優點:同普通的體溫計比起來,是方便快捷多了,既准又好用,用的時候都會在心裏面感謝禮物的人的呵呵.
缺點:價格比較貴,單價可能要按百元為單位進行計算,還要保證質量.
點評:電子耳溫量計不是普通百姓使用的東西,大部分可能都是進口貨,因此購買比較難.
B. 七夕節的來歷
來歷: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的傳統文化節日。起源於自然天版象崇拜權、時間數字崇拜、婦女乞巧、生殖崇拜。
時間: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
別稱: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
風俗習慣:
1、七夕乞巧
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
2、游七姐水
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還可以預防疾病。
3、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
4、還有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等習俗。
C. 我們這里過滿月的習俗是什麼啊
做滿月 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一般男嬰在出生後的第三十天,女嬰則是第二十九天,滿月時所做的慶賀稱「做滿月」,有些人是選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長大後會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樣孝順父母。 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頭發,稱做「理胎發」。理胎發的規矩很多,要先備妥蔥、紅鴨蛋、紅雞蛋、石頭、金鎖片、銅錢放在浴缸內,嬰兒剃發前須先沐浴,並用紅雞蛋及鴨蛋在嬰兒頭上輕輕滾動三次,取其「紅頂」,希望他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蔥取聰明之意;紅雞蛋有再生、繁殖及圓滿之意,也希望長個雞蛋臉;紅鴨蛋希望他長得高壯的寓意。而蔥取意「聰明」、石頭取意「壓膽」,期待小朋友頭殼快快長硬,如同石子般堅硬、健壯;金鎖片及銅錢取意財運及好運、「大富大貴」。 這一天,要做雞酒油飯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這天產婦的娘家會派產婦的兄弟,給外甥送「頭尾」。所謂「頭尾」指的是嬰兒從頭到腳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銀牌或金鎖、手鐲、腳鐲、鞋襪等。這種「頭尾」,在以前非常講究,尤其是有錢人家,一共要送「做滿月」、「做四月日」、「做周歲」等三次,其中以做滿月和做周歲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還要送蠟燭和「紅龜粿」。現在生孩子時一般朋友也會送衣物來,所以就另作「油飯」和「米糕」以為答禮,也有人用「酥餅」與「湯圓」為答禮的。對方為了表示回禮,就把少許的米放在鍋、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嬰兒健康。 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及滿月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還要准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後,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節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為止。 步驟及程序 先將石子、硬幣及蔥加入煮蛋水; 將搗碎之蔥及蛋黃抹在嬰兒頭發上,再將頭發洗凈; 剃發; 將紅蛋放在嬰兒頭上,輕輕的來回滾三次,口念:『鴨卵身、雞卵面,好親成,來相勻』。 (有紅頂之意,象徵未來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將胎發及石頭包在紅紙內,放於屋頂上。 或有舊俗例:由長輩將嬰兒抱至戶外進行喊老鷹的習俗,經嬰兒抱著繞行屋子一圈,用趕雞竹棒敲地邊唱說:「老鷹飛上山、囡子緊做官、老鷹飛高高、囡子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緊做父。」或說「老鷹飛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快做老父」。這些童謠大多是為小孩祈福,期待將來有所成就。古時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隻叫老鷹老鷹幾聲。最後將紅蛋分給圍觀或鄰近的小朋友。 親友禮俗: 外家: 嬰兒外婆此天會備「頭尾賀禮」及「外婆圓」送來女兒家。現今大多用禮金代替。 頭尾賀禮即是嬰兒從頭到腳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襪、手環及金飾。 外婆圓就是外婆送的粉紅色圓子。 親友: 多半送衣物、金飾及紅包等禮品,俗稱「送庚」; 或用紅線作一小袋將錢幣或銀元放入袋中,再將袋子掛在嬰兒脖子上,俗稱「掛領」。 喜家: 備油飯、米糕、酥餅、紅圓,現代人有用蛋糕、餅乾等答謝親友; 親友在回禮時依古禮須放少許白米及幾粒小石頭於容器中,以期嬰兒身體健康。 若是第一胎為男嬰,舊俗由父親帶著一隻雞、六瓶米酒及一盤油飯的「媒人禮」,去答謝媒人,媒人則以金飾回禮,且留下雞與油飯,但退回一半米酒。 嬰兒出生三天及滿月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並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前皆須於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 點燭火; 神前獻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並祈求嬰兒平安順利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燒壽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湯圓三碗; 上供品,酒供幾杯、筷子同樣擺雙; 點燭; 獻茶、酒; 焚香三柱,並祈求祖先保佑嬰孩快快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D. 2022年七夕婚戀觀報告:69%單身女性選擇「宅家」,此數值說明什麼
2022年七夕婚戀觀報告:69%單身女性選擇“宅家”,此數值說明這些單身女性的社交圈子過小時導致單身的重要因素,單身男女應該積極的參與社交,這樣才能增大自己碰到心儀愛人的機會。
2022年七夕婚戀觀報告:69%單身女性選擇“宅家”,你知道此數值說明了什麼嗎?歡迎留言討論。
E. 南京人滿月有什麼習俗
滿月時所做的慶賀稱「做滿月」,有些人是選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長大後會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樣孝順父母。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頭發,稱做「理胎發」。理胎發的規矩很多,要先備妥蔥、紅鴨蛋、紅雞蛋、石頭、金鎖片、銅錢放在浴缸內,嬰兒剃發前須先沐浴,並用紅雞蛋及鴨蛋在嬰兒頭上輕輕滾動三次,取其「紅頂」,希望他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蔥取聰明之意;紅雞蛋有再生、繁殖及圓滿之意,也希望長個雞蛋臉;紅鴨蛋希望他長得高壯的寓意。而蔥取意「聰明」、石頭取意「壓膽」,期待小朋友頭殼快快長硬,如同石子般堅硬、健壯;金鎖片及銅錢取意財運及好運、「大富大貴」。這一天,要做雞酒油飯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這天產婦的娘家會派產婦的兄弟,給外甥送「頭尾」。所謂「頭尾」指的是嬰兒從頭到腳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銀牌或金鎖、手鐲、腳鐲、鞋襪等。這種「頭尾」,在以前非常講究,尤其是有錢人家,一共要送「做滿月」、「做四月日」、「做周歲」等三次,其中以做滿月和做周歲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還要送蠟燭和「紅龜粿」。現在生孩子時一般朋友也會送衣物來,所以就另作「油飯」和「米糕」以為答禮,也有人用「酥餅」與「湯圓」為答禮的。對方為了表示回禮,就把少許的米放在鍋、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嬰兒健康。
驟及程序
先將石子、硬幣及蔥加入煮蛋水;
將搗碎之蔥及蛋黃抹在嬰兒頭發上,再將頭發洗凈;
剃發;
將紅蛋放在嬰兒頭上,輕輕的來回滾三次,口念:『鴨卵身、雞卵面,好親成,來相勻』。
(有紅頂之意,象徵未來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將胎發及石頭包在紅紙內,放於屋頂上。
或有舊俗例:由長輩將嬰兒抱至戶外進行喊老鷹的習俗,經嬰兒抱著繞行屋子一圈,用趕雞竹棒敲地邊唱說:「老鷹飛上山、囡子緊做官、老鷹飛高高、囡子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緊做父。」或說「老鷹飛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快做老父」。這些童謠大多是為小孩祈福,期待將來有所成就。古時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隻叫老鷹老鷹幾聲。最後將紅蛋分給圍觀或鄰近的小朋友。
親友禮俗:
外家:
嬰兒外婆此天會備「頭尾賀禮」及「外婆圓」送來女兒家。現今大多用禮金代替。
頭尾賀禮即是嬰兒從頭到腳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襪、手環及金飾。
外婆圓就是外婆送的粉紅色圓子。
親友:
多半送衣物、金飾及紅包等禮品,俗稱「送庚」;
或用紅線作一小袋將錢幣或銀元放入袋中,再將袋子掛在嬰兒脖子上,俗稱「掛領」。
喜家:
備油飯、米糕、酥餅、紅圓,現代人有用蛋糕、餅乾等答謝親友;
親友在回禮時依古禮須放少許白米及幾粒小石頭於容器中,以期嬰兒身體健康。
若是第一胎為男嬰,舊俗由父親帶著一隻雞、六瓶米酒及一盤油飯的「媒人禮」,去答謝媒人,媒人則以金飾回禮,且留下雞與油飯,但退回一半米酒。
嬰兒出生三天及滿月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並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前皆須於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
點燭火;
神前獻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並祈求嬰兒平安順利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只拜供神明;
燒壽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湯圓三碗;
上供品,酒供幾杯、筷子同樣擺雙;
點燭;
獻茶、酒;
焚香三柱,並祈求祖先保佑嬰孩快快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求採納 謝謝
F. 七月初七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農歷七月七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又名「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眾圍繞著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中文名
七夕節物風俗
時 間
農歷七月七日
性 質
漢族民俗活動
地 區
中國
祭月之儀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遺傳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認為盛於漢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對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古來自有女子拜月的傳統,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蟬祭月的傳說大約是最動人的畫面了。
婚育戀曲
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夏歷之尚七習俗孑遺下來,發展成為生長、長生的標志,而七月七更是長生又長生,故此這一日被稱為「人日」。《漢書》稱漢武帝七月初七生於漪蘭殿,誕於人日這一天必然有著種族繁榮、子民昌盛的吉兆。 傳統文化里,愛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連。在七夕的節物風俗里,這兩件事的關聯是很自然的。七夕節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無人,天河私語」了。
天河夜話
七夕蘭夜,許多少女會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傳說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在社會風氣開放的時代,也有情人們攜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聽天河私語的。
拜織女會
這是七夕節女眷們的聚會,叫做「拜織女」。少女、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准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
化生求子
七夕人們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其中有一種蠟制的嬰兒人偶,叫做「化生」。婦女們買回家浮於水土,為宜子之祥。[1]
乞巧之俗
七月七日,穿針乞巧
可以說,乞巧之習俗本是來源於七夕的愛情婚育文化,而後發展成為最主要的七夕節俗游藝活動。乞巧風俗日漸興盛,還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