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浪花一朵朵四大名將

浪花一朵朵四大名將

發布時間: 2022-08-24 08:39:15

A. 在春秋時代的三國裡面的楊氏名將有哪位/哪些人

楊姓名人 楊堅(公元541-604年),姓楊,名堅,鮮卑姓普六茹,名那羅延。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修築「京杭大運河」。楊震:名聲最大的古代楊姓名宦。勤奮好學,博覽群經,東漢時有「關西孔子」的稱譽。楊杏佛:又名楊銓,最早透露紅色中國真相的勇士。楊虎城: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1908年拉起打富濟貧的隊伍。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隊加入陝西民軍。任營長、游擊支隊司令。楊振寧:最早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人之一。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楊簡:楊姓歷史名人中壽命最長的人。南宋哲學家。生於1141年,卒於1225年,享年84歲。楊炯:楊姓成名最年輕的人。唐代著名詩人。幼年聰... 楊姓名人

楊堅(公元541-604年),姓楊,名堅,鮮卑姓普六茹,名那羅延。
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修築「京杭大運河」。
楊震:名聲最大的古代楊姓名宦。勤奮好學,博覽群經,東漢時有「關西孔子」的稱譽。
楊杏佛:又名楊銓,最早透露紅色中國真相的勇士。
楊虎城: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1908年拉起打富濟貧的隊伍。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隊加入陝西民軍。任營長、游擊支隊司令。
楊振寧:最早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人之一。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楊簡:楊姓歷史名人中壽命最長的人。南宋哲學家。生於1141年,卒於1225年,享年84歲。
楊炯:楊姓成名最年輕的人。唐代著名詩人。幼年聰敏好學,10歲就被選為神童,待制弘文館。27歲應制舉,補校書郎,官至崇文館學士。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稱「初唐四傑」。
楊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後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被士兵殺死。
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楊太真,是唐玄宗的貴妃,又稱楊貴妃。她體態豐腴,肌膚細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為妃,後因為美貌被唐玄宗召進宮中,封為貴妃,深受寵愛。楊氏一家因此而顯貴,堂兄楊國忠操縱朝政,敗壞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馬嵬驛,兵士嘩變,楊貴妃被迫自縊而死。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楊尚昆: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勇(瀏陽籍),開國上將。
楊至成,開國上將。
楊成武(長汀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得志(醴陵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總參謀長。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號稱明代博覽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罰到雲南充軍,其最有名的代表作為膾炙人口的詞——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掏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勉勵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秘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

B. 四大東北抗日英雄人物都有誰

1、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趙尚志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

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斗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3、周保中

1932年4月,到東北牡丹江地區發動抗日武裝斗爭。8月,應救國軍總司令王德林聘請為救國軍總參議,前方司令部參謀處長,將一部分願意堅持抗日斗爭的救國軍將領和部隊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並與當地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組建成綏寧抗日同盟軍。

1933年1月9日,周保中和王德林指揮救國軍守衛東寧阻擊日軍第八旅團進犯。4月,被中共滿洲省委派往寧安,創建抗日武裝。9月6日,協調救國軍余部與東滿游擊隊聯合攻打東寧縣城三岔口。

4、李兆麟

李兆麟,男,漢族,遼寧省燈塔市鏵子鎮小榮官屯人。中共北滿省委主要領導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負責人,珠河反日游擊隊副隊長、哈東支隊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北滿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

5、馮仲雲

馮仲雲於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曾任中共東北反日總會黨團書記,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秘書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第三路軍政委。

C. 四大名著介紹

【釋義】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委託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明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四大名著對往後的文學發展有了很大的貢獻。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精闢點評: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編輯本段]【《三國演義》】
鏈接:http://ke..com/view/2372.htm
作者:(元末明初)羅貫中
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
回數:共一百二十回
介紹:根據陳壽《三國志》,以及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一些民間傳說寫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元末明初,我國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章回體小說步入日臻完善的階段。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編輯本段]【《水滸傳》】
又名:《忠義水滸傳》、《江湖豪客傳》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明高儒《百川書志》著錄其所見本,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續文獻通考》認為是羅貫中所作。
水滸傳介紹:作者在《宣和遺事》及相關話本、故事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全書以描寫農民戰爭為主要題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故事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版本:水滸傳在流傳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本子。現在所見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後,有「征遼」和鎮壓方臘起義等情節;120回本又插增了鎮壓田虎、王慶的情節。後金聖嘆將此書刪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後的事,稱為70回(實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彥端,號耐庵。籍貫: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祖籍泰州海陵縣,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但他聰明好學,經常借書看,請鄰居教,有時還到學府去旁聽。就這樣,他讀了《大學》、《論語》、《詩》、《禮》等許多書。13歲時,已能在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琳琅。一次,鄰居老人病故,約請在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來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彥端試試。耐庵少年氣盛,欲顯其才,也不推讓,走過來一揮而就。後來,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氣和才氣的祭文,稱贊不已。主動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並且不收學費。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讀書,十分刻苦,他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大宋宣和遺事》,講晁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楊志賣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興趣,他常常在課余閱讀。還同小夥伴們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那時,蘇州城裡經常說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院燕青搏魚》、《李逵負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去消遣,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編輯本段]【《西遊記》】
作者:(明)吳承恩
又名:《美猴王》
回數:共一百回
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上創作而成。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活了將近80歲。
[編輯本段]【《紅樓夢》】
又名:《石頭記》《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 《情僧錄》 《大觀瑣錄》 《金玉緣》 《情界銓》
作者:(清)曹雪芹
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動。
介紹:紅樓夢寫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時代,內容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封建官僚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別是賈家的衰落過程,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說明了封建王朝必將衰落的歷史命運。作品語言優美生動,善於刻畫人物,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尤三姐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本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祖父曹寅,父輩的曹顒和曹頫相繼擔任江寧織造達60餘年之久,頗受康熙帝寵信。曹雪芹在富貴榮華中長大。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實質。從此他生活一貧如洗他能詩會畫,擅長寫作,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10載,增刪5次,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於過度憂傷和悲痛,到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貧病無醫而逝世(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兩種說法),入葬費用由好友資助。
[編輯本段]【開篇詞】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紅樓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水滸傳》: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西遊記》: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道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編輯本段]【各種續書】
1、《紅樓夢》的續書:《後紅樓夢》、 《栔續紅樓夢》、《綺樓重夢》、《紅樓續夢》、《蜃樓情夢》、 《新紅樓夢》、《紅樓復夢》、《續紅樓夢》、《續紅樓夢新編》、《增補紅樓夢》、《增紅樓夢》、《紅樓圓夢》、《繪圖金陵十二釵後傳》、《紅樓夢補》、《補紅樓夢》、《紅樓幻夢》、《幻夢奇緣》、《紅樓夢影》、《續紅樓夢》、 《太虛幻境》、《新石頭記》、《紅樓殘夢》、《紅樓余夢》、《紅樓真夢》、 《石頭補記》、《紅樓夢別本》、《木石緣》《寶黛因緣》、《新續紅樓夢》、《紅樓三夢》、《紅樓夢醒》、《鬼紅樓》、 《紅樓四夢》、《紅樓後夢》、 《紅樓再夢》、《紅樓重夢》、《紅樓續夢》、《再續紅樓夢》、《三續紅樓夢》、 《紅樓補夢》、《疑紅樓夢》、《大紅樓夢》、《風月夢》、《紅樓翻夢》、《繼又雲所見抄本紅樓夢》、《端方藏抄本紅樓夢》、《三六橋藏本紅樓夢》、《陳弢庵所見舊時真本紅樓夢》、《戴誠甫所見舊時真本紅樓夢》、 《紅樓夢新補》……
2、《水滸傳》的續書:《結水滸傳》(《盪寇志》)俞萬春、《水滸後傳》陳忱、《後水滸傳》青蓮室主人、《續水滸傳》冷佛、《水滸外傳》劉盛亞、《水滸中傳》姜鴻飛、《殘水滸》程善之、《水滸別傳》張恨水、《水滸新傳》張恨水、《戲續水滸新傳》嘉魚、《水滸新傳》楮同慶、《古本水滸傳》梅寄鶴、《新水滸》陸士鄂、《新水滸》西泠冬青……
3、《西遊記》的續書:《續西遊記》、《西遊補》、《後西遊記》、《新西遊記》、《西遊記續集》……
4、《三國演義》的續書:《續三國演義》、《反三國志演義》……

D. 祖國我愛你讀後感五十字

祖國,我愛您,愛您五千年的文化,愛您壯麗的山河,愛您勇敢的人民。
五千年漫漫征程,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文化,猶如長江大河奔騰不息,浩浩盪盪,又好像一卷橫幅風光無限綿延萬里,這里有彪炳千古的四大發明,璀璨奪目的唐詩宋詞。張騫出使西域,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天取經,鄭和七下西洋如朵朵浪花耀眼晶瑩。秦皇築就萬里長城,隋帝開鑿京杭運河,漢唐輝煌,康乾盛世,似道道美景,令人賞心悅目,贊嘆不已。
幅員遼闊,九百六十萬國土,三百多里的藍色海洋,是我們的家園。滔滔長江,滾滾黃河,是我們的血液,巍巍昆侖,挺拔的珠峰是我們的脊樑。雪域高原,風光旖旎的三峽是我們的名片。祖國的壯麗美景,讓我們目不暇接,這里有黃山的雲海,泰山的日出,還有雲貴的溶洞、黃果樹的瀑布------我要放聲高歌,唱一曲【歌唱祖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當烏雲籠罩祖國大地時候,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奮起抗爭,報效祖國,屈原行吟澤畔,投汩羅江死諫,岳飛高喊「飢餐胡虜肉,渴飲胡虜血」的決心,文天祥唱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至今我們仍不忘抗日名將吉鴻昌的木牌上面寫有「我是中國人」的字跡,至今我們還聽見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打響的槍聲,至今我們還看見劉胡蘭凜然面對敵人屠刀的畫面-------英雄長已矣!古往今來,一曲曲悲歌,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都抒發一種樸素而純真的感情——祖國啊,我愛您!

E. 求兩篇讀書筆記《三國演義》,《水滸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里,耳畔就彷彿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著歌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著《三國志》為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群眾面前,並為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一部內容豐富蘊涵深刻的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為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學者們列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它,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准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卷描繪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其中。這里既有鼓角錚鳴,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眾不同之處吧。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致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並吳,諸葛孔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說:「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溫暖,它字里行間蘊含著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為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巨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總計1458 個字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文學中一部名著,講的是梁山108位好漢起義反抗朝廷,後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滸傳》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字:忠和義。

忠就是對人民對國家很忠心。宋江對梁山事業很忠心,對國家也是忠心耿耿,這就是忠。他大破遼兵,為國出力,就是最好的證明。

忠,也許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水滸傳》里的108位好漢每個人都做到了義字,他們都可以為別人赴湯蹈火,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別人的性命都願意。而我們現在,誰能做到以命換命呢?所以,我們很少做到義這個字。

我記得魯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惡霸鄭關西欺負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鄭關西,雖說有些魯莽,但這種為素不相識的人打抱不平的義氣是讓人敬佩的。

而我們社會上也曾有一些賣國賊和壞蛋,像秦檜、汪精衛,他們根本就是不忠不義,他們跟108位好漢相比,有著天壤之別。而社會上也有一些人,他們也像108位好漢那樣,有忠有義。對國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義,這種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說宋代的抗金名將岳飛,他不圖名利,一心只想精忠報國,他是我心中最偉大的英雄。

再比如說像《亮劍》里的李雲龍,他也是一個有忠有義的人。他對祖國人民赤膽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很講義氣,有一次,他的戰友失血過多,他要醫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給朋友,看的出來他很講義氣。他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F. 中國歷史各朝代名將,你知道多少

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滿江紅·小住京華》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這片熱血的土地上浮現出數不勝數的歷史名將,也浮現出無數贊美英雄名將的名句,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國歷史英雄名將以及相關事跡。

春秋戰國:白起、管仲、孫武、樂毅、蒙恬、田穰苴、吳起、范蠡、廉頗、李牧、吳起、田單、趙奢、王翦、

秦漢:張良、韓信、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周亞夫、衛青、彭越、趙充國、

三國:諸葛亮、陸抗、鄧艾、張飛、呂蒙、張遼、關羽、周瑜、陸遜、

魏晉南北朝: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

隋唐朝:楊素、賀若弼、韓擒、虎李靖、郭子儀、尉遲敬德、李孝恭、王孝傑、李光弼、李晟

宋:岳飛、曹彬、曹瑋、楊業、潘美、李繼隆、宗澤、韓世忠、狄青、種師道、吳玠 明朝: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馮勝、傅友德、沐英、戚繼光、俞大猷、王守仁、李成梁


G. 我的家鄉作文500字

我的家鄉作文500字
鬱郁蔥蔥,少不了它;百花爭艷,少不了它——我的家鄉。它雖沒有浩浩盪盪的黃河,也沒有清澈見底的灕江;它雖沒有峰巒雄偉的泰山,也沒有紅葉似火的香山,卻有著古樸的美,獨特的美。
說起我的家鄉,它雖不是名鎮,但那裡也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鄉,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你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鵑花奼紫嫣紅,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鳥鳴了,那是小鳥正在唱著春天的歌兒呢!下過一陣雨後,在我家鄉的田園里,萬物生輝,美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家鄉的小溪顯得更加清澈,微波盪漾,泛著金色的光。春天的家鄉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鄉,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著采蜜。午後,知了在樹上長鳴。夜晚,蟋蟀在草叢高歌。家鄉有片池塘,荷花開得正旺,蜻蜓滿天飛,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家鄉的孩子們在荷花池裡盡情地享受歡樂:游泳,摸魚,捉蝦,采藕。
秋天的家鄉,穿著金紅色的庄嚴的晚禮服。家鄉的田野里,到處是金紅的果子。大街兩旁的樹葉,蕭蕭地落下,發出「簌簌」的響聲。家鄉的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家鄉的冬天很美,但沒有雪花飛揚的風雅景色,大雪遍地的壯麗風光,惟有那一條條清秀的小河,一座座古老的小橋,裝飾著家鄉。
春迎來了夏,夏迎來了秋,秋迎來了冬,冬迎來了春,故鄉的四季在變幻,但是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永遠不變的,他永遠是第一位,因為我愛我故鄉的四季,和我的故鄉。
這就是我的家鄉—江門。

H. 四大名著其中一部讀後感400字

讀了《三國演義》,突然發現了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是趙雲。
說到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還有很多,有名氣比趙雲更大的劉備、關羽、張飛……而在武藝上,除了剛才提到的劉、關、張三人以外,還有「三英戰呂布」之一的主角----呂布,此外,還有如李典、張遼、樂進等等的一些魏國猛將,也有出色的武藝,可見,趙雲的武藝,也並非是一支獨秀,那,為什麼我會最崇拜趙雲一人呢?
那就是因為,他的性格、為人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後人為人處世立下了一個很好的「樣板」。
先說說呂布吧!在武藝上,他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三英戰呂布」中,我們可一看出,呂布在劉、關、張三人的合力圍攻下,仍能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可見,他的確有著過人的武藝。但,從平時的一些為人處世上,他不可否認,他的確是個小人啊!一個唯利是圖、貪戀美色的小人。不值得我們去崇拜!
說到關羽,我想,就算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知道關公了吧?的確,關羽重情重義上,是為後人所贊賞的,他與劉備和張飛之間的友誼,是多麼的深啊!在《三國演義》的開始,說到「桃園結義」,其實,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並沒有這一故事,我想,作者羅貫中是為了更深刻的表達他們的友誼,情同手足的友誼,因此,寫上了「桃園結義」。但,不管怎樣,他們情同手足的兄弟情義,是不用置疑的。關羽流傳千古,讓世人崇敬!但,我覺得,他還有一個弱點,是不如趙雲的,就是,與下屬的相處方面,他的確要向趙雲學習,大家是否記得?在關羽「大意失荊州」里,當時,關羽可是士氣高昂啊!攻下了襄陽,又把樊城團團包圍,但,後來,吳國的呂蒙向孫權建議,趁機襲奪荊州,魏、吳兩軍匯合,合力攻打關羽,關羽大敗,只好退回麥城,其實,當時,在關羽後面,還有2名蜀將,是作為後續部隊的,關羽如果和他們好好合作,仍有機會挽回敗局,但,這時候,他說出了一句話:「等我回去以後,要好好的處置他們」。這可是致命的,等你回去以後,就不僅是殺頭的罪了,說不準,還要惹來滅族之災,請問,還敢讓你回來嗎?因此,後來這兩名蜀將降吳後,關羽便孤軍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最終,關羽和關平在此被孫權下令所殺,這,就是他為人高熬,與下屬相處欠佳種下的惡果!
說到張飛,最精彩的,要數「大鬧長板坡」了,他一人在橋頭,嚇跑了曹操的千軍萬馬,的確有過人的膽量啊!但,我覺得,他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為人沖動,在「三顧茅廬」中,諸葛亮在床上睡著,劉備只有站在門口等,這時候的張飛,就險些要放火燒屋了,幸好關羽攔著他,要不,就壞了大事了。還有一幕,在「火燒連營」里,關羽死後,張飛整天沉浸在悲痛中,常常喝酒,醉了就鞭打士兵,這時候的他,想的,不是為義兄報仇、不是為國家未來著想,這,也造成了後來他的部將范僵、張達無法忍受他的鞭打而刺殺了他,也宣布了這為歷史風雲人物一生的終結!
劉備,在《三國演義》里,作者為了崇劉貶曹,把劉被寫的十分的仁慈,但,《三國志》的記載,真實的劉備,脾氣和張飛相差無己,在劉備得荊州不久,遭到魏軍50萬大軍壓境,出了「趙子龍單騎救阿斗」的故事,當時,劉備等人突圍了出來,不見趙雲了,有一個人說看見趙雲往魏軍方向去了,劉備一聽,提起武器就往這人身上打,這個人,就是靡芳,這顯示出了劉備對趙雲的信任,但,靡芳也是蜀國大將啊,至於這樣嗎?還有一些劉備的「打人事件」,作者把它記在了張飛的頭上,目的,也只有一個----崇劉貶曹。
趙雲,我覺得,他是蘊涵了上述人物的優點的結晶啊!一來,他武藝高強是不用置疑的,從剛才提到的「趙子龍單騎救阿斗」,可見,他武藝的高強,當然,他能成功地突圍,與曹操的愛才憐將,沒有放箭有著密切關系,要是放箭的話,我想,十個趙雲,也被射成「刺猥」了。這里,一件事,可以反映他兩格優點,一:對劉備忠心耿耿,無論如何,都得找回阿斗。二:武藝高強。還有一點,我人為,趙雲處事非常冷靜,記得有一回,吳、蜀關系惡化,劉備的夫人帶著年少的阿斗要離開蜀國回吳國,趙雲一路追著,最後,在一條大船上追上了,當時,船上的士兵和一些宮女,紛紛拔劍刺向趙雲,但,這畢竟只是一些「蝦兵蟹將」,趙雲如果要血洗這條船,請問需要一盞茶的時間嗎?但,他十分冷靜,眼前的,是劉備的夫人,得罪了,不僅破壞他與劉備之間的關系,還將影響兩國之間的關系,但,阿斗,也不能就此被帶走啊!因此,他只是做防禦性的擋,並沒有攻,最終,這件事的和平解決,他功不可沒,如果換上脾氣暴躁的張飛,結果,就可能會是大大相反了!可見,趙雲在這么緊急的關頭,仍是多麼冷靜啊!其實,根據《三國志》記載,很多事情,劉備都十分放心地交給趙雲去辦,到後來的諸葛亮,也十分信任趙雲,而趙雲,也十分盡職盡責,據說,趙雲一生中,只打過一次敗仗,並且,那次是諸葛亮要他去當掩護的,人少不敵人多,也無可奈何,據說,那次雖兵敗,但,作戰的東西,並沒有丟三落四,諸葛亮問為什麼?大家都說:「是趙雲走在最後一個,給他們斷後的。」戰敗了,撤退,大將走在士兵後面啊,這有多少人能做到?但,他並沒有因此接受諸葛亮的封賞,他說:「這些東西,留給下次做戰用吧。」可見他心裡,處處為國家著想,這是多麼高尚的品格啊?
如果你問我崇拜歡的歷史風雲人物是誰?我會不用置疑的說:「趙雲」。因為,趙雲,有著過人的優點,是一名優秀的將領,讓後人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I. 浪花一朵朵中的凌曄的扮演者是誰

《浪花一朵朵》中的抄凌曄的扮演者是:【馬騤】

馬騤,1993年4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石市,華語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

2011年,推出首支個人單曲《愛我就抱緊我》,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1]

同年,出演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

201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少年四大名捕》。

2015年,在青春勵志偶像劇《花火》中飾演凌驍 。

2017年,主演青春勵志劇《浪花一朵朵》。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