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像一朵鮮花曲式分析
『壹』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和「低調做事高調做人」哪個更好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更好。
有人說:「德行越高尚的人,為人就越低調。」確實如此,我們發現,越是身處高位,德行高尚的人,不論他的處世還是為人,都極為謙虛謹慎,低調是他們為人處世最好的一種態度。
《菜根譚》中說:「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一個人不管有多少聰明才智,也要像稻穗一樣,懂得低下頭,收斂自己的鋒芒。這樣不僅能保全自己,也是在暗蓄力量,最終走向人生高處。
而一個人如果過於傲慢,凡事我行我素,過分張揚,則容易招人嫉恨,導致不得善終。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低調做人,是一種謀略,更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明代著名學者呂坤在《呻吟語》里說:「分明認得自家事,只管擔當,直前做去。」一個人既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也要有堅定自己信念的勇氣,勇往直前。
《呻吟語》里還有這樣一句話:「此心果有不可昧之真知,不可強之定見,雖斷舌可也,決不可從然人諾。」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平,也有著不可改變的定見。在處事過程中,我們要勇於表達我們自己的想法,並堅持自己的主張。
高調做事,不僅能讓你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能把你的學識、技能展現出來,獲得大家的認可。相反,如果一個人總是默不吭聲,凡事畏畏縮縮,即使你有再大的才華,也很難被人看到,最終泯然眾人矣。
有智慧的人都明白,高調做事,是他們能力的一種展示,也是處事的一種態度。
『貳』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來源:
主題「多彩的秋天」實施過程中,帶領孩子們去校園內找秋天,好多孩子都對樹木的變化感興趣,有的發現樹葉變枯了,有的發現樹葉隨風飄到了地上,甚至有的小樹光禿禿的了,看到這些,孩子們很難過,以為小樹枯死了,當我告訴他們,這是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小樹還是有生命的,到了明年春天,又會變綠的,孩子們都露出了喜悅的神情。樂曲「小樹和小精靈」,孩子體驗到的就是有生命的小樹和小精靈快樂游戲的愉悅情緒。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通過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情節、動作、初步感知樂曲的曲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2、創編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動作,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准備:
有小樹生長的生活經驗 小樹和小精靈的胸飾 仙女棒
活動過程:
一、 游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復習已有經驗,木頭人的不同造型)
二、 欣賞樂曲
1、聽樂曲「小樹和小精靈」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很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
2、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用心聽音樂,根據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音的高低做動作,辨別C大調的各音,訓練聽覺。
2、正確地使用節奏樂器,會用相應的樂器演奏打擊樂,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3、通過視唱、打節奏,掌握彈奏方法,練習彈奏曲子,激發幼兒的興趣,體驗集體演奏的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活動准備:
1、語言節奏譜一張
2、打擊樂器數個
3、打擊樂譜一張
4、樂譜表一張
5、電鋼琴數台
活動過程:
1、《律動》進場,
1)老師發口令:「小兵們准備出發」幼兒「是」在進行曲的音樂伴奏下有精神地走步。
2)音樂變弱:幼兒輕輕走路,老師按音樂的節奏輕聲說:
××××О,××××О
發現敵人 , 認真偵察!幼兒彎腰半蹲著輕輕地走,手做持槍狀邊走邊做尋找狀進行偵察。
3)音樂變高(高音區)幼兒挺胸抬頭走路,老師發令:
××××, ×Ο×Ο ×Ο ×Ο
准備射擊!幼兒做向天空射擊打槍狀,嘴裡發出: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慣用秧歌步跳綢帶舞,表現綢帶舞歡樂、熱烈的氣氛,基本做到舞蹈動作協調、合拍。
2、藉助兒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動作。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人手兩根綢帶,錄音機、磁帶, 巧虎布偶一個,巧虎笑臉小貼紙若干、老師扮巧虎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巧虎手偶,與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巧虎。很高興見到你們,我最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唱唱跳跳吧!
一、復習唱遊《巧虎之歌》
二、學習韻律活動:《擁軍秧歌》
今天巧虎我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禮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磁帶:這裡面會是什麼呢?豎起小耳朵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地聽一聽。
2、欣賞《擁軍秧歌》音樂一遍。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怎樣?(很熱鬧、高興)
我還會聽著這段音樂跳舞呢!你們想看嗎?(想)
三、學習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範舞步:左腳向前跨一步,右腳向前交叉,左腳再向後分開踏一步,右腳向後收回。
(2)這種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們想不想也來跳一跳?(想)
四、幼兒學跳秧歌十字步
(1)組織幼兒站在凳子前面跟著老師的兒歌進行練習(向前交叉,向後分開)
(2)教師提出舞步姿態要求:腳跨出時要輕,兩手在身體兩側自由擺動。
(3)組織幼兒分組反復練習。(熟練後聽著巧虎哼的音樂有節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樂,幼兒拿著綢帶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5)聽錄音機里的音樂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兒表演
請舞步動作優美的小朋友到台前來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並評選出姿態最優美的幼兒進行獎勵。
小網路:《擁軍秧歌》也稱《擁軍花鼓》或《擁護八路軍》,是一首陝北民歌。該歌曲表達了陝北人民對八路軍和朱總司令的擁護和愛戴。表達了對對八路軍以及朱德總司令發起的南泥灣等大生產運動的贊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熟悉三種節奏型:︱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 —∣。
2.學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的節奏。
3.嘗試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准備:
三種節奏型、節奏及身體動作圖譜、圓舞板、碰鈴、鈴鼓。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位小客人,咱們看看他們是誰。
2.出示三種節奏型讓幼兒認識,並用嘴巴和小手拍一拍,所以說他們的節奏。
二、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聽音樂,用身體動作看圖譜表現節奏
1.這三種節奏型很調皮,他們就藏在這首好聽的樂曲里,我們把他們找出來(出示節奏圖譜)
2.引導幼兒找一找每種節奏型出現了幾次。
3.引導幼兒整體用小手拍出節奏,再用身體動作整體打一遍節奏。
4. 用身體動作分聲部聽音樂打出整首樂曲的節奏。
三、嘗試用樂器演奏樂曲並學習看指揮。
四、交換樂器演奏,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蘋果豐收》是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一首打擊樂曲目,這首樂曲旋律優美,動聽,表現了人們在豐收的果園里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
在上課之前,我就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特別的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上這一節課,更別說是上好了。因為之前所看到的打擊樂課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實在是有些難,而且沒有一點趣味性,那樣的模式對於我來說也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在我個人來說是沒有信心以那樣的形式上好這節打擊樂課的,因為無論是孩子還是我自己都是一個新手,而且對於剛上大班的孩子來說,如果一點趣味也沒有的話,他們的注意力靠什麼來吸引呢?因為單純的打擊樂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壓力很大。活動中根據自己的設計和想法去上,怎麼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覺到特別的輕松,在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也很好,我也很輕松的就把教學目標完成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欣賞猴耍》適用於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欣賞猴耍》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
2、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
3、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准備:
《猴耍》音樂磁帶,小猴子的頭飾每人一個,關於猴子的視頻。
活動過程:
1、圖片——「花果山」導入。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花果山(多媒體展現花果山)
2、(1)多媒體展示視頻——《動物世界-聰明的猴子》
(2)師幼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見小猴子在干什麼?
幼兒:撓癢癢……
師:請小朋友來學一學小猴子的.動作。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猴耍》
(1)師:聽了這個音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師:音樂里的小猴子到底在干什麼呢?
(2)教師拍手感受音樂ABA式音樂結構。(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快拍手,中間部分慢拍手)
4、教師根據猴耍音樂完整的示範動作。
(1)師幼談話。
師:老師表演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動作?
師:老是做得最多的一個動作就是——單腳吸腿跳。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學習一下這個動作吧。
5、幼兒跟隨教師做律動兩遍。
6、幼兒創編動作表演。師: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做什麼動作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猴子撓癢癢、爬樹、摘果子。……的動作,並把這些動作加入到我們的音樂活動中來。
7、游戲——猴寶寶和猴媽媽一起做游戲捉迷藏。
8、結束部分。我們小朋友去動物園的時候可要離動物遠一點,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現在天色已晚,我們坐車回家吧。
小網路: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海南島四季如春,一年四季各種鮮花竟相開放,我常帶孩子到附近公園賞花,幼兒被公園里各種美麗的鮮花吸引著,有的幼兒在聞花香、有的在專心致志地觀察,還有的與鮮花合影……於是我組織了音樂欣賞《趕花會》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開展想像創作,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盡情地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新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熟悉「趕花會」樂曲的旅律,知道樂曲ABA結構感受樂曲既歡快又優美的情緒;感知B段樂句的起止和過程。
2、創設花園情境,通過賞花創編各種不同花的造型動作。
3、學習與同伴協調表演,並注意不碰撞自己的同伴。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感知樂曲ABA結構,感受樂曲既歡快又優美情緒。
2、難點:創編各種不同花朵的造型動作。
四、活動准備
1、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花。
2、活動室四周布置成花園,創設賞花情景。
3、電腦動畫課件、照像機
4、花朵、鴨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活動室外准備)隨前奏音樂做睡覺起床梳理羽毛的動作。
(2)隨A段音樂學小鴨走、游泳動作入活動室。
(3)幼兒在活動室賞花,引導幼兒觀察花朵造型後擺個花的造型。
(二)欣賞花開過程(播放各種花開視頻讓幼兒欣賞)
討論:花開得漂亮嗎?你能用動作擺個花的造型嗎?看到這么美的花,心情怎樣?如果你是個音樂家你會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花開?
(三)欣賞B段第1遍。
提問:聽完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你想到什麼?為什麼?
欣賞B段第2遍(結合課件B段)。
小結:這是一段悠揚的音樂,美麗的花朵伴隨著音樂慢慢地開放,用自己的動作來感受一下吧!(幼兒隨音樂即興自由感受)
(四)欣賞B段第3遍,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花開。
(1)鼓勵幼兒做不同花的造型,選擇有創意的全體模仿。
(2)音樂中的花是隨意開放的?還是跟隨音樂句子一句句開放的?(結合花開視頻)。
提示幼兒一個樂句只開一朵花以此感受B段樂句的起止及過程。
(3)幼兒合作開花造型,玩照像游戲(幼兒戴花朵頭飾)「小朋友有朋友,花兒也想交朋友,你能用動作表示花兒交朋友嗎?」(提醒幼兒動作互相協作不相互碰撞)
(五)欣賞A段第一遍,感受A段歡快情緒。
(1)花開得這么美,有一種小動物也要趕來欣賞花朵,我們來聽一聽,是誰來了?
討論:聽完音樂有什麼感覺?是誰來了?為什麼?你覺得這段音樂和花朵的音樂一樣嗎?為什麼?
(2)欣賞A段第2遍(結合課件)
小結:這是一段歡快的音樂和花開時優美的音樂不一樣:小鴨子跟著媽媽,急急忙忙地趕路它們要到花園里賞花,心情非常高興。
(3)幼兒表演感受A段歡快情緒。
(六)欣賞第三段音樂
小鴨子看完了花,會到哪裡?我們來聽聽……
問: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相同?為什麼?
小結:這也是一段歡快的音樂,小鴨子看完花了,跟著鴨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所以小鴨子去花園和回家的心情是一樣的,所以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七)完整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結構。
(1)完整欣賞音樂,給音樂起名字。
(2)分角色隨音樂完整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欣賞樂曲,理解歌曲內容。
2.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變化,能隨著樂曲表演。
3.初步學慣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准備:
花燈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花燈圖片。
3、學習歌曲《大家來看燈》。
①跟著音樂的節奏,念歌詞。
②隨著教師的琴聲,一句句地學唱歌曲。
③分組演唱。
4、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
鼓勵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大膽想像,通過各種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
延伸:請幼兒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家長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內容與要求: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材料准備: ppt課件、鋼琴伴奏:魚兒的夢
活動設計:
一、音樂游戲 :小魚游;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干什麼? 那麼小魚到底在干什麼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里睡。(ppt1) 小魚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里睡著了? 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里睡著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為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 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為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著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為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你來學著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 在夢里,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干什麼呢? 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裡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
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著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叄』 音樂欣賞的曲式分析內容有哪些
,音樂中有一個概念比較寬泛,即"結構"概念。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方面來解釋,一個是指音樂在空間上的結構,我們稱之為"織體",另一個是在時間上的結構,專業名詞是"曲式"(music form)。
為什麼說曲式是"時間上的結構"呢?一部音樂作品,無論是長篇巨制,如交響曲、歌劇,還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時間的延續中一點一點地鋪展,而不可能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在瞬間就能大致把握整體結構。這種在時間上的延續,正是音樂藝術的一大特點,所以音樂被稱為"時間的藝術"。而音樂在時間上的延續,無論長短,兩三分鍾或兩三小時,都必須有一個結構框架,有個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這種結構框架或者章法,就稱之為"曲式"。它不是預設的理論,而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思維範式。
曲式有很多種,正如大的宮殿有大的結構,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樣。無論大小,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創新之作,都會包含以下三個原則:對比,變奏、重復。
對比是由作品中的多個音樂材料造成的,它們在旋律形態、節奏型、情緒特徵上的不同給聽者帶來了新鮮的感覺。一部作品多少總會有些對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對比幅度會比較大,對比的材料會比較多,相對來說小型作品的對比幅度就小些,材料也沒有那麼多。
變奏手法是將一個音樂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徵的情況下進行變化,一方面仍可使人聽出原型同時又有新鮮感。比較簡單的變奏是基本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型甚至和聲,只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裝飾。稍復雜些的,則會將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織體、和聲都做較大幅度的改變,甚至只是選取原材料的某個因素加以發展,以至於幾乎聽不出它們和原型的聯系了。音樂作品中的"展開"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變奏。
重復是指音樂材料的再次出現。一發而逝是音樂藝術的特性之一。為了讓聽者對音樂素材留下深刻印象,重復或者帶有變化的重復就是必須的手段。此外,再現也是重復的一種形式,當一個音樂材料呈示之後,有新的因素出現,在新因素後面前述材料的重新出現,稱作再現,這種手法可以給全曲帶來呼應、對稱、穩定的感覺。再現可以是原封不動的,也可加以變化,使之獲得一種總結、升華的效果。
上述三個原則並不是互相無關的,它們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滲透。比如,帶有變化的再現,實際上體現了變奏原則,同時又因為它的變化,產生了對比效果。
曲式的確立是通過各種音樂要素的綜合運用獲得的,特別是和聲與調性在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主和弦可以獲得段落的收束感,調性的變化不僅可以帶來對比,還常常意味著下一個段落的開始,再現通常建立在最初調性的回歸上,等等。
音樂的曲式按照傳統可以分為兩類,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復二部曲式,復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變奏曲式,迴旋曲式,奏鳴曲式。我國音樂理論家楊儒懷教授則以曲式的共性特徵,將它們歸納為"並列曲式"、"再現曲式"、"復合曲式"、"循環曲式"、"變奏曲式"和"奏鳴曲式"、"迴旋奏鳴曲式"、"復調音樂曲式"、"套曲曲式"和"邊緣曲式"。本書部分採用楊儒懷教授的分類法,有選擇地作賞析性介紹。
(一)並列曲式
一部曲式
並列曲式中,最小的是一部曲式。它是由單一樂思的陳述和對該樂思的不間斷發展構成的。在一部曲式內部,包含數個樂句,但中間不能劃分出段落來,也就是說,在中間沒有結束性停頓,只是到最後才有肯定的收束。很多短小的民歌都是一部曲式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內蒙民歌《嘎達梅林》、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等等。舒伯特的歌曲《野玫瑰》雖然有多段不同的歌詞,但旋律卻只有一個段落,它本身是一部曲式的。
一部曲式可以是比較簡單的、由幾個並列的樂句構成,也可以比較復雜,由樂思的一系列發展構成。請聽兩首波蘭作曲家肖邦(Chopin)的鋼琴作品,先聽B大調前奏曲,它明快而美麗,其中有一個素材多次重復,變化,雖然非常短小,卻包含了"起承轉合"的全部過程,十分完滿。
曲例一:肖邦B大調前奏曲op.28,no.11
另一首是b小調前奏曲,速度比較慢,略帶憂郁的味道,在寧靜的伴奏音型之上,一條舒展的歌唱性旋律從容地鋪展,情緒漸漸地推向一個高潮,之後降落下來,接著這條旋律再一次展開,通過重復和變化形成第二個更加充分的高潮,然後漸漸回落,在一片寧靜之中收束,給人留下意蘊深長的感覺。
曲例二:肖邦b小調前奏曲op.28,no.6
一部曲式雖然比較短小,但內部結構多種多樣,就像萬花筒一般變幻無窮。
二部並列曲式
二部並列曲式由兩個段落構成,它們在情緒、旋律形態、調性、和聲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對比,可用A+B表示。我們熟悉的劉熾創作的歌曲《我的祖國》就是這樣的曲式,第一部分是旋律婉轉抒情的領唱,帶有敘述性,第二部分是頌歌般的情緒熱烈的合唱,達到了全曲的高潮,兩個段落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又是完整和諧的。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也是A+B結構的。這首歌表現了一個痴情的姑娘年復一年地等待著遠游他鄉的未婚夫。在一個由弦樂演奏的溫柔抒情的引子之後,女高音唱道:
冬天早過去,
春天不再來。
夏天也要消逝,
一年年地等待。
我始終深信你一定能回來,
我曾經答應你,
我要忠誠等待你,
等著你回來。
在音樂上,作曲家將歌詞處理為四個樂句,旋律優美綿長,有些憂傷,表現了姑娘的期盼之情。這是全曲的第一部分,在a小調上。第二部分轉到了明亮的A大調上,這一段沒有歌詞,只是用母音"啊"來唱,情緒變得稍稍活躍,句法也比較自由,作曲家讓我們看到了純潔少女的形象,又讓我們聯想到她在幻想美好的重逢時刻。這兩部分整個重復了一遍,歌詞是:
假如你現在還活在人間,
願上帝保佑你,
當你跪在上帝的面前,
願上帝祝福你。
我要永遠忠誠地等待你,
等待你回來。
你若已升天堂,
就在天上相見。
B段仍然是用母音"啊"來歌唱,和前面完全相同。最後還有一個器樂的尾聲。
全曲的結構是:
引子 ||: A B :|| 尾聲
譜例一: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
A部(僅開頭部分):
B部(僅開頭部分):
這首曲子中A和B的素材是完全不同的,這使兩個部分形成了大幅度的對比,但作曲家為了使全曲有完滿的收束和呼應,有內在的統一感,用器樂尾聲再現了引子素材。
曲例三: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錄音為器樂版本,不帶重復)
為使讀者易於理解各種曲式的基本原則,這里選用的都是比較簡單的例子。事實上,音樂創作是自由多樣的,作曲家們總會在基本原則的范圍內作出自己的創新。
三部並列曲式
三部並列曲式用A+B+C來表示。三個部分的素材各不相同,形成對比。這種形式在音樂作品種不是很常見,因為不同素材的段落多了,會缺少凝聚力,聽者的注意力也會分散。不過有個非常精彩的例子,舒伯特的歌曲《春夢》。歌詞是繆勒的詩,它本身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和形象:
我夢見遍地使鮮花,
正像那五月的光景,
我夢見那如茵的草地,
小鳥發出歡樂的歌聲。
但雄雞已在報曉,
我睜開我的眼睛。
四周是黑暗寒冷,
只聽到烏鴉的叫聲。
是誰在玻璃窗上,
畫滿這些枝和葉?
你會笑我還在夢中,
在嚴寒的冬天裡卻作著春天的夢。
舒伯特將這三種不同的情緒--美麗的夢境、突然的驚醒、心酸的自嘲--用三種完全不同的音樂做了生動貼切的表現。第一段是在A大調上的輕快的6/8拍,旋律彷彿帶著笑意,洋溢著幸福的感情,鋼琴伴奏的節奏型就像是心兒在歡快跳動。第二段速度陡然加快,調性非常不穩定,一直在變化,旋律則變得局促不安,鋼琴伴奏令人心驚。第三段速度一下子變慢了,情緒轉為傷心、無奈,調性從D大調轉向A大調,最後落在了凄涼的a小調上。如果仔細分析一下旋律,第一和第三段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這使首尾獲得了內在的聯系和呼應。
和前面的《索爾維格之歌》一樣,《春夢》的三段音樂也做了整體的重復,三段歌詞是:
我夢見美麗的姑娘,
她給我溫暖的愛情,
我夢見撫愛和甜吻,
夢見幸福和歡欣。
但雄雞已在報曉,
我心也隨它?醒,
我孤獨地坐在這里,
回憶著甜蜜夢境。
我重新閉上眼睛,
心兒在不住地跳動,
窗上樹葉兒幾時發青?
愛人幾時才能重逢?
《春夢》的結構是:
引子 ||: A B C :||
譜例二:舒伯特歌曲《春夢》
A段開頭:
B段開頭:
C段開頭:
曲例四:舒伯特歌曲《春夢》(不帶重復)
三部並列曲式雖然可以用A+B+C來表示,但實際上也是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三個部分採用同一個素材,後兩個部分是對該素材的發展和衍生。
至於四部或更多部分的並列曲式,就不一一介紹了。
上述各種曲式結構,都可用於一首獨立的樂曲,也可作為大型曲式中的一個部分
『肆』 海涅德國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詩人,作品有什麼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又譯亨利希·海涅,1797-1856)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海涅出生在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破落的猶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崙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制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崙「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
《羅曼采羅》(1851年)優美的詩篇吸引了很多作曲家為其譜上曲子,據《音樂中的海涅》(貢特·麥茨納著,1989年出版)一書記載,為海涅詩歌譜曲或改編加工的曲目約一萬首,其中被譜曲次數最多的是:《你像一朵鮮花》388曲孤獨立著的一棵蒼松》209曲我在夢中哭泣》149曲《美麗的五月》130曲
『伍』 海涅的詩歌!!
我又走上從前的舊路
我又走上從前的舊路,
那非常熟悉的胡同;
我走過我戀人的家門,
卻已是人去樓空。
街道盡是那樣狹窄!
石子路令人難忍!
房子像倒到我的頭上!
我盡力拔足飛奔!
五月已來到人間
五月已來到人間,
花木都欣欣向榮,
那薔薇色的雲彩
飄過蔚藍的天空。
從高枝茂葉叢中
傳來夜鶯的歌唱,
在那綠苜蓿之中
跳著白色的羔羊。
我不能唱,不能跳,
病倒在芳草叢中;
聽到遠處的音響,
我做著莫名的夢。
啊,我真願
頭說:
啊,我真願變成一張小板凳,
供我的心上人擱腳!
任她怎樣踏我,踩我,
我也決不抱怨、喊叫。
心說:
啊,我真願變成一隻小布袋,
供我的心上人插針!
任她怎樣戳我,刺我
我也一樣快樂、歡欣。
歌說:
啊,我真願變成一片小紙頭,
供我的心上人卷發!
我要悄悄湊近她耳邊,
對她訴說我心裡的話。
乘著歌聲的翅膀
乘著歌聲的翅膀,
心愛的人,我帶你飛翔,
向著恆河的原野,
那裡有最美的地方。
一座紅花盛開的花園,
籠罩著寂靜的月光,
蓮花在那兒等待
它們親密的姑娘。
紫羅蘭輕笑調情,
抬頭向星星仰望;
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話
偷偷地在耳邊談講。
跳過來暗地裡傾聽
是善良聰穎的羚羊;
在遠的地方喧騰著
聖潔的河水的波浪。
我們要在那裡躺下,
在那棕櫚樹的下邊,
吸引愛情和寂靜,
沉入幸福的夢幻。
在我的淚水裡面
在我的淚水裡面,
有許多鮮花怒放,
而我的唉聲嘆氣,
變成夜鶯的合唱。
如果你愛我,姑娘,
我把花全部奉贈,
而且在你的窗前,
發出夜鶯的歌聲。
山嶺和古堡低頭俯瞰
山嶺和古堡低頭俯瞰,
明澈如鏡的萊茵河,
我的船兒歡快地揚著帆,
劃過日光里閃亮的金波。
我靜靜地觀賞著那
嬉戲的浪花,跳盪的漣漪,
在心胸深處不知不覺又有
沉睡了的情感復活。
美麗的河流含笑點頭,
誘我投入它的懷抱;
可我了解它:表面光明,
內里卻藏著死亡和黑夜。
笑臉迎人,胸懷詭詐,
河啊,你正是我愛人的寫照!
瞧,她不也會親親熱熱地點頭,
她不也會嫵媚溫柔地微笑。
我站在黑暗的夢中
我站在黑暗的夢中,
凝望著她的畫像,
她那可愛的面貌,
像暗暗活起來一樣。
一種奇妙的微笑,
浮在她嘴唇周圍,
而她那一雙眼睛,
閃耀著憂傷的眼淚。
從我的兩頰上面,
也不由掉下淚珠——
唉,我真不能相信,
我已經把你失去!
羅累萊
不知道什麼緣故,
我是這樣的悲哀;
一個古代的童話,
我總是不能忘懷。
天色晚,空氣清冷,
萊茵河靜靜地流;
落日的光輝
照耀著山頭。
那最美麗的少女
坐在上邊,神采煥發,
金黃的首飾閃爍,
她梳理金黃的頭發.
她用金黃的梳子梳,
還唱著一支歌曲;
這歌曲的聲調,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裡的暗礁,
卻只是仰望高處。
我知道,最後波浪
吞沒了船夫和小船;
羅累萊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這場災難。
戀人啊,我們並坐著
戀人啊,我們並坐著;
親密地駕著輕舟。
夜色幽靜,我們在
遼闊的海面上漂流。
月光下朦朧地躺著
美麗的神仙島嶼;
那兒傳來了仙樂,
飄舞著裊裊的輕霧。
仙樂越來越動聽,
輕霧飄去又飄來;
我們卻鬱郁寡歡,
漂過汪洋的大海。
蓮花兒戰戰兢兢
蓮花兒戰戰兢兢,
害怕壯麗的太陽,
她低頭夢寐沉沉,
等待著良夜垂降。
月亮是她情郎,
照醒了她的幽夢,
她對他親親密密
露出溫柔的花容。
她容光煥發地盛開,
向高空默然凝視;
她發出香氣而抽泣,
禁不住無限相思。
把你的臉貼住我的臉
把你的臉貼住我的臉,
眼淚就流在一起;
把你的心貼緊我的心,
愛火就迸在一起。
等我們潮水似的眼淚
淌到熊熊的火里,
等我的手臂摟緊住你——
我情願殉情而死!
所有的花兒全都
所有的花兒全都
仰望輝煌的太陽;
所有的河流全都
注入輝煌的海洋。
所有的歌兒全都
飄到我愛人那裡,
凄涼鬱悒的歌兒
帶去我的眼淚和嘆息!
小花兒如果知道
小花兒如果知道,
我的心受傷多重,
它們將伴我流淚,
來醫治我的苦痛。
夜鶯兒如果知道,
我怎樣多病多愁,
它們將高高興興,
給我唱安慰之歌。
那些金色的星辰,
如知道我的傷悲,
它們會從天而降,
用好言將我安慰。
它們都無法知道,
知道的只有一人:
就是那把我的心
親手扯碎的伊人。
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
憂郁的眼裡沒有眼淚,
他們坐在織機旁,咬牙切齒:
「德意志,我們在織你的屍布,
我們織進去三重的詛咒——
我們織,我們織!
「一重詛咒給那個上帝,
飢寒交迫時我們向他求祈;
我們希望和期待都是徒然,
他對我們只是愚弄和欺騙——
我們織,我們織!
「一重詛咒給闊人們的國王,
我們的苦難不能感動他的心腸,
他榨取我們的最後一個錢幣,
還把我們象狗一樣槍斃——
我們織,我們織!
「一重詛咒給虛假的祖國,
這里只繁榮著恥辱和罪惡,
這里花朵未開就遭到摧折,
腐屍和糞土養著蛆蟲生活——
我們織,我們織!
梭子在飛,織機在響,
我們織布,日夜匆忙——
老德意志,我們在織你的屍布,
我們織進去三重的詛咒
我們織,我們織!
盡管外面飛雪成堆
盡管外面飛雪成堆,
冰雹降落,狂風亂吹,
嘎吱地震響我的窗戶,
我也絕對不會叫苦,
因為在我的胸中有我
戀人的倩影、陽春的歡樂。
美麗的明亮的金色的星星
美麗的明亮的金色的星星,
請代我問候遠在他鄉的愛人,
告訴她:我還和從前一樣,
心患相思,面色蒼白,對她忠誠。
我要讓我的心靈
我要讓我的心靈
鑽進百合的花萼;
百合將輕聲低唱,
唱出我愛人之歌。
歌聲將戰戰兢兢,
就像是她的嘴唇
在從前美妙良辰
恩賜給我的親吻。
哦,不要發誓,只要接吻
哦,不要發誓,只要接吻
女人的發誓我不相信!
你的話兒說得真甜
可是我親到的吻更甜!
有了它,我也就相信它,
言語只不過是空話。
哦,戀人,你常常發誓吧。
我相信你嘴上的空話!
我只要倒在你的懷中,
我就自以為幸福無窮;
我相信你會永遠愛我,
而且比永遠更久愛我。
一顆星星落下來
一顆星星落下來
從它閃爍的高空!
這是一顆愛情的星,
我看它在那裡隕落。
蘋果樹上落下來
許多的花瓣花朵。
吹來輕佻的微風,
它們把落花戲弄。
天鵝在池裡歌唱,
它浮過來浮過去,
它越唱聲音越輕,
最後伸入水的墳墓。
這樣的寂靜、陰暗!
花瓣花朵都吹散,
那顆星嘎然粉碎,
天鵝歌也無聲中斷。
夜氣潮濕,風雨欲來
夜氣潮濕,風雨欲來,
天空里沒一顆星星;
在林中簌簌的樹下,
我默然無語地獨行。
從寂靜的獵人家裡,
遠遠地閃亮出燈光;
我不能受惑前去,
那像是討厭的地方。
瞎奶奶一定正坐在
皮製的安樂椅上,
如石像般凄然凝視,
一句話兒也不講。
守林人的赤發兒子
咒罵著來回亂跑,
把獵槍扔在牆邊,
暴躁而嘲諷地大笑。
紡紗姑娘在哭泣,
眼淚沾濕了亞麻;
老父的呻吟的獵狗
依偎在她的足下。
心,我的心,你不要憂郁
心,我的心,你不要憂郁,
快接受命運的安排,
寒冬從你那兒奪走一切,
新春將重新給你帶來。
為你留下的如此之多,
世界仍然這般美麗!
一切一切,只要你喜歡,
我的心,你都可以去愛!
你好像一朵鮮花
你好像一朵鮮花,
溫柔、美麗、純潔,
每當望著你,我心中
便不由得感到凄切。
我真渴望用我的手
撫著你的頭,
我祈求上帝保佑你
永遠純潔、美麗、溫柔。
我們坐在漁舍旁
我們坐在漁舍旁,
遙望大海;
暮靄徐徐升起,
爬上高岩。
燈塔里的燈光
一盞盞點燃,
在遙遠的海面上,
仍見一點船漂來。
我們談著風暴與沉船,
談著海員的生活,
談著他在水天之間
浮盪著的恐怖與歡樂。
我們談著遙遠的國度,
談著那些罕見的民族,
我們談著南方和北方,
以及那裡的奇風異俗。
恆河兩岸芬芳光明,
花樹繁茂,
美麗安詳的人們
跪在蓮花前禱告。
拉普蘭人身體骯臟,
頭扁、嘴闊、個兒小,
蹲在火邊烤魚吃,
講起話來呱呱亂叫。
姑娘們聽得出了神,
誰都一聲不吭。
船影早被黑暗吞沒,
夜已經很深,很深。
午夜是如此沉寂苦寒
午夜是如此沉寂苦寒:
我在樹林里徘徊長嘆。
我把沉睡的樹木搖醒:
它們搖搖頭深表同情。
為什麼玫瑰這般蒼白
為什麼玫瑰這般蒼白,
啊,告訴你,親愛的?
為什麼綠野里的紫羅蘭,
它也這般沉默無語。
為什麼在高高的藍天上,
雲雀的歌聲如泣如訴,
為什麼自一叢叢香草中,
飄散出腐屍的臭氣?
為什麼太陽照到平野里,
光線這般陰冷、慘淡?
為什麼大地像一座墳墓,
荒涼灰暗,了無生意?
為什麼我自己也多愁多病,
告訴我,我的親愛的?
我最心愛的人啊,說吧:
為什麼你竟離我而去?
星星們高掛空中
星星們高掛空中,
千萬年一動不動,
彼此在遙遙相望,
滿懷著愛的傷痛。
它們說著一種語言,
美麗悅耳,含義無窮,
世界上的語言學家
誰也沒法將它聽懂。
可我學過這種語言,
並且牢記在了心中,
供我學慣用的語法,
就是我愛人的面容。
我在樹陰下獨行
我在樹陰下獨行,
懷抱著無限悲痛;
往昔的舊夢飛來,
潛入我的心中。
高空中的小鳥,
誰教你們這支歌?
別唱吧!我的心聽到它,
又勾起無限深愁。
「從前有一位少女,
總是來唱這支歌,
我們小鳥就記住
這支動聽的妙歌。」
你們狡猾的小鳥,
不要再說給我聽;
你們要引我傷心,
可是我誰也不信。
芙麗德麗凱
一
離開柏林,那砂多茶淡之都,
離開那些過於機智的市民,
他們把上帝、世界和他們本身,
早已借黑格爾的知解力領悟。
一同去印度,充滿陽光的國土,
那兒,蘇合香的花散發芳馨,
朝聖者一群一群向恆河前進,
恭恭敬敬,穿著白色的禮服。
那兒,棕櫚樹搖拽,水光瀲灧,
在聖河之濱,蓮花亭亭玉立,
聳向萬古常青的因陀羅天城;
我要在那裡虔誠地跪在你面前,
伏在你腳上,向你啟齒:
夫人!你是一位絕代的佳人!
二
恆河滔滔,睜著慧眼的羚羊
從樹頁之間窺望,興沖沖地
跳了出來,孔雀以倨傲之姿
緩步逍遙,把它的金屏開放。
沖出輝煌綠野的深深的心房,
萌發出無數新的一代的花枝,
郭哥兒的歌啼真是如醉如痴——
是的,你很美,你是個絕色女郎!
你的臉上到處有迦摩神隱藏,
你胸房的白帳篷是他的住宅,
他從你內部送出絕妙的歌聲:
我看見婆散陀躺在你的嘴唇上,
我從你眼中發現了新的世界,
而我自己的世界倒難以容身。
三
恆河滔滔,偉大的恆河奔騰,
夕陽影里閃耀著喜馬拉雅山,
從那陰暗的榕樹樹林裡面,
沖來發出大聲咆哮的象群——
美景!美景!用馬來交換美景!
我拿它比喻你這位佳麗、天仙,
你這位無與倫比的淑女、名媛,
你使我心中充滿了歡樂之情!
你看我對那些美景徒然滿懷,
看著我搜索枯腸,覓韻尋詩——
啊!你卻在一旁嘲笑我的苦吟!
盡管笑吧!只要你笑臉一開,
健陀婆就會去彈琴,在高空里
輝煌的太陽宮中唱個不停。
月亮已經升起來
月亮已經升起來,
照耀在海波之上;
我抱緊我的愛人,
我們的心在跳盪。
我躺在愛人的懷里,
在海濱獨自小休;——
風聲里你聽到什麼?
你的手為何發抖?
「這不是海風吹動,
這是人魚歌聲,
她們是我的姐妹,
從前被海波鯨吞。
『陸』 歌曲的曲式的結構怎麼辨別啊
歌曲的曲式的結構
在前面討論"織體"要素時曾提到,音樂中有一個概念比較寬泛,即"結構"概念。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方面來解釋,一個是指音樂在空間上的結構,我們稱之為"織體",另一個是在時間上的結構,專業名詞是"曲式"(music form)。
為什麼說曲式是"時間上的結構"呢?一部音樂作品,無論是長篇巨制,如交響曲、歌劇,還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時間的延續中一點一點地鋪展,而不可能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在瞬間就能大致把握整體結構。這種在時間上的延續,正是音樂藝術的一大特點,所以音樂被稱為"時間的藝術"。而音樂在時間上的延續,無論長短,兩三分鍾或兩三小時,都必須有一個結構框架,有個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這種結構框架或者章法,就稱之為"曲式"。它不是預設的理論,而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思維範式。
曲式有很多種,正如大的宮殿有大的結構,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樣。無論大小,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創新之作,都會包含以下三個原則:對比,變奏、重復。
對比是由作品中的多個音樂材料造成的,它們在旋律形態、節奏型、情緒特徵上的不同給聽者帶來了新鮮的感覺。一部作品多少總會有些對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對比幅度會比較大,對比的材料會比較多,相對來說小型作品的對比幅度就小些,材料也沒有那麼多。
變奏手法是將一個音樂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徵的情況下進行變化,一方面仍可使人聽出原型同時又有新鮮感。比較簡單的變奏是基本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型甚至和聲,只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裝飾。稍復雜些的,則會將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織體、和聲都做較大幅度的改變,甚至只是選取原材料的某個因素加以發展,以至於幾乎聽不出它們和原型的聯系了。音樂作品中的"展開"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變奏。
重復是指音樂材料的再次出現。一發而逝是音樂藝術的特性之一。為了讓聽者對音樂素材留下深刻印象,重復或者帶有變化的重復就是必須的手段。此外,再現也是重復的一種形式,當一個音樂材料呈示之後,有新的因素出現,在新因素後面前述材料的重新出現,稱作再現,這種手法可以給全曲帶來呼應、對稱、穩定的感覺。再現可以是原封不動的,也可加以變化,使之獲得一種總結、升華的效果。
上述三個原則並不是互相無關的,它們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滲透。比如,帶有變化的再現,實際上體現了變奏原則,同時又因為它的變化,產生了對比效果。
曲式的確立是通過各種音樂要素的綜合運用獲得的,特別是和聲與調性在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主和弦可以獲得段落的收束感,調性的變化不僅可以帶來對比,還常常意味著下一個段落的開始,再現通常建立在最初調性的回歸上,等等。
音樂的曲式按照傳統可以分為兩類,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復二部曲式,復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變奏曲式,迴旋曲式,奏鳴曲式。我國音樂理論家楊儒懷教授則以曲式的共性特徵,將它們歸納為"並列曲式"、"再現曲式"、"復合曲式"、"循環曲式"、"變奏曲式"和"奏鳴曲式"、"迴旋奏鳴曲式"、"復調音樂曲式"、"套曲曲式"和"邊緣曲式"。本書部分採用楊儒懷教授的分類法,有選擇地作賞析性介紹。
(一)並列曲式
一部曲式
並列曲式中,最小的是一部曲式。它是由單一樂思的陳述和對該樂思的不間斷發展構成的。在一部曲式內部,包含數個樂句,但中間不能劃分出段落來,也就是說,在中間沒有結束性停頓,只是到最後才有肯定的收束。很多短小的民歌都是一部曲式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內蒙民歌《嘎達梅林》、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等等。舒伯特的歌曲《野玫瑰》雖然有多段不同的歌詞,但旋律卻只有一個段落,它本身是一部曲式的。
一部曲式可以是比較簡單的、由幾個並列的樂句構成,也可以比較復雜,由樂思的一系列發展構成。請聽兩首波蘭作曲家肖邦(Chopin)的鋼琴作品,先聽B大調前奏曲,它明快而美麗,其中有一個素材多次重復,變化,雖然非常短小,卻包含了"起承轉合"的全部過程,十分完滿。
曲例一:肖邦B大調前奏曲op.28,no.11
另一首是b小調前奏曲,速度比較慢,略帶憂郁的味道,在寧靜的伴奏音型之上,一條舒展的歌唱性旋律從容地鋪展,情緒漸漸地推向一個高潮,之後降落下來,接著這條旋律再一次展開,通過重復和變化形成第二個更加充分的高潮,然後漸漸回落,在一片寧靜之中收束,給人留下意蘊深長的感覺。
曲例二:肖邦b小調前奏曲op.28,no.6
一部曲式雖然比較短小,但內部結構多種多樣,就像萬花筒一般變幻無窮。
二部並列曲式
二部並列曲式由兩個段落構成,它們在情緒、旋律形態、調性、和聲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對比,可用A+B表示。我們熟悉的劉熾創作的歌曲《我的祖國》就是這樣的曲式,第一部分是旋律婉轉抒情的領唱,帶有敘述性,第二部分是頌歌般的情緒熱烈的合唱,達到了全曲的高潮,兩個段落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又是完整和諧的。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也是A+B結構的。這首歌表現了一個痴情的姑娘年復一年地等待著遠游他鄉的未婚夫。在一個由弦樂演奏的溫柔抒情的引子之後,女高音唱道:
冬天早過去,
春天不再來。
夏天也要消逝,
一年年地等待。
我始終深信你一定能回來,
我曾經答應你,
我要忠誠等待你,
等著你回來。
在音樂上,作曲家將歌詞處理為四個樂句,旋律優美綿長,有些憂傷,表現了姑娘的期盼之情。這是全曲的第一部分,在a小調上。第二部分轉到了明亮的A大調上,這一段沒有歌詞,只是用母音"啊"來唱,情緒變得稍稍活躍,句法也比較自由,作曲家讓我們看到了純潔少女的形象,又讓我們聯想到她在幻想美好的重逢時刻。這兩部分整個重復了一遍,歌詞是:
假如你現在還活在人間,
願上帝保佑你,
當你跪在上帝的面前,
願上帝祝福你。
我要永遠忠誠地等待你,
等待你回來。
你若已升天堂,
就在天上相見。
B段仍然是用母音"啊"來歌唱,和前面完全相同。最後還有一個器樂的尾聲。
全曲的結構是:
引子 ||: A B :|| 尾聲
譜例一: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
A部(僅開頭部分):
B部(僅開頭部分):
這首曲子中A和B的素材是完全不同的,這使兩個部分形成了大幅度的對比,但作曲家為了使全曲有完滿的收束和呼應,有內在的統一感,用器樂尾聲再現了引子素材。
曲例三: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錄音為器樂版本,不帶重復)
為使讀者易於理解各種曲式的基本原則,這里選用的都是比較簡單的例子。事實上,音樂創作是自由多樣的,作曲家們總會在基本原則的范圍內作出自己的創新。
三部並列曲式
三部並列曲式用A+B+C來表示。三個部分的素材各不相同,形成對比。這種形式在音樂作品種不是很常見,因為不同素材的段落多了,會缺少凝聚力,聽者的注意力也會分散。不過有個非常精彩的例子,舒伯特的歌曲《春夢》。歌詞是繆勒的詩,它本身是三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和形象:
我夢見遍地使鮮花,
正像那五月的光景,
我夢見那如茵的草地,
小鳥發出歡樂的歌聲。
但雄雞已在報曉,
我睜開我的眼睛。
四周是黑暗寒冷,
只聽到烏鴉的叫聲。
是誰在玻璃窗上,
畫滿這些枝和葉?
你會笑我還在夢中,
在嚴寒的冬天裡卻作著春天的夢。
舒伯特將這三種不同的情緒--美麗的夢境、突然的驚醒、心酸的自嘲--用三種完全不同的音樂做了生動貼切的表現。第一段是在A大調上的輕快的6/8拍,旋律彷彿帶著笑意,洋溢著幸福的感情,鋼琴伴奏的節奏型就像是心兒在歡快跳動。第二段速度陡然加快,調性非常不穩定,一直在變化,旋律則變得局促不安,鋼琴伴奏令人心驚。第三段速度一下子變慢了,情緒轉為傷心、無奈,調性從D大調轉向A大調,最後落在了凄涼的a小調上。如果仔細分析一下旋律,第一和第三段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這使首尾獲得了內在的聯系和呼應。
和前面的《索爾維格之歌》一樣,《春夢》的三段音樂也做了整體的重復,三段歌詞是:
我夢見美麗的姑娘,
她給我溫暖的愛情,
我夢見撫愛和甜吻,
夢見幸福和歡欣。
但雄雞已在報曉,
我心也隨它?醒,
我孤獨地坐在這里,
回憶著甜蜜夢境。
我重新閉上眼睛,
心兒在不住地跳動,
窗上樹葉兒幾時發青?
愛人幾時才能重逢?
《春夢》的結構是:
引子 ||: A B C :||
譜例二:舒伯特歌曲《春夢》
A段開頭:
B段開頭:
C段開頭:
曲例四:舒伯特歌曲《春夢》(不帶重復)
三部並列曲式雖然可以用A+B+C來表示,但實際上也是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三個部分採用同一個素材,後兩個部分是對該素材的發展和衍生。
至於四部或更多部分的並列曲式,就不一一介紹了。
上述各種曲式結構,都可用於一首獨立的樂曲,也可作為大型曲式中的一個部分。
『柒』 怎樣給歌曲編曲
作曲之前,你們需要確定準備寫的歌曲是幾段體的!一段體,兩段體,還是三段體!
兩段體和三段體比較常見,就不說了!一段體最典型的例子是: 西部歌王王洛賓老先生的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
1. 使用和弦加入經過音來作曲 適用於先寫和聲進行,然後再加入旋律。此類曲子的旋律與伴奏的和弦相對來說,非常和諧!旋律的和聲走向特別明顯!但是,一般篇幅比較短小!
這時候,吉他的不同的速度和掃弦節奏,不同的分解和弦的指法。強弱節拍的不同變化,我們可以感覺到不同的旋律的!會產生不同的創作靈感的!
如: 李聖傑的<<痴心絕對>>的高潮部分(即副歌部分)的和弦音就非常的明顯!
還有,你可以唱一下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的前奏,旋律,間奏和尾奏來試著去體會一下!
2. 使用純粹的自然音階來作曲。適用於寫長段的旋律!先寫旋律,後寫和聲!
如:
大調自然音階: 1 2 3 4 5 6 7
小調自然音階: 6 7 1 2 3 4 5
3. 使用各種特色音階來作曲。
這一點,我要重點講一下!
我們可以使用各個國家,或者各個民族的特色音階來作曲!
如:
a. 我國常用的五聲音階
大調五聲音階: 1 2 3 5 6
小調五聲音階: 6 1 2 3 5
b. 和聲小調音階: 6 7 1 2 3 4 #5
c. 大佛里吉亞音階: 1 b2 3 4 5 b6 b7 (Phrygian-Dominant)也有人把它叫做;弗拉門戈音階!
d. 自然音階的各種不同的模式:[/B]
伊奧尼亞模式: 1 2 3 4 5 6 7 (Ionian)也就是大調自然音階!
多里安模式: 2 3 4 5 6 7 1 ( Dorian
佛里吉亞模式:3 4 5 6 7 1 2 (Phrygian)
利底亞模式: 4 5 6 7 1 2 3 (Lydian)
混合利底亞模式: 5 6 7 1 2 3 4 (Mixolydian)
愛奧尼亞模式: 6 7 1 2 3 4 5 (Aonian)也就是小調自然音階!
洛克里亞模式: 7 1 2 3 4 5 6 (Locrian)
以上自然音階以不同的音作為開始,向下順次排列的方式,叫做: 旋法調 !
e. 減音階: 1 2 b3 4 b5 b6 bb7(6) 7
f. 半-全減音階: 1 b2 b3 3 b5 5 6 b7
g. 全音音階: 1 2 3 #4 #5 #6
h. 布魯斯音階: 1 b3 4 b5 5 b7 ( Blues
i. 混合布魯斯音階: 1 b3 3 4 b5 5 b7
j. 大利底亞音階: 1 2 3 #4 5 6 b7 ( Lydian-Dominant
k. 超級洛克里亞音階: 1 b2 b3 b4 b5 b6 b7 (Super-Locrian)
l. 印度音階: 1 2 3 4 5 b6 b7 (Hin)
m. 吉普賽音階: 1 b3 #4 5 b6 b7 (Gypsy)
n. 匈牙利音階: 1 #2 3 #4 5 6 b7 (Hungarian)
o. 匈牙利小調音階: 1 2 b3 #4 5 b6 7 (Hungrarian Minor)
p. 旋律大調音階: 1 2 3 4 5 b6 7 1 b7 b6 5 4 3 2 1
q. 旋律小調音階: 6 7 1 2 3 #4 #5 6 5 4 3 2 1 7 6
r. 日本音階: 6 7 1 3 4
s. 俄羅斯音階: 6 ( b7 ) 7 1 2 3 4 (#4 ) 5 (#5 )
t. 爵士小調音階: 1 2 b3 4 5 6 7
u. 阿拉伯音階: 1 b2 3 4 5 b6 b7
v. 拿波里大音階: 1 b2 b3 4 5 6 7
w. 拿波里小音階 1 b2 b3 4 5 b6 7
x. 東方音階: 1 b2 3 4 b5 6 b7
其實,簡單地說,就是在你作的自然音階旋律中,你隨時准備即興的加入一個或者若干個變化音,也就是半音!可以升高半音,或者降低半音!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4. 藉助各種樂器的音階特點來作曲。[/B]
如: 雲南樂器葫蘆絲,巴烏只有一個8度加一個音,所以作曲的時候,最好要考慮到這個樂器的音域!
再如:新疆樂器獨他爾,是彈撥類樂器,有兩個尼龍弦,作曲的時候就可以加入很多的圓滑音等!
5. 模仿說話讀音高低的方式作曲。[/B]也就是說,在你讀歌詞的時候,讀出歌詞的抑揚頓挫,旋律的高低起伏和漢字讀音的高低起伏一致。如同唱著說話一樣! 根據漢語拼音的四個聲調來作曲。適用於先有歌詞,後有曲。
模仿讀音作曲的秘訣!
秘訣,兩個字: 好聽!
隨你們的心情去寫!
具體地說:
漢字有四種讀音: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其中「上」字讀音為第三聲!
如用於為歌詞譜曲的話:
比方說:
第一個字後面的字為陰平,也就是第一聲,則譜曲時這個字上面的旋律音可與前面的第一個字同高,當然也可高或者可低!
如第二個字為陽平,也就是漢語拼音的第二聲,則譜曲時這個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個字稍高!
如第二個字為上聲,也就是漢語拼音的第三聲,則譜曲時這個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個字稍低!
如第二個字為去聲,也就是漢語拼音的第四聲,則譜曲時這個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個字稍高或者稍低!
這只是我自己理解出來的一般規律而已,僅供參考!你們作曲的時候完全可以打破在這個框框!或者部分利用這種方法!
以上所說的,音高的比較,不是固定的,也不是規定的!只是我為了讓你們方便理解,自己編出來的!希望它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如:
梁朝偉的<<一天一點愛戀>>
陳曉東的《心有獨鍾》
迪克牛仔的《夢醒時分》
孫燕姿的<<開始懂了>>
庾澄慶的<<情非得以>>
周惠的<<約定>>
楊坤的<<無所謂>>
阿杜的<<他一定很愛你>>
Beyond的<<喜歡你>>,<<交織千顆心>>等的歌詞及旋律對應的就非常的明顯!
再補充說明一下:
像這種模仿說話的方式作曲,最典型的歌手是:
任賢齊
如他的<<心太軟>>,<<很受傷>>等等歌曲,有好多都是!
老狼
<<同桌的你>>,<<來自我心>>等等好多!
朴樹
<<白樺林>>,<<那些花兒>>,<<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
許巍
有好多!如<<故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太多了!
鄭鈞
<<回到拉薩>>,<<商品社會>>等,也有好多!
另外,你們也可以注意一下歌手汪峰的<<花火>>,<<在雨中>>等歌曲!
總之,所有讓你們第一次聽的時候,會讓你們感覺到是在向你說話或是聊天,談心的歌曲,都是這樣創作的!多數的校園歌曲都是這樣的!
最典型的例子還有:
像老朋友傾訴般的唱歌好聽的歌手:
蔡琴
<<恰似你的溫柔>>,<<你的眼神>>等!
有時,可以是模仿各種語氣和情緒來作曲!
如喜歡吶喊和呼喚的歌手:
張惠妹
<<給我感覺>>,<<剪愛>>等!
還有好多非常優秀的歌手的很多歌都是這樣的!
如:
周惠,王菲,那英......
齊秦,羽泉,迪克牛仔......
太多了!!!說不完了!
為什麼有一些的歌曲聽起來特別舒服,就是因為它們是用模仿說話的方式作曲的,所以就有了一種近似半說唱的一種音樂!這種音樂有大部分還是很好聽的! 大多數的校園民謠音樂都是這樣作曲的。如: 老狼,朴樹,許巍等。
另外有一些說唱歌手,他們就完全是唱著說了!他們根本就不會作曲!只需要節奏感好就可以了!當然還要比較貧嘴!嘴皮子一定要特別的溜!
當然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一棒子給打死!
也有極少的說唱歌手和他們的音樂是不錯的!
6. 用音階模進的方法作曲。
音階模進: 也就是,音階構成的旋律按照同一個規律和模式,來做音階的上行,或者下行!
也就是後面的旋律模仿前面的旋律!
比如說:
上行: 1234 2345 3456 4567 5671
(最後一個1比第一個1高八度!)
171 212 323 434 545 656 767
(第一個7為低音,其餘音為中音!)
1671 2712 3123 4234 5345 6456 7567 1
(前面兩個小段的6和7為低音,其餘為中音區的音,最後一個1為高音!)
注意: 每一小段的第一個音階在做音階的上行!
而每一個小段內部的構成方式與其他小段的構成方式一樣!
下行: 4324 3213 2172 1761 7657 6546 5
(從第三段開始,7,6,5,4為低音,其餘音為中音!)
6316 5275 4164 3753
(前3小段的1,2,3為高音,其餘音為中音!)
注意: 每一小段的第一個音階在做音階的下行!
而每一個小段內部的構成方式與其他小段的構成方式一樣!
詳細說明一下!
如: 1671 2712 3123 4234 5---(其中6和7兩個音為低音))
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一段音符的結構:
我們暫且把每一個音符看作是1/16音符,則每4個音符是1拍,那麼每拍的第一個音依次為:
1 2 3 4 5
音在依次升高!就好像是在上樓梯,走台階,一級一級地向上進!當然,也可以兩級兩級地進!只要寫出來的歌曲的旋律好聽就可以!
我們再來分析每一小節:
1671
1到6是3度音程,6到7是2度音程,7到1是2度音程!
2712
2到7是3度音程,7到1是2度音程,1到2是2度音程!
3123
3到1是3度音程,1到2是2度音程,2到3是2度音程!
以下同理!
可以看出,它們的結構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它們是按照同一個模式來進行音階的升高!
當然,和上樓梯一樣,你也可以下樓梯!
如: 4132 3721 2617 1576 (從第二小節開始,567為低音)!
我跳,我跳,我跳跳跳!
我跳兩級,下一級,我再下一級,我再下!
1321 7217 6176 5765 ......(第2小節開始,765為低音)!
7. 反復。
作曲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一些旋律的反復,歌曲唱起來才會朗朗上口,
很容易被人們一下子就把歌的旋律記住!這樣的歌常常是很好聽的!
如很多歌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副歌部分,就經常用到反復的!
當然,主歌里也經常用到的!
可以是部分旋律反復,也可以是整個一個樂句段全都反復,按情況而定!
反復旋律,這個概念,大家都能夠看的懂,所以暫時就不舉具體的實例了!
8. 環繞。(我暫且這么定義吧!)
環繞,也就是說圍繞一個音樂主題,一個音,或者是一小段旋律作不同的發展!
我所指的音樂主題是說,你作曲時有的那一個主要的旋律動機!你可以用環繞的方式,把它順利的繼續發展下去!
比如說吧!
我想讓這一小段的旋律以3這個音為主,我可以這樣作曲!
5 3 1 3 4 3 2 3|2 22 34 3 3-|
注:每一小節的每一個音為半拍,最後一個音3本身的時值是一拍,最後兩個音是連音!因為沒有連音線和雙下劃線,所以只好麻煩一點這么寫了!你們湊合看吧!
再如:
羽泉的<<彩虹>>中的"我的世界從此以後多了一個你"這一句,就是我圍繞著5這個音作環繞的,以5這個音為中心發展下去的!
以其他音為主的同理!
如:
王蓉演唱的<<我不是黃蓉>>的旋律!
梁靜茹和迪克牛仔的<<勇氣>>
水木年華的<<蝴蝶花>>
鄭均的<<灰姑娘>>
張柏芝的<<星語心願>>
周傑倫的<<愛在西元前>>
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還有好多好多!你們可以自己再找一下!
這些歌旋律中都有用到反復和環繞的技巧!你們可以按每一小節來仔細分析!
到這里,我想大膽的引入兩個概念!
就是:「美」和「凹凸」!
美的意思,就是說對稱!大家可以發現,「美」這個字的中文寫法幾乎是左右對稱的!
所以,在我們的作曲時,也要力求對稱!
但是,因為「美」這個字並不是完全對稱的,也就是說,我們作曲得到的作品也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希望我們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的改進才可以!
9. 倒影。和環繞差不多,就是以一個音為中心,作音階上行,然後作同等距離的音階下行。當然先後的順序可以互換的!在五線譜上寫出來,看到這些音符都以這個音為對稱軸上下起伏!就好像是湖水中的倒影一樣!上下是完全對稱的!這樣的曲調聽起來比較集中,不會有散亂的感覺。
如: 55 432 55 671
而凹凸的意思,就是說互補!也可以說是對比!
作曲的時候,旋律的高低起伏,速度節奏快慢,要有對比!
前一段音階上行比較都,後一段就要最好下行,這樣才有一種平衡感!
前一段音階比較密集,後面就要比較疏散一些!
就是說,作一些適當的4.8.16.32分音符的對比!
剛開始的主歌部分情緒比較平穩,在副歌,也就是高潮的部分情緒要上升上去!要有個強烈的情緒轉折對比才會比較好聽!
10. 頂針。 我們以前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有一種修辭方法叫做: 頂針。就好像我們經常玩兒的一種游戲「成語接龍「一樣,下一個詞的第一個字是第一個詞的最後一個字!
我們作曲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所以說藝術都是相通的!
如: 11 321 55 55 567 11
11. Solo. 另外,我們大家都喜歡彈吉他,我們可以從吉他的即興Solo的方法中取得一些靈感的!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樂器的即興Solo!
12. 從其他已有的各類風格的音樂作品中尋找靈感。
如:京劇,東北二人轉等等。從中汲取你需要的音階和好聽的旋律!
如: 零點樂隊的《粉墨人生》,高峰的《大中國》等。
還有就是,如:水木年華的《我們去遠方》的前奏,就是模仿著名的外國民歌《桑塔露琪婭》!
李延亮為水木年華編曲的《墓誌銘》中的間奏,就是哈薩克族民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變奏!
13. 取經。
把你最喜歡的所有的流行歌曲,或者其他歌曲和樂曲的最精彩的片段,通常為高潮部分,都收集在一起。取這些精華的部分,進行組合拼湊。就是「取經」!也就是取精!變成你們自己的音樂。
這裡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翻唱!是把已有的作品,稍作改動!重新進行編曲來重新演繹的!
最典型的歌手就是: 迪克牛仔 !
14. 錄音修改。 把你們有靈感的時候寫好的作品錄音。不斷地進行修改。挑選出最讓你們滿意的部分。在最後定下來的曲子中添加裝飾音,圓滑音,連音,休止符等。
15. 要試著在不同的心情,和情緒下練習作品,你們的作品肯定感覺也會不一樣的!
根據情緒的變化,可以作出有轉調的作品。
16. 詞和曲的對應!就是說,作詞所體現的風格要和曲子的風格是一致的!詞是搖滾的,曲是抒情民謠的!這樣搭配就不太合適!
還有,就是注意作曲的時候,會不會使已經有的歌詞聽起來會讓人誤解!
比如說,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唐磊的《丁香花》!
有一句: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
這里「墳」字的讀音本來是漢語拼音的第二聲調,可是為了讓旋律聽起來好聽!
唱的時候,唱成了第四聲調,我還以為他是在歌唱: 一朵鮮花插在了牛fen上 呢!呵呵!
這就是這首歌的美中不足之處了!
我再簡單談一談作詞!
作詞是要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把當時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紙上最真實的體現出來!要選擇押韻腳的詞彙作詞,這樣的歌曲才會好聽!
要注意歌詞個數的奇偶性!一般每一個小片段多為奇數的比較好聽!這和唐詩是同樣道理的!
還要注意歌詞的讀音是開口音,還是閉口音。特別是在高音的時候更應該加強注意!以免高音不容易唱上去!
還有,就是作曲的時候,要考慮到歌詞,在適當的地方,有短暫的休止,或者是邏輯上的氣口,也就是換氣的地方!不然,一首歌一口氣唱下來,那麼我估計這個歌手就是超人了!要麼他/她也得打吊瓶急救了!
最後,你的曲子達到什麼程度算是比較完美了呢?就是你修改的時候,再多一個音符則太多!再少一個音符則太少!這就是說你的曲子可以不再去修改了!
這個時候,曲子比較完整了!就不要修改了!如果歌詞和曲子不好對應!那麼就修改歌詞吧!因為這樣做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些!如果修改曲子,有可能整首歌的曲子都被你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最後,祝大家都能夠寫出好的曲子,好的歌詞,和好的音樂作品!
『捌』 你好像一朵鮮花,李斯特,試聽
Du bist wie eine Blume《你好比一朵鮮抄花》(或如花似玉的襲你)
如果版本不對,你可以搜搜上面的歌名
參考資料的內容可能對你有幫助
試聽下載地址:
下面網頁的第一個鏈接,可以試聽下載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Du+bist+wie+eine+Blume
『玖』 跪求茉莉花合唱譜曲式分析
歌曲為五聲調式,四個樂句,此歌共三段歌詞。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嘆。音樂結構均衡版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第權三、四句歌詞連成一氣,在音樂上很難從中剪斷。流暢抒情的曲調洋溢出中國人民真誠善良的精神本質。它曾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為素材用於著名歌劇《圖蘭朵特》,並通過它在全世界廣為流傳。 yE aim~
Qj?qWVapA
合唱曲《茉莉花》第一段為齊唱,第三段的主旋律在第I聲部,其下的Ⅱ、Ⅲ聲部運用固定節奏型「×○ ○×× ×× ×○」及歌詞「好一朵茉莉花」的反復演唱,利用和聲烘託了人們對茉莉花的贊美。第三段運用了復調手法,兩個聲部此起彼伏,情緒更為熱烈。 <$f7&6B
DE{tpN
婉轉優美的旋律要求在演唱中突出主旋律,保持歌詞語句的完整性和全曲的連續性,除標有換氣記號外,其餘樂句均以兩小節換氣為宜。隨著旋律的起伏,處理好力度的變化,注意聲部間的銜接和互補。由於此歌音域較寬(5~3),高音區還要用好「高位置」,低音區要控制好氣息,做到聲音自然下沉。因此排練中要加強氣息和音域擴展訓練。
『拾』 歌曲《茉莉花》是什麼調式
bB羽五聲調式。
歌曲為4/4拍,曲調清秀溫婉、優美抒情,歌曲的旋律以級進為主回,bB羽五聲調式,全曲結構為單樂答段分節歌,共分為四個樂句,第一、二樂句節奏舒展、旋律平緩。第三、四樂句節奏緊湊、旋律起伏明顯,同時一氣呵成,表達了賞花人對茉莉花的贊美之情。
歌名:茉莉花
演唱:宋祖英
曲調:鮮花調
來源:揚州民歌
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oh hey yeah~~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ai~茉莉花
ai~茉莉花
茉莉花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