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獨清

七夕獨清

發布時間: 2022-08-23 03:19:21

①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有哪些

  1.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__孟浩然《他鄉七夕》

  3.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__王建《七夕曲》

  4.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__孟浩然《他鄉七夕》

  5.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__杜牧《秋夕》

  6.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__林傑《乞巧》

  7.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__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8.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 __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9.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__林傑《乞巧》

  10.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__羅隱《七夕》

  11.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__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2.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__李商隱《馬嵬·其二》

  13.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4.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5.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__徐凝《七夕》

  16.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__李商隱《辛未七夕》

  17.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__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8.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__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19.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__李商隱《辛未七夕》

  20.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__李商隱《壬申七夕》

  21. 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__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22.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__孟浩然《他鄉七夕》

  23.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__李賀《七夕》

  24.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__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25.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__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6. 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 __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7. 又說今夕天津,西畔重歡遇。 __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8.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__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29.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 __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30.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 __王建《七夕曲》

  31. 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 __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32.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__王建《七夕曲》

  33.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__顧太清《鵲橋仙·雲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34.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__張埜《奪錦標·七夕》

  35. 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__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② 七夕節的詩句 關於七夕節的詩句佳句

導讀:七夕這個日子已經根深蒂固在我們的腦海里,聽到七夕,我們能夠浮現牛郎和織女相會的畫面,也能夠猜測到七夕情侶扎堆出現的場面。那麼關於七夕節的詩句佳句,你能朗誦出多少七夕節的詩句呢?以下是我對七夕詩詞的介紹,一起去看看吧。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5、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6、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7、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8、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9、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

10、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11、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2、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3、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李嘉佑《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14、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柳梢青·七夕》

15、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6、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7、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8、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羅隱《七夕》

19、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20、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21、開過南枝花滿院。——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22、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孟浩然《他鄉七夕》

2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24、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5、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6、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27、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28、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29、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30、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

有關七夕節的古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③ 關於七夕的詩詞

關於七夕的詩詞彙總如下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3、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4、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佚名《迢迢牽牛星》

5、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林傑《乞巧》

6、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7、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蘇軾《菩薩蠻·七夕》

8、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朱淑真《鵲橋仙》

9、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10、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

歡情盡逐曉雲空。愁損舞鸞歌鳳。

——陳東《西江月·七夕》

11、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李商隱《馬嵬·其二》

12、一別經年今始見。新歡往恨知何限。

天上佳期貪眷戀。良宵短。人間不合催銀箭。

——歐陽修《漁家傲·七夕》

13、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

——王建《七夕曲》

14、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5、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16、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范成大《鵲橋仙·七夕》

17、金風入樹千門夜,銀漢橫空萬象秋。

蘇小橫塘通桂楫,未應清淺隔牽牛。

——溫庭筠《七夕》

18、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

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

——袁去華《鵲橋仙·七夕》

19、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20、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崔塗《七夕》

④ 七夕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七夕節物風俗,主要有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儲七夕水等風俗活動。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節俗在上古時代就有了。漢代統一全國後,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為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此後七夕的風俗漸出現於文獻上記載。
漢朝的七月初七這天,宮娥彩女們會拿著絲線進行穿針孔比賽,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到了唐朝,女人們會在七夕這天夜晚到庭院捕捉蜘蛛,第二天會根據蜘蛛織絲的多少,來斷定是否得到智巧。隨著時代的發展,乞巧的形式又逐漸演變成了投針驗巧、蘭夜鬥巧、曬書曬衣、拜織女等多種七夕節習俗。

⑤ 關於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古代描寫七夕節的著名詩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出自唐代林傑的《乞巧》。詩文曰:」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乞巧》是一首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開頭兩句「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即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即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二)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出自元代盧摯的《沉醉東風·七夕》。詩文曰:「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該詩文大意為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里。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綉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著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在詩中,作者繪制出一幅靜夜圖,即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詩文曰:「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⑥ 關於七夕的古詩。

關於七夕的古詩如下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分在銀河的兩端,這首詩歌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的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古人寫牛郎織女分離的痛苦,多是抒發自己內心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就是描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
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一個孤單的宮女用小扇子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已深了,寒意襲人,可宮女還沒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
是牽牛織女觸動了她的心事:感動真摯的愛情,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呢?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描寫了古時人們過七夕的情景。七夕節時,家家望向碧藍的天空,好像看到了牽牛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情景。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卧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亘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牛郎織女寄予深深的同情。但秦觀卻別具一格,他說: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種的戀愛觀,使這首詞在同類詞中脫穎而出,傳誦千年。

《鵲橋仙·七夕》
宋·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個七夕,蘇軾依依不捨地送走了朋友。此詞上闋寫七夕之事,緊貼詞牌之意,為友人離別之愁思開懷。下闋以晉人遇仙的典故人詞,寫和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爾不群的姿態。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這首詞大約是李清照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所作。
丈夫遠行後,正逢七夕佳節,李清照獨自在家,引起了對丈夫的思念。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的詞作。

《惜秋華·七夕》
宋·吳文英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
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
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
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
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這首詞是詞人借七夕抒發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嘆。
七夕時,牛郎織女相會,只一瞬。可縱然只有一次,總好過愛人的生離死別,見面無期,所以,這樣說來,牛郎織女還是幸運的。

《沉醉東風·七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這支小令化用唐杜牧《秋夕》,繪製成一幅靜夜(望天河)圖。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這支曲子描繪了古時人們過七夕時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

《七夕》
明·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德容,明末清初江南女僧。
古時的七夕佳節,女子們都聚集歡會,乞巧求福。而德容卻沒有這個心情。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後的斷腸離別。這自然與她的家破國亡,流落異鄉的特殊遭遇有關。

⑦ 如何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詩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意思是:只要彼此永遠相親相愛,心心相印,又何必朝朝夜夜相伴呢?

深意是指真正的愛情貴在始終如一,愈久愈深,而不在朝夕相伴,形影相隨。詩句以樂觀高昂的情緒,道出了愛情的真諦。

出自宋代詞人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原文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翻譯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中心思想:

此詞是一首愛情頌歌,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此詞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尤其是末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千古佳句。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上片「纖雲弄巧」是說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是那些閃亮的星星彷彿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麼不容易!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恆的愛情。

下片「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詞句注釋

  1. 鵲橋仙: 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上下片首兩句要求對仗。

  2. 纖雲: 輕盈的雲彩。

  3. 弄巧: 指雲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4. 飛星: 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5. 銀漢: 銀河。

  6. 迢迢: 遙遠的樣子。

  7. 暗度: 悄悄渡過。

  8. 金風玉露: 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9. 忍顧: 怎忍回頭看。

  10. 朝朝暮暮: 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詞的創作背景,揚州大學教授劉勇剛認為,此詞是秦觀為寄情長沙義倡而作,寫於湘南郴州,時間是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的七夕。公元1096年(紹聖三年)春,秦觀從監處州酒稅削秩編管郴州,長沙是必經之路。

作品評價

明人李攀龍《草堂詩余雋》卷三眉批: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二句,最能醒人心目。

明人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八:(末句)數見不鮮,說得極是。

明人沈際飛《草堂詩餘四集·正集》:(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為神奇!

清人黃蘇《蓼園詞選》: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不在朝朝暮暮,所謂化臭腐為神奇。凡詠古題,須獨出心裁,此固一定之論。少游以坐黨被謫,思君臣際會之難,因托雙星以寫意,而慕君之念,婉惻纏綿,令人意遠矣。

清人許寶善《自怡軒詞選》:七夕詞以此為最,以其本色耳。

近人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夏閏庵雲:「七夕之詞最難作,宋人賦此者,佳作極少,惟少游一詞可觀,晏小山《蝶戀花》賦七夕尤佳。」

近人吳梅《詞學通論》第七章:《鵲橋仙》雲:「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此等句皆思路沉著,非如蘇詞之振筆直書也。北宋詞家以縝密之思,得道煉之致者,惟方回與少游耳。

⑧ 七夕的詩句

七夕的詩句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那什麼樣的.詩句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七夕的詩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夕的詩句 1

1、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晉<七夕夜女歌>

2、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孟郊<古意>

3、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宋之問<七夕>

4、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楊璞<七夕>

5、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6、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7、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晏幾道<七夕>

8、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姚燮<韓庄閘舟中七夕>

9、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10、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李商隱<辛未七夕>

11、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1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詩十九首》

13、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14、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15、天如水,團扇撲流螢。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6、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1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18、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9、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權德輿<七夕>

20、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七夕的詩句 2

1、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盧殷《七夕》

2、樹列千秋勝,樓懸七夕針。——溫庭筠《洞戶二十二韻》

3、彩雲朵朵西風散,銀漢昭昭北斗傾。——陸文圭《七夕祈雨》

4、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杜審言《七夕》

6、織女分明銀漢秋,桂枝梧葉共颼飀。——劉禹錫《秋夜安國觀聞笙》

7、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8、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9、記摘小園瓜李,七夕年時花底。——朱彝尊《如夢令·七夕》

10、姮娥一隻眉先掃,織女三分鏡未光。——徐夤《新月》

11、織女西垂隱燭台,雙童連縷合歡杯。——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

12、今夜月色天下同,牽牛織女精靈通。——唐之淳《七夕》

13、長生殿冷時無事,乞巧樓多歲有秋。——王禹偁《七夕應制》

14、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秦觀《漁家傲·七夕湖頭閑眺望》

15、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李賀《七夕》

16、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17、謝公岩上沖雲去,織女星邊落地遲。——方干《題仙岩瀑布呈陳明府》

18、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杜審言《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

19、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徐凝《七夕》

20、織女機邊拂衫袖,老人星外來帆檣。——方回《靈隱寺行呈伏虎岩》

21、秋星如彈月如梳,宮妓香添乞巧爐。——楊備《層城觀》

22、兒女歡呼爭乞巧,樓台羅列賸傳杯。——李呂《七夕次韻》

23、傷心臨七夕,素柰已花繁。——樓鑰《安恭皇後輓詞·玉勝標祥兆》

24、人間七夕是佳期,喜見鴛鴦結荔枝。——鄭潛《七夕有送鴛鴦荔枝者》

25、巡拾玉沙天漢曉,猶殘織女兩三星。——王建《夜看美人宮棋》

26、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27、此夜畫闌都乞巧,月明何處望牽牛。——王士熙《題扇三首·其一》

28、好個牽牛織女天,凄其獨夜不成眠。——洪咨夔《七夕·好個牽牛織女天》

29、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30、幾家乞巧羅瓜果,是處開樽沸管簫。——廖行之《七夕·從昔人傳鵲作橋》

31、前之夕,織女渡河邊。天上一朝元五日,人間小住亦千年。相合降神仙。——劉辰翁《雙調望江南·壽謝壽朋》

32、乘槎徑欲問織女,杼軸常空終自疑。——藍仁《又次國學生朱士堅游武夷韻》

33、七夕金烏深嫵媚,臨河為贈夜光珠。——王夫之《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四十一》

34、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李白《擬古·青天何歷歷》

35、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孟浩然《他鄉七夕》

36、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朱淑真《鵲橋仙·七夕》

37、七夕瓊筵隨事陳,兼花連蒂共傷神。——王渙《惆悵詩十二首》

38、董永,賣身,孝感天心順。誰知織女是天孫,同受為奴困。——薛昂夫《中呂·朝天曲·沛公·大風》

39、曉將近,黃姑織女銀河盡。——劉方平《宛轉歌二首》

40、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41、擁髻凄涼論舊事,曾隨織女度銀梭。當年今夕奈愁何。——朱敦儒《浣溪沙·晚菊花前斂翠蛾》

42、今夕牛郎織女相會之期,一年只是得見一遭,怎生便又分離也?——白樸《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43、天孫今夕渡銀潢,女伴紛紛乞巧忙。——劉宰《七夕》

44、登樓誰問牛郎事,只看銀河意已涼。——蘇泂《夜句三首·兒女咿嚶斑竹床》

45、今年七夕聞多事,曝畫翻書到夕曛。——倪瓚《寄王叔明二首·其二》

46、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李商隱《七夕》

47、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48、這壁銀河織女機,那壁洞中玉女扉,怎發付你那酒色財氣。——馬致遠《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

49、雙針競引雙絲縷,家家盡道迎牛女,不見渡河時。——張先《菩薩蠻·雙針競引雙絲縷》

50、黃姑織女萬古心,脈脈欲渡銀河深。——洪咨夔《七夕·黃姑織女萬古心》

51、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許敬宗《七夕賦詠成篇》

52、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3、秋懷從別後,正七夕穿針在畫樓,暮雨過紗窗涼已透。——高明《商調·二朗神》

54、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55、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56、傳聞織女對牽牛,相望重河隔淺流。——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57、牽牛立其左,織女處其右,日月於是乎出入?——張衡《西京賦》

58、流槎一去上天池,織女支機當見隨。——庾信《楊柳歌》

59、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王之道《和魯如晦七夕》

60、去歲龍城樂事多,樓頭乞巧傍青娥。——李新《七夕日宿長江》

61、送窮不見昌籬富,乞巧翻成子厚愚。——陸文圭《有感三首·歲晚田園半已蕪》

62、心如七夕女,生死難再匹。——曹鄴《古相送》

63、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其二》

64、河邊織女期七夕,天上嫦娥奈九秋。——何景明《明月篇》

65、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橋織女。——陳普《有感·後人百事不如古》

66、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67、乍可匆匆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68、一水填卻雙星如約,乞巧誰憑。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憐不。——朱彝尊《怨王孫·七夕》

69、七夕仍佳節,三湘乍遠游。——王穉登《送錢象先游楚》

70、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羅隱《七夕》

71、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杜牧《早雁》

72、飄白霓,掛丹梯。應從織女機邊落,不遣潯陽湖向西。——顧況《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73、無奈家家乞巧何,豈知天上拙人多。——李覯《七夕二首·無奈家家乞巧何》

74、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七夕》

75、牛星織女年年別。分明不及人間物。——張先《菩薩蠻·牛星織女年年別》

76、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77、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羅隱《七夕》

78、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79、若道人間能乞巧,不教天上有離愁。——朱佩蘭《和大姊詩七夕》

80、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李白《游泰山六首》

81、避熱不歸金殿宿,秋河織女夜妝紅。——王建《宮詞一百首》

82、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王勃《河陽橋代竇郎中佳人答楊中舍》

83、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崔塗《七夕》

;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