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苗族之花一朵

苗族之花一朵

發布時間: 2022-08-21 22:34:35

Ⅰ 為什麼苗族的女子頭上要戴一朵

僅僅為了裝飾苗鬏鬏。沒有其他的含義。
補充LZ的提問。你所說的凱里的西江苗寨說法是錯的,正確的說法是雷山縣西江苗寨或者黔東南西江苗寨。謝謝。

Ⅱ 一朵的簡介

專輯名稱:《飛歌飛》
發行時間:2015-08-25
語言:國語
專輯類型:EP
專輯介紹:
一朵繼發行《桂花開放幸福來》的經典傳奇歌曲後,第二首全新單曲《飛歌飛》發聲震撼歸來。《飛歌飛》依然是苗族百年經典之作,動用華語樂壇頂尖製作班底保駕護航,用最有誠意的精神和最精良的音樂回饋喜愛她支持她的歌迷朋友。一朵那獨樹一幟的民族流行曲風在新單曲中再度發熱,這次一朵首用家鄉的苗語來演繹這首苗家歌曲,並結合民族風、原生態的風格來還原那古典、純凈的民歌,表達對家鄉熱愛之情。在這首歌的編曲上,大膽運用了中國風原創民族器樂伴奏,一朵並參與蘆笙演奏錄制,與樂隊老師的在歌曲solo中互動表演生動無比。在蘆笙、打擊樂器上交織著原生態那特別的氣息,加上一朵那扎實的唱功優美的聲音,瞬時把你帶入一個苗家風情,原汁原味呈現「一朵苗家」音樂,新鮮音樂民族大融合,視覺聽覺雙重沖擊,令你耳目一新。
專輯名稱:《桂花開放幸福來》
發行時間:2015-08-01
語言:國語
專輯類型:EP
專輯介紹:
個人單曲《桂花開放幸福來》,她用獨特的苗族音樂形式再度改編創作和她那具有特質的民歌嗓音來詮釋這首歌曲,演繹融合著傳統與時尚的苗族風情。 《桂花開放幸福來》這首歌再次創作中,無論在前期錄音和後期的製作,一朵都參與其中,與製作團隊共同協作,把時尚的音樂元素注入在傳統苗歌當中。在這個的夏季,一朵用歌聲向經典之作致敬,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感受到苗家熱情好客、質朴的情懷,喜歡這樣的特別的苗歌音樂。

Ⅲ 苗族代表什麼花

苗族真心沒有什麼花代表,花是各種話都有。楓樹就有

Ⅳ 民族之花指的是什麼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國是個民族眾多的國家,法定民族為56個,但是還有一些內未識別容民族。有些民族本身也包含多種分支,比如高山族(台灣稱原住民)是個統稱,起碼細分為九族。再如苗族,不但中國的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等地有,東南亞的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國家也有。按其居住地分類遂有「東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稱謂。
即使是同一個民族,服飾也五花八門,辨認起來相當困難。特別是穿著所謂民族演出服飾,五彩繽紛何等漂亮?然而由於一味地追求美觀性感,突出「瘦露緊透」,已然面目皆非,甚至和原本的民族服裝大相徑庭。
近年來,多次旅遊西南、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可惜淺嘗輒止,走馬觀花,至今沒能拍全56個民族。有生之年任重道遠,同志仍須努力!

Ⅳ 精巧別致的湘西苗族花帶是怎樣的

湘西心靈手巧的苗家姑娘不僅會綉花,會紡紗織布,還能編織各種圖案的花帶。

織花帶是苗族紡織工藝中最復雜的一種,苗族織花帶的歷史悠久,是一種小巧精製的民間工藝美術品。花帶色彩鮮艷,斑斕瑰麗,圖案紋樣豐富多彩,在苗族工藝美術的百花園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花。

湘西苗族花帶可分黑白棉線花帶和彩色絲線花帶兩種。黑白花帶樸素大方,一般是在家勞動時系用;彩色花帶,色彩醒目柔軟精緻,一般是做客或趕場用。這兩種花帶都可採用相同的圖案。花帶一般寬為2至3厘米,長約2米,但也有寬到3至4厘米的。

花帶越寬,花紋圖案就越復雜。花帶用經緯線織成。花帶的花紋圖案,有簡朴菱形花和犬齒花,也有復雜的「雙龍搶寶」、六耳格、各種花草及文字。織花帶沒有圖樣,工藝復雜,難度大。但苗族大多數婦女仍能把握。

每年春節之後,苗家七八歲的小女孩就坐在花帶木綳上,在長者的指導下學習織花帶,到十五六歲對織花帶的技巧就把握得很熟練了。花帶不僅是苗族的裝飾品,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的聯系紐帶。

相傳很久以前,生活在深山峽谷里的苗族先民常常遭到毒蛇的侵害,死了不知多少人,當時有一個聰明的苗族姑娘眼看著族人的慘死,心裡十分難過,後來,她從毒蛇不傷同類的事實得到啟示,便把五顏六色的線織成一條與蛇長短大小相等、花紋相似的帶子拿在手裡,毒蛇以為是自己的同類,便沒來傷害她。

於是,她又仿照蛇身的花紋編織一條約3厘米寬的花帶,然後,她將花帶纏在身上,遇到毒蛇就取下花帶對蛇擺弄,毒蛇見了以為是同類,果然迅速離開。

這個辦法很靈,一下子傳開了,許多苗族人免受其傷害。自那以後,苗族織花帶也就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苗族花帶經代代相傳,越織越快,越織越美,它由原來單一的為了防止蛇傷,發展到後來的多種用途,手工精巧,圖案別致。

苗族人多用於自身的裝飾,如系圍裙、巴裙和小孩背帶「拉布歹」、斗笠帶、腰帶「拉西格」等。

同時,花帶也常做禮品贈人,寄託情誼。特別是青年男女,花帶是相互聯系愛情的紐帶。當一對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女方送給男子的信物常常少不了有花帶。

男方得到花帶後,心情特別愉快,隨時都將花帶系在貼身衣服上,並有意露出花帶的須頭,以便讓人們知道已經有年輕的姑娘愛上了他。

苗族花帶的材料有棉線和絲線兩種,以經緯線交織編成。經線分單經線和束經線兩種。

單經線苗語稱為「禾鬧」,束經線苗語稱為「禾秋」。以單經線叫「絲打」,單經線僅為獨線。以束經線叫「線打」,束經線一般為3根。單經線與緯線同色,做帶底,束線用各種與帶底色不同顏色的線,織顯花紋。

束經線的多少常以花帶的寬窄和花帶上花紋的繁簡而定,絲線細花紋繁的一般有37束左右,棉線粗花紋簡的大多為25束左右。

編織湘西苗族花帶的「機具」十分簡單,是一個雙「X」形可收縮的木架,苗語稱「果兌」。兩個「X」形的架子中間連接起來,有點像民間那種可以折疊的小馬扎凳子。

編織時,人在雙「X」形機具前坐定,右腳穿過木架,腳面落地,左腳僅頂出膝蓋,下壓雙「X」機具的交接處,以穩定雙「X」機具不動,時間久了,雙腳可交換以避免疲勞。

整個編織過程主要有:牽經線、結耳做綜、上架、織邊、提綜、撿花、喂緯線、挑花編織等。

湘西苗族彩色花帶必須預先設計好花帶的色調,不同或相同的彩色緯線的排列方式也取決於預先設計的圖案來定。

根據要織的圖案,安挑中間花紋絲線的蓬數即對數,按整數排列組合。一般21蓬至29蓬,多可達到百餘蓬。因此花帶的寬窄取其蓬數的多少,蓬數越多則花帶越寬,蓬數越少則花帶越窄。而花邊紋樣的襯邊經線多少則可視其花帶的寬窄而定。

湘西苗族花帶的提綜裝置也十分有趣,是用線直接套在經線上,一排經線就有一排個線套,數個線套拴在一起,可以移動。編織時完全用左手控制,提起經線,放線「配色」,交織提花編織成圖紋。

這種編織方法不需任何提花裝置,完全是手工控制,與古籍中所記載的憑「手經指掛」以完成「紝織之功」之類的編織方式相類似,是一種原生態的工藝創作。

花帶圖案種類繁多,且富有變化,反映了湘西苗族人民朴實自然、勤勞勇敢、富有情感、嚮往和憧憬美好生活的審美意識。

以大自然的萬物作為描繪對象,巧妙地運用誇張變形,按意象的再現進行平面構成來組成裝飾圖案。花帶特別講究對稱均衡的協調,對比的強烈,隨意大膽。

彩色花帶色彩調和醒目,大多按中華傳統「五方五行正色」為主,以青、藍、紅、白、綠、黃等色作為基調,作為服飾的附屬裝飾,與大面積的苗族刺綉大紅大綠這種強烈的對比關系放在一處,層次得當,相得益彰。

花帶圖案呈幾何紋樣為主,常見的有表現花、鳥、蟲、魚為多,常結合人們的想像、諧音,變幻成吉祥美好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喜鵲鬧梅、蝴蝶採花等多種文化意象。也有六耳格、萬字格及文字等。

在一條花帶上,可有花果、蝴蝶、魚蝦等多種不同的內容而同時出現,但不添枝加葉,用對稱形式將各種形態構成一格一格分開,兩邊再以簡單的二方連續圖形作為陪襯。運用線紋、枝紋、角紋、邊紋、棱紋、方紋、坨紋等形式進行再組合。

在織法上,圖紋的方向是按花帶的長度方向的叫「橫放」,是從花帶的寬度或兩邊放開的叫「邊放」,顯示出湘西苗族花帶自由隨意的創作手法。

蝴蝶紋樣是苗族花帶中最常見的一種裝飾圖案,也是苗族民間美術中使用最多最廣的造型。「蝶戀花」是最基礎的構成模式,由此還演化為「蝶化果」、「蝶化人」、「蝶化樹」、「蝶化草」等多種形式。

蝴蝶在《苗族古歌》中被稱為蝴蝶媽媽,蝴蝶媽媽生出12個蛋,12年後,孵出了人類的始祖姜央兄妹和眾多動物鬼神。

所以,蝴蝶媽媽是人、神、獸的共同始祖。苗族視蝴蝶為圖騰並加以崇拜,有祖先意象和生殖意象的原始含意。

作為一種圖騰符號,蝴蝶紋飾既是苗族民間信仰的載體,又是圖騰觀念內容向藝術形式演化積淀的結果,是苗族婦女對美與自由的追求與寄託。

龍的形象在苗族花帶中分量也較重,然而苗族的龍與漢族的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但苗龍在本質上與漢龍的標准相差甚遠。

苗族的龍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氣、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徵總和,苗龍在苗族生活中是平等而親切的,並不高高在上,並不表示「皇權」。

所以,苗龍中有牛龍、獅龍、貓龍、虎龍、鳥龍、馬龍、象龍、水龍、蚯蚓龍、泥鰍龍、蠶龍、魚龍、豬龍、樹龍、花龍等。

這些苗龍千姿百態,但卻是民間一種模糊的文化符號,是具有這種文化符號意義的一群事物。象徵著吉祥、幸福、祖先生殖等多方面的社會文化功能。

湘西苗族花帶經代代相傳,圖案紋樣也越來越豐富,有表現吉祥與愛情生活的,如《雙喜臨門》、《五穀豐登》、《鴛鴦戲水》;也有表現花卉的,如《秋菊》、《蘭草》等。

苗家姑娘編織花帶的工藝已有很大進步,以前織一根花帶要幾天的時間,後來則一天可以織很多條。只要她們手裡有一根骨針,就如流星閃爍一般,飛針走線,一根一米長的花帶很快就織成了。

Ⅵ 我國少數民族之花有哪些

藏族的格桑花、蒙古族的金蓮花、苗族的桃花、回族的馬蘭花、壯族的水仙花等等

Ⅶ 把苗族比喻成一朵花 什麼花適合呢

有的 苗族花山節農歷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文山版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權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桿」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志,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樹,扎以鮮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桿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一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桿豎好。

Ⅷ 千戶苗寨的女人為什麼頭上帶一支花

這是西江一帶苗族女人的傳統服飾流傳,很多遊客誤認為是結婚和未婚的區別,其實不然,盤頭發了就都會插上一朵花。

Ⅸ 苗家姑娘頭上戴的是什麼花

「苗家婦女發髻上佩戴花朵,是苗家人用花朵來替代對太陽崇拜的一種表達方式版。」58歲的李國章是權雷山縣苗學會副會長,長期研究苗族天文歷法。

李國章說,苗家人自古認為頭發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重視頭發,後來逐漸衍變成把頭發捆成發髻,便有了頭上插花的習慣。苗家女子發髻正面花朵即是太陽,發髻後端梳子即是月亮。

在遠古不同時期,佩花一朵不僅僅起到裝飾作用,而且還有它應有的作用----歷法功能,具體體現就是「花朵有幾瓣就代表一年中有幾個月」。古代苗人的歷法是因地域而定,他們崇尚大自然,以當地適宜生長的植物開花的花瓣數來歷法,以期與大自然生長的這些開花植物達到長壽與生生繁衍的目的。這在學術上稱為物候歷或花鳥歷。

李國章說,苗族女性將花朵佩戴在頭上,不僅有崇尚自然、進行歷法和美化裝飾的意義,還有崇拜太陽的圖騰意義,「說深一點,這是苗族『太陽歷』的文化遺存。」 轉載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