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議論文

七夕議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8-20 22:17:03

⑴ 以節日為話題的議論文怎麼寫

材料:
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名存實亡的困境,這是必然的嗎?

多年來人們就一直在感慨節日的味道越來越淡,而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換以後,節日經濟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眾度假消費狂潮便成為最為壯闊的時代景觀。節日觀上的「政治正確」常常把我們的思維引向民族救亡法庭上了無新意的正義判詞,似乎本土節日的式微都是外來洋節搞的鬼,於是,有了2005年聖誕節前後冒出來的「保衛春節」一類的盛世危言。關於本土民族文化價值應該如何保護的問題,人們已經爭論了至少100年,而且還將繼續在同一個層面延續下去,這遮蔽了問題的要害。

事實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洲,幾乎所有的重要傳統節日都面臨著很大危機。作為文化身份認同儀式的節日,都打上了太多全球化時代的商業烙印。上世紀90年代,包括法國、丹麥等在內的歐洲國家就對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化時代的消費文化的滲透傷透腦筋,並試圖以弘揚本土文化價值來加以抵禦——結果如大家所見,收效甚微。

從表面上看,當代中國西方節日的盛行的確有很大的「文化自我殖民」的嫌疑。一個黃皮膚講漢語的中國人在沒有任何宗教原由的情況下熱衷於過聖誕節的確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正如我們大量采訪所顯示的,對於大多數漠視本土節日而推崇洋節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完全不知所以然的聖誕節也和諸如好萊塢大片、可口可樂、LV和NBA等一樣,其實只是一件來自西方的時髦的消費品。西方文化符號本身所具有的特定意義,已經被消費主義的慾望攪和得面目全非了。

我們變得越來越不知道為什麼要過節了。我們知道並期待的可能只是一次減壓的好睡眠或假期,只是一次瘋狂購物或消費的好理由,只是一次徹夜狂歡的借口或者甚至只是一種用來表明自己時尚態度的符號,當然不用說,節日更是一次商業促銷的良機或一個拉動內需的杠桿......所有這些,已經使我們節日的文化氣息變得非常稀薄,而節日在強化人的文化認同意識方面的儀式功能正日漸喪失。

所以,如果說,以春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節日需要保護和捍衛的話,那麼其假想敵不是聖誕節這樣的舶來節日,而是全球化時代所有那些令傳統價值遭受致命打擊的東西。

好好過節吧,認真做一回我們自己。

18位意見領袖的節日觀

回溯傳統,中國人的本土節日意味著紀念活動,或團圓、或慶祝、或祭祀,春節之後的「土節」依次有元宵節、龍抬頭、清明節、端午節、七夕情人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小年等,陽歷節日一般是紀念日,如植樹節、勞動節、兒童節、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此外,中國人近年來還熱衷過「洋節」,大致有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等。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一份調查顯示,53.6%的年輕人過「洋節」是為了「找個快樂的理由」;對於「洋節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何區別」,57.1%的男性認為「中國傳統節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質享受層面上,而洋節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認為「洋節輕松自在,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

今日中國,平均每月便有兩個節日,人們是怎麼對待這些節日的呢?本次調查涉及儒學學者、宗教學教授、私塾先生、前駐德大使、媒體評論員、在華留學機構教授、青年導演、音樂家、外企高管、美女作家、國際名模、雜志主編、在華老外、派對搞手、職業牧師、登山迷、海外華人學者、現代藝術家等。(統籌/董薇)

張楊:「不知道端午節是哪天。」

「第六代導演」,當代最真誠的青年電影藝術家之一。他最近面臨兩件大事,心情極可能處在一種微妙之中:一是去年10月份自己的影片《向日葵》在西班牙獲得兩個大獎,二是新片在國內上映,票房慘淡。對於有關節日的話題,張楊表現得相當淡然。

「節日往往意味著人們獲得一段自由和快樂的時間,而我們搞電影的,時間上較一般人自由。對我來說,節日就是高興的一天。」

張楊認為真正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元旦、五一、國慶。聖誕更像是年輕朋友聚會的日子,而在春節,很多人都要回家。大年初二、初三,張楊常去雲南,在大理等地和朋友們聚一聚。張楊基本不過「情人節」,他認為這是20歲以前的年輕人在意的節日。

張楊認為,節日和人的成長經歷有關,情人節、聖誕節是198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對這些「洋節」更有記憶。

張楊知道清明、中秋分別是哪一天,但不知道端午節是哪天。張楊不認為「洋節」是「文化侵略」,「事實上,它只是讓中國人找了個可以狂歡的理由,它的功能就是提供一個機會,並沒有改變人的觀念。以後也不會出現只過聖誕不過春節的情況,因為人有一個歷史傳承。」(采訪/吳煒)

棉棉:「情人節多假多形式化啊!」

聯繫到名噪一時的美女作家棉棉的時候她正和朋友吃飯,話筒中傳來的喧鬧鋪陳了一個生動的背景——好像棉棉就應該是這樣,身邊總有一大群朋友,永遠是眾人的焦點。這樣的派對動物對過節想必是興趣滿滿,她的每一個節日,都應該是Colorful Days吧——

棉棉竟然說平安夜她本打算待在家裡,可是號稱女版許巍的唱將姜昕約她出去吃飯,於是一起去了「幸福花園」,後來又去向北京音樂台的著名DJ有待Say Hello,出來路過「BABYFACE」的時候棉棉又聽從了自己的預感進去找到了很少現身的老闆,又開了兩瓶香檳......就這樣,本打算安安靜靜在家的棉棉過了一個喧鬧的平安夜。她說她對聖誕節沒什麼感覺,倒是小女兒對聖誕激情澎湃,因為每年的聖誕她都會去國外和爸爸一起過,就像標準的外國小孩兒一樣。說到這里提到了情人節禮物,沒想到棉棉的回答竟然是「從來沒有!」她說如果要取消一個節日,那就是情人節,「有什麼意義呢?多假多形式化啊!不覺得無聊么?」

剛剛過去的一年裡印象最深的節日,棉棉想了半天,認真地說應該是春節吧,「因為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即將到來的春節打算也是「陪陪爸爸媽媽」。至於自己過得最開心的節日,棉棉說一個是兩年前自己在長城上面辦的世界頂級DJ Party,另一個就是不久前在荷蘭的搖滾音樂節。對於大眾的節日,棉棉既說不出什麼洋節的來歷典故,也想不起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傳統節日慶典,「我是一個對過節特別沒有感覺的人」。 (采訪/韓峰)

⑵ 2010高考滿分議論文

《站在歷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懷七十二韻》

西子泛舟范蠡老,三千越甲虎狼師。滄桑變幻慨國是,東方又曉唱雄雞。

回首清末亂象出,辱國從來未如此。金甌殘缺山河破,春花秋月無人題。

豈道正義世間無,善惡有報天自知。梅自高潔玉自白,列強吞象可笑痴。

春風離離原上草,春雨新燕啄春泥。綠野千里奔烈馬,何懼風霜嚴相逼。

十月革命將民教,五四運動火種育。佞臣身與名俱臭,馬列主義救危局。

鐮刀斧頭天鑄就,山城重慶談統一。可笑蔣家王朝蠢,技窮猶自效黔驢。

通電下野金蟬脫,遺憾寶島還分離。我黨改革能務實,中華雄起立國際。

國不再鎖關不閉,財源滾滾進我門。世界遍布中國造,更能收購美國車。

打黑風暴除公害,懲治貪官蛀蟲死。持續發展講科學,低碳經濟對路子。

美帝面前嚴說不,分清大非與大是。谷歌不是好東東,黨的政策亞克西。

玉成寶璧靠心琢,修成金剛不怕磨。爾有反華心腸詭,我有錦囊萬條計。

金融危機毫不亂,借風借力把帆扯。豈怕台獨喪家狗,分裂分子空放屁。

春風十里如畫卷,台灣同胞游故里。感懷和諧無限意,停車杏林有所思。

早聞大陸多禮讓,和睦不分我和你。今見桑梓確如報,遊子心頭喜上喜。

鏡頭芳菲隨心拍,怎比安居歇鞍馬。機遇在手豈能溜,葉落歸根是所須。

良辰美景碧雲天,台胞定居桑梓下。中華自古家為大,四海歸一龍脈吉。

三通惠政春意到,自此骨肉不兩處。七夕挽手渡銀河,中秋同樂烹紫蟹。

正邪相生自古有,台獨妖風又如何。縱使小丑挾民意,台胞豈能忘大義。

聖人展目細查考,權衡天下劍小試。內政外交藏玄機,霸權不敢覷神器。

當年甲午腕空扼,馬關割台秋肅殺。今朝三軍各逞能,龍騰虎躍彰國力。

社稷利器數二炮,領先戰鷹早研製。北斗導航定目標,百步穿楊神箭准。

航天產業振群科,神舟巡天大鵬舉。俯瞰九州景無遺,澄清玉宇掃邪毒。

寶島豐饒世間無,豈容肖小暗窺視。機遇當前須奮進,落後挨打休停步。

勿忘日寇九一八,竊我東北折我股。倭鬼再敢犯海疆,釣魚島上定鞭屍。

勿忘北約謀東擴,美帝處處耍陰招。炸我使館獸行暴,欲吞全球毒牙利。

美日合圍無復加,我自一笑鼎三分。拔劍揚眉聞雞舞,激濁揚清除時弊。

泰山壓頂合掌推,沖破島鏈大道出。橫掃蚍蜉眾螻蟻,振興華夏我民族。

中華當興信無誤,兩岸同是漢家人。台灣好比一遊子,琉球諸嶼是群弟。

當年聞氏一多老,泣血作墨歌七子。港澳已歸算當今,跨越海峽應指日。

討賊檄文丹心寫,重整乾坤續史詩。賊子分裂猶可罵,阿扁之流不如豬。

壯士手提屠龍刀,誓收台海成一快。眾心好似長江水,澎湃激盪沸騰熱。

亂彈穿空大作為,驚濤拍岸為人民。萬里紅霞五星出,台獨潰敗喪元氣。

手拈飛蛾銀燈剔,笑爾也敢生反骨。外衣燒盡馬甲扒,不過螳臂一潑皮。

青龍刀下將汝斬,爾曹屍身墊馬蹄。席捲千軍城寨拔,定擒餘孽與爪牙。

英雄上山慣擒虎,豪傑為國樂捐軀。美帝若敢阻統一,管叫白宮大地震。

美日蝦兵和蟹將,中華航母秒殺汝。寶島回歸禮花爆,漫天牡丹與金菊!

後記:

幻想推動現實,幻想照亮生命,我中華民族即使於危難之際,也不曾失去對大同社會美好生活之幻想,多少仁人志士為此流血犧牲!歷史證明,非我黨不能救中國。現實證明,非我黨不能領導中國。幻想未來,亦非我黨不能完成統一台灣,復興中華之大業!

今日之詩句,實乃出乎本生一片愛黨愛國之心!至於每句末字又連綴成四言小詩,實巧合耳。望老師懷容人之雅量,展伯樂之慧眼,參照周海洋兄《站在黃花崗門口》打分之先例,給予滿分為盼!

⑶ 議論文分論點優美句子

議論文分論點優美句子匯總如下

1、當你在迷霧中走不出來的時候,就返回原點,再走一次。

2、能克服困難的人,可使困難化為良機。——丘吉爾

3、空樓青瓦白牆人已荒,不見青煙起白牆。非是寒食無炊日,清明半日掃墓忙。

4、如果讓我重新做一次選擇;我會選擇不來這個世上。

5、我們大概就是 一個不愛解釋 一個太愛胡思亂想了

6、有的出於「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的漠然。

7、美好的謊言有個名字叫情話。

8、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9、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捨不得媳婦抓不著流氓,捨不得更新得不著收藏……

10、人生惟有廉潔重,世界須憑氣骨撐。

11、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於親情的通。

12、勇敢是富貴不能淫的品質.

13、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

14、一種「山到絕頂我為峰」的卓越追求。

15、不唯身份論人才,讓技能人才無「身份」之憂。

16、激發「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

17、不因「小問題」而姑息遷就;不防於小,終虧大德。

18、「補位」體現的是大局觀念,並非是「搶位」。

19、聚焦處理矛盾能力,如何當好依法辦事、化解紛爭的「金鑰匙」。

⑷ 中華文化傳統議論文

朋友,你可沉浸在「情人節」的浪漫情海之中,想到七夕節之際,牛郎織女將要在鵲橋相會。朋友,你可當白鬍子聖誕老爺爺手中接過禮物時,想到重陽那天攜雙親登高遠望遍插茱萸時的一幕幕? 朋友,你操著滿口的洋語,過著滿眼的洋節時,你更應該傾聽優美動聽的中國話。
朋友,你演奏著薩克斯,喜歡不拘一格的曠野風范之時,你需要為長輩們彈奏民族文化的樂器。
朋友,你在擁護西方文化膚色的同時,可否記得你自己的膚色就是大地的膚色,你的血液里流承著中華的血液啊!
讓我們放下手中的酒杯,關掉耳旁的聲音,做在窗前的椅子上,看著月光靜靜思考吧!
當今社會雖說是多元化的,我們尊重學習西方文化,卻為何要丟卻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呢?其實,中國文化猶如奔騰的長江,閃耀的珠寶,光彩奪人,博大精深,而我們身為中國中的一員,豈不在這片廣袤的天地之中暢想?
僅看中國的文化就是一曲聽不完的民樂,品不透的香茗,新春佳節,寄意和家團圓,正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緬懷故者,撫慰亡靈,訴說無限的思念,中秋之夜「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名月高懸,清輝灑人間,親人故友共度良時,重陽之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節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繼往開來,每一個佳節都承載著動人的歷史故事,每個佳節都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氣息,寄託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歡度傳統佳節,即是浸足於清泉,沐浴於月光,只覺古賢德佳人在耳邊吟唱;享受民族風格,即是置身於森林, 心於波濤, 感今朝之痛快。
春花江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震之西方;中秋賞月,七月廟會,曾讓世人感懷,難道說佳節不是聯系血脈骨肉的紐帶嗎?古今往來,歲月滄桑,親愛的朋友,當你在彩色夢幻之中,別忘了,重返故里,堅守故里!

⑸ 洋節應該摒棄還是保留的議論文怎麼寫

我覺的作為多元化的今天,應該跟上時代潮流,應該在保持我國傳統節日的同時,對於洋節不要摒棄,而是兼容並蓄的接納

我提倡過洋節,雖然我不怎麼過,我覺得過洋節有以下好處:

①、有些洋節確實挺有意思的,比如「聖誕節」、「感恩節」什麼的,中國人體驗一下沒什麼不好的。相反,還能促進中國人對外國文化的了解,開闊視野。
②、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加上中國人現在的日子都好過了,多過幾個節日有何不妥?不僅多了幾個機會和親朋好友相聚,還為「大吃大喝」找到了理由,多好呀!
③、這都什麼年代了,大街上跑的汽車,人們吃、喝、用的東西,包括語言等各個方面不都是「進口」的嗎,何況過幾個洋節呢?
④、有些國家不是也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嗎,像端午節、潑水節什麼的,只要外國人感興趣,人家才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呢,只要高興就行!所以,中國人過洋節也很正常。
⑤、不管是洋的,還是土的,有的節日過就好。這是全球一體化,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的一種表現,只要大家接受就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存在國人強於或者弱於西方人的問題。過不過洋節,全憑個人的一種體驗,沒有經歷過,大家體會一下,還是可以的。
⑥、有人說,現代中國正是應該以經濟發展為核心,文化傳承不是第一位的。我說,此言差矣。我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不是單單地以GDP為社會發展的唯一衡量尺度。這個可以說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了。
⑦、如今,我們正在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如何保護好我們的歷史文化資源,讓它們為我們的社會發展建設做貢獻,是每個官員和文化工作者所要想的,要做的。只有真正重視起我們的物質文化遺產,屏棄那種單純的經濟觀點,才能使我們的文化得以傳承,使我們走上全面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據說,我們的春節和端午等傳統節日被新加坡等國注冊了.........
⑧、談不上該不該,現在也有很多老外喜歡過春節看耍獅吃餃子,中秋賞月吃月餅,我們怎麼就不能過所謂的「洋節」呢? 就當做是文化的共融吧。
⑨、其實,過什麼節,什麼節日名字無所謂,大家只是想有一個團聚,歡樂、放鬆的機會,隨意說,即使過了聖誕節也不是說崇洋媚外,大家高興開心就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⑩、我對中國人過洋節的理解是:中國人很聰明,給商人一個賺錢的機會,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理由,給朋友一個喝酒的借口,給家人一個溫馨的感覺。總之,開心就好。

記得,中國人最注重的是人情味.過洋節多一個聯絡感情的借口,難道不好嗎?

⑹ 外來文化時事類議論文怎麼寫

當情人節的玫瑰香彌漫了古城的大街小巷,誰還在七夕之夜遙望星河,期盼虹一般的鵲橋;當聖誕節的彩燈點點,裝飾了無赦樓宇,誰還在元月之時等待月上柳梢頭,驀然回首;當巧克力,咖啡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最愛,誰還會惦記著走過外婆橋去吃那桂花糕?

不經意的,我們站在道路上才發現,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真的不一樣,那拔地而起的高樓和不斷提速的火車讓我們見識了迅猛的發展,可四目望去終究缺了點什麼。失去的不簡簡單單是一塊磚,一片瓦,一座古城樓,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名片。

曾認為自己忠實於傳統,不經意才發現早已被多元化所包圍,最喜歡的肯德基、麥當勞是地道的「洋貨」,衣著的最流行品牌也只是中國製造而已,走在街上聽到的是夾雜著外語的國語,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哈韓族」「哈日族」。古香古色的故宮的一角是美國的星巴克咖啡店,純真自然的美景卻偏偏要用國外的大片里的仙境命名,外來文化如潮水般湧入,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而我們的文化呢,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漸行漸遠,那種魂牽夢繞的情節煙消雲散。

我懷念那些歷史的印記,懷念那古城樓上的一磚一瓦,懷念那古戰場邊上的一草一木,那是最寶貴的遺跡;懷念著清明時節暮雨紛紛,中秋的一輪圓月,與重陽的兄弟登高,那是千載的傳承。期盼著會有人吟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期盼著你我相逢時一壺濁酒,期盼著穿梭在老北京最地道的胡同,聽那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期盼著古老的船隊重起風帆,雄風不減當年。

我們不能如百年前那樣任人宰割,抱住自己的文化不能死守,更需進攻,那就必須推動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就像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開班一樣,讓中華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每一個人都應當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是軒轅的後代,身上流淌的是黃河、長江的血液,加下踏住的是萬古神州,去感受唐詩宋詞的濃郁之風,去學習漢字書法的行雲流水,去逆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去繼承父輩留下的思想文化……帶著我們的文化,感染每一個你認識的人,傳播到一切你所取得遠方。即使我們不是風,也要刮出一股中國文化的熱潮,即使絲綢之路已被漫漫黃沙掩埋,但我們就是文化傳播的使者。

那時,我們可以享受平安夜的燭火,卻更鍾情於除夕之夜的爆竹之聲;在感恩節去感恩父母,更不忘在新春之時拜年祝福;西餐的美味阻擋不了水餃的熱氣騰騰,南瓜燈才會與中秋之月相得益彰。那時我們可高聲吟唱「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傳承不老,歷久彌新。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