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市槿花
① 《好一朵木槿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好一朵木槿花》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一朵木槿花兩次開花的描繪,領悟到一種重壓之下頑強掙扎,不畏艱難,能夠面對一切苦難的人生真諦。
這是一朵童話的花,拿著它,任何願望都會實現,因為持有的,是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紫色的流光拋散開來,籠罩了凌亂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著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著我。
(1)好一朵市槿花擴展閱讀
賞析:
作者就是通過那朵木槿花告訴我們,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過後,不讓悲痛長壓在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
作者獨到的語言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全文語言不加雕飾,就像是感情真摯自然,不知不覺間打動著讀者的心。這也告訴我們,寫作不必一味追求語言的華美,也不必盲目堆砌華麗的辭藻,一切文字讓它自然地從心間流露出來就行了。
② 好一朵木槿花主要內容概括有哪些
主要講述了一株生長在鋼筋磚塊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環境的艱難扼制不了它的生機,它就那樣倔強地挺立著。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埋怨命運的不公,用自己的行動努力拚搏;不管經歷什麼困難和挫折,都不要灰心喪氣,要保持一顆熱愛生活的樂觀之心;面對孤獨和寂寞時,有堅定的信念,努力為美好去打拚。
好一朵木槿花賞析: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用生動的筆墨描繪了一株生長在鋼筋磚塊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環境的艱難扼制不了它的生機,它就那樣倔強地挺立著。
在這里,木槿花儼然已成為不屈不撓、勇敢面對一切困難的精神的化身。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身處逆境之中,能不自怨自艾,隱忍而堅韌,才能大有成就啊!
文章運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文中先說她的不起眼,被輕視,然而在後面的經歷中:荒草叢中,她依然綻放,水泥、磚塊重壓之下,她堅強綻放,作者的感情自然隨著由輕視到驚喜,再到欣賞、贊美。這樣使作者感情變化自然,突出了木槿花所蘊含的精神——不屈、抗爭、頑強、樂觀等等。
③ 《好一朵木槿花》
作者 宗璞
關於作者:
宗璞,當代女作家,原名馮鍾璞,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韻獨特。 主要作品:《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等。
原文:好一朵木槿花
宗 璞
又是一年秋來,潔白的玉春花挾著涼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這時開放了。紅的、黃的花,聳立在闊大的綠葉上,一點不在乎秋的肅殺。紫薇似嬌氣些,始終未見花。木槿則已兩度花發了。
木槿以前給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保全性命,陪伴著顯赫一時的文冠果,免得那欽定植物太孤單。
近兩年木槿在這小園中兩度花發,不同凡響。
前年秋至,我家剛從死別的悲痛緩過氣來不久,又面臨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們不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麼事,陷入極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時,只好到草園踱步。那時園中荒草沒膝,除了我們的基本隊伍里親愛的玉簪花之外,只有兩樹忍冬,結了小紅果子,瑪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掛著。我沒有指望還能看見別的什麼顏色。
忽然在綠草間,閃出一點紫色,亮亮的,輕輕的,在眼前轉了幾轉。我忙拔開草叢走過去,見一朵紫色的花綴在不高的綠枝上。
這是木槿。木槿開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種顏色,以紫色最好。那紅色極不正,好像顏料沒有調好;白色的花,有老夥伴玉簪已經夠了。最願見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蘭、初夏的藤蘿相呼應,讓紫色的幻想充滿在小園中,讓風吹走悲傷,讓夢留住。
驚喜之餘,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圍的雜草,挖出一個淺坑,澆上水。水很快滲下去了。一陣風過,草面漾出綠色的波浪,嬌嫩的薄如蟬翼的紫色在一片綠波中歪著頭,帶點調皮,卻絲毫不知道自己顯得很奇特。
去年,月圓過四五次後,幾經洗劫的小園又一次遭受磨難。園旁小興土木,蓋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樓。泥土、磚塊、鋼筋、木條全堆在園里,像是零亂地長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壓在底下。我已習慣了這類景象,知道毀去了以後,總會有新的開始,盡管等的時間會很長。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的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
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折,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覺得這是一朵童話的花,拿著它,任何願望都會實現,因為持有的,是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
紫色的流光拋散開來,籠罩了凌亂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著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著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個開始,那株木槿高了許多,枝繁葉茂,但是重陽已屆,仍不見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著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開,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許需要紀念碑,紀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壯?
寫作背景:宗璞,現代女作家,原名馮鍾璞,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乃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幼承家學,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就職於中國文聯及編輯部工作。
宗璞多年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精粹,學養深厚,氣
韻獨特。
賞析:
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就是通過對一朵木槿花兩次開花的描繪,領悟到一種重壓之下頑強掙扎,不畏艱難,能夠面對一切苦難的人生真諦。
宗璞的散文往往能在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熾烈的情感,將情感的投入與哲理的體悟緊緊地結合起來。這也在一定程度過得力於作者很好地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說木槿以前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平庸,說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得全性命,據說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總比草根樹皮好些才留了下來。而就是這留下來了木槿的兩度開花給作者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其實,作者也正是從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煉出來那充盈其間的強大與偉力的。花的生命之旅和人一樣,也許並非一帆風順,在歷史的行程中註定要遭遇各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開花謝連著人類命運的沉浮與漂泊,花榮花枯膠結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或許,作者就是通過那朵木槿花告訴我們,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過後,不讓悲痛長壓在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
作者獨到的語言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全文語言不加雕飾,就像是與人傾訴,娓娓到來,感情真摯自然,不知不覺間打動著讀者的心。這也告訴我們,寫作不必一味追求語言的華美,也不必盲目堆砌華麗的辭藻,一切文字讓它自然地從心間流露出來就行了。
④ 好一朵木槿花層次劃分
好一朵木槿花結構層次按照花萼、花瓣、花蕊來劃分。
《好一朵木槿花》是宗璞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用生動的筆墨描繪了一株生長在鋼筋磚塊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環境的艱難扼制不了它的生機,它就那樣倔強地挺立著。
層次,指的是文章思想內容的表現次序。它反映和表現客觀事物的發展階段和矛盾的各個側面,同時,也是作者思維流動發展過程的具體體現。層次又稱為「意義段」、「結構層」,或叫做「部分」。它常由若干自然段組成。好的文章其層次是內在的、隱性的,作者在行文格式上無任何標志,讀者要根據自己對內容的理解來劃分;也有一些文章以空行、每層第一段設立小標題或用序碼等形式來標明。
⑤ 誰有宗璞《 好一朵木槿花》的散文課文
《好一朵木槿花》原文:
又是一年秋來,潔白的玉簪花挾著涼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這時開放了,紅的黃的花,聳立在闊大的綠葉上,一點兒也不在乎秋的肅殺。
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說法,現在很想收回,接下來該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這以草為主的小園中,它們是外來戶,偶然得來的枝條,偶然插入土中,它們就偶然地生長起來,紫薇似嬌氣些,始終未見花,木槿則已兩度花發了。
木槿以前給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得全性命,陪伴著顯赫一時的文冠果,免得那欽定植物太孤單。
據說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總比草根樹皮好些吧,近兩年木槿在這小園中兩度花發,不同凡響。
前年秋至,我家剛從死別的悲痛中緩過氣來不久,又面臨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們不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麼事,陷入極端惶恐中。
我在坐立不安時,只好到草原踱步,那時園中荒草沒膝,除我們的基本隊伍親愛的玉簪花外,只有兩樹忍冬,結了小紅果子,瑪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掛著,我沒有指望還能看見別的什麼顏色。
忽然在綠草間,閃出一點紫色,亮亮的,輕輕的,在眼前轉了幾轉,我忙撥開草叢走過去,見一朵紫色的花綴在不高的綠枝上。
這是木槿,木槿開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種顏色,以紫色最好,那紅色極不正,好像顏料沒有調好,白色的花,有老夥伴玉簪已經夠了,最願見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蘭、初夏的藤蘿相呼應,讓紫色的幻想充滿在小園中,讓風吹走悲傷,讓夢留著。
驚喜之餘,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圍的雜草,作出一個淺坑,澆上水。水很快滲下去了,一陣風過,草面漾出綠色的波浪,薄如蟬翼的嬌嫩的紫花在一片綠波中歪著頭,帶點調皮,卻絲毫不知道自己顯得很奇特。
去年,月圓過四五次後,幾經洗劫的小園又一次遭受磨難,園旁小興土木,蓋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樓,泥土、磚塊、鋼筋、木條全堆在園中,像是零亂地長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壓在底下,我已習慣了這類景象,知道毀去了以後,總會有新的開始,盡管等的時間會很長。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
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褶,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覺得這是一朵童話的花,拿著它,任何願望都會實現,因為持有的,是面對一切苦難的勇氣。
紫色的流光拋散開來,籠罩了凌亂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著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著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個開始,小園經過整治,不再以草為主,所以有了對美人蕉的新認識,那株木槿高了許多,枝繁葉茂,但是重陽已屆,仍不見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著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即使再有花開,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許需要紀念碑,紀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壯?
(5)好一朵市槿花擴展閱讀:
文章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說木槿以前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平庸,說了說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得全性命。
而就是這留下來了木槿的兩度開花給作者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在我面臨少年人的生之困惑,陷入極度惶恐之中的時候,是木槿花讓我看到了希望,讓我有了勇氣去面對困難。
其實,作者也正是從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煉出來那充盈其間的強大與偉力的,花的生命之旅和人一樣,也許並非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及坎坷,我們需要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勇往直前。
花開花謝連著人類命運的沉浮與漂泊,花榮花枯膠結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作者就是通過那朵木槿花告訴我們,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困難所壓倒,不能讓悲痛長壓在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重新擁有夢想。
⑥ 好一朵木槿花閱讀答案
閱讀試題1.「偶然得來的枝條,偶然插入土中,它們就偶然地生長起來」一句中連用三個「偶然」,結合語境說明它們的不同含義,並分析作者寓含在句子中的感情。(4分) 2.「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這句話蘊含著怎樣的意思?作者反復這樣說的目的是什麼?(6分) 3.簡要概括木槿花「好」之所在,並分析課文以「好一朵木槿花」為題的作用。(6分) 4.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1)文章開頭、結尾都寫到了美人蕉,這在文中具有什麼作用?(3分(2)作者在結尾寫道:「也許需要紀念碑,紀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壯。」作者所需要紀念的是那朵「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嗎?(3分) 參考答案:1.(1)前兩個「偶然」是指隨意的、漫不經心的(1分),後一個「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1分)。(2)表達了作者對木槿花頑強生命力的贊美之情(2分)。2.木槿花遭遇到難以承受的苦難,但仍然保留有生命的信念,有戰勝困難的勇氣(3分)。這樣寫既強調了木槿花在面臨惡劣的環境所特有的面對一切苦難的勇氣(2分),也對點明本文主旨起著強化作用(1分)。3.木槿花奇特,不嬌氣,在重壓之下頑強掙扎,不畏艱難,能夠面對一切苦難(2分)。一個「好」字寫出木槿花的不同凡響。既寫木槿花的形象美,又寫它的精神美(2分),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2分)。4.(1)美人蕉「一點不在乎秋的肅殺」,讓作者認識到生命的頑強,作者以美人蕉來正面襯托木槿花頑強的生命力(3分)。(2)不是。作者所要紀念的是那種在重壓之下戰勝重重困難的勇氣,那種堅忍不屈的性格,那種頑強的生命力(3分)。1.從全文來看,木槿給「我」的印象:平庸——( )——( )——( )——( ) 2.作者說木槿的兩度花發「不同凡響」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為它在秋天的荒園里開放,使剛遭遇死別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為3.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有什麼特點? 參考答案:1.從全文來看,木槿給「我」的印象:平庸——(驚喜)——(悲壯)——(欽佩)——(不同凡響) 2.作者說木槿的兩度花發「不同凡響」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為它在秋天的荒園里開放,使剛遭遇死別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為: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折,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3.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有什麼特點? 答: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折,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
⑦ 對《好一朵木槿花》一文中的句子進行賞析
《好一朵木槿花》文章賞析:
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通過對一朵木槿花兩次開花的描繪,領悟到一種重壓之下頑強掙扎,不畏艱難,能夠面對一切苦難的人生真諦。
文章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說木槿以前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平庸,說了說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得全性命。而就是這留下來了木槿的兩度開花給作者帶來了深刻的思考。
在我面臨少年人的生之困惑,陷入極度惶恐之中的時候,是木槿花讓我看到了希望,讓我有了勇氣去面對困難。其實,作者也正是從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煉出來那充盈其間的強大與偉力的。
花的生命之旅和人一樣,也許並非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及坎坷,我們需要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勇往直前。
花開花謝連著人類命運的沉浮與漂泊,花榮花枯膠結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或許,作者就是通過那朵木槿花告訴我們,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困難所壓倒,不能讓悲痛長壓在心頭,要面對新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事業中去,重新擁有夢想。
作者獨到的語言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全文語言樸素,並沒有很多的修飾,但是感情真摯自然,不知不覺間打動著我們的心。這也告訴我們,寫作不必一味追求語言的華美,也不必盲目堆砌華麗的辭藻,一切文字讓它自然地從心間流露出來就行了,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⑧ 《好一朵木槿花》原文謝謝
好一朵木槿花
又是一年秋來,潔白的玉簪花挾著涼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這時開放了。紅的黃的花,聳立在闊大的綠葉上,一點兒也不在乎秋的肅殺。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說法,現在很想收回。接下來該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這以草為主的小園中,它們是外來戶。偶然得來的枝條,偶然插入土中,它們就偶然地生長起來。紫薇似嬌氣些,始終未見花。木槿則已兩度花發了。
木槿以前給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得全性命,陪伴著顯赫一時的文冠果,免得那欽定植物太孤單。據說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總比草根樹皮好些吧。學生浴室邊的路上,兩行樹挺立著,花開有紫、紅、白等色,我從未仔細看過。
近兩年木槿在這小園中兩度花發,不同凡響。
前年秋至,我家剛從死別的悲痛中緩過氣來不久,又面臨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們不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麼事,陷入極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時,只好到草園踱步。那時園中荒草沒膝,除我們的基本隊伍親愛的玉簪花外,只有兩樹忍冬,結了小紅果子,瑪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掛著。我沒有指望還能看見別的什麼顏色。
忽然在綠草間,閃出一點紫色,亮亮的,輕輕的,在眼前轉了幾轉。我忙撥開草叢走過去,見一朵紫色的花綴在不高的綠枝上。
這是木槿。木槿開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種顏色,以紫色最好。那紅色極不正,好像顏料沒有調好;白色的花,有老夥伴玉簪已經夠了。最願見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蘭、初夏的藤蘿相呼應,讓紫色的幻想充滿在小園中,讓風吹走悲傷,讓夢留著。
驚喜之餘,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圍的雜草,作出一個淺坑,澆上水。水很快滲下去了。一陣風過,草面漾出綠色的波浪,薄如蟬翼的嬌嫩的紫花在一片綠波中歪著頭,帶點調皮,卻絲毫不知道自己顯得很奇特。
去年,月圓過四五次後,幾經洗劫的小園又一次遭受磨難。園旁小興土木,盞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樓。泥土、磚塊、鋼筋、木條全堆在園中,像是零亂地長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壓在底下。我已習慣了這類景象,知道毀去了以後,總會有新的開始,盡管等的時間會很長。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
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褶,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覺得這是一朵童話的花,拿著它,任何願望都會實現,因為持有的,是面對一切苦難的勇氣。
紫色的流光拋散開來,籠罩了凌亂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著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著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個開始,小園經過整治,不再以草為主,所以有了對美人蕉的新認識。那株木槿高了許多,枝繁葉茂,但是重陽已屆,仍不見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著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開,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許需要紀念碑,紀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壯?
⑨ 文章以好一朵木槿花為題有何含義
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嬌嫩卻頑強。②重壓之下艱難掙扎,勇敢面對一切苦難。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擁有幻想、去掉悲傷、留住夢想。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⑩ 好一朵木槿花概括
琮璞的《好一朵木槿花》
又是一年秋來,潔白的玉簪花夾著涼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這時開放
了.紅的黃的花,聳立在闊大的綠葉上,一點也不在乎秋的肅殺.以前我有"美人
蕉不美"的說法,現在很想收回.接下來該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這以草為主的小
園中,它們就偶然地生長起來.紫薇似嬌氣些,始終未見花.木槿則已兩度花發了
.
木槿以前給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許多花木慘遭摧殘,它卻是全性命,陪伴著
顯赫一時的文冠果,免得那欽定植物太孤單.據說 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總
比草根樹皮好些吧.學生浴室邊的路上,兩行樹挺立著,花開有紫、紅、白等色,
我從未仔細看過.
近兩年木槿在這小園中兩度花發,不同凡響.
前年秋至,我家剛從死別的悲痛中緩過氣來不久,又面臨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
們不知道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麼事,陷入極端惶恐中.我坐立不安時,只好到草園中
踱步.那時園中荒草沒膝,除我們的基本隊伍親愛的玉簪花外,只有兩樹忍冬,結
了小紅果子,瑪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掛著.我沒有指望還能看見別的什麼顏色.
忽然在綠草間,閃出一點紫色,亮亮的,輕輕的,在眼前轉了幾轉.我忙撥開草叢
走過去,見一朵紫色的花綴在不高的綠枝上.
這是木槿.木槿開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種顏色,以紫色最好.那紅色極不正,好象顏料沒有調好;白色的花,
有老夥伴玉簪已經夠了.最願見到的是紫色,好和早春的二月蘭、初夏的藤蘿相呼
應,讓紫色的幻想充滿在小園中,讓風吹走悲傷,讓夢留著.
驚喜之餘,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圍的雜草,作出一個淺坑,澆上水.水很快滲下去了
.一陣風過,草面漾出綠色的波浪,薄如蟬翼的嬌嫩的紫花在一片綠波中歪著頭,
帶點調皮,卻絲毫不知道自己顯得很奇特.
去年,月圓過四五次後,幾經洗劫的小園又一次遭受磨難.園旁小興土木,蓋一座
大有用途的小樓.泥土、磚塊、鋼筋、木條全堆在園里,像是零亂地長出一座座小
山,把植物全壓在底下.我已習慣了這類景象,知道毀去了以後,總會有新的開始
.盡管等的時間會很長.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
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
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
略有皺折,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得環境的艱難,
更不覺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覺得這是一朵童話中的花,拿著它,任何願望都會實現,因為持有的,是面對
一切苦難的勇氣.
紫色的流光拋散開來,籠罩了凌亂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著明亮的紫霞,微
笑地俯看著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個開始.小園經過整治,不再以草為主,所以有了對美人蕉的新認
識.那株木槿高了許多,枝蘩葉茂,只是重陽已屆,仍不見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著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來.
即使再有花開,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許需要紀念碑,紀念那逝去了的,昔日
的悲壯?
寫是是應用愛心關注著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欣賞所有生命的靈性.這是只有熱愛生活的人能夠做到.在許多文人墨客的筆下,牡丹高貴、蘭花清秀,菊花票逸、蓮花高潔……這些自是不必贅述.然而美人蕉、紫薇、木槿,這些大眾化的並不名貴的小花,在作者眼裡依然動人美麗,美得平凡,美得有個性,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