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張先七夕

張先七夕

發布時間: 2022-08-06 08:41:24

1.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作者是誰

北宋詞人秦觀。這兩句是秦觀的詞《鵲橋仙》中的兩句。全詞如下: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徵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別號淮海居士。北宋文學家、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號稱為「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於文詞。詞作集為《淮海居士長短句》。

2. 為什麼說鵲橋仙這首詞超過了歷史上其他的詠七夕詩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道前人所未道而境界遠勝,所以推為歷代詠七夕第一。上下片後兩句是千古名句!

3. 李商隱的七夕這首詩的意思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

怎樣能將世上的死別,去換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原文: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此詩先遙想牛郎織女在天上相會,再聯想到自己愛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與亡妻相會一次。

全詩想像豐富,語言精美,感情深厚。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4. 【漁家傲二十首(之十四)〈七夕〉】幫忙翻譯一下

這首詞或題秦觀作,字句亦略異。詞寫一位女了從傍晚到深夜的春愁。主人公的感情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風格清婉淡雅,讀時須細細體味,久而方知其味。
上片寫傍晚。開頭二句寫環境同時暗中引出人物。
《生查子》是個小令,形式宛如兩首仄韻的五言絕句,篇幅短小,不能盡情鋪敘,用筆務須精神。因此它在描寫景物的同時即照顧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徵,勾勒幾筆。遠山以眉言,楊柳以眼說,便是抓住未出場的女主人公最傳神的地方加以暗點。遠山,是古代一種畫眉的式樣。《西京雜記》卷二雲:「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 。」宇文氏《妝台記》還說因受卓文君影響,時人效畫遠山眉 。「媚柳開青眼」,本謂柳葉初生,細長如人之睡眼初睜,饒有媚態。元稹《生春》詩第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即指此。通常詩詞中皆以柳葉比眉,這里詞人為了避免落套,而以柳葉形容美人之俏眼,用語可謂新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韋庄《荷葉杯》詞雲 :「一雙愁黛遠山眉 ,不忍更思惟 。」可見遠山眉往往含有愁情。
一雙遠山眉、新柳眼,已隱隱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淡淡哀愁。
三、四兩句逐漸寫到人物所處的環境 。「樓閣」乃女子的居處 ,「簾幕」乃室內陳設的帷幕,有時也指帳子。賀鑄《減字浣溪沙》有「樓角紅綃(一作初銷 )一縷霞」句 ,色彩明麗,此詞「樓閣斷霞明」,與賀詞詞境近似。「簾幕春寒淺」,表明此刻女子正無聊獨處,漸覺陣陣微寒飄入妝樓,傳向羅幕。他沒有圍,似可窺見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過片二句寫夜間女主人公的活動。比之上片寫傍晚景色,又更加細致一層。然細品詞意,此乃寫女子長夜難耐的心情 。所謂「杯延玉漏遲」(作秦觀詞者「延」字為「嫌」),是說主人公以酒銷愁,但覺時間過得太慢,正是俗語所說的「歡娛嫌夜短,愁苦怨更長」了。燭怕金刀剪 」,是說把燒焦了的燭芯剪了一次又一次 ,以至不堪再剪。這是描寫女子獨對孤燈,坐待天明。這兩句中,杯和燭本為無知之物,但詞人卻把它們擬人化,竟說酒杯也嫌漏刻過於遲緩,蠟燭也怕剪刀剪得頻繁 。語似無理 ,然而詞中的無理之語,往往是至情之語。其心情之痛苦,自是不言而喻了。
最後二句,以振盪之筆寫靜謐之景,遂使詞情揚起,色調突然趨向明朗。從詞中寫景來看,先是寫傍晚時的霞明,次是寫夜深時的燭暗,至此則讓鑽出雲縫的明月,穿簾入戶。詞中人物的感情也彷彿隨著光線的變化,時而陰沉,時而開朗。其中「忽飛來」三字,表現月色之突然明朗,心情之突然暢快,非常准確。寫月亮如此生動 ,在整個宋詞史上也極其突出。
蘇軾《洞仙歌》「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明月本在天空 ,因簾開而照入,人或未覺也 ;「月色忽飛來,花影和簾卷」,天空本無月色,忽爾突現如天外飛來,人遂卷簾而歡接之,則是有意去看月。有如中夕孤獨無聊,見客至而起迎,雖本非所盼,亦有勝於無。從另外一頭看,也似乎是月亮對人有情,在女子深居寂寞之際,忽然撥雲而出,殷勤下顧。誠如東坡詞所謂「明月多情來照戶」(《漁家傲·七夕》)。一筆而四面玲瓏,堪稱高手。「花影和簾卷」,也是極富含蘊的名句。張先《歸朝歡》詞雲 :「曈曈,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 」,是寫日間情景。此詞在構思上可能受到他的影響,但時間放在夜裡,日影改為月影,卻別具一番情趣。月光忽然照進室內,閨中人要卷簾看月,把照在簾幕上的花影也一齊捲起了。月色未現時原無花影,「花影和簾卷 」顯然在「月色飛來」之後。不說看月而說卷簾,說卷簾又用「花影和簾卷」這樣優美精緻的詞句來表述,不純是以景結情,還通過行動以表達內心。此刻閨中佳人是怎麼想的呢,作者沒有明言,只是把這種帶有象徵意味的景象呈現出來,讓讀者去想像,去品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含蓄不盡,意在言外。

5. 形容「七夕節」的詞語有哪些

比翼雙飛【bǐ yì shuāng fēi】

花好月圓【huā hǎo yuè yuán】

山盟海誓【shān méng hǎi shì】

一見鍾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

海枯石爛【hǎi kū shí làn】

6.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幕幕。全文是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雲弄巧:是說纖薄的雲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雲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後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餘味雋永。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於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12):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北宋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蘇軾薦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徏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長於議論,《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其詩長於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代表作為《鵲橋仙》(纖雲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臭腐為神奇」的名句(見《蓼園詞選》)。《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能改齋漫錄》引晁補之語)。張炎《詞源》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7. 七夕節的絕情詩

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恩恩 就是這樣·

4、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6、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

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9、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10、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11、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12、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13、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14、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台灣竹枝詞》

1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16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1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18、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19、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燕子樓》

25、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2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27、獸爐瀋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2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

30、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蘇軾《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

3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33、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34、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35、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無題》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38、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

39、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4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42、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運算元》
4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隴西行》

45、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46、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蘇武《結發為夫妻》

48、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49、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

50、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記》

52、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車遙遙篇》

53、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54、執手相看淚眼,竟

8. 七夕節相關詩句

關於七夕節挺有名的,就是這首鵲橋仙。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 ·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內恨,銀漢容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乞巧

唐 ·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9. 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下一句

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沒有下一句,這句話只有上一句。不過當今人們也常說「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

人生何處不相逢(rén shēng hé chù bù xiāng féng),指人與人分手後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最早出自晏殊《金柅園》詩。

相逢相遇總是人生一大樂事,它寓意著一段故事的開始。因此,人生何處不相逢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句子,人生何處不相逢它是指人與人分手後總是有機會再見面。

表達相逢的詩句

1、花前月下暫相逢。苦恨阻從容。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宋代:張先《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譯文:晚上戀人相會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結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們的理由。酒醒之後,美夢斷了,花兒謝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2、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出自宋代蘇軾的《鵲橋仙·七夕》

譯文: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10. 依依的意思是什麼

依依指留戀,不忍分離。形容依戀不舍的樣子,和樹枝輕柔隨風搖動的樣子。

①形容柔弱的東西搖擺的樣子:楊柳~。

②留戀,不忍分離:~不舍。

組詞;

依依不捨

[ yī yī bù shě ]

依依:依戀的樣子;舍:放棄。形容捨不得離開。

(10)張先七夕擴展閱讀;

依依不捨的近義詞;

1、依依惜別

[ yī yī xī bié ]

依依:留戀的樣子;惜別:捨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捨不得分開。

例 句:我和小虎從小一起長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臨行前,那~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2、依依難舍

[ yī yī nán shě ]

依依:戀慕的樣子;舍:放開。形容留戀捨不得離開。

熱點內容
小迎春盆景 發布:2025-07-13 08:27:25 瀏覽:66
櫻花飄落記 發布:2025-07-13 08:26:53 瀏覽:787
盆景鋸末樹 發布:2025-07-13 08:17:23 瀏覽:852
日本綠色泡泡帶刺綠植 發布:2025-07-13 08:00:10 瀏覽:685
荷花哪裡的煙 發布:2025-07-13 07:51:43 瀏覽:739
放酒瓶插花 發布:2025-07-13 07:26:40 瀏覽:389
玫瑰魚的圖 發布:2025-07-13 07:26:35 瀏覽:79
花藝師萬宏簡歷 發布:2025-07-13 07:10:48 瀏覽:858
梅花針拔罐放血療法 發布:2025-07-13 07:09:30 瀏覽:428
公英百合湯 發布:2025-07-13 07:09:2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