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潮汕七夕節

潮汕七夕節

發布時間: 2022-08-05 11:43:10

㈠ 為什麼潮汕地區的人把織女叫做「七姐」

原來是潮陽吧友。

不一樣,牛郎織女講的是織女的故事,七仙女董勇講的是玉帝第七個女兒的故事,兩者講的都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和凡間男子相戀並在一起的事,都很感人的

【董永與七仙女】

傳說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宮孤獨寂寞而思慕人間生活。一日隨六位姐姐往凌虛台遊玩,偶見下界賣身葬父的青年農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而萌發愛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顧天宮戒律森嚴,助其下凡。臨行之時又贈難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時焚香求助。七仙女來到人間,經土地爺說合,槐蔭樹作媒,與董永結為夫妻。為了幫助丈夫贖身,七仙女去傅員外家做工。員外故意刁難,限她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

如成,便將董永的長工期限由三年改為百日,否則將三年改為六年。七仙女在機房燃起難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只得履行諾言。

董永做工期滿後,夫妻雙雙愉快返家。途中,董永發現妻子已懷孕在身,趕忙去討水為她解渴。這時,狂風驟起,空中出現天兵天將,傳下玉帝聖旨,限七 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宮,違命則將董永碎屍萬段。七仙女不忍丈夫無辜受害,只得將自己的來歷向董永說明,並在槐蔭樹上刻下「不怕天規將你我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的誓言,懷著悲憤的心情,返回天庭。

【牛郎織女】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心,讓牽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話說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條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佔了,然後,便和牛郎分家了。

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條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條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這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穿紅仙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仙女們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躍入清流。牛郎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忙亂紛紛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們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貶下凡的牽牛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貶下天庭。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正飛著、飛著,織女聽到了牛郎的聲音:「織女,等等我!」織女回頭一看,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子,孩子們了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這時,王母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劃,霎時間,一條天河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無法橫越了。

織女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哭聲,孩子們一聲聲「媽媽」的喊聲,是那樣揪心裂膽,催人淚下,連在旁觀望的仙女、天神們都覺得心酸難過,於心不忍。王母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當中,我們至今還可以看見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星星,晶瑩地閃爍著,那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和牽牛星在一起的還有兩顆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兒一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成群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橋。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織女和牛郎深情相對,摟抱著他們的兒女,有無數的話兒要說,有無盡的情意要傾訴啊!

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們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靜靜地聽,可以隱隱聽到仙樂奏鳴,織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談。直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他們日日在盼望著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和美麗的愛情,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附:

澄海有一座七夫宮,祀七仙女,舊址與乾三宮並坐。七夫人即配董永的七姐,《五福連》中有一出《仙姬送子》,說七姐上天產子,送回人間。潮汕人十分欣賞她的重情義,一直作為吉祥戲演出,並立廟供奉。

所以潮汕人說的七姐應該不是說織女,而是把七仙女與董永的故事連結在七夕節。也不能否認,之後大家就慢慢把七仙女董永和牛郎織女的故事混淆了。

㈡ 牛郎織女是七月初七嗎

七夕節,傳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是中國的情人節
在這天出生的你,一定會很重感情的!

今天朋友說到了八月一年就去了一大半了,一點電腦上的日歷今天已經是七月初五了,上網逛一下看到潮版的網友寫了關於七月初七的文章,想上去頂帖,文字打著打著一大堆亂七八糟,想想自己也關於對七月初七的印象,回想以前一年下來好多個節日,每一個對小孩來說都有這不同的意義,例如過年有耋腰錢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服,正月十五看「營神大老熱」;清明節對小孩子來說是有餅干吃;端午節可以去看「爬龍船」下水游泳回家不怕被媽媽看出去下水游泳,六月兒童節對我來說好沒有任何印象,接下來就是七月初七「婆生」有雞蛋吃!八月十五有月餅和很多水果吃,八月二十有甜餜吃,冬至有湯圓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時期,童年有很多重不同的體驗,但對有好吃的印象還是深刻點。

想起七月初七也是想起潮汕地區的傳統民俗,拜神。我想潮汕地區每家每戶都一樣,家家都有拜神的習慣,不拜神的家庭有如孤老頭,那一家人古怪,孤僻,一定和鄰居的關系不怎麼好,經常拜神的人被稱為「念心」,「念心」有如孝順一樣的美稱,對神要念心,對長輩要孝順,大概就是這意思吧!想想家裡有多少種神要拜,一、拜祖宗(所有老祖宗的祭日,有多少個祖宗就有多少個祭日);二、天公老爺;三、地主爺(應該是土地公吧);四、灶公;五、五穀母;六、阿婆;還有很多外面的神明,想起來太多了,如祖師公,佛祖公,媽祖,,,,,,,太多了。算了不列的,我也不是很懂這些,只是在那地方長大的,聽多了這些名字。

㈢ 七夕節,為什麼在潮汕這邊竟然是成人禮啊

在潮州不是,潮州的成人禮是15歲時,選個好日子舉行成人禮。潮州話叫出花園

㈣ 七夕節民族活動

我這邊潮汕地區七夕就是農歷七月七,是小孩子的成年日,這一天十六歲的孩子都在這一天出花園。

㈤ 潮汕人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民間為孩子告別童年而舉行的一種成人禮,有15歲男女的家庭,要在舊歷七月初七乞巧節這一天,為孩子備辦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

出花園這一天,孩子要穿紅肚兜,紅木履,表示長大成人,神明保佑,一生平安。

將三牲果晶合湊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陳置在俗稱「膠掠」(晾曬用的竹箕)上,請出公婆神的神爐,由出花園的孩子跪拜,拜畢,以後就不再拜了。出花園的孩子要穿紅皮屐、吃公雞頭,所有食品都要吃一點。而且是飯桌上最先吃的那個。

父母采來12種不同鮮花,浸在水裡給孩子沐浴,母親給孩子紮上自己親手縫制的新腰兜,兜里一般放著12顆桂圓和2枚「順治」銅錢。

男出花園者,祭品中要有一隻公雞,女者用母雞,要請親族吃酒菜。

(5)潮汕七夕節擴展閱讀:

出花園的儀式內容表現出多樣統一特徵。

其一,出花園的祭品准備。三牲、果品、紅圓、紅心燭、龍香、元寶、香茶、美酒、「膠掠」(一種圓形的竹編簸箕)等湊成雙數件,或兩雙、四對、或六或八都成;

其二,出花園沐浴用品准備。這一天,母親要為孩子准備新衣紅屐,采新鮮花心 6 對或 12 對(仙草、紅花、狀元竹、八寶花、榕樹枝、桃樹枝等)給孩子洗澡,有些地方還要采來五樣種子(龍眼乾、酒餅、春菜籽、綠豆籽、早稻穀)、投放八枚銅錢,也有人買來新的紅肚兜等等。

出花園的舉行過程細節繁多,將以上提到的孩子沐浴用品,一律放入「膠掠」裡面,待孩子准備洗澡時,將花心放入水中,讓孩子浸泡,預示脫胎換骨。洗完澡後,孩子穿上母親准備好的紅肚兜(俗稱換肚腸,寓意換新),換上新衣服,穿上紅木屐。

緊接著便是拜公婆,母親請出置放在睡床下的公婆爐,置放在膠掠裡面,孩子跪拜公婆神,母親在旁作禱告語,一般都是感謝公婆神保佑孩子健康成長,並答應阿婆,孩子長大成人,會好好做人,萬事皆大方得體。

㈥ 潮汕七夕節風俗

潮汕人七月七有「拜公婆」的習俗。這里的「公婆」非指小孩的公公與婆婆,而是指傳說中孩童的保護神。「公婆神」亦稱 「床神」,在南方則稱「公婆」或「公婆母」,有說是指周文王夫婦,因周文王有百子,因此將周文王夫婦當作公婆神進行拜祭,寓意紛繁後代、瓜瓞綿長,祈求小孩安樂易養、吉祥聰明。亦有一說「公婆母」是指宋代潮汕的一位老嫗,因曾救過皇子性命,故被朝廷追封為孩童的「保護神」。

因此拜「公婆母」據說肇始於宋代。此外,還有別的傳說,就不一一臚列。孰是孰非無從考證,但潮汕人將七夕作為孩子拜公婆的日子,不難明白卻有為孩子「乞巧」之意,通過禮拜公婆神,乞望孩子聰明靈巧,活潑伶俐。

拜「公婆」的禮品也有講究,多是象徵平安幸福的吉祥之物,如石榴花、雞蛋、湯圓等,由此也衍生出一些形象生動的趣諺俗語,如孩子頑皮好動,通常會被說是「公婆拜蟹」,因蟹有「六足而二螯」,因而用來調侃小孩子手不停來腳不歇,調皮搗蛋,折騰不止。

(6)潮汕七夕節擴展閱讀:

潮汕人為年滿十五歲的孩子「拜公婆」辦「出花園」成人禮,亦多選在七夕這一天。孩童在父母等長輩的守護下幸福成長,就猶如生活在「花園」里一樣無憂無慮,而到了十五歲「出花園」後便開始邁入青年時期了。有孩子「出花園」的人家會宴請族親賓客,而孩子在「出花園」當天則要穿新衣、紅屐和吃公雞頭。

這一「出花園」禮俗蘊含了多重意義:一是 「孝悌」,通過筵請族親,讓孩子懂得感恩長輩們對自己的養育與呵護;二是「乞巧」,通過吃公雞頭,寓意獨占鰲頭,寄望兒女成年後能出類拔萃,成為棟梁之材;第三是通過「拜公婆」儀式,「宣告」爛漫孩童時代的結束

必須逐漸學會明白世情俗理。據稱孩子「出花園」穿紅屐、吃公雞頭習俗,是與明代嘉靖年間的潮州文狀元林大欽有關。少年時期的林大欽家貧買不起紅鞋,只穿紅木屐,一天他路遇一老者,只見老者手抱一隻大公雞,將一張寫著「雄雞頭上髻」的上聯鋪於地上,蹲守等待應對者,聲言誰對出下聯便可獲贈公雞。當林大欽不假思索對出 「牝羊頷下須」的下聯時

老者贊嘆不已,遂兌現諾言將公雞相贈於他。回家後,林大欽的父母獲悉此事很是欣悅,遂宰煮了公雞,並砍下雞頭給林大欽作為勖勉,以期將來能出人頭地。成年後的林大欽果然高中狀元,於是乎鄉鄰便紛紛效仿,在孩子「出花園」時讓孩子穿紅屐、吃雞頭,經一傳十、十傳百,這一「例俗」就這樣代代相傳下來……前幾年,潮汕的「出花園」禮俗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㈦ 潮汕地區七月初七煮初七食材敬長輩用那些食材呢

在潮汕,「七夕」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日子:
這一天,是我們中國的 「情人節」,有情人因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相互傳情達意;
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也會傳承 「走仔會」的習俗帶上禮物回娘家看望雙親,與兄弟姐妹團聚。
這一天,滿15歲的孩子要舉行 「出花園」成人禮;
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時,即是常說的 「公婆生」凡家中有15歲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這個擁有多重意義的節日幾乎貫串了由成長、戀愛到成家的重要人生節點,被演繹成為一個充滿溫情的日子。
潮汕地區的成人禮"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的一種成人禮。在潮汕人的眼裡,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園里一樣,等到其成年時(虛歲15歲,海陸豐地區是虛歲16歲),就要將孩子「牽出花園」, 表示其已成年能獨立生活。

㈧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潮汕地區的習俗——「出花園」

出花園、是潮汕民間為孩子告別童年而舉行的一種成人禮,有15歲男女的家庭,要在舊歷七月初七乞巧節這一天,為孩子備辦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

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出花園的孩子要穿紅皮屐、吃公雞頭,所有食品都要吃一點。而且是飯桌上最先吃的那個。



(8)潮汕七夕節擴展閱讀

出花園來源: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傳說來源於明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傳說林大欽少時讀書,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老者抱著一隻公雞蹲在地上,旁邊還有一對紅聯紙,一張沒有字,一張寫著「雄雞頭上髻。」

老者要求路過者應對,對得上可得這只公雞,對不上者僅賠他一頁對聯紙。林大欽站了一陣,對曰:「牝羊頷下須。」對得好,老者將公雞送他。回到家裡,他父親將公雞宰了,燙熟後砍了個雞頭獎勵大欽,以示獨占鰲頭之意。

後來,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潮人以為這是個好兆頭,在孩子入學時就給買雙紅皮屐,給他抱大公雞,孩子出花園時就給吃雞頭。

㈨ 潮汕女人出嫁後七月初七都要回娘家嗎

在潮汕,「七夕」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日子 這一天,是我們中國的「情人節」,有情人因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相互傳情達意; 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也會傳承「走仔會」的習俗帶上禮物回娘家看望雙親,與兄弟姐妹團聚。
這一天,滿15歲的孩子要舉行「出花園」成人禮; 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時,即是常說的「公婆生」凡家中有15歲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這個擁有多重意義的節日幾乎貫串了由成長、戀愛到成家的重要人生節點,被演繹成為一個充滿溫情的日子。
出花園那天,要把孩子當成年人看待,在飯桌上要坐大位,飯桌中間放一盤雞肉,雞頭朝向孩子,孩子要食雞頭。有句俗話:「已經咬了雞頭」指的是已出花園。
除了魚、肉、蛋外,還要春菜(取有盈餘之意),韭菜(韭與久同,取長壽永久),厚合(與人人合得來),大菜(吃後變得魁梧高大),魚(意是有人扶助),最必不可少的是一碗用豬肝、心、腸、胃、肺等合成的雜燴湯,孩子一定要吃下,吃不完只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

熱點內容
歌劇茶花女選段 發布:2025-07-13 16:43:52 瀏覽:638
南方可以養梅花鹿嗎 發布:2025-07-13 16:07:23 瀏覽:518
雲情人節游戲 發布:2025-07-13 15:59:48 瀏覽:456
優尼花藝 發布:2025-07-13 15:57:58 瀏覽:469
2016央視七夕晚會 發布:2025-07-13 15:53:56 瀏覽:497
風月海棠006 發布:2025-07-13 15:49:37 瀏覽:848
情人節游戲不用下載 發布:2025-07-13 15:45:03 瀏覽:121
讓綠植變 發布:2025-07-13 15:44:41 瀏覽:680
昆明茶花小苗 發布:2025-07-13 15:44:33 瀏覽:310
藍鑽花卉 發布:2025-07-13 15:43:25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