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帶桿蓮花
Ⅰ 一朵帶桿蓮花沒有水打一成語
出水芙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出水芙蓉,比喻美人出浴或也可以說是初放的荷花.
芙蓉:荷花。指剛長出水面的荷花。
比喻詩文等寫的清新。也比喻女子美麗清純.
Ⅱ 花開並蒂蓮的蓮花指什麼
並蒂蓮乃是指同一莖上生出的兩朵蓮花,是蓮花的一個變種。妻愛花,也愛養花。妻愛蓮,我也愛蓮,我尤愛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養」的氣節,愛屋及烏。美麗的並蒂蓮花,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為我們的家庭帶來了歡樂,也裝點著我們簡陋的客廳。

並蒂蓮有「花中君子」之稱,是荷花中的極品,象徵著百年好合、永結同心。並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徵。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並蒂蓮被譽為愛情的象徵,諭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並象徵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民間傳說中,並蒂蓮的出現是吉祥之兆。
Ⅲ 荷花各部分的特點
荷花為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蓮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在中國,荷花有著豐富的含義。首先,荷花一向被人們視為聖潔的象徵。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廣泛種植。其次,荷花也被人們當作美麗的化身,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詞則直到今天都還被人們用來形容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最後,荷花還被人們用來比擬品行高潔,正直謙虛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別名。
荷花全身都是寶。根狀莖白色,稱作藕,富含澱粉,橫生泥中,長而肥厚,截面多孔;種子橢圓形,大小如花生米,稱作蓮子。藕和蓮子均可食用,皆為營養品。葉片圓形,寬大,葉面綠色,葉背淡綠,既可代茶飲用,又是上乘的包裝材料,在西雙版納,人們常用荷葉來包裹烤魚、燒肉、糯米飯等食物,端午節時則用它來包裹糯米,蒸制四方形的粽子,稱之為荷葉粽或枕頭粽。荷花花朵碩大,花樣多種,有常見的只開一朵的單只蓮,有兩朵並開的並頭蓮,也有三朵並開的品字蓮,還有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蓮等;花色多種,有深紅、淺紅、粉紅、淡黃、純白等色,極富觀賞性。藕、藕節、葉、葉柄、蓮蕊、蓮房入葯,能清熱止血;蓮心入葯,能清除心火、強心降壓;蓮子入葯,能補脾止瀉、養心益腎等。
藕的橫斷面常常會有許多細長的絲彼此相連,所以中國人有一句成語叫作:「藕斷絲連」,用以比喻愛情方面表面上好像荷花產於我國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內。蘇聯、朝鮮、日本、印度、越南、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Ⅳ 圓明園開出並蒂蓮,並蒂蓮的出現代表什麼
6月底,遊客在圓明園發現荷花中的珍品並蒂蓮。不過,近日網友發現並蒂蓮不見了。圓明園2日回應,經核實,該株並蒂蓮現仍在原處,現已生長出並蒂蓮蓬。
據悉,並蒂蓮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幾率僅約十萬分之一。今年在荷花節開幕前夕首次發現了並蒂蓮,並蒂蓮是自然生長的,非人工栽培,也不會遺傳,成因很難解釋。民間傳說中,並蒂蓮的出現是吉祥之兆。
並蒂蓮有「花中君子」之稱,是荷花中的極品,象徵著百年好合、永結同心。並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徵。
(4)一朵帶桿蓮花擴展閱讀
並蒂蓮長成過程
荷花在生長過程中,一般只形成一個花芽,一個分生中心,開一朵花。如果受到某種特殊外界環境條件的刺激,或內部的特殊變異,著生在一支莖上的花芽,便有可能分化成兩個分生中心,進而發育兩個像是雙胞胎的花蕾,從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兩個花蒂,並開兩朵花,結一對蓮蓬,這便是並蒂蓮。
並蒂蓮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幾率是十萬分之一,是十載難逢的植物中的「雙胞胎」,其遺傳機制尚在研究中,目前還不能復制。遺傳。荷花專家曾分別用生長過並蒂蓮花的藕種和並蒂蓮蓬里的蓮子,反復進行培植試驗,結果都不能生成並蒂蓮花,證實其不可遺傳,只能天然生成。
Ⅳ 蓮花象徵和寓意是什麼
荷花的寓意為真、善、美,通常用於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純潔的愛情和高尚的情版感。象徵出污泥而權不染的的人品,象徵著與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還象徵著聖潔。荷花是的傳統名花,葉面大氣,莖干筆直,花朵清秀艷麗,在人們的心裡,荷花就寓意著真、善、美。寓意著純潔美麗的女子,也寓意著「牽花恰並蒂,折藕愛連絲」這樣藕斷絲連又純真美好的愛情,古時候,人們也會對著荷花許願,祈求可以賜給他們一段美好的姻緣。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
Ⅵ 手持蓮花有什麼寓意
半開的蓮花:比喻眾生初發起菩提心,開始修習善行。已開的蓮花:比喻菩提心顯現,證悟佛果。像密教中台八葉院里的觀自在菩薩右手便是執開敷的紅蓮花。在文殊院的觀自在左手也是持開敷蓮花。
Ⅶ 一朵帶桿蓮花打一成語
不蔓不枝
bù wàn bù zhī
【注釋】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回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答拖泥帶水。
【出處】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舉例】
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後,先生就不再刪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書有筆,~」之類。(魯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
【近義詞】
珠圓玉潤、一氣呵成、文從字順
【反義詞】
拖泥帶水、節外生枝、畫蛇添足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說話作文簡潔流暢
Ⅷ 一朵帶桿蓮花打一成語
佛拿一朵蓮花打一成語——拈花一笑。拈花一笑niān huā yī xiào【解釋】比喻心心相印、會心。【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結構】偏正式【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彼此心意一致【近義詞】拈花微笑【例句】伊為新至我,我是舊來伊,~,心是口。 ◎清·李漁《奈何天·巧怖》
Ⅸ 玉觀音手持一朵蓮花是什麼意思
玉觀音手持一朵蓮花代表的意思是「持蓮觀音」。
西遊記中,手持蓮花的觀音版,去東土大唐尋權得高僧,幫助唐僧,指點化身,化解孫悟空,豬無能,少僧,白龍馬的疾苦。並且在取經途中多次相助師徒四人,持蓮觀音不僅僅在「西遊記」中可以屢現,在中國歷史傳說中,亦是一樣享有盛名。
(9)一朵帶桿蓮花擴展閱讀:
相關來歷
手持一蓮花,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較好的少女形象。該法相為立於蓮座之上,雙手捧持一莖蓮花。 持蓮觀音,持一莖之蓮,立荷葉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其源於觀音菩薩教化紅孩兒時的應化身,《西遊記》中有記載。
《妙法蓮花經》在梵語中稱為「聖得路瑪·芬陀利華·斯陀拉」,聖得路瑪是「正確的教誨」的意思,斯陀拉意為經典。中間的「芬陀利華」漢語中翻譯為「大白蓮花 」。持蓮觀音配童男、童女身。將純真的少男少女比喻為蓮花之花蕾,可感受到懷著純凈菩提心的持蓮觀音期待花兒盛開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