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煮蠶豆

七夕煮蠶豆

發布時間: 2022-06-23 17:02:08

『壹』 怎樣煮蠶豆好吃竅門

香辣蠶豆
食材:蠶豆400克
配料:紅干椒3隻、八角1隻、洋蔥適量、蒜適量、大紅椒椒適量、生抽適量、豆瓣醬適量、精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備好所有食材。蒜和洋蔥切丁。新鮮蠶豆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凍保存。

2、鍋中加入清水適量,蠶豆放入煮開。

3、煮一二分鍾後撈出來放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如果想晚上提前備早餐小菜,可以焯水後放冰箱保存。

4、鍋中入適量食用油,小火加入洋蔥丁,蒜末,加入香料炸香。

5、加入蠶豆,適量清水,所有調料。燒開後,小火煮約10分鍾。多煮一會入味,軟綿。最後連湯汁裝碗中,這樣泡泡也會更入味。

『貳』 福州七夕風俗有哪些

農月七月七夕,福州叫乞巧節,又稱結緣節。七月七夕,是神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時間。七夕,婦女以七字為巧的象徵,向天上銀河織女乞巧時,陳列瓜果七盤,茶杯七口,焚香七炷,備針七根,絲線七色,先向織女星行七拜大禮,然後盤膝而坐,借著朦朧月色,賽穿針、比引線,誰穿引得又快又多,誰就得巧最多。宋梁克家《三山志》載:「綵樓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闌漏欲終。」這種習俗多是官府、富豪之家的小姐為之。民間則搞分豆結緣活動。家家戶戶煮蠶豆互相饋贈,啃豆談天,消除前愆,促使家人和順、親友情深、鄰里和睦。孩童學著分豆結緣,交指和好,童趣盎然。

過去在福州「七夕」日既是情人的活動日,也是男女老少結緣日。大家向親朋好友、同學、鄰居分蠶豆傳遞友誼的習慣一直流傳至前些年。每年的七夕乞巧節時,福州民間都格外熱鬧,《三山志》中就曾記載古時福州七夕乞巧盛況,早在清時便已為「分豆結緣」所全面取代。據悉,當時「分豆結緣」,是福州「七夕」的特有風俗。此俗緣出郊區,後傳入城中。節日里,福州人相互贈送蠶豆,並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蠶豆談天說地,以作結緣紀念。七夕成為促進家人和睦、朋友緣深、鄰里友好相處的「結緣節」。平日,小孩、鄰里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蠶豆一分,積怨便煙消雲散了。

隨著近年來每年2月中旬前後的洋式「情人節」開始盛行起來後,福州的七夕乞巧節也隨之逐漸淡化了許多。不僅在七夕乞巧節時,福州當代時髦女性不會在這個時候陳列瓜果、茶杯、焚香或備針、絲線向織女星行拜,也沒有看到現代都市女性再盤膝而坐賽穿針比引線了,甚至連鄉間一直流傳的分食蠶豆的習俗,在現在的福州城也幾乎難以再見。

家住福州鼓樓區的退休幹部老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頗有感觸地說,自己還是孩童時,記憶最深的就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那天晚上,同一個大院里的十幾戶人家吃完晚飯後,大家都主動搬條木板凳到院子門前的坪里相聚,大家拿出各自在家炒好的蠶豆,圍在一起一邊互相分食,一邊說些古老的典故和拉些家長里短。那種鄰里間親密無間的感覺,至今仍然令他回味。可如今,福州城到處高樓林立,大部分人都搬到了一套套充滿現代氣息的套房裡,彼此間的來往也隨之大大減少。七夕晚,鄰里之間分吃蠶豆的現象再也難以見到了。

但說起舊時福州的七夕晚間鄰里之間分食蠶豆的習俗,在福州一家外資企業上班的李小姐仍然流露出無限嚮往的神色。她說,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疏遠,如果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能像以前那樣,鄰居、同事或同學、朋友能聚集到一塊,或談些往事,或聊些生活中平時沒有注意到的鎖碎,相互溝通,相互傾訴,豈不是一件其樂無窮的大好事。

所幸的是,記者在結束采訪時也了解到,在如今福州的城區邊緣,如城東的城門鎮,城北的新店一帶,以及郊區的閩清縣、永泰縣等地,乞巧節里吃蠶豆的習俗仍然在延續著。而現在更有精明的商家,抓住福州當地這一古老的習俗開始大做「文章」,在七夕來臨前,就大做宣傳,准備專門推出「蠶豆宴」,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吸引一些懷舊者或一些追求時尚但又注重傳統的年輕人。

『叄』 水煮蠶豆是怎麼做出來的具體的步驟是啥

小孩子也可以經常食用,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蠶豆也是很好的營養食物。過油的缺點,是表皮吸油,不健康。通常酒店的廚師都會「過油」,其優點是保持顏色,快熟。要讓蠶豆不發黑,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蠶豆製作菜餚時,不要蓋鍋蓋,這樣做出的蠶豆菜餚就不會發黑了。

蔥白先如果小火炸至金黃撈出,再放入蔥葉,慢慢變微黃時撈出,蔥油就做好了,倒入蠶豆煸炒;放入花椒粒用小火慢慢炸香,然後將其撈出不要。大火將鍋燒到6成熱,放入蠶豆翻炒均勻。能連皮一起吃,再過一陣子會越來越老,再把皮也剝了直接吃炒豆瓣,味道也是相當的好。鍋加少許油油溫七成熱下入姜蒜干辣椒爆香下入蠶豆煸炒待蠶豆完全熟透加入茴香加入鹽放一點酸辣椒的汁,這樣比較入味,炒出香味之後,把煮好的蠶豆放進去,翻炒入味,即可出鍋食用!

『肆』 水煮蠶豆怎麼煮好吃竅門

大多數人都一定有吃過蠶豆,一般蠶豆在,平時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烘幹了,當成零食吃,比較受人歡迎的就是水煮蠶豆,一般需要和五香粉搭配在一起水煮蠶豆會變得更加好吃一些需要准備的有食鹽生薑和花椒,也需要准備一些八角和香葉的配料。

蠶豆中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蠶豆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

福州當地有七月節吃煮蠶豆的習俗。七夕節時老人就會送小孩子吃煮蠶豆。基本就是這種做法哦。

材料
主料:蠶豆150g;
輔料:八角適量、鹽巴適量、生薑適量、花椒適量、香葉適量
水煮五香蠶豆
買回來的干蠶豆清洗干凈後放於容器內加入500g水泡發。
同時加入八角,花椒,香葉,生薑絲,鹽巴浸泡
這是經過一晚上的浸泡後的蠶豆。變大了許多哦。好神奇吧!
然後倒入高壓鍋中,再加入約500g水
蓋上鍋蓋加上高壓閥,開火煮。
大火煮至氣上來後改為小火煮,約8分鍾左右即可關火。
放置約15分鍾後,香噴噴的五香蠶豆就做好了。——是不是很誘人呢。
小貼士
本品適宜人群:
1、老人、考試期間學生、腦力工作者、高膽固槨、便秘者可以多食用;
2、注意用高壓鍋煮的時間不宜過久,否則容易表皮裂開,煮化掉了。

『伍』 蠶豆有什麼寓意啊

蠶豆有什麼寓意啊 1)吃蠶豆,過七夕
關於這個民俗,專家的解釋是:「因為蠶與「纏」諧音,從前福州的情侶們喜歡把煮好或炒好的蠶豆作為禮物彼此互送,以此寓意纏纏綿綿到永遠。從前福州人還把這一天當作「結緣」的好日子,送一碗蠶豆,交一個朋友。如果鄰里、朋友之間結了怨或有了隔閡,在這一天送上一碗蠶豆也是化敵為友重歸於好的好辦法。」
2)「蠶豆花開黑良心」
「蠶豆花開黑良心」,在戲文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唱。說的倒也是,好生奇怪的是那結出碧綠果實的蠶豆花,滿地里開起來時,花心確實是黑顏色的。於是大家把心底可惡的人寓意為黑心的蠶豆花。不過那些個青翠碧綠的蠶豆莢要是爛掉了,和蠶豆花的中間部分一樣,也是墨漆黑一片的,而且弄在手上難以洗干凈。

『陸』 水煮蠶豆要怎樣製作

水煮蠶豆:材料:蠶豆500克,花椒、砂仁、木香、豆蔻各5克,蒼術、半夏各6克,鹽適回量。

操作:將答蠶豆以水發脹,6味葯物裝袋,與蠶豆加水同煮,入鹽,待蠶豆爛熟時,揀出葯袋,剝皮食豆。佐餐適量食用。

作用:健脾燥濕,行氣化滯。適用於高血脂症、小兒痰濕中阻、不思飲食、久而體虛、口吐痰涎、大便溏瀉、身倦無力等症。

『柒』 七夕為什麼要吃蠶豆

問度娘算了...
「七夕節」與「分豆結緣」
《中吳紀聞》載:蘇州地區稱七夕為「小兒節」、「回乞巧會」。屆時,人們用答溲麵簇花及剪蠶豆入油煎之,曰「巧」。
各家各戶都分要食蠶豆,謂之「咬鬼頭」,驅邪的意思。
《三山志》記載古時福州七夕乞巧,早在清時便已為「分豆結緣」所全面取代。當時「分豆結緣」,是福州「七夕」的特有風俗。此俗緣出郊區,後傳入城中。節日里,福州人相互贈送蠶豆,並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蠶豆談天說地,以作結緣紀念。七夕成為促進家人和睦、朋友緣深、鄰里友好相處的「結緣節」。平日,小孩、鄰里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蠶豆一分,積怨便煙消雲散了。
參考資料:《半斗書齋》民俗篇

『捌』 七月初七為什麼吃蠶豆

七月初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期,福州民間風俗和全國各地一樣,青年婦女要拜織女星,乞求能有靈巧的雙手,祈望能織出美麗的錦緞,能做出漂亮的女工來,能有神仙眷侶般的愛情。

特別的是,福州「七夕」有「分豆結緣」的風俗。根據牛郎織女的傳說,蠶是織女從天上帶下凡的,「蠶」是「天」上的「蟲」。織女下凡嫁給牛郎後,為了幫助鄰里鄉親一起過上好日子,她把蠶種分給鄉親,讓大家都養蠶、收絲、織布,勤勞致富。

為了感謝和紀念織女的善良和無私,在七月初七,人們就選擇跟「蠶」有關的「蠶豆」,煮熟了分送給左鄰右舍。家家戶戶煮蠶豆互相饋贈,可以消除隔閡,增進感情,密切鄰里關系。

『玖』 七夕為什麼要吃蠶豆福州的習俗

七月初七,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之期,福州民間風俗和全國各地一樣,青年婦女內要拜織女星,乞求能有容靈巧的雙手,祈望能織出美麗的錦緞,能做出漂亮的女工來,能有神仙眷侶般的愛情。
特別的是,福州「七夕」有「分豆結緣」的風俗。根據牛郎織女的傳說,蠶是織女從天上帶下凡的,「蠶」是「天」上的「蟲」。織女下凡嫁給牛郎後,為了幫助鄰里鄉親一起過上好日子,她把蠶種分給鄉親,讓大家都養蠶、收絲、織布,勤勞致富。

為了感謝和紀念織女的善良和無私,在七月初七,人們就選擇跟「蠶」有關的「蠶豆」,煮熟了分送給左鄰右舍。家家戶戶煮蠶豆互相饋贈,可以消除隔閡,增進感情,密切鄰里關系。

煮蠶豆、送蠶豆、吃蠶豆,有來有往,過去有矛盾和過節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平時磕磕碰碰,傷了和氣的,或者有了誤會的,消除誤會,重生和氣。「蠶豆」成了促使家人和順、親友情深、鄰里和睦的「睦鄰大使」。

在福州民間,對鄰里關系非常看重,有「金厝邊,銀鄉里」,「千金買鄰,八百買舍」之說。除了「七夕」互相饋贈煮蠶豆,在立夏,還有煮「鍋邊糊」分給鄰里鄉親吃的習俗。「做半段」也是福州農村聯誼鄉親朋友的一種「聚餐」形式。

『拾』 水煮蠶豆的做法

蠶豆是我們經常吃到的一種豆類,蠶豆不但好吃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常吃蠶豆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和促進消化等效用,所以蠶豆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蠶豆有很多種吃法,我們不但可以採用蠶豆來炒肉而且還可以採用蠶豆來煮湯,此外我們還可以用蠶豆來做成水煮蠶豆,下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水煮蠶豆的家常做法。

蠶豆(拉丁文:ViciafabaL.),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
1.蠶豆洗凈,瀝干表面水份
2.加入適量的鹽,用手拌勻,靜置5分鍾左右
3.加入適量的清水(無需沒過蠶豆,1/3左右),約8分鍾煮熟,即可
製作指導
1蠶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後剝去種皮作炒菜或湯。
2製成蠶豆芽,其味更鮮美。
3蠶豆粉是製作粉絲、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製作糕點。
4蠶豆可蒸熟加工製成罐頭食品,還可制醬油、豆瓣醬、甜醬、辣醬等。又可以製成各種小食品。
5蠶豆可以生吃,新鮮剛採摘下來的嫩蠶豆可以生吃,尤其在長江南部地區生食居多。
6蠶豆去殼:將干蠶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內,加入適量的鹼,倒上開水悶一分鍾,即可將蠶豆皮剝去,但去皮的蠶豆要用水沖除其鹼味。
在上面的文章裡面我們介紹了一種常見的食材,那就是蠶豆了,我們知道蠶豆不但好吃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食療功效,蠶豆有很多種做法,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水煮蠶豆的家常做法,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