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武當七夕

武當七夕

發布時間: 2022-01-27 10:15:55

『壹』 武當七俠各是誰各是怎麼死的

宋遠橋(公元1295--1380年),小說中,張三豐的第一個徒弟,掌派多年,有一代宗師氣派。

小說中宋遠橋有一子宋青書。宋青書後來不幸地成為武當派的叛徒,並間接殺死了其七師叔莫聲谷。

小說中,俞蓮舟(公元1303--1387年),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武功在眾師兄弟中最高,沉默寡言,豪氣重義。

小說中,俞岱岩(公元1306--1379年),武當七俠中的第三位。

小說中在追尋屠龍刀途中被殷素素所傷,托龍門鏢局「押送」到武當山下,被少林叛徒火工頭陀的弟子以少林金剛指所傷,導致四肢癱瘓。後來張無忌以「黑玉斷續膏」救治,得以恢復。(為《倚天屠龍記》中小說家雲)。

張松溪(公元1310--1394年)

明中葉浙江鄞縣人,擅長武術,師父為孫十三老,為太極拳的重要傳人之一,他自言其武功傳承自武當張三豐。金庸小說中的張松溪是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多智多謀,武功也有頗高造詣,張無忌評價他是武功極高的高手。

張翠山(公元1313--1346年)

位列武當七俠第五

小說中所用兵刃為少見的銀制單鉤和鐵制判官筆,因而被稱為"銀鉤鐵劃",後與白眉鷹王殷天正之女殷素素結為夫婦,生下張無忌。《倚天屠龍記》中最開始幾章的主角。因為在師兄弟中書法水平最高,悟性最佳。機緣巧合領會了張三豐融合在書法里的武功,才贏了與金毛獅王謝遜的比賽。

殷梨亭(公元1318--1403年)

歷史上的真人原名殷利亨。張三豐的第六個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龍記中,即是被稱為殷利亨。後來金庸感到「利亨」與其他師兄弟名字不相類,故取字形相似改名為「梨亭」。

小說中他是眾師兄弟中劍法最精之人,感情豐富,性格稚氣。曾經與峨嵋派紀曉芙訂有婚約,紀曉芙死後,又和紀曉芙與楊逍之女楊不悔結婚。

莫聲谷(公元1323--1357年)

張三豐的第七個徒弟。

小說中他個性剛烈,因揭發了宋青書人品不正,大意地被武當叛徒宋青書和成昆(圓真)的徒弟陳友諒偷襲所殺。

(1)武當七夕擴展閱讀

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包括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其是現代小說中張三豐的弟子,殷梨亭與莫聲谷由師兄授教。

當代金庸筆下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豐與歷史上的張三豐有所不同,後又被其他小說家所引用,不要混淆。

武當七俠的資質人品無可挑剔,江湖上威望崇高,其中宋遠橋和俞蓮舟武功最高,合體陣法為真武七截陣,有震懾群雄的威力,後俞岱岩殘廢,張翠山自刎,莫聲谷被偷襲所殺,七俠折損其三,可真武七截陣威力仍不減當年,可見其厲害之處。

『貳』 請問歷史上是否有武當七俠

據史籍記載,武當七俠歷史上真有其人,只是其歷史事跡與武俠小說不同。

《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北平體育研究社出版),其中有關於七人學藝的故事,講的是宋遠橋、俞蓮舟等七人為友,同往武當山學藝。

七人去訪一個名為「夫子李」的高人不遇,剛好碰到張三豐,於是七人拜其為師,學習名為「十三式」的太極拳。實際,真正成為張三豐弟子的僅為張松溪、張翠山兩人,而真正得其真傳者僅張松溪一人。

(2)武當七夕擴展閱讀:

金庸小說的魅力之處在於,他對於歷史的熟練掌握,將一大堆的正史、野史融合進他的書中,統統為他的小說情節服務,要是用心看就會發現,裡面的故事虛虛實實,情節精彩,但拋開小說不看,真實的歷史好像也是那麼一回事。而《倚天屠龍記》一書,是金庸借鑒歷史人物最多的一本書。

張無忌的原型是韓林兒,元末紅巾軍領袖。韓林兒的故事和張無忌很像,他的父親韓山童是搞造反的,建立了一個叫白蓮教的組織抗元,身死後,白蓮教就和當時的明教一樣群龍無首,於是白蓮教一些高層便擁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為帝,綽號小明王,聲稱反元復宋。

而倚天後期,張無忌也被明教群龍擁護為小明王,之後韓林兒被朱元璋設計害死,剛好對應張無忌受朱元璋迷惑而被逼走。

再說武當七俠,其實這七個人里,只有四俠張松溪確為張三豐徒弟。這個張松溪在歷史上很有名,他開創了一個門派,叫松溪派,至今仍在,派內有一門武功,叫九陰白骨爪。

張松溪之後,武當派人才濟濟。產生了一大批武林高手。他們是:葉繼美、吳崑山、周雲泉、 單思南、陣貞石、孫繼嗟、李天目、徐岱嶽、余時仲,吳七郎、陳茂宏、盧紹歧、董扶輿、夏枝溪、柴元明、姚石門、僧耳、憎尾等人。

『叄』 武當七俠

包括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是武當派祖師張三豐的七位弟子,

『肆』 倚天屠龍記里武當七俠分別是哪七個

宋遠橋
宋遠橋是張三豐的第一個徒弟。宋遠橋有一子宋青書。宋青書後來不幸地成為武當派的叛徒,並親手殺死了七師叔莫聲谷。
俞蓮舟
俞蓮舟是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
俞岱岩
俞岱岩是武當七俠中的第三位。
張松溪
張松溪是明中葉浙江鄞縣人,擅長武術,師父為孫十三老,為太極拳的重要傳人之一,他自言其武功傳承自武當張三豐。金庸小說中的張松溪是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
張翠山
張翠山乃張無忌之父,外號銀鉤鐵劃,位列武當七俠第五。
殷梨亭
殷梨亭是張三豐的第六個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龍記中,被稱為殷利亨。 他曾經與峨嵋派紀曉芙訂有婚約,後來又和紀曉芙的女兒楊不悔結婚。
莫聲谷
莫聲谷是張三豐的第七個徒弟。被武當叛徒宋青書和成昆的徒弟陳友諒所殺。
書中武當七俠的真實性金庸曾言:「據舊籍載,張三豐之七名弟子為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利亨、莫聲谷七人。殷利亨之名當取義於《易經》「元亨利貞」,但與其餘六人不類,茲就其形似而改名為「梨亭」。」但是那本「舊籍」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金庸沒有交待。疑為《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北平體育研究社出版),其中有關於七人學藝的故事,講的是宋遠橋、俞蓮舟等七人為友,因同往武當山,訪一個名為「夫子李」的高人不遇,剛好碰到張三豐,於是七人拜其為師,學習名為「十三式」的太極拳。實際,真正成為張三豐弟子的僅為張松溪、張翠山兩人,而真正得其真傳著僅張松溪一人。

『伍』 武當七俠分別是誰

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主要負責武當弟子心法傳授,張三豐的大弟子、已年過六十,身材瘦長,滿臉紅光;恬淡沖和,沉默寡言。

武當七俠之二俠俞蓮舟:負責內功天罡訣的傳授,張三豐的二弟子、今年五十歲,身材魁梧,氣度凝重;功夫卻是最精。

武當七俠之三俠俞岱岩:在武當山求醫治岱岩,絕情谷有葯情花毒中,是接受任務的關鍵人物。張三豐的三弟子、已年過四十,身材瘦長;淡沖和,沉默寡言,看起來約四十多歲。

武當七俠之四俠張松溪:主要負責武當弟子武功傳授,張三豐的四弟子、今年四十歲,精明能幹,以足智多謀著稱;看起來約三十多歲。

武當七俠之五俠張翠山:張三豐的五弟子、約三十多歲。

武當七俠之六俠殷梨亭:張三豐的六弟子、今年三十歲,精明能幹,嫉惡如仇,性如烈火;起來約三十多歲。

武當七俠之七俠莫聲谷:張三豐的七弟子、二十多歲,顯得稚氣未脫;也是江湖中行俠仗義,聲明遠播的俠客。

『陸』 武當七俠是哪幾位最後是怎麼死的

武當七俠是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包括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是武當派祖師張三豐的七位弟子。

1、宋遠橋,張三豐的第一個徒弟,掌派多年,有一代宗師氣派。

2、俞蓮舟,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沉默寡言,豪氣重義。

3、俞岱岩,武當七俠中的第三位。

4、張松溪,明中葉浙江鄞縣人,自言其武功傳承自武當張三豐。金庸小說中的張松溪是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多智多謀。

5、張翠山,位列武當七俠第五。

6、殷梨亭,歷史上的真人原名殷利亨。張三豐的第六個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龍記中,即是被稱為殷利亨。

7、莫聲谷,張三豐的第七個徒弟。小說中他個性剛烈,因揭發了宋青書人品不正,大意地被武當叛徒宋青書和成昆的徒弟陳友諒偷襲所殺。

(6)武當七夕擴展閱讀:

武當七俠的資質人品無可挑剔,江湖上威望崇高,其中宋遠橋和俞蓮舟武功最高,合體陣法為真武七截陣,有震懾群雄的威力,後俞岱岩殘廢,張翠山自刎,莫聲谷被偷襲所殺,七俠折損其三,可真武七截陣威力仍不減當年,可見其厲害之處。

武當派的正式流傳,大約開始於明代。武當山雖在唐代就開始建造道觀,但真正的黃金時期卻是在明代。明成祖朱棣登基, 推崇武當道教,調集民工30萬人;

用了13年時間,在武當山修建了33處建築群,號稱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橋等,綿延140華里,建築格局均依經書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設計而成。

『柒』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都有誰

武當七俠包括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1,宋遠橋

宋遠橋,現代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武當七俠之首。外表看似沖淡謙和、恂恂儒雅的宋大俠,實是身負深不可測的絕藝。

2,俞蓮舟

俞蓮舟,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別名俞二俠,歷史上也曾確有其人,是武當派創始人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武當七俠之一。

3,俞岱岩

俞岱岩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道教,張三豐的弟子,武當七俠里排行第三。最早於小說中第三回出場。

4,張松溪

張松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武當七俠之四。武當七俠中,張松溪以機智著稱。他最出色的表現,要算是在張翠山失蹤的十年裡施恩於三大鏢局,為日後應對作出鋪墊。

5,張翠山

張翠山,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第一卷的男主人公。武當派張三豐入室弟子之一,在武當七俠之中排行第五,人稱張五俠,在武當七俠中天賦最高。

6,殷梨亭

殷梨亭,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武當派張三豐愛徒之一。殷梨亭江湖人稱殷六俠,在武當七俠中位居第六,最精劍術。

7,莫聲谷

莫聲谷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男性角色。他是張三豐的第七個徒弟,武當七俠之一。曾參與六大派圍剿光明頂,力戰白眉鷹王殷天正。後在教訓對峨眉弟子無禮的宋青書時,被陳友諒和宋青書所殺。

『捌』 武當七俠的不同結局

武當七俠中,俞岱岩早早殘廢退出江湖,張翠山而立之年自刎而死,莫聲谷則被不肖後輩宋青書殺死。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間接殺死了莫聲谷,使得宋遠橋在一眾師兄弟中抬不起頭。

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三人活在世上並且擁有一定的地位,最後的屠獅大會,俞殷二俠代表武當出戰,彰顯一派宗師之相。

武當七俠是《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包括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8)武當七夕擴展閱讀:

武當七俠的武功

1、真武七截陣

武當派祖師張三豐所創陣式。他從真武神像座前的龜蛇山、龜山,心想這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靈的兩件物性,竟從中創制出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然而,從大氣磅礴的龜、蛇二山山勢演化而來的武功決非一人之力能同時施為。

於是他傳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奧妙之處,若二人合力,則攻守妝備,威力大暗。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因無機緣,此陣一直未經實戰,只在張三豐百歲壽辰之際,群雄上武當山逼問張翠山時,宋遠橋決定用此陣。後來,武當七俠之中的俞岱岩被大力金剛掌廢掉雙腿,張翠山自刎而死,因此,該陣法則失效。

2、內功:太極勁、武當九陽功、純陽無極功。

3、拳腳:太極拳、震山鐵掌、武當長拳、武當三十二式綿掌、虎爪手、虎爪絕戶手、一十二式陰陽手、二十四式鶴嘴勁點龍躍竅、無極玄功拳(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4、輕功:輕功之梯雲縱(心法)。

5、劍法:太極劍、柔雲劍術、陰陽兩儀劍法、神門十三劍,七十二式繞指柔劍、銀鉤鐵。

6、單刀:玄虛刀法。

『玖』 武當七俠的名字

武當七俠的名字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1、宋遠橋(公元1295--1380年),小說中,張三豐的第一個徒弟,掌派多年,有一代宗師氣派。

2、俞蓮舟(公元1303--1387年),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武功在眾師兄弟中最高,沉默寡言,豪氣重義。

3、俞岱岩。小說中在追尋屠龍刀途中被殷素素所傷,托龍門鏢局「押送」到武當山下,被少林叛徒火工頭陀的弟子以少林金剛指所傷,導致四肢癱瘓。後來張無忌以「黑玉斷續膏」救治,得以恢復。

4、張松溪(公元1310--1394年)

明中葉浙江鄞縣人,擅長武術,師父為孫十三老,為太極拳的重要傳人之一,他自言其武功傳承自武當張三豐。金庸小說中的張松溪是張三豐的第四個徒弟,多智多謀,武功也有頗高造詣,張無忌評價他是武功極高的高手。

5、張翠山(公元1313--1346年)

小說中所用兵刃為少見的銀制單鉤和鐵制判官筆,因而被稱為"銀鉤鐵劃",後與白眉鷹王殷天正之女殷素素結為夫婦,生下張無忌。《倚天屠龍記》中最開始幾章的主角。因為在師兄弟中書法水平最高,悟性最佳。機緣巧合領會了張三豐融合在書法里的武功,才贏了與金毛獅王謝遜的比賽。

6、殷梨亭(公元1318--1403年)

歷史上的真人原名殷利亨。張三豐的第六個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龍記中,即是被稱為殷利亨。後來金庸感到「利亨」與其他師兄弟名字不相類,故取字形相似改名為「梨亭」。

7、莫聲谷(公元1323--1357年)

小說中他個性剛烈,因揭發了宋青書人品不正,大意地被武當叛徒宋青書和成昆(圓真)的徒弟陳友諒偷襲所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當七俠

熱點內容
玫瑰花的葬禮英文版 發布:2025-07-26 09:17:50 瀏覽:706
山裡蘭花 發布:2025-07-26 09:17:42 瀏覽:965
百合頭像一左一右 發布:2025-07-26 09:09:48 瀏覽:890
山茶花釘珠 發布:2025-07-26 09:07:15 瀏覽:745
插花實例 發布:2025-07-26 09:02:07 瀏覽:508
拉伸綠植 發布:2025-07-26 09:01:32 瀏覽:305
周冬雨和白百合對比照 發布:2025-07-26 08:59:54 瀏覽:88
泉州1情人節玫瑰花批發 發布:2025-07-26 08:59:53 瀏覽:357
尼德蘭花園三期 發布:2025-07-26 08:59:48 瀏覽:229
櫻花筆怎麼修 發布:2025-07-26 08:59:47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