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牽牛活七夕

牽牛活七夕

發布時間: 2021-03-02 12:24:37

七夕牛郎和織女重逢幾天

七月七日名為七夕。陰歷七月初七這天是一年裡互相分離的牽牛(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關於他們依戀的美麗愛情故事代代相傳。這時候繁忙的農活幾乎結束,而且也是炎熱天氣和陰雨季節結束的時候,可以暫時讓自己疲憊的身心歇一歇,整理一下身邊的生活。 天上的牽牛(牛郎)和玉皇大帝的女兒織女結婚了,可是他們結婚後吃喝玩樂偷懶,因此玉皇大帝大怒,把牽牛(牛郎)流放在銀河的東邊,把織女流放在銀河的西邊。這對年輕夫妻互相牽掛,隔著無法跨越的銀河思念著對方。聽到牽牛(牛郎)和織女兩人心痛原因的烏鴉和喜鵲,每年到七夕這天就為了他倆相會而飛到天上搭成橋,這座橋叫作烏鵲橋。因此,牽牛(牛郎)和織女到了七夕時會渡過這烏鵲橋,彼此把一年之間積累的所有離懷愁緒訴說一番後,再次分開。因為這樣,每到七夕時,這世上所有的喜鵲和烏鴉一個也看不到,偶爾看到的則是因為生病而上不了天的。而在七夕前後幾天,幾乎都是下著毛毛雨,這是因為牽牛(牛郎)和織女為了去相會,而在清洗准備蒙有灰塵的車。這清洗的水變成雨滴落下,所以把它叫作「洗車雨」。不僅僅是這樣,如果七夕當天晚上下雨的話,人們把它認為是牽牛(牛郎)和織女重逢流下的喜悅眼淚,如果第二天凌晨下雨,則是他們離別的悲傷眼淚,人們把這時候下的雨叫做「流淚雨」。 中國南朝時梁吳均的《續齋諧記》上記載著這個故事。後來這個故事從中國傳到了韓國。事實上,這個故事是根據七月七日夜晚隔著銀河水東西分開的牽牛星和織女星相會的自然現象而編撰的。天文學上的牽牛星(牛郎星)指的是天鷹座α星,織女星指的是天琴座的α星,原來位置在銀河的東邊和西邊。這兩顆星因為太陽黃道上的運行而在秋天傍晚時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上,冬天時則跟太陽一起出現在白天;在春天傍晚時出現在東邊的天空上,到了七夕在天空附近,一抬頭就能在天空中看到它,所以看起來是一年一次相會。崔南善的《朝鮮常識》上記載說,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看起來一年一次相會最早是中國周代人依靠經驗發現的天象事實,到了漢代才有了七夕的傳說。
求採納

⑵ 七夕(唐)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這首詩表達什麼意思

這首詩表達夫妻之間久別之後團聚的意思。

原文:《牽牛織女》(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杜甫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遷居鞏縣。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隻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

時值安史之亂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在此期間寫了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了《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的詩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⑶ 七夕()牽牛()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⑷ 牽牛出河西 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 七夕誰見同 幫我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全面點哦!

牽牛指牽牛星牛郎 織女星織女 意思 牽牛星在銀河西邊,織女星在銀河東邊。牛郎織女千秋萬歲永遠隔河相望,七月初七,我又同誰約會呢?

⑸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出自:(唐)李商隱《馬嵬》

原文: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傳說,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們的今生緣分已盡,而來世尚且未知。相守與分離,有與誰知。回想明皇當年暫駐馬嵬,空聞金沱聲,不見宮室繁華,短短幾夕間物是人非,斗轉星移。豈料玉顏已成空。胞兄不正,三軍怒斬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長生殿嗤笑牛郎織女的天。誰料,竟然連牛郎織女也不如。想來天子也不過如此,連自己心愛的人都無法保護。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5)牽牛活七夕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公元837年(唐文宗開成二年)進士及第。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鬱郁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或抒發政治失意之痛,或反映晚唐政治生活,或為托古諷今的詠史之作,其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讀者所喜愛。構思新巧,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文學價值較高。有《李義山詩集》。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⑹ 此日六君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馬嵬》。

原文如下: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如下: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6)牽牛活七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詠嘆馬嵬事變。馬嵬事變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李商隱生活在晚唐那種國勢頹危的氛圍下,這不能不使他對歷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識,對政治懷有更多的拯救情緒,對荒淫誤國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寫下這組詩以達諷喻之意。

作品賞析

此詩開首即說「海外」,指楊玉環死後,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尋其魂魄,在海外仙山會見了她,楊授以鈿合金釵,並堅訂他生之約的傳說故事而言。

詩人以玄宗心情設想,直說九州更變,四海翻騰,海外徒然悲嘆,而「他生」之約,難以實現。三四句承上鋪寫。「空聞」、「宵柝」,即未聞「宵柝」;「無復」、「報曉」,即不用「報曉」。此皆承上兩句「徒聞」、「未卜」之意,暗指楊玉環被縊於馬嵬事。五六句轉入實事。

「此日」指貴妃賜死之日,「當時」指七夕相約之時。「六軍同駐馬」指禁軍嘩變,李、楊兩人的愛情也一同「駐馬」了,幻滅成空。「七夕笑牽牛」,意為七夕之夜,長生殿上兩人曾歡笑密約,並笑牽牛織女一年一度相見之短暫;「 當時」曾「笑」他人,而今卻不如牽牛織女之長久相戀;相比之下,令人可憫而又可笑。

詩人把六軍憤慨之情與長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議論深刻,筆鋒犀利。七八句以反詰語氣反襯作結。言貴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愛情甜蜜,生活幸福。詩人借「莫愁」以寄託感慨。以「如何」來反問,暗含指責。

⑺ 牽牛七夕答一個生肖

牛 七夕七日說的故事是牛郎與織女,外加搭橋的喜鵲,這三個人或物在十二生肖里出現的就只有跟牛郎有關的牛了。

⑻ 牽牛話七夕(猜一成語)

花言巧語

⑼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詩句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

牛郎在銀河西,織女在銀河東東。牛郎織女永遠隔河相望 七夕之夜有誰看見他們相聚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一種熱切盼望卻遙不可及的凄婉心情吧

熱點內容
櫻花傘游戲 發布:2025-05-20 02:26:31 瀏覽:93
秋字蘭花 發布:2025-05-20 02:12:21 瀏覽:272
寧河玫瑰庄園 發布:2025-05-20 02:12:10 瀏覽:807
胯下插花 發布:2025-05-20 01:47:49 瀏覽:536
金伯利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5-20 01:47:03 瀏覽:489
梅花鹿衣服 發布:2025-05-20 01:46:55 瀏覽:428
歌曲茶花開 發布:2025-05-20 01:45:22 瀏覽:963
大綠植凈化好看好養 發布:2025-05-20 01:44:50 瀏覽:992
花卉刺綉圖案365 發布:2025-05-20 01:44:50 瀏覽:794
花卉創新中心 發布:2025-05-20 01:44:49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