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當元宵節撞上情人節江西衛視

當元宵節撞上情人節江西衛視

發布時間: 2021-03-02 04:34:24

⑴ 當情人節遇上元宵節 杜蕾斯廣告 什麼意思

沒意思,就是告訴你要記得戴套

⑵ 第176期:當元宵節遭遇情人節,你怎麼過

情人節碰上元抄宵節,19年輪一回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說,2月14日和正月十五碰上同一天,一般是19年輪一次。朱進解釋說,由於中國傳統農歷和世界上普通使用的陽歷是根據不同周期計算的,因此農歷存在著19年七閏的規律,比如某個人的生日,一般會是19年能趕上一次是同一天。情人節的2月14日和正月十五一般也是19年相遇一次。記者查閱了萬年歷發現,1900、1938、1957、1976、1995、2014、2033年,元宵節都和情人節在一起。

⑶ 2014年2月1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同時也是西方的情人節。當中西兩個節日重疊在一起時,很多人都在熱


One possible version: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the Valentine』s Day coincide on February, 14 th , 2014, which makes people discuss heatedly which festival to celebrate that day. It is not wrong for us to adopt some western festivals, however,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how to celebrate our Chinese festivals.
In my perspective, as a Chinese, it is a custom as well as a responsibility for us to celebra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On the one hand, all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date back to hundreds of years ago, which is a symbol of our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Not only should we celebrate the Chinese festivals for fun, but also we should have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ir background and origins. Therefore, various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 to add to the atmosphere of the festivals.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the Chinese people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ass our culture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so that our future generations can also learn what to do in tho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just as we do today.
To sum up, Chinese tradition should be preserved and promoted. Nobody expects such a consequence that our priceless heritage of our ancestors is replaced by western traditions. So let』s join hands to keep Chinese tradition.

⑷ 元宵節為什麼又叫中國情人節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回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答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註:此詩一說是朱淑真所做。)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⑸ 當情人節遇上元宵節怎麼辦

方法一:浪漫情源人節
一句浪漫的告白,一頓燭光晚餐,一份貼心的禮物。保證讓她和你白頭偕老。

方法二:團圓元宵節
燈光下,熟悉的家常菜,斟上小酒,吃個湯圓,與父母家人閑聊幾句,這就是幸福啊。

方法三:合家大團圓

為心愛的她偷偷訂張車票和酒店。帶上她一起去看望家人,團圓浪漫過雙節。

⑹ 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節

不是。
元宵節熱熱鬧鬧,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古代,閨中女子回是不答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但過節可結伴出遊踏青,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男女青年交往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之機可為自己物色對象,所以,元宵燈節就成了中國古代男女青年或情人相會的日子,在閩南,台灣等地,至今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希望嫁到好丈夫的傳統。
也就是說,元宵節在客觀上起到了聯系青年男女的作用,但是不能說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情人節。

⑺ 在未來的那一年,元宵節跟情人節是在同一天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專社會中,也給未屬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⑻ 元宵節也是情人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而這天也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

為什麼這么說?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十五,是農歷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晚為「宵」,2000多年前漢朝時,漢文帝就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在家吃元宵、賞月,出門鬧花燈、猜燈謎。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古代,平時年輕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元宵節由於開禁,各地都會製作花燈,街上人流如織,男女可以相遇,易於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燈會上演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⑼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有兩個,只說七夕是情人節的是孤陋寡聞,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元宵節

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要華夏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自漢代「燃燈禮佛」,而到了唐代則「燃燈成俗」,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可以讓人們「縱情」的節日。

有些民族在元宵節有男女青年可以互表愛意的做法。民俗中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之說,在白天還舉行耍獅子、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蹺,晚上則有猜燈謎、舞龍燈,未出嫁的少女可以特許在這一天晚上外出遊玩。在過去「燈」和「謎」是分不開的,「燈謎」俗稱「打燈虎」。謎條貼在花燈上,猜中者有獎。有的店鋪張燈掛謎,「如有猜中者,獎蘋果三千」,當猜中者領獎時才發現獎品不過是一隻蘋果上插著三根牙簽。

許多東南亞華人保留著過傳統節日的習俗,馬來西亞華人對元宵節和春節非常重視。他們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做過年,除了保持吃元宵、點燈籠的習俗之外,還有一項有趣的活動,那就是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未婚男女相互拋水果,男孩向女孩拋蘋果,女孩則向男孩拋柑子,其中的含義是希望自己未來找到一個如意的伴侶。

這種習俗其實在我國內地的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有保留,如南方地區的白族、壯族和苗族等,都有在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互相「拋綉球」的習俗。凡是接不住綉球的男女,都要贈紀念品給對方。而太多次失球又無法贖回紀念品的人,就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由此也有人稱元宵節為「中國情人節」。

⑽ 元宵節和情人節多少年重合一次

昨天的情人節也是中國的元宵節。這一重合19年才出現一次,上一次是1995年,下一次是2033年。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