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國風節

七夕國風節

發布時間: 2021-02-27 03:45:50

❶ 分析《詩經鄭風溱洧》及其表現出的民俗節事風情。

【原文】《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葯。

【講義】:
和韓國、日本的朋友相處,彼此之間,總免不了要誇耀自己民族的文化優越性,時常說到的是本國國民的情商與浪漫。韓國的朋友說,每年的初雪,情人之間,無論相隔多遠,都要相聚賞雪的,皚皚白雪是純真情感的最好印證。日本的朋友總是說到櫻花節,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大公司都放假,男男女女聚到櫻花樹下,載歌載舞,很多美麗的愛情故事便在這樣的季節里悄然生長。山河不驚,歲月靜好,是東方民族溫馨的迷夢。我自然無顏對韓、日朋友吹噓我今日之國民如何如何,但我正告韓、日朋友:這樣的情人節,在我們的先人那裡也是有的。對於物候的敏感,以及潛在的天人合一的群體意識,是東方民族共有的特徵。
我要說的是詩經時代的情人節。
在中國的民間文化里,七夕是可以視為的情人節的。但七夕的起源並不是十分的古老,七夕成為中國民間的情人節,和唐明皇、楊貴妃七月七日長生殿誓約有關,即使不是源於此,至少它也起過很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但詩經時代的情人節與七夕無關,那時代的情人節是上巳。
孫作雲先生有兩篇很重要的文字,有助於我們對於詩經時代情人節的認識。其一是《詩經戀歌發微》,其二是《關於上巳節二三事》(均收在《詩經與周代社會》一書,中華書局,1964)。前者以民俗為線索,通過對《鄭風·溱洧》等十五篇詩經作品的分析,論證了《詩經》中許多戀歌與上巳節有關,指出:上巳節的風俗,是在春天聚會、在聚會時祭祀高媒和祓契於水濱以求子,《詩經》中有許多戀歌是在這節日里唱出的。後者則在前者的基礎上寫成,追述了上巳節的起源以及它在後代的演變。
一般讀者對於上巳節的印象可能來自王羲之《蘭亭序》,但這已經蛻變為文人墨客表現風雅的道具,更接近於上巳本色的應是杜甫《麗人行》里所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三月天氣,萬象皆新,草木瘋長,陽光明媚,麗人們徜徉河邊,臨水照花,愛慕者們在努力追隨、接近……。這樣的日子、這樣的環境,正是愛情生長的溫床。
《鄭風·溱洧》的開篇便是如此。「溱與洧,方渙渙兮。」簡簡單單七個字,傳遞給我們多少欣喜、興奮和歡樂的氣息!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人的活動周期和自然界成對應關系,寒冷的冬天是蟄伏的季節。裹著厚重的衣物,手腳都不靈便,思維也凍結了,我們難以創造和表現。春天到來,陽光從一張張的綠葉上爬過,磨薄了我們的翠綠的衣袖。脫去一冬的重負,束縛太久的手腳急需舒展,蟄伏已久的心靈渴望飛揚,我們如何能不起舞和歌唱!聽吶,郊外的溱河和洧河解凍了,我們聽見那河水如同我們的血液在嘩嘩地流淌。我們如何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呢?我們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奔向河邊,在河邊飛跑,彼此訴說內心的喜悅。 愛情和喜悅之情一起在我們的心靈里瘋長,我們陶醉在這一片春光里。「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短短十四個字,為我們勾勒和呈現了一副歡樂祥和的游春圖。
這是一副永恆的中國文學游春圖。《論語》的「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相比之下,多了些文人雅士的雍容華貴,少了里巷男女的真切和煙火氣。李後主的「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馮延巳的「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對春日冶遊的追憶,庶幾近之。但對環境的勾勒和渲染,總覺不如「溱與洧,方渙渙兮」來得直接和聲勢浩盪。記得有一次,一位老北京的朋友問我北京春天來的標志是什麼,我做了各種的回答,都被他一一否定。最後,他告訴我,老北京判斷春天來的標志是北海的冰開始融化。我自己喜歡附庸風雅,常到水邊去走。紫竹院和什剎海的冰還沒有全化,成群的野鴨子們已經在展現他們優美的舞姿,像戰斗機一樣轟炸薄冰。東坡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老杜的「長安水邊多麗人」,都將水暖河水邊人或物的活動,當作春天的表徵,大概也是他們高於一般詩人之處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十四個字好。接下來的「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亦好。或許大家要揣摩這士與女的關系。他們或許認識,女孩子可能心裡老早喜歡這帥哥,今兒個正好找個借口一起玩兒。或許並不認識,只是一見鍾情而已。這女孩兒的內心大約有幾分羞怯,但她決不做作,她大膽地邀請,真誠、執著,略略有點兒纏人,以至於對方不忍拒絕。坦誠、率真,正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特色。健康和溫暖的氣息,真令人神往。這樣的文化心態,在今日幾難夢見。我只在每年元旦的北大未名湖狂歡會感受過。那時候,人和人的心靈之間是不設防狀態。新年的鍾聲敲響,無數的青年從各個方向涌來,無論性別,無論相識與否,彼此友好地招呼和微笑,或是一群人拉成一個圓圈死命地跑,或是大家排成長隊繞未名湖轉圈。歌聲和笑語,是今夜的未名湖。那時候,彷彿回到了詩經時代,總讓我想起《鄭風·溱洧》里滿是青春與喜樂的那一段對話。
我之所以格外喜歡這篇詩,是因了春的緣故。本篇不著一個「春」字,卻處處透露和洋溢春的氣息。春天是戀愛和歡樂的季節,國風的愛情詩多半關乎春天,本篇尤勝。
本篇的藝術表現亦有特色。我們讀這篇詩,彷彿是在看電影,這里分明有著鏡頭的切換:
開篇是一個全視角的總場景:嘩嘩流淌的河水邊,是無數手拿蘭花歡笑的青年男女。緊接著,鏡頭一轉,用了定點視角,將光圈固定在一對青年男女的身上,展現了他們交往的細節過程。接下去又是一個全視角的放大鏡頭,是無數的「士與女」互贈芍葯,定情嬉笑。這樣鮮明的畫面感,也是詩經作品特有的。後代的詩歌,尤其是近體格律詩定型並成為詩壇主流以來,詩歌里便少了這樣鮮活的場景感,也少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鮮活的場景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國風作品的根本特徵。

附:這里需要做一個小小的說明。「四月移花帶芍葯,不知憂國是何人!」可見芍葯是在農歷四月開花,而不是在三月三日的上巳節。歷代的學者,多主張「贈之以芍葯」的「芍葯」不是今天的芍葯,是另一種香草。

❷ 國風·豳風·七月 反映了古代哪些社會風俗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陝西旬邑縣、邠縣一帶)的奴隸所做的詩歌。可能是因詩長,年代久遠,有某些錯簡的地方,但基本次序還是清楚的。 全詩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節的先後,逐年逐月地來寫男女奴隸們的勞動和生活的。這首詩按時序敘事,很象是一首農歷詩,類似後世民歌中的四季調或十二月歌。但由於它所敘述的內容反映了當時奴隸們一年到頭的繁重勞動和無衣無食的悲慘境遇,所以應把它看作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 第一章總括全詩,從歲寒寫到春耕開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將裁製冬衣的工作交給婦女們去做,以備御冬。十一月天氣寒冷了,北風刮在物體上,發出觱發的聲響。十二月寒風「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時刻。而我們這些奴隸沒有禦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過冬。好不容易熬到寒冬過去了,正月里我們開始修理農具。二月里舉足下田,開始耕種。壯夫們在田裡干著重活,女人和小孩們則承擔著送飯的任務。看著我們這樣賣力的勞動,那些奴隸主派來的農官感到很高興。 第二章,寫婦女們的採桑勞動。春天來了,開始暖和了,黃鶯兒歡快地歌唱著。婦女們挎著深筐子,沿著桑間的小路,去採摘飼蠶用的嫩桑葉。春天晝長,婦女們辛勤地工作了很久,碩果累累,采了很多的桑葉。可是,婦女們突然悲傷起來了,因為她們看見貴族公子正朝這邊走來,害怕被擄去而遭凌辱。末句反映了當時貴族蠻橫的真實情況。 第三章,寫婦女們的蠶桑紡織之事,並指出這是為貴族階級做衣裳用的。蠶月即三月,三月開始修剪桑枝,拿起斧子,砍去那些遠揚的枝條,然後攀枝再採摘些柔嫩的桑葉。七月伯勞鳥咕咕地叫著,彷彿在告訴人們後半年開始了,於是,八月里婦女們就動手紡織了。紡織品染著不同的顏色,有黑紅色的,有黃色的,而最鮮亮的是朱紅色的。可惜這些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貴族公子作衣裳用的。 第四章,寫農事既畢,奴隸們還是為統治者獵取野獸。四月里遠志結子了,五月里蟬兒鳴唱著。八月里作物開始收成,十月樹木紛紛落葉。十一月開始出外射獵,以取狐貉皮來給公子做冬衣。十二月聲勢更浩大,集合起眾人繼續田獵。射得的獵物,小獸歸奴隸們所有,大獸得獻給統治者。 第五章,寫一年將盡,奴隸們為自己收拾屋子准備過冬。五月里蝗蟲動股起飛,六月里紡織娘鼓翅發聲。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戶,由戶入床下,鳴聲愈來愈近,而天也愈來愈冷了。這時把屋裡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然後用煙熏老鼠,把它趕出屋裡;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門縫用泥塗上,以防寒冷的北風。感嘆我們和老婆孩子,往往農忙時就露宿在場上,到了冬日,天寒事畢,才正式回到房屋裡來。 第六章,寫奴隸們除農業外,還得從事各種副業勞動,以供統治者享用。同時,七月里還得採摘瓜類,八月里收取葫蘆,九月里拾取芝麻,把這些都交給統治者。農奴們不夠吃,只得用柴火煮些苦菜來養活自己。 第七章,寫奴隸們農事完畢,還要為統治者修蓋房屋。九月里修好打糧場,十月里納糧入倉庫。不論是先熟的作物,還是後熟的作物,是谷類,還是麻類,都得聚集起來送進貴族的倉庫。收完莊稼之後,就去為貴族們修理住宅。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來搓繩子。等到替貴族們把住宅修好了,奴隸們又快到了春播的時候了。 第八章,寫一年辛苦之後,還要大辦酒宴,為統治者慶賀祝壽。十二月去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以供來年夏天統治者消暑之用。等到農事已畢,打穀場已清掃干凈,就大殺羔羊,大辦酒宴,還得舉著酒杯,登上公堂,高呼統治者萬壽無疆。
《七月》這首長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隸社會階級壓迫的圖畫。男女奴隸們一年到頭無休止的勞動,結果都被貴族們剝奪得一干二凈。讀著這悲歌式的詩篇,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被壓迫的老年奴隸,面對面地向人們敘說著自己的生活境況,傾訴著血淚斑斑的歷史。他對於自家和鄰居們年復一年繁重勞動,苦難生活,傾訴得那麼周全,那麼悲切,雖然不敢流露出強烈的憤懣感情,但在傾訴中不時地夾雜著怨嘆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實來揭露奴隸主的罪惡和殘酷。這些奴隸們雖然暫時懾於奴隸主的淫威,精神呈現出麻木狀態,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怒吼起來,把積壓在胸中的憤懣象火山似的噴泄出來。 此詩語言朴實無華,完全是用鋪敘的手法寫成的。 全篇圍繞著一個「苦」字,按照季節的先後,從年初寫到年終,從種田養蠶寫到打獵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層次的工作面和高強度的勞動。語詞凄切清苦,彷彿是在哭吟著一部沉重的歷史。但值得我們熟加體味的是,這首詩的哀哀訴苦的同時,也表現了一定的清醒的階級意識。「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取彼狐狸,為公子裘。」「獻豣於公」,「上入執宮功」等,都表現了奴隸們對貴族不勞而食、蠻橫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現階級壓迫時,詩篇還採用了對比的描寫來昭示,比如:奴隸們在辛勤勞動,而「田畯至喜」,苦與樂的對比;奴隸們無衣無褐,卻在為「公子裳」,「為公子裘」,冷與暖的對比;「言私其豵,獻豣於公,」少與多的對比等,這種描寫,是在有意識地揭示階級壓迫的不平等。另外,詩篇善於抓住各種物候的特徵,來表現節令的演變,使全詩充滿了自然風光和強烈的鄉土氣秘。特別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蟲的鳴叫和蟋蟀的避寒遷徙,非常形象地表現了季節變遷的過程。這幾句沒有一個「寒」字,但卻讓我們感受到天氣在一天天地變冷,以至於寒氣逼人了。這種手法在《七月》中應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用風聲的愈演愈烈來顯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動.

❸ 詩經關於七夕的

1.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唐·盧綸《七夕詩》
2.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 強整帽檐欹側,曾經向天涯搔首。
4. 請在我的發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虛榮的桂冠。
5. 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
6.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唐·李賀《七夕》
7.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唐·劉言史《七夕歌》
8.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9.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10.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晉.《七夕夜女歌》)
11.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12.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14.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15. 獸爐瀋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16.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17.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8.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唐·劉禹錫《七夕二首》
19.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 孟浩然《他鄉七夕》
20. 她用手攏起了一個小小墳塋,插上幾根枯草,說這里埋葬了我們的愛情。
21.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22.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23.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24.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 李賀《七夕》
25.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❹ 七夕情人節的歌曲有哪些越中國風的越好,越多越好。

最愛的七夕主題的歌曲——千歌未央出品的《煙火蓮燈》
是一首老歌專了,也是我真正認識千屬歌未央的第一首歌,然後慢慢去發掘千歌未央出的好歌
歌手是玄觴和慕寒,男神女神合體了啊~~~

董貞那首老歌《美人浴》也是寫七夕的
騷年們不要看到這個名字就想歪了啊!!!要純潔~~純潔NMLGB的,混貼吧早就不認識這兩個字了!!!

鋼琴曲
七夕之後

蘭草薄荷&落嫣詩涵 - 七夕
這首歌的原唱是銀臨,相對銀臨的版本我更愛上面那一款合唱的~~
為什麼更愛呢,我也不好解釋,也許就是第一感覺吧

秋落蕾 - 七夕

裡面有很多七夕相關的詩詞的念誦,炒雞有愛的~~
由於是09年的歌,設備後期等等不如現在,如果現在再去錄一版,肯定會更好
惟願天下有情終眷屬就是這首歌的主題了

離恨歌
一首傷感的歌,給那些不想聽情歌的單身或者分手快樂的銀吧

心然的歌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心然 七夕天階淚

《巧夕》
策劃:龍小葵
曲:《蛍火》
詞:顏槿璃&七手
唱:龍小葵
念白:七瀨薰【斐然卓聲】
後期:雨霖仙
海報:花花

唯然う在る様に(中文填詞)

填詞:風冽
潤色:願星
唱:暴暴雪&IX
後期:嘟比

❺ 詩經溱洧的翻譯

一、譯文:溱水洧水長又長,河水流淌向遠方。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說咱們去看看?男說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對岸好地方,地方熱鬧又寬敞。男女結伴一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長又長,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遊人如織鬧嚷嚷。女說咱們去看看?男說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對岸好地方,地方熱鬧又寬敞。男女結伴一起逛,相互戲謔喜洋洋,贈朵芍葯表情長。

二、原文:周 孔子編訂《國風·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葯。

(5)七夕國風節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是描寫鄭國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游春的詩。當時鄭國的風俗,三月上巳日這天,人們要在東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寧。男女青年也藉此機會互訴心曲,表達愛情。來自民間的歌手滿懷愛心和激情,謳歌了這個春天的節日,記下了人們的歡娛,肯定和贊美了純真的愛情。

二、整體賞析

這首詩好像就是寫了一個古代的情人節,或大相親的場面。詩中交代了時間,初春時節,春水涌流的時節;地點,溱洧之外。

從大處寫起,「殷其盈矣」,參加歡會的青年人之多,不可勝數,可謂熙熙攘攘,茫茫人海。這是下面一對情人相會的大背景。

從小處落筆,「維士與女,伊其相謔」,從這一對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識,到二人相約同行,再到相謔,相贈愛情花,把相親相愛的全過得進行了藝術化的忠實記錄。可以說是一個很唯美的專題紀錄片。

❻ 關於七夕節的詩詞有哪些

001.《詩經·小雅·大東》(西周)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睕彼牽牛,不以服箱。
002.七夕(漢)佚名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003.燕歌行(三國)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004.七夕夜女歌(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005.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南北朝)謝惠連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
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
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
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傾河易回斡,欵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
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沉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006.迢迢牽牛星(南北朝)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007.七夕穿針(南北朝)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008.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009.七夕(唐)徐 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010.七夕詞(唐)崔 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❼ 關於七夕的詩詞有哪些

  1.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出自《詩經·小雅·大東》

  2.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版出自《詩經·小權雅·大東》

  3.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出自《詩經·小雅·大東》

  4. 睕彼牽牛,不以服箱。出自《詩經·小雅·大東》

  5.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6.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7.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9.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0.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

  11. 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

  12. 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 沾衣裳。

  13.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14. 明月皎皎照我床,

  15. 星漢西流夜未央。

  16.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❽ 乞巧節是什麼節日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內之日,故亦稱雙星節容、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

❾ 七夕月原創國風漢服是正的嗎

山寨店鋪
一般漢服商家只會賣漢服,這種漢服和現代風混賣的都是山寨店鋪。
我去看了一下,它店裡的漢服大概山寨了鍾靈記,華姿儀賞,都城南庄,銜泥小築,漢尚華蓮,三十六雨這幾家的漢服。

❿ 關於描寫七夕的詩句有什麼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唯借烈酒萬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盤輕舞寂寞紗
恐驚鉤月隨西下

今朝弦月夢相依
更鼓催促無人回
流水聆聽相思語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飛鵲各不同
銀河渡橋人依舊
相思離苦化雨愁

和青鳥七夕詩

青雲直上九宵去
鳥鵲相隨銀河裡
話別牛郎織女情
七七相會淚如雨
夕陽不肯西山墜
絕唱千古無人比

銀河天際開,相思兩界來。

鵲搭情義橋,雨訴別離愁。

七夕詩

風雨七夕夜--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於紙上。畢而卧。凄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游長嘯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熱點內容
猜茶花的謎語 發布:2025-05-16 08:18:25 瀏覽:559
茶花網名 發布:2025-05-16 08:13:45 瀏覽:387
朱紅雪櫻花 發布:2025-05-16 08:12:58 瀏覽:981
御庭蘭花眼霜 發布:2025-05-16 08:09:02 瀏覽:344
七夕皮圖片 發布:2025-05-16 08:08:03 瀏覽:323
大連綠植公司 發布:2025-05-16 07:37:28 瀏覽:804
怎麼折一朵 發布:2025-05-16 07:32:16 瀏覽:494
綠植哪裡能買 發布:2025-05-16 07:24:26 瀏覽:867
玫瑰花15朵的意義 發布:2025-05-16 07:15:26 瀏覽:128
櫻花明媚 發布:2025-05-16 07:12:52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