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哆來咪花卉

哆來咪花卉

發布時間: 2021-02-09 10:13:46

❶ 搜集莆田籍藝術家的有關資料。

根雕藝術家鄭碩希
鄭碩希先生1956年生長在閩中仙游,少年時期他就懷抱著藝術家的夢想,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圍在當美術教師的母舅邵世霖先生身旁學習繪畫。青年時代他響應黨的號召,獻身閩北支援山區建設,受聘在閩北山區一家工藝美術廠擔任木雕技術員兼傳統圖案設計員。閩北山多樹多,工作之遐他經常肩上扛著一把小山鋤,一頭扎進山裡,從泥土裡刨出幾截樹根,雕琢一些小工藝品當擺設,偶爾也送幾個與朋友一起賞玩。1980年他的根雕作品首次在建陽地區工藝品展銷會上一展風采。1986年他從閩北調回仙游縣工藝廠擔任木雕工藝師,從此與木雕、根雕、泥塑結下了不解之緣。
鄭碩希製作的根雕,充溢著濃重的自然美,他注重從根雕的形、神、意、趣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精心揣摩,博採眾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認為根雕是一門奇巧結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藝術,主張植根自然,因材施藝,盡量保持樹根的自然形態與天然神韻,融自然美與藝術美於一體。近年來,他創作的許多根雕作品為美、日、新、港、台根藝愛好者所收藏,作品多次在莆田、泉州、福州、廈門及省外展出。1994年盆景《醉八仙》、《達摩面壁》、《蘇武牧羊》在「中國花卉盆景」雜志發表, 1996年根雕《騰飛》榮獲福建省首屆根雕精品展金獎,緊接著他的另一個根雕作品《鍾馗》又在1996年11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根雕藝術節優秀作品展上獲得了「佳作獎」, 1997年9月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的97中國根雕藝術博覽會上他又獲得了優秀作品獎。東南電視台、莆田電視台相繼拍攝並播出了介紹鄭碩希根雕藝術的專題報道,1996年新編《仙游縣志》也刊登了鄭碩希的根雕作品照片和藝術成就簡介。
1997年,鄭碩希先生當選為仙游縣花卉盆景協會副會長,並加入了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根雕委員會會員、福建省花卉協會根雕委員會理事。近年來,鄭碩希先生被聘為仙游龍威工藝品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師,專心從事雕塑和泥塑創作,相繼為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製作了一批仿古代青銅器時期的寶鼎、香爐等工藝品,受到海外同行的贊揚。

2 風采依舊 痴心不改——記莆仙戲表演藝術家阿妹丕
說起黃寶珍,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可要說唱莆仙戲的「阿妹丕」
,老一輩的人那是最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她那絕無僅有的「金嗓子」曾
伴隨他們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三四十年代莆田的戲班有幾十個,城鄉居民最大的娛樂就是赴廟會
看戲。小時候的阿妹丕又矮又瘦,為了吃飽飯,家裡人送她去戲班,可
許多戲班都不願收留她。後來有一天母親帶阿妹丕到闊口去看戲,戲班
名叫「新移風」戲班,班裡有一樂師鼓手雷澄清,見阿妹丕喜歡莆仙戲
,問她會不會唱戲,阿妹丕說會唱《望故鄉》、《萬牌令》,一曲未唱
完,吸引了許多人圍過來聽,大家都鼓起掌來。雷澄清聽後說人小嗓門
倒不錯,就去跟戲班班主講收阿妹丕進戲班。班主一試後當場同意,馬
上挑了三擔大米到阿妹丕家,這樣阿妹丕就進了「新移風」戲班,當時
叫做「落棚」。恰巧,戲班中有一旦角生了急病無法上台演出,班主叫
阿妹丕頂上了,那年她才12歲。
阿妹丕的啟蒙教師是當時著名的男旦吳金松(莆田人叫「烏松」)
,後來又拜雷澄清、陳金標、肖祖植、車盛春、黃文棟等這些戲劇前輩
為師,加上自己又勤學苦練,原本學戲天份就高的阿妹丕學會了各種演
藝,精於閨門、青衣,兼通武旦、小旦等。真正使她成名的是唱腔。過
去唱戲都在鄉下露天舞台上,沒有擴音器,沒有話筒,但是阿妹丕一唱
,全場都可以聽到,別人唱戲往往出台二三場聲音就會沙啞下來,但妹
丕的聲音比較有耐久性,渾圓悠揚,餘音繞梁,三日不散。戲迷們都說
:看戲、聽戲,還是聽妹丕唱戲。「金嗓子」阿妹丕漸漸地在同行當中
小有名氣了。回想過去,阿妹丕謙虛地說:「過去我不懂什麼哆來咪,
真正會演戲是在解放後,跟許多有文化的老師學習得來的。」1957年3
月,才念了四年小學的黃寶珍被文化部授予高級知識分子稱號時,她說
作夢也沒有想到有這一榮譽,通知開會都不敢去參加。從1953年至196
3年十年間,阿妹丕不斷獲得華東、省、地、縣級演出的優秀獎。這是
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她的表演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文革中年僅32歲的阿妹丕被迫告別了她心愛的舞台,直到1979年她
復出時已經47歲了。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間消亡了,當得知中央文化部
研究所來莆田拍戲曲資料時,年近知命之齡的阿妹丕心情十分激動,重
著戲裝,粉墨登場,拍了《百花亭》和《千里送》。行家們評價說阿妹
丕的曲牌唱腔還是那麼經久耐聽,悠揚綿長,科介動作依然嫻熟到位,
婉轉有味,一致公認音色滋潤,吐字清晰,音域寬廣,韻味醇厚,堪稱
莆仙戲劇界一大代表。
1980年,阿妹丕應邀到莆仙戲一團演出《米米蘭思妻》,這是莆仙
戲擱了十五年後首次排演古裝戲,人們知道消息後,天天有滿屋子的人
觀看排練。首次出棚那一天,地點是在人民影劇院,本來是只演一場給
人大代表觀看的,結果觀眾要求再看的願望太強烈了,一場接著一場,
場場爆滿,一直演了十七場。戲迷們都說:還是妹丕唱的戲原汁原味。
那時正逢冬季,天氣寒冷,唱到最後,已47歲的阿妹丕漸感體力不支,
嗓子也因過度勞累而喑啞才作罷。憶起當年盛況,如今已六十七歲的阿
妹丕還會象小孩子那樣拍手稱快:「我這人事業心重,對觀眾太有感情
了。觀眾們那麼想看,我也就一場接一場演下去了。記得當時梧塘有一
老人家,鬍子白白的,拄了根拐杖,趕來跟我說,阿妹丕你要再演戲的
話,他要再活幾年。結果他沒有票,怎麼辦呢,我就搬了張凳子在過道
邊讓他看。還有幾位老太太特意找到我說,她們本來牙齒都掉光了,現
在我再唱戲了,她們要多活幾年看我的戲。特別讓我感動的是,當時《
米米蘭思妻》演了多場後,劇本翻得都爛了,有一張掉了找不到,結果
接不下去了,由於年紀漸大我忘了其中四句台詞,心裡很著急。後來市
場上有一個炸豆腐的跟我說,那四句詞她記得,她就背給我聽。她說她
天天都會放下生意來聽我唱《米 米蘭思妻》,都會背了。我聽了呀眼
淚都快掉下來。」
如今這位「文革」前就享受高級知識分子待遇的老藝術家領的仍是
四百多元的工人工資,對此,阿妹丕毫無怨言。她所憂心的是她師輩的
一代老藝術家大都仙逝,而跟她同輩的也已屈指可數了,如果再不採取
一些有力的措施,把我們莆仙戲的傳統藝術精華保留和傳承下去,正如
她的聲樂老師黃文棟先生所說的:「有愧於祖宗、我們的師傅,有愧於
培養我們的黨,有愧於熱愛我們的觀眾」。為此,她也記不清多少次來
到黃文棟老師家,商量出一套老藝術家們的VCD專輯。雖說資金來源尚
無著落,但他們堅信憑著自己的一股熱情,一份執著,能出多少出多少
,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功,這樣給子孫留下的是不可估量的財富。
莆田市藝術學校的發展也時刻牽掛在阿妹丕的心上。時不時地她都
會到藝校去看看,指導指導學生。經常地她會約黃文棟老師一起去,而
在藝校也總會碰到自己以前的老搭檔或老朋友,加上校長陳星火是自己
的弟子,阿妹丕在藝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和溫馨。特別是看著那些
小演員壓腿,走場,她總會陷入沉思之中。1981年,莆田縣藝校張榜招
生時,50個招生名額,報名的卻有三千多人,盛況空前絕後。現在全國
各地許多劇種都在不斷改革發展中,莆仙戲這個曾被譽為南戲的「活化
石」更應該不斷發揚光大。趁自己和其他老藝人還在,要把自己的表演
藝術傳承下去,後繼有人。她十分高興地聽校長陳星火介紹說今年已經
向省里爭取擴招,要招60名,她願意把自己所學的全部教給小學員們,
她更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來關心和支持莆仙戲的發展事業,讓莆
仙戲這株藝苑奇葩在百花園中永煥異彩!

❷ 北京哪裡有賣寵物狗的狗狗不要能長的太大,小型狗!還有不要太貴的!

通州狗市啊,這個很有名的!
但是要去專門的店鋪里去買,不要買散戶手裡的,因為最近一直在曝光的就是狗販們給狗狗染色的問題哦。所以你要買狗狗一定要到正規的養殖場家買。另外最好有熟人跟著,防止被騙。

❸ 奇怪的菜名有哪些

1.蒼蠅頭
其實就是豆角、皮蛋和肉丁組成的小炒。關於這「蒼蠅頭」的來歷,據說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豆角炒皮蛋本是台北餐廳很常見的一道小炒,但有一天老闆聽客人講怎麼菜里好像有很多蒼蠅頭,就被啟發說乾脆給菜起名叫「蒼蠅頭」好了。一個小誤會成就了一道怪菜,而當時讓客人混淆成蒼蠅頭的「罪魁禍首」,就是這道菜里的豆豉了。


黯然銷魂飯
2.黯然銷魂飯
還原十年前周星馳的電影《食神》的「黯然銷魂飯」,第一步就是碗筷要完全一樣!和上海人用搪瓷碗的情結一樣,公雞碗在香港人心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其次,因為電影里說,加了洋蔥讓人感動到流淚。老闆經過多次試驗,特意在飯里加上炸過的秘制洋蔥碎,沒想到,配上醬油和叉燒一起吃,特別能提升香味,不知不覺就幹掉一大碗。


油炸奧利奧
3.油炸奧利奧
雖然聽上去有點奇怪,但炸餅乾和炸榴槤在食客中的口碑都相當不錯。老闆是個「80後」,認為美食要有創意。其實,油炸奧利奧在台灣是很受歡迎的小吃,在上海還比較新鮮。炸奧利奧外層酥脆,裡面糯糯的,有點松糕的感覺。


哆來咪
4.哆來咪
招牌菜「哆來咪」原本有個很普通的名字,就叫蟹粉蝦仁。有一次,明星張曼玉來店裡吃飯,問這道菜是怎麼組合的,大廚介紹說一兩蟹黃、二兩蟹粉加三兩蝦仁。張曼玉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音符,建議改名叫「哆來咪」,於是菜名就一直保留到現在。


侏羅紀雞
5.侏羅紀雞
「侏羅紀雞」一上桌,視覺非常震撼,雄赳赳站立的造型,澆上酒點著火,霸氣十足,的確有點恐龍的影子。據說,這道菜是大廚十年前研製出來的,靈感正是從電影《侏羅紀公園》獲取。為保證入味,雞要放進秘制鹵水裡腌制18個小時,然後把腌好的雞放入烤爐里吊烤風干12個小時,層層工序才能達到皮脆肉嫩、鮮香無比的口感。最後上桌時,點火助燃,讓食客們在吃之前先享受一頓視覺盛宴。


一錘定音
6.一錘定音
小木槌在這家餐廳里隨處可見。木槌加砧板,吃的就是這一大盆的海鮮。這里上菜的規矩是把剛出爐的海鮮一股腦地倒在桌子上,稱為台宴,然後大家直接上手,用木槌征服蟹腿,用筷子搞定貝殼,敲敲打打樂在其中。


大力丸
7.大力丸
店裡的布置好像電視劇中的客棧,每一道菜都關聯一個武俠風的菜名,讓食客們彷彿化身為武林高手。店裡點擊率最高的怪菜「大力丸」,其實裡面是蛋黃餡肉圓,外麵包裹著糯米,外糯里嫩不膩口,非常好吃。


白羊座
8.白羊座
店裡每個甜品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而每個甜品都有一個故事。老闆娘是雙魚座,店裡為她特別訂制的玫瑰味鮮奶油蛋糕,一年四季都有售,其它星座的蛋糕則是季節限定。甜品原料都會選當季的食材和花卉,比如白羊座蛋糕,白羊座生日是在櫻花季,所以選用櫻花來製作蛋糕,並加入櫻葉、特調酒等原料,把蛋糕做成櫻花口味。


施瓦辛格
9.施瓦辛格
這款叫做「阿諾·施瓦辛格」的雞尾酒,被店家裝進奶瓶里,端上來之前你怎麼也想像不到肌肉動作明星會和奶瓶有關系,不得不佩服老闆取名的高段。


八仙過海
10.八鮮過海
這「八仙過海」里有八種海鮮,分別是黃魚、澳洲帶子、蟶子、文蛤、梭子蟹、基圍蝦、烏魚蛋和九肚魚,再加上秘制的海鮮高湯蒸煮,把節瓜打成蓉放入湯中,用特有的清香味為海鮮湯提鮮。焯過水的海鮮和節瓜湯在一起蒸煮20分鍾左右,這道八仙過海就能上桌了。

❹ 關於中國根雕協會

根雕藝術家鄭碩希
鄭碩希先生1956年生長在閩中仙游,少年時期他就懷抱著藝術家的夢想,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圍在當美術教師的母舅邵世霖先生身旁學習繪畫。青年時代他響應黨的號召,獻身閩北支援山區建設,受聘在閩北山區一家工藝美術廠擔任木雕技術員兼傳統圖案設計員。閩北山多樹多,工作之遐他經常肩上扛著一把小山鋤,一頭扎進山裡,從泥土裡刨出幾截樹根,雕琢一些小工藝品當擺設,偶爾也送幾個與朋友一起賞玩。1980年他的根雕作品首次在建陽地區工藝品展銷會上一展風采。1986年他從閩北調回仙游縣工藝廠擔任木雕工藝師,從此與木雕、根雕、泥塑結下了不解之緣。
鄭碩希製作的根雕,充溢著濃重的自然美,他注重從根雕的形、神、意、趣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精心揣摩,博採眾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認為根雕是一門奇巧結合、天人合一的造型藝術,主張植根自然,因材施藝,盡量保持樹根的自然形態與天然神韻,融自然美與藝術美於一體。近年來,他創作的許多根雕作品為美、日、新、港、台根藝愛好者所收藏,作品多次在莆田、泉州、福州、廈門及省外展出。1994年盆景《醉八仙》、《達摩面壁》、《蘇武牧羊》在「中國花卉盆景」雜志發表, 1996年根雕《騰飛》榮獲福建省首屆根雕精品展金獎,緊接著他的另一個根雕作品《鍾馗》又在1996年11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根雕藝術節優秀作品展上獲得了「佳作獎」, 1997年9月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的97中國根雕藝術博覽會上他又獲得了優秀作品獎。東南電視台、莆田電視台相繼拍攝並播出了介紹鄭碩希根雕藝術的專題報道,1996年新編《仙游縣志》也刊登了鄭碩希的根雕作品照片和藝術成就簡介。
1997年,鄭碩希先生當選為仙游縣花卉盆景協會副會長,並加入了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根雕委員會會員、福建省花卉協會根雕委員會理事。近年來,鄭碩希先生被聘為仙游龍威工藝品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師,專心從事雕塑和泥塑創作,相繼為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製作了一批仿古代青銅器時期的寶鼎、香爐等工藝品,受到海外同行的贊揚。
2 風采依舊 痴心不改——記莆仙戲表演藝術家阿妹丕
說起黃寶珍,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可要說唱莆仙戲的「阿妹丕」
,老一輩的人那是最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她那絕無僅有的「金嗓子」曾
伴隨他們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三四十年代莆田的戲班有幾十個,城鄉居民最大的娛樂就是赴廟會
看戲。小時候的阿妹丕又矮又瘦,為了吃飽飯,家裡人送她去戲班,可
許多戲班都不願收留她。後來有一天母親帶阿妹丕到闊口去看戲,戲班
名叫「新移風」戲班,班裡有一樂師鼓手雷澄清,見阿妹丕喜歡莆仙戲
,問她會不會唱戲,阿妹丕說會唱《望故鄉》、《萬牌令》,一曲未唱
完,吸引了許多人圍過來聽,大家都鼓起掌來。雷澄清聽後說人小嗓門
倒不錯,就去跟戲班班主講收阿妹丕進戲班。班主一試後當場同意,馬
上挑了三擔大米到阿妹丕家,這樣阿妹丕就進了「新移風」戲班,當時
叫做「落棚」。恰巧,戲班中有一旦角生了急病無法上台演出,班主叫
阿妹丕頂上了,那年她才12歲。
阿妹丕的啟蒙教師是當時著名的男旦吳金松(莆田人叫「烏松」)
,後來又拜雷澄清、陳金標、肖祖植、車盛春、黃文棟等這些戲劇前輩
為師,加上自己又勤學苦練,原本學戲天份就高的阿妹丕學會了各種演
藝,精於閨門、青衣,兼通武旦、小旦等。真正使她成名的是唱腔。過
去唱戲都在鄉下露天舞台上,沒有擴音器,沒有話筒,但是阿妹丕一唱
,全場都可以聽到,別人唱戲往往出台二三場聲音就會沙啞下來,但妹
丕的聲音比較有耐久性,渾圓悠揚,餘音繞梁,三日不散。戲迷們都說
:看戲、聽戲,還是聽妹丕唱戲。「金嗓子」阿妹丕漸漸地在同行當中
小有名氣了。回想過去,阿妹丕謙虛地說:「過去我不懂什麼哆來咪,
真正會演戲是在解放後,跟許多有文化的老師學習得來的。」1957年3
月,才念了四年小學的黃寶珍被文化部授予高級知識分子稱號時,她說
作夢也沒有想到有這一榮譽,通知開會都不敢去參加。從1953年至196
3年十年間,阿妹丕不斷獲得華東、省、地、縣級演出的優秀獎。這是
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她的表演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文革中年僅32歲的阿妹丕被迫告別了她心愛的舞台,直到1979年她
復出時已經47歲了。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間消亡了,當得知中央文化部
研究所來莆田拍戲曲資料時,年近知命之齡的阿妹丕心情十分激動,重
著戲裝,粉墨登場,拍了《百花亭》和《千里送》。行家們評價說阿妹
丕的曲牌唱腔還是那麼經久耐聽,悠揚綿長,科介動作依然嫻熟到位,
婉轉有味,一致公認音色滋潤,吐字清晰,音域寬廣,韻味醇厚,堪稱
莆仙戲劇界一大代表。
1980年,阿妹丕應邀到莆仙戲一團演出《米米蘭思妻》,這是莆仙
戲擱了十五年後首次排演古裝戲,人們知道消息後,天天有滿屋子的人
觀看排練。首次出棚那一天,地點是在人民影劇院,本來是只演一場給
人大代表觀看的,結果觀眾要求再看的願望太強烈了,一場接著一場,
場場爆滿,一直演了十七場。戲迷們都說:還是妹丕唱的戲原汁原味。
那時正逢冬季,天氣寒冷,唱到最後,已47歲的阿妹丕漸感體力不支,
嗓子也因過度勞累而喑啞才作罷。憶起當年盛況,如今已六十七歲的阿
妹丕還會象小孩子那樣拍手稱快:「我這人事業心重,對觀眾太有感情
了。觀眾們那麼想看,我也就一場接一場演下去了。記得當時梧塘有一
老人家,鬍子白白的,拄了根拐杖,趕來跟我說,阿妹丕你要再演戲的
話,他要再活幾年。結果他沒有票,怎麼辦呢,我就搬了張凳子在過道
邊讓他看。還有幾位老太太特意找到我說,她們本來牙齒都掉光了,現
在我再唱戲了,她們要多活幾年看我的戲。特別讓我感動的是,當時《
米米蘭思妻》演了多場後,劇本翻得都爛了,有一張掉了找不到,結果
接不下去了,由於年紀漸大我忘了其中四句台詞,心裡很著急。後來市
場上有一個炸豆腐的跟我說,那四句詞她記得,她就背給我聽。她說她
天天都會放下生意來聽我唱《米 米蘭思妻》,都會背了。我聽了呀眼
淚都快掉下來。」
如今這位「文革」前就享受高級知識分子待遇的老藝術家領的仍是
四百多元的工人工資,對此,阿妹丕毫無怨言。她所憂心的是她師輩的
一代老藝術家大都仙逝,而跟她同輩的也已屈指可數了,如果再不採取
一些有力的措施,把我們莆仙戲的傳統藝術精華保留和傳承下去,正如
她的聲樂老師黃文棟先生所說的:「有愧於祖宗、我們的師傅,有愧於
培養我們的黨,有愧於熱愛我們的觀眾」。為此,她也記不清多少次來
到黃文棟老師家,商量出一套老藝術家們的VCD專輯。雖說資金來源尚
無著落,但他們堅信憑著自己的一股熱情,一份執著,能出多少出多少
,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功,這樣給子孫留下的是不可估量的財富。
莆田市藝術學校的發展也時刻牽掛在阿妹丕的心上。時不時地她都
會到藝校去看看,指導指導學生。經常地她會約黃文棟老師一起去,而
在藝校也總會碰到自己以前的老搭檔或老朋友,加上校長陳星火是自己
的弟子,阿妹丕在藝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和溫馨。特別是看著那些
小演員壓腿,走場,她總會陷入沉思之中。1981年,莆田縣藝校張榜招
生時,50個招生名額,報名的卻有三千多人,盛況空前絕後。現在全國
各地許多劇種都在不斷改革發展中,莆仙戲這個曾被譽為南戲的「活化
石」更應該不斷發揚光大。趁自己和其他老藝人還在,要把自己的表演
藝術傳承下去,後繼有人。她十分高興地聽校長陳星火介紹說今年已經
向省里爭取擴招,要招60名,她願意把自己所學的全部教給小學員們,
她更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來關心和支持莆仙戲的發展事業,讓莆
仙戲這株藝苑奇葩在百花園中永煥異彩!

❺ 電影中有哪些經典的秋遊聖地值得去打卡

奧地利 維也納 《愛在日落黃昏後》
在維也納,彷彿每一個騎車的人都會背著一把吉他,街邊的藝人各類樂器手到擒來,也許這個地方註定了人們的音樂靈魂DNA。從神聖羅馬帝國,到奧地利帝國,再到奧匈帝國,幾個世紀歷史的沉積和凝聚,使得維也納承載著歐洲大地的榮耀篇章。
英格蘭 貝克維爾鎮 《傲慢與偏見》
貝克維爾是英格蘭中部和北部高地「峰區」的一塊瑰寶,也是德比郡的財富。光是那些美麗古老的建築和個性鮮明的鄉村小屋,就值得細細觀賞。在這個遍地草坪的小村莊里,你會看見各種野生的鳥禽在自由漫步。
義大利 里維埃拉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里維埃拉位於地中海沿岸區域,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區內植物種類很多,花卉四季均可栽種,岸邊景象嵯峨壯麗,海上風光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此度假避寒。你可以去波托菲諾和時尚的拉帕洛感受濃厚的貴族氣息,也可以從熱那亞以北到法國邊境里維埃拉之間觀賞夕陽。
九份——《悲情城市》
九份是台北邊上的一個觀光景點,原本只是一片逐漸被遺忘的金礦區,卻因為《悲情城市》,而成為了現在台北周邊最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熱點內容
素藝花舍 發布:2025-05-20 05:05:23 瀏覽:86
男的可以喝玫瑰花茶嗎 發布:2025-05-20 05:05:22 瀏覽:132
張家茶花 發布:2025-05-20 05:01:05 瀏覽:188
2014元宵節情人節祝福語 發布:2025-05-20 04:55:09 瀏覽:632
魔力海棠盆栽 發布:2025-05-20 04:49:57 瀏覽:497
畫梅花賦詩 發布:2025-05-20 04:48:39 瀏覽:162
11個玫瑰花的意義 發布:2025-05-20 04:44:22 瀏覽:609
五針松盆景苗 發布:2025-05-20 04:44:17 瀏覽:242
學生呵護班級綠植 發布:2025-05-20 04:42:39 瀏覽:435
減肥過情人節 發布:2025-05-20 04:42:30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