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球徑
⑴ 球根類花卉唐菖蒲(劍蘭、十樣錦、大菖蘭)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鳶尾科落葉球根類草本植物。地下具扁圓形的球莖,內部實心,外被褐色革質外皮,栽培的年限越多,球莖越大越扁,大球直徑5~9厘米,最小的子球僅0.3~1厘米。
株高70~150厘米,葉劍形,厚革質,從球莖上呈嵌迭狀相互抱合抽生而出,每株長葉7~8片;葉長30~40厘米,寬4~5厘米。花葶自葉叢中抽生而出,高出葉叢;穗狀花序著花12~24朵,側向一邊排成2排。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狀,花被6片,先端向外翻卷呈波浪的皺折狀,有白、黃、粉、紅、雪青、橙等多種花色,並有雙色、復色和雜色品種。花後結出蒴果,內含種子15~70粒;種子扁平,具圓形膜翅。夏、秋開花(圖36)。
唐菖蒲的球莖壽命只有一年,每年更新一次,在母球抽葉開花的過程中於植株基部膨大形成新球,原來的母球也隨著干癟而枯死。與此同時在新球底部也常長出收縮根,並在收縮根的先端形成球。
2.變種和品種唐菖蒲的品種繁多,為了便於識別和分類,專業工作者為品種進行了編號。
(1)瓣型 A——平瓣型、B——皺瓣型、C——波瓣型。
(2)花色 1白、2粉、3黃、4橙、5紅、6青、7藍、8紫、9煙。
(3)雜色 0表示沒有雜色,以下1~9代表瓣上摻雜的顏色和花色的號碼相同。
(4)花瓣基部桃形斑塊的顏色0表示無桃形斑塊,1~9代表桃形斑塊上的顏色,和花色所代表的顏色相同。
(5)序號 在3位數碼的後面加一個序號,用來代表引種和培育的先後順序。
例如,「玉堂春」這個品種的編碼是B-108-2,說明這個品種的主要特徵是皺瓣型,白色,無雜色,但花瓣基部的桃形斑塊為紫色,引進序號為2。
「海燕」屬於波瓣型,白色;在白色的花瓣上有粉色條紋,花瓣基部有黃色桃形斑塊;引種序號為4。它的品種編碼應當是C123-4。
3.習性原產於南非好望角一帶。喜溫暖,不耐寒,也不雨高溫酷暑,生長適溫為20~25℃;球莖在5℃以上的土溫中即可萌芽;我國北方適合栽種。要求深厚、肥沃的中性沙質土,pH值不得超過7,並且特別喜大肥。
唐菖蒲是典型的長日照植物,只有在14個小時以上的光照條件下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否則不能開花。
4.繁殖方法以分栽球莖為主,只有在培育新品種時才進行播種。
將一個唐菖蒲的大球栽種後,一般都能分生出2個大的新球,在新球的下面還能滋生出許多子球。按照球莖的大小可將它們分成四級;6厘米以上直徑的為一級,叫做大球;4厘米左右的為二級,叫做中球;2.5厘米左右為三級,叫做小球;1厘米左右的為四級,叫做子球,用子球來繁殖,栽培3~4年才能開花。
栽培前先施入大量有機肥料,深翻後耙耱平整,採用開溝點播法栽種,溝深為球莖高度的3倍,行距40厘米,株距12~14厘米。栽種子球時可進行開溝撒播。
5.栽培種養護栽前將分級後的球莖放入清水浸泡15分鍾,再用福爾馬林80倍液浸泡30分鍾,取出後沖洗干凈再種。
栽種期為清明到小滿之間,每隔1周栽一溝,這樣可防止同時開花同時敗謝,以便間隔切取花枝供室內插花水養。
養花專業戶可利用溫室周年進行切花生產。要想使其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開花,應在立春進行催芽,方法是:先在20℃的溫室內將球莖用水浸泡後放置1~2天,然後用河土埋起來,待新芽萌發後用普通培養土緊密地栽在木箱或大盆中,注意通風透光,清明過後再移到露地栽種。小滿前栽種可在處暑到白露間開花,比一般花期晚半個月左右。夏至到大暑間栽種的可在國慶節前開花。9月初在溫室內栽種的可在元旦前開花。9月末到10月初在溫室栽種的可在春節開花。小雪到冬至間用當年露地生產的新球莖在溫室內栽種,可在來年早春開花。
在溫室中生產切花時必須用日光燈補光,將每天的光照時間增加到14個小時以上。唐菖蒲忌連作,在一塊地里不能連年種植,否則球莖會逐年變小,每個花枝上著花也少,應間隔3~4年再種;溫室生產時每年必須換土。
春季栽種後應經常灌水,一旦受旱葉尖就會枯黃,抽葶後更不能受旱,無雨季節每周至少灌一次水。
如不切取花枝,花後應及時把花葶剪掉,防止結實,讓地下新生球莖充分發育。秋末葉片枯黃後將球莖挖掘出來,抖掉泥土充分曬干,再把枯葉剪掉,然後裝入紙箱或竹簍,放在不結凍的室內干藏過冬,切勿受潮。
⑵ 蓬徑和球徑的區別!
蓬徑:指灌木、灌叢垂直投影面的直徑。
花卉蓬徑:也稱「冠徑」,指花木枝葉所圍成的圓的直徑 ;冠徑——又稱蓬徑,指苗木冠叢的最大幅度之間的平均直徑,常以「P」表示。
球徑即球體植物的直徑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