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著名花卉
❶ 鹽城市花是什麼花
鹽城市花之前是紫薇和石榴,現在的新版市花是紫薇和牡丹。鹽城市擁有江蘇省較長的海岸線、較大的沿海灘塗、較廣的海域面積,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這里氣候優越,生長較多的花卉是紫薇和牡丹。
1、紫薇花的特點
紫薇花的花期比較長久,可從六月份一直到十月份,花期時間有139天。紫薇花色鮮艷,常見的有深粉紅色、紫色、玫紅色、淡紅色等,花姿優美,觀賞性強,深受人們喜愛。紫薇種植管理較為簡單,它的適應性強,耐旱,不需要過多澆水。
2、紫薇花的寓意
紫薇花的寓意是好運、雄辯和沉迷的愛。紫薇花壽命很長,它的花朵色彩很鮮艷,常被作為庭院樹種植,有時也會被作為家庭盆栽種植,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紫薇花不僅可供觀賞,還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3、牡丹花的特點
牡丹花是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2米,分枝短而粗,其花在枝頂單生,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花色有白色、粉色、紫色和紅色等。牡丹花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它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能生長,地栽或盆栽均可。
4、牡丹花的寓意
牡丹花的寓意有雍容端莊、富貴吉祥、繁榮昌盛、清高傲骨、美好期盼以及國色天香等。牡丹花是百花之王,帶有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所以其帶有雍容端莊的寓意。因此,常用牡丹來代指氣質出眾的女性,稱贊其氣質高貴。
❷ 鹽城枯枝牡丹園導游詞,(最好附圖吶)
景區概況牡丹,國色天香,堪稱花中之王。從鹽城市區沿204國道向南華里處,有一座千年古鎮--便倉,這里的枯枝牡丹,奇甲天下,飲譽古今。每年穀雨前後,枯枝牡丹獨放異彩,此時,小鎮遊客如雲,盛況空前,大有"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
枯枝牡丹因奇、特、怪、靈而馳名中外,古典小說《鏡花緣》及明、清《鹽城縣志》均有描述和記載。枯枝牡丹每年都是穀雨前後3日內開花,花信兒准確無誤。此時,滿園花開,奼紫嫣紅
枯枝牡丹園圖冊(3張)
,猶如胭脂凝成,美艷潤澤,芬芳馥郁;襯托著花朵的葉片,繁茂厚實,青翠欲滴,主幹卻似飽經風霜、憔悴欲朽,如乾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為十二瓣;閏年,每朵花多為十三瓣。花分紫紅、粉紅兩種,花蕊金黃。清人孫一致有《醉楊妃》詩贊曰:風流當日擅紅顏,天寶承恩獨壓班,塵暗胭脂零落盡,卻余花影在人間。現園中牡丹已有400多株,70多個品種,每年穀雨前後,這里繁花似錦,遊人如織。[1]編輯本段花卉種類園區佔地50.6畝,園內有山有水,有亭有閣,有花有樹,山水相連,綠樹成蔭,花香鳥語,亭閣掩映,觀賞景點多達32處。其中有探芳、暗香、疊采、攬秀、倚霞、聽芳、仙葩、毓秀、齊芳、臨芳、沉香、凝脂12亭;含芳、扶綠、倚香、勁節、奇葩5軒;芳茗、群芳2堂;延春、清香2室;還有天香閣、遠芳榭、留春廊、冠芳館、枯枝枝牡丹廳、會芳塢、釣台、假山、白塔、曲橋和迎春芳牌坊。
園內牡丹品種數以百計,幾乎囊括了河南洛陽、山東荷澤所有的牡丹品種。有一種名叫枯枝牡丹的,花分大紅、粉白二色,乃此園獨有,為牡丹中珍稀品種。[2]
編輯本段歷史典故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枯枝牡丹原於洛陽,北宋末年,蘇州楓橋人卞濟之,曾任陝西"參政公",為官清廉。宋亡後,隱退江南,為避戰亂,又舉家遷至東溟(便倉),並攜洛陽紅`白兩株牡丹植於園內,"取其紅者,以示報國忠心,取其白者,以示為官清正"。卞氏於便倉辟園建祠後,鄉間名賢曾書贈"國色天香"`"吉祥盛瑞"`"枯枝不朽"等匾額。後經代代培育,繁衍不息。元末,0卞氏後裔卞元恆隨張士誠起義,成為吳王的部將。朱元璋打敗張士誠後,元亨隱退家鄉。朱元璋聞卞元亨的才名,多次徵兆,卞元亨隱居部處。
朱元璋一怒之下,將他發配遼東邊境。臨行時,他到花園以酒酹牡丹曰:"待我南還花再開。"元亨走後,家人大都散去。唯有一妾朝夕對花祝願:"主有信回,當在花作開。"說來也奇怪,卞元亨走後的第10年,牡丹突然開放,這年,元亨果然得赦歸來。他百感交集,寫下了《戎歸》一首:"丈夫志遠遍天涯,一跨遼東忽到家,荒徑尚存蒼翠柏,故園尤有牡丹花,。文章自古渾如夢,勇略於今誰共誇?回首風煙成往事,樂夫天命何復嗟!"同時,有感於牡丹`愛妾10年相守之情,又題詠牡丹兩首:"牡丹本是親手栽,十度春風九不開,多少繁華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草唐松菊晚凋殘,獨有西園舊牡丹,自是枯枝存勁節,依依唯念故人還。"迄今枯枝牡丹以歷經700念滄桑,仍方華未艾。
那麼,世上的牡丹有數百種,為什麼獨有便倉的牡丹冠以"枯枝"二字呢?原來,便倉枯枝牡丹除了傳奇的歷史之外,還具有奇異的特色:其一石枯而不朽。這里的牡丹,花朵美鮮潤澤,無論何時將其枝摘下,用火柴點燃,頓時就可燃燒;其二是閏月化為單瓣。正常年份,牡丹每朵花為12瓣,但是,每逢農歷閏月的那一年,則花朵為13瓣;其三十春花秋放。牡丹本是春花,每年穀雨前後開放,便倉的牡丹有時還會在深秋和初冬時節兩度開放。枝幹無葉卻有花,蔚為奇觀。尤其神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年,枯枝牡丹盛開在舉行開國大典之日;國慶10周年時,枯枝牡丹曾兩度開花;1972念,聯合國恢復我國的合法席位時,
[3]
枯枝牡丹又在隆冬是開放;1987念,中共十三大之後,園內和園外散植的單瓣紅白牡丹,,再次開除若干無葉之花。對此,報紙和電視都有過報道。雖然這是偶然的巧合,卻給枯枝牡丹土上了更加迷人的色彩。1983年,日軍侵犯便倉,枯枝牡丹園成為一片瓦礫。當地群眾冒著日軍轟炸的硝煙,講花根小心挖出,藏進麻袋,栽在自家菜園中,才是枯枝牡丹免於滅頂之災。解放後,當地政府先後4此重修和改建枯枝牡丹園,現已建成蘇州園林式花園,牡丹品種進百個。原國防部長張愛萍為該園題寫了"枯枝牡丹園"的橫額和"海水三千丈,牡丹其百年"的楹聯。目前枯枝牡丹園已成為蘇北對外開放的又一個旅遊景點,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墨客`遊人前往觀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