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營花卉基地
㈠ 請大家為我提供一些石家莊辛集的情況
辛集
辛集市隸屬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市政府駐地辛集鎮位於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辛集位於石德鐵路沿線,鐵路、國道、高速公路橫跨全境,通達全國各地。辛集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縣為鄰,南與冀縣、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全市總面積951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轄15個鄉鎮。辛集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是全國衛生城、文化先進市、體育先進市,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北省「十強」縣市。
北齊時期其置屬安國縣,隋改鹿城縣。唐代始稱束鹿縣。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祿山 作亂(「 安史之亂 」)。次年鹿城縣改名束鹿縣,取「栟擒安祿山」之意。1949年9月,縣政府駐地由舊城遷至今辛集鎮,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辛集鎮曾設縣級鎮,與束鹿縣平級,但不久後又蠫劃歸束鹿縣管轄。1958年11月束鹿、晉縣、深澤三縣合並為束鹿縣,1961年5月,恢復原束鹿縣轄區,晉縣、深澤縣分設,1965年改轄為31個公社,1986年3月5日撤縣改蠾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內最著名的集鎮⠔—辛集鎮,原轄區不變。1996年12月,鄉鎮合並為8鎮、7鄉共15個鄉鎮,仍稱辛集市。
辛集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發展迅速,形成了以皮毛、化工、機械為支柱的三大行業。河北辛集鋇鹽集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鋇鹽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工業碳酸鋇、硫酸鋇、硫磺、碳酸鍶等7種主要產品獲部優稱號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辛集汽缸廠是全國最大的汽缸蓋專業生產廠之一,這個廠生產的X-195、S-195汽車缸蓋為為部優產品,辛集貝氏體鋼總廠年產鍛鋼磨球3萬噸,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
辛集地處華北平原上。全市年平均氣溫12℃,降水量488毠米,是河北省重要的優質棉花和鴨梨產地。辛集市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全國優質棉、小麥、瘦肉型豬生產基地,是河北省優質棉出口基地,全市農機總動力為180萬千瓦,耕地動力機械1.8萬台,有效灌溉面積7萬公頃。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油料、蘋果、鴨梨、紅棗、葡萄、花卉。其中鴨梨、蜜桃、枸杞、軍齊韭菜、舊城香椿,全國聞名。
王口煙花辛集裘皮為其土特產。辛集是著名的皮革業中心,其皮革製造、交易歷史悠久在明清時非常興盛,號稱「河北一集⠝」。至今,皮革業仍然栯整個辛集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產業。從1993年開始,辛集市投資17億元,建成了高標準的辛集皮革城和三個製革工業區,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裝、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等較為完整的皮革產業鏈。目前,全市擁有皮革企業1000多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8家,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產羊皮服裝革3000萬張,約占國內同類產品的50%,佔世界同類產品的15%;年產羊皮服裝400萬件,占國內同類產品的30%;年產各類皮具1200多萬件。羊皮服裝革和羊皮服裝代表著國內先進水平,是全國最大的產銷基地。辛集皮革產品覆蓋全國各地,並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北美、歐洲、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皮革服裝300萬件,出口羊皮服裝革5000萬平方尺。全市皮革行業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出口交貨額2.5億美元,直接創匯1.17億美元
辛集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皮革產銷基地之一,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以其獨特的皮革產業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眯。
辛集皮革城以其繁榮的市場、優良的環境,誠迎中外皮革業同行投資辛集,共創皮革大王。為確保製革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1995年開始 ,辛集市共投資6億多元規劃建設了佔地1300畝的三個製革工業區,全市137家製革企業全部進區生產,徹底解決了分散建廠、污水不易治理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問題。
政區
轄8鎮7鄉341個村委會,31個社區居委會。
辛集鎮
辛集鎮有47976戶,人口為135141人,擁有耕地72300畝,轄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復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舊壘頭、徐家莊、錨營、抬頭、西良馬、東良馬、六良馬、六朗營、支家方碑、溫家方碑、趙庄、楊家方碑、馮家方碑、西石庄、東石庄、裴辛庄、陳馬庄、林子里、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佃士營、撒馬營、孤馬營、都大營村委會;氣缸蓋廠、辛集化工廠、辛集中學、鐵路宿舍、皮毛製革廠、糧食局、柴油五廠、建設局、建設集團、鐵路三局、龍泉街、體育場、市府西大街、新開西街、新開東街、方北東大街、方北西大街、西華南路、西華北路、朝陽南路、康樂小區、康泰小區、康建小區、金城小區、西苑小區、鐵路宿舍、建設東大街、車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東大街社區居委會
小辛庄鄉
小辛庄鄉有7273戶,人口為24507人,擁有耕地46166畝,轄小辛庄、小章、北宋村、南宋村、丁家莊、王山口、巨家莊、東莊裡、程王莊、北李庄、大辛庄、西棗營、東棗營、楊家莊張古庄鎮
張古庄鎮有8510戶,人口為30639人,擁有耕地51316畝,轄張古庄、杜合庄、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小位、尖村營
中里廂鄉
中里廂鄉有6352戶,人口為22965人,擁有耕地50553畝,轄中里廂、呂廂口、北孟庄、蘇家莊、北里廂、清官店、韓陳庄、袁村、馬町、北郭、謝村、南郭、泊庄
天宮營鄉
天宮營鄉有7675戶,人口為30651人,擁有耕地67626畝,轄東天宮營、西天宮營、郭王宋、北龐、北呂彩、南呂彩、天宮、南龐營、王下、南龐、徐古庄、河庄、張王宋、宿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西朗月、東朗月
位伯鎮
位伯鎮有10833戶,人口為39561人,擁有耕地57237畝,轄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村、大白店、西柳科、鎮頭、西五村、東四村、溫家村、南四家、北位並、南位伯、南位並、仁慈、百福、大馮、小馮、小舟、善城、禮璨、小白店
舊城鎮
舊城鎮有10958戶,人口為42161人,擁有耕地52401畝,轄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庄、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梨園、北張村、石家莊、菜園、南張村、田村、王莊、潘家莊、東關、宮家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河、宋家莊、杏元、頓房、軍齊、馬章、孟章、劉章、南章、果園、等報
新壘頭鎮
新壘頭鎮有11673戶,人口為42433人,擁有耕地61326畝,轄新壘頭、東位伯、張庄、馬呂、吳家莊、馬蘭、王家莊、封家莊、搖頭、扒營、張馬村、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庄、袁庄、北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庄、南大過、南小陳
前營鄉
前營鄉有9738戶,人口為35779人,擁有耕地51589畝,轄前營、後營、趙家莊、西王封、東王封、西劉庄、東劉庄、李同智庄、苗家營、西古營、桃園、西澤北、於家莊、後魏家莊、杜林、前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庄、周家莊、呂家莊、駱家營、八里丘、小染庄、沙河
和睦井鄉
和睦井鄉有9141戶,人口為33907人,擁有耕地79283畝,轄和睦井、北周家莊、雙丘、張家莊、南周家莊、賈辛庄、馬鄉、散思台、東理順井、西理順井、大士庄、雙柳樹、小士庄、紅旗營、石槽李家莊、豆家莊、通士營、高家莊
田家莊鄉
田家莊鄉有14002戶,人口為49950人,擁有耕地98135畝,轄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庄、八里庄、南付庄、郭永庄、木丘、東張口、獅子庄、西王莊、傾井、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曰庄、北賢丘、南賢丘、草帽庄、網子庄、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庄、史家莊、舊寨、伴當營
新城鎮
新城鎮有7641戶,人口為23707人,擁有耕地63647畝,轄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興隆寺、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庄、賈李庄、後杜科、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
馬庄鄉
馬庄鄉有8085戶,人口為27900人,擁有耕地88325畝,轄馬庄、回生、甜水井、東謝村、西謝村、北營、南李家莊、東營、辛村、南朱庄、木店、一間房、台家莊、馬家莊、三間房、朱家莊、棗營、棗營庄、蘆家莊、中東石干、西石干
南智邱鎮
南智邱鎮有10219戶,人口為38709人,擁有耕地80225畝,轄南智邱、南瓦、南棚、南耿庄、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邱、趙馬、北張光、南張光、西小王、盂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西陳家莊、東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漫河頭、泗上、新興路
王口鎮
王口鎮有11050戶,人口為40774人,擁有耕地122085畝,轄王口、南漢口、北漢口、翰林庄、雷家莊、孟家莊、聶家莊、大理寺、東曹家莊、郭西、賈百戶、恆丘、大營、楊庄、中曹家莊、倪家莊、西花里庄、東花里庄、文朗口、仨樹、刑家莊、四七營
㈡ 青海十大最適合一家人去的景點 青海親子游景點推薦
青海最適合一家人去的十大景點
1、青海湖風景名勝區 (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自然保護 )
查看圖集
青海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5A景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間,三面環山,豐 沛壯麗、是我國較大的鹹水湖,古稱西湖。景區以高原湖泊為主體, 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觀。青海湖風景名勝區,在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 湖中有海心山、三塊石、鳥島、海西 山、沙島五個形態各異的島嶼,山巒疊翠,景觀獨特,其成以鳥島聞 名遐邇。湖區充滿生機,到處可見氂牛、黃牛漫步,羊群吃草,構成「風 吹草低見牛羊」牧歌式的圖景。【 詳細>>】
2、西寧市塔爾寺景區
( 5A景區 )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詳細>>】
3、茶卡鹽湖景區
( 4A景區 )
茶卡鹽湖景區,是中國一家鹽湖 旅遊 4A級景區,由青海茶卡鹽湖文化 旅遊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運營。景區以「天空之鏡」而得名。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附近,鹽湖四周雪山環繞,純凈、藍白、倒影交織,恍若一面天然明鏡。因其 旅遊 資源稟賦可與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相媲美,享有中國「天空之鏡」之美稱,是「青海四大景」之一,是國家 旅遊 地理雜志評選的「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詳細>>】
4、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馬營草原在焉支山和祁連山之間的盆地中。每年7、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中。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奇麗壯觀。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祁連山的雪線之上,常常會出現逆反的生物奇觀。在淺雪的山層之中,有名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狀蠶綴,還有珍貴的葯材——高山雪蓮,以及一種生長在風蝕的岩石下的雪山草。【 詳細>>】
5、門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區
( 4A景區 )
百里油菜花海青海省位於門源縣、祁連山與大坂山之間的盆地,寧張公路、217國道和民門公路通達,距西寧150公里,是自然風景 旅遊 區。長約50公里,寬約12公里,面積535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北方小油菜基地。每年7月,一年一度的油菜花 旅遊 節是觀賞油菜花的最佳時機,七月的浩門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一片別具特色的高原田園風光。百里油菜花景區被評為西部開發創業獎,是農業生態 旅遊 觀光的好去處。【 詳細>>】
6、西寧市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
西寧野生動物園,又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園區共展出動物180餘種,3000餘頭,主要展區包括猛獸散養區、草食動物散養區、百鳥苑、水禽湖、靈長館、小型貓科動物館、大型珍稀動物館、豹館、鸚鵡館、斑馬館。還有海洋館等動物場館,具體位置在城西區海湖路批發市場十字路口向南的巷子里,公交9路、14路、35路、41路、102路可以到,下車公交車都要走到售票口,計程車可以直達,門票為每人30元。2015年1月3日,西寧野生動物園的實名認證的微博發帖稱,一種鴿屬鳥類在中國境內絕跡。【 詳細>>】
7、青海金銀灘景區
金銀灘草原,位於青海省 海晏縣境內。它的西部同寶山與青海湖相臨,北、東部是高山峻嶺環繞,南部與海晏縣三角城接壤。金銀灘草原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位於青海省海晏縣境內。東距省會西寧100公里、南距青海湖28公里,佔地570平方公里。西部與寶山和青海湖相臨,北、東部是高山峻嶺環繞,南部與海晏縣三角城接壤,方圓1100平方公里,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貫穿。 藏民兄弟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熱土地上,有30多萬支牛羊在這里生息,是典型的牧區。【 詳細>>】
8、青海湖鳥島
青海湖鳥島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積0.8平方公里,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它們真實的名字,西邊小島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駝峰,面積原來只有零點一一平方公里,現在隨著湖水下降有所擴大,島頂高出湖面七點六米。島上鳥類數量多,約有八、九萬只之多。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中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堪稱"鳥的王國"。【 詳細>>】
9、黑河大峽谷
祁連黑河大峽谷全長800多公里的黑河大峽谷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其中有70公里屬「無人區」。峽谷內有冰川800處,分布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穿越峽谷的黑河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河」。憑借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黑河大峽谷內的高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是 旅遊 探險的理想去處。【 詳細>>】
10、沙島
沙島位於青海湖東北部,海晏縣境內,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頗象一個新月型的沙島景區青海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沙丘,是湖中沙壟突出水面受湖浪堆積和風沙作用堆積而成的,恰似一個新月新型沙丘漂浮在水面上,為湖中的一大奇觀。有關沙島的形成眾說紛紜,一說是流水堆積,一說是風沙堆積。
11、黑馬河
黑馬河,即黑馬河鄉(Hei Ma He Xiang),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48千米。是青海湖環湖公路的起點,由此沿環湖公路走70公里可達的鳥島,黑馬河往鳥島方向這一段,又被稱為環湖西路,不少"暴走族"驢友或自行車迷,都選擇從黑馬河開始他們的環湖夢幻之旅。黑馬河到鳥島這一段被譽為青海湖美的路段,在不同的季節呈現不同美景。【 詳細>>】
12、馬步芳公館
位於西寧市城東區共和路,又名「馨廬」。1943年建,耗資3000萬大洋,公館由多個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園組成,各個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結構嚴謹。構成了統一和諧的整體。馬步芳公館是青海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國時期的建築,也是全國唯一一座選用玉石建造的官邸,具有較高的 歷史 文物價值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公館」保留下來的院落佔地近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餘平方米,共有房屋298間,分別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號院、西二號院、西三號院以及後花園等7個獨立而又聯系的院落組成,各院和重要廳宅都有暗道相通,院落設計精巧,建築古樸典雅,整個院落透出老宅的深沉、庄嚴和神秘的氣息。
13、西寧市人民公園
西寧人民公園位於西寧市城西湟水與北川河交匯處南岸,總面積40餘公頃。園內主要游樂設施有花卉區、人工湖、兒童游樂區、動物觀賞區及美術展覽館等。 西寧人民公園是西寧市最大的公共游樂公園,居西寧新八景之首。西寧人民公園是國家AAA級 旅遊 景區。園區綠樹成蔭、曲徑迴廊、水閣相間、鳥語花香、十分清雅,被稱為「人工綉景」,居西寧新八景之一。園內游樂設施主要有:花卉區、人工湖、露天劇場、燈光球場、兒童及成人 游戲 場和餐廳、茶室等游樂觀賞服務設施。
㈢ 河西走廊什麼時候去比較好
河西走廊最佳時間:蘭州深居內陸,地處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乾燥,日照充足冬季漫長且較寒冷,雨雪少;春季轉瞬即逝,冷暖變化大;夏季短促,氣溫較高,但無酷暑;秋季降溫快。年平均氣溫9.3;C,年溫差和日溫差較大。最佳旅遊季節為5月--10月。
范圍: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肅省的蘭州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和敦煌(瓜州).地位河西走廊歷代均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漢唐以來,成為「絲綢之路」一部分。15世紀以後,漸次衰落。目前亦為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幹道,為西北邊防重地。地質地貌與水系河西走廊屬於祁連山地槽邊緣拗陷帶。喜馬拉雅運動時,祁連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來的洪積、沖積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現南山北麓坡積帶、洪積帶、洪積沖積帶、沖積帶和北山南麓坡積帶。走廊地勢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沖積平原形成武威、張掖、酒泉等大片綠洲。其餘廣大地區以風力作用和乾燥剝蝕作用為主,戈壁和沙漠廣泛分布,尤以嘉峪關以西戈壁面積廣大,綠洲面積更小.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圍,由山區河流搬運下來的物質堆積於山前,形成相互毗連的山前傾斜平原。在較大的河流下游,還分布著沖積平原。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於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布地區。河西走廊氣候乾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連山冰雪融水豐富,灌溉農業發達。
以黑山、寬台山和大黃山為界將走廊分隔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內流水系,均發源於祁連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補給,冬季普遍結冰。各河出山後,大部分滲入戈壁灘形成潛流,或被綠洲利用灌溉,僅較大河流下游注入終端湖。①石羊河水系。位於走廊東段,南面祁連山前山地區為黃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積沖積扇,北部以沙礫荒漠為主,並有剝蝕石質山地和殘丘。東部為騰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②黑河水系。東西介於大黃山和嘉峪關之間。大部分為礫質荒漠和沙礫質荒漠,北緣多沙丘分布。唯張掖、臨澤、高台之間及酒泉一帶形成大面積綠洲,是河西重要農業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③疏勒河水系。位於走廊西端。南有阿爾金山東段、祁連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東西走向的剝蝕石質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馬鬃山。中部走廊為疏勒河中游綠洲和黨河下游的敦煌綠洲,疏勒河下游則為鹽鹼灘。綠洲外圍有面積較廣的戈壁,間有沙丘分布。
氣候
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氣。夏季降水的主要來源是侵入本區的夏季風。氣候乾燥、冷熱變化劇烈,風大沙多。自東而西年降水量漸少,乾燥度漸大。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酒泉以東乾燥度為4~8,以西為8~24。降水年際變化大。夏季降水佔全年總量50~60%,春季15~25%,秋季10~25%,冬季3~16%。雲量少,日照時數增加,多數地區為3000小時,西部的敦煌高達3336小時。年均溫5.8~9.3℃,但絕對最高溫可達42.8℃,絕對最低溫為-29.3℃,二者較差超過72.1℃。晝夜溫差平均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民勤年沙暴日50天以上,而安西8級以上大風的風日一年有80天,有「風庫」之稱。走廊風向多變。武威、民勤一帶以西北風為主;嘉峪關以西的玉門、安西、敦煌等地,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
土壤
河西走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上。沖積扇上部組成物質以礫石為主,夾有粗砂,目前很少利用;沖積扇中部和下部組成物質以沙土為主,多辟為耕地。沖積平原土質較細,組成物質以亞砂土、亞粘土為主,也是開耕的主要區域。在長期耕作灌溉條件下形成厚達1米、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高的土層,為發展農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走廊西部分布棕色荒漠土,中部為灰棕荒漠土,走廊東部則為灰漠土、淡棕鈣土和灰鈣土,淡棕鈣土分布在接近荒漠南緣的草原化荒漠地帶;灰鈣土分布在祁連山山前黃土丘陵、洪積沖積扇階地與平原綠洲。灰棕荒漠土帶的西端以石膏灰棕荒漠土為主,東端以普通灰棕荒漠土和松沙質原始灰棕荒漠土為主,東北部原始灰棕荒漠土和灰棕荒漠土型松沙土占顯著地位。鹽漬土類廣泛分布於低窪地區,自東向西,面積逐漸擴大。草甸土分布面積則自東向西縮小。地帶性植被主要由超旱生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超旱生半喬木荒漠組成。東部荒漠植被具有明顯的草原化特徵,形成較獨特的草原化荒漠類型,如珍珠豬毛菜群系、貓頭刺群系,除常見的荒漠種紅砂、合頭草、尖葉鹽爪爪等,還伴生有不同程度的草原成分,主要有沙生針茅、短花針茅、戈壁針茅、無芒隱子草、中亞細柄茅、多根蔥、蒙古蔥等。西部廣布礫質戈壁和乾燥剝蝕石質殘丘,生態環境更加嚴酷。礫質戈壁分布有典型的荒漠植被,如紅砂、膜果麻黃、泡泡刺、木霸王、裸果木等群落類型。流動沙丘常見有沙拐棗、籽高、沙米、沙芥等。固定沙丘常見有多枝檉柳、齒葉白刺、白刺等。疏勒河中、下游和北大河中游有少量胡楊和尖果沙棗林。湖盆低地,鹽化潛水補給的隱域生境,分布有細葉鹽爪爪、有鹽爪爪、鹽角草鹽漠。河流沖積平原上分布有蘆葦、芨芨草、甘草、駱駝刺、花花柴、苦豆子、馬藺、拂子茅等組成的鹽生草甸。為防止風沙和乾熱風侵襲,綠洲地區,採用鑽天楊、青楊、新疆楊、沙棗等,營造防風林帶,效果顯著。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它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糧、幾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平地綠洲區主要種植春小麥、糜子、穀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馬鈴薯。油料作物主要為胡麻。瓜類有西瓜和白蘭瓜,果樹以棗、梨、蘋果為主。山前地區以夏雜糧為主,主要種植青稞、黑麥、蠶豆、豌豆、馬鈴薯和油菜。河西畜牧業發達,如山丹馬營灘自古即為著名軍馬場。
民族
民族有漢、蒙古、藏、裕固、哈薩克、回、滿等。以漢族為主,主要在綠洲區從事農業。藏族、裕固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則從事牧業。礦產資源有玉門石油、山丹煤、金昌鎳及其他多種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