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不良

花卉不良

發布時間: 2021-02-05 06:29:09

⑴ 室內花卉的幾種常見病害是什麼

1.猝倒病

又稱立枯病,由絲核菌、鐮刀菌和腐黴菌引起。危害大多數盆栽花卉幼苗。在盆播花卉幼苗出土後(也有的在出土前)根莖基部呈水漬狀腐爛,幼苗倒伏。幼苗稍長大,莖基部已木質化後被感染時,死後仍然直立,所以又稱立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腐生。是世界性的病害,我國各地普遍發生。危害秋海棠、鳳仙等多種植物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栽培管理,改善植物通風透光等環境條件;合理施肥,增大磷、鉀肥施用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潔衛生,發現病株、病葉及時剪除;及時防治害蟲和有害動物。

第二,改善盆栽用土,盡量不重復使用盆栽用土。盆栽用土最好能做到高溫消毒(蒸汽)或葯物消毒。可用40%福爾馬林400倍液,升汞1000倍液消毒土壤和工具。

第三,噴灑1∶1∶100波爾多液保護,不使病害發生、發展。發病早期噴抗菌劑,如50%多菌靈、50%退菌特、65%代森鋅、75%百菌清、50%托布津等的5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

2.白絹病

病原為齊整小菌核菌。發病初期莖或葉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變褐、腐爛,長出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呈輻射狀在根際土壤中蔓延。後期長出褐色油菜籽狀小菌核。常造成整株死亡。病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該病原菌喜高溫高濕,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夏季發病最重。危害君子蘭、茉莉、蘭花、仙人掌等多種溫室花卉。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及溫室內都有發生。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3.白粉病

由白粉菌引起,主要發生在嫩葉片、枝條和花蕾等部位。發病部位產生白粉,最後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能開花。病原菌喜潮濕、通風不良和高溫。北京地區6月份以後開始發生,7月以後葉片逐漸感染增多,7~8月為害最重。病原菌以菌絲在落葉枯枝上越冬。防治方法參看猝倒病。

4.灰霉病

由葡萄孢屬的真菌引起。常危害室內花卉的葉片、嫩枝和花。被害部位產生暗綠色、褐色和紫褐色的病斑,潮濕時病部出現灰色到土黃色霉層,嚴重時整葉、整花或整株死亡。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溫室中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植物過於擁擠、濕度過高時容易發生。常危害仙客來、天竺葵等多種室內花卉,為溫室植物常見病害。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5.炭疽病

由炭疽菌屬的幾種真菌引起的。常危害花卉的葉片,也可危害莖乾的幼嫩部分。為害多種室內盆栽花卉,如天竺葵、春蘭、建蘭、墨蘭等。在蘭花上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心部分呈淡褐色或灰白色,邊緣呈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上有黑點。如在葉基部發生,病斑大而數量多時,可能導致整枚葉片枯死。在幼芽上發生,常常整個芽腐爛。如遇潮濕天氣,病斑處產生粉紅色黏液,這是炭疽病的典型特徵。夏季多雨季節和溫室內空氣濕度高、通風差,發病嚴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和溫室內常有發生。病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在華南地區分生孢子也可越冬。防治方法參閱猝倒病。

⑵ 什麼是花卉病害

花卉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或受到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致回使生長發育受到阻礙答,導致植株變色、變態、腐爛,局部或整株死亡,稱為花卉病害。

一般地講,花卉得病後要發生病理過程,即由生理機能的改變到組織和形態的改變,有一個持續發展的不正常的變化過程。花卉體受到傷害而不發生病理過程的,不稱其為病害。如雹害、風害、器械損傷及蟲傷、鳥獸害等傷害,由於沒有病理變化過程,不能稱之為花卉病害。

⑶ 為什麼家中的盆栽花卉營養不良

  1. 長期過量澆水,令肥力逐漸從盆底隨水流失。

  2. 長期單一施用化學肥料,腐殖質得不到及時的補充。

  3. 用新鮮淘米水、隔夜茶水、蛋清、豆漿、牛奶等未經發酵的蛋白質澆花,植物不能吸收之餘,還會令土壤板結。

  4. 長期嚴重乾旱。

⑷ 哪些花卉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

(1)虞美人:全株有毒,內含有毒生物鹼、果實毒性最大,誤食會導致中樞神經中毒,甚至死亡。但少量虞美人果實煮後汁液有止瀉的作用。

(2)海芋:莖葉中的汁液有毒,謹防誤入口中或眼中,否則會引起嘔吐等症狀。

(3)鬱金香:花中含有一定的毒鹼,在花叢中呆上2小時,會使人頭昏腦脹,嚴重者會導致毛發脫落。

(4)夾竹桃:花、葉、莖均有毒,應防止兒童誤食。

(5)紅背桂、變葉木:致癌。

(6)一品紅:全株有毒,其乳白色汁液污染皮膚後,會引起皮膚紅腫等過敏反應,誤食莖葉會引起休克。

(7)五色梅:花葉有毒,誤食會引起腹瀉、發燒。

(8)文殊蘭:全株有毒,其鱗莖汁液毒性最大。

(9)龍舌蘭:葉片汁液有毒,接觸皮膚後會引起灼熱感,刺激皮膚。

(10)夜來香:夜間停止光合作用後排出大量廢氣,長期擺放於卧室或不透氣客廳,會使人頭昏、咳嗽,甚至失眠和哮喘。

(11)水仙花:鱗莖內含有拉可丁毒素,誤食會引起嘔吐和腹瀉,葉和花的汁液也會造成危害,使皮膚紅腫,誤入眼中會導致失明。

(12)光棍樹:莖稈折斷後流出的汁液能使皮膚紅腫,誤入眼中會導致失明。

(13)花葉萬年青:葉片和莖部的汁液有毒,會導致皮膚發炎,誤入口後會引起舌頭腫脹而導致暫時性失聲。

(14)仙人掌類:刺內含有毒汁,會導致皮膚紅腫、刺痛和瘙癢等過敏症狀。

(15)白花曼陀羅:汁液有毒,果實劇毒,建議家庭不要養護。

(16)黃杜鵑:花朵內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誤食後會出現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症狀。

(17)秋水仙:鱗莖和葉片中均含有秋水仙鹼,有劇毒,誤食後有生命危險。

(18)石蒜:鱗莖內含有石蒜鹼等有毒物質,誤食後引起嘔吐、腹瀉、手腳發涼、休克,嚴重的會引起中樞神經麻痹而死亡。

(19)飛燕草:種子內含有萜類生物鹼,誤食後會引起神經系統中毒,嚴重的可產生痙攣,甚至因呼吸困難而導致死亡。

(20)燕子掌:含有大戟脂毒素,流出的汁液接觸到皮膚,會引起水泡,疼、癢難受。

(21)南天竹:含有氰甙等毒素,誤食後出現血壓下降、痙攣、昏迷等症狀。

(22)凌霄:花粉有毒,切勿讓兒童玩弄此花朵,誤入眼內會引起紅腫,且難以治癒。

(23)珊瑚豆:全株含有毒素,要告誡兒童不要食其紅果,以免中毒。

(24)含羞草:體內含有羞草鹼,接觸過久會使毛發變黃,眉毛稀疏,嚴重的還會引起毛發脫落。

⑸ 花蔫了怎麼辦花卉萎蔫的原因是什麼

花蔫:種植後要立即充分澆水,並復澆一次,要邊種邊澆水。夏季移植初期要遮蔭,冬天遠離風口,以減低蒸發避免萎蔫。花卉萎蔫的原因:天氣晴朗、光強、炎熱、風大蒸發強烈,土壤過分乾燥造成。

移植時的土壤要干濕得當,土壤過分乾燥時,易使幼苗萎蔫,應在種植的前一天在畦頭上澆水,待上粒吸水漲於後不粘手時移檀。移植時不要壓上過緊,以免恨部受傷,待澆水時土粒隨水下沉,就可和根系密接。

移植以無風陰天為好,如果天氣晴朗、光強、炎熱,宜在傍晚移植。如果風大,蒸發強烈,挖起幼茁要覆蓋遮蔭。移植穴要稍大,使根舒暢伸展。種植深度要與原種植深度一致,或再深1 ~2公分。過淺易倒伏;過深則發育不好,種植後要立即充分澆水,並復澆一次,保證足量。天旱時,要邊種邊澆水。夏季移植初期要遮蔭,以減低蒸發避免萎蔫。

(5)花卉不良擴展閱讀

花卉養殖注意事項:

(1)保持水質清潔:每天換水,每天剪根露新茬。泡水的地方去掉多餘的葉子。

(2)遠離催熱劑_乙烯:遠離蔬菜和水果,因為它們會釋放大量乙烯,導致鮮花衰敗,同時,已敗落的花果及時清理。

(3)保鮮溫度:普通花卉在5度左右,熱帶花卉在10-12度左右。

(4)擺放位置:夏天遠離陽光直射,冬天遠離風口。

⑹ 花卉感染真菌病害,怎麼辦

花卉真菌病害有好多種。如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下面以常見的白粉病為例,談談防治的一般措施。

一、症狀

白粉病由白粉病菌引起。白粉病菌可以侵害花卉的葉片、枝條、花柄、花芽等部位,使受害部位的表面長出一層白粉狀東西(分生孢子),「白粉病」名稱由此而來。感染後期病葉和枝條上有灰色菌絲體,內有小黑點(子囊果),被侵害的植物組織逐漸出現壞死。

二、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在寄生的病芽、病枝或落葉上越冬。春天溫度適宜(18℃~25℃)時,白粉病菌生長,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傳播,6~8月遇高溫高濕又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擴大侵染。分生孢子落在葉片上,發芽生出菌絲,在葉表面生長並長出吸器,從葉片氣孔插入組織內吸取葉片養分。庭園清潔衛生差,栽培管理不佳,澆水及施氮肥過多,通風透光不良,均可影響花卉生長,使病害加重。

三、防治方法

1.預防措施。為了防治白粉病等真菌病害,在種植花卉時要選用無病的植株;加強栽培管理,使花卉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春天花卉枝條發芽前,應仔細檢查,徹底剪除患病的枝、葉和芽,清除庭院內所有腐枝爛葉,並加以燒毀;在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4度石硫合劑,可預防白粉病及其他多種真菌病害。

2.治療方法。發現花卉感染了白粉病,可剪除病枝、葉,並予以燒毀,同時及時噴灑殺菌劑。常用的殺菌劑有以下幾種:①50%代森銨稀釋800~1000倍的溶液;②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稀釋700~800倍的溶液;③50%多菌靈可濕粉劑稀釋500~800倍的溶液。以上殺菌劑對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種真菌病害均有效,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⑺ 花卉的病害要怎樣管理

花卉在生長復過程中,常遇到有制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環境的影響,使得其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態上都發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致使花卉的品質和產量下降,這種現象稱為花卉病害。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栽培環境條件不良,如水分過多或不足,光照過強或過弱,溫度過高或過低,營養不足或失調,以及煙塵、有害氣體污染等引起的病害,這也叫生理病害。這類病害影響花卉生長發育,但不傳染。二是病菌感染,如真菌、細菌、病毒等侵害植物體,其中以真菌感染的病害最常見。這類病害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迅速蔓延傳染。

⑻ 盆栽花卉葉子萎蔫了,怎麼辦

針對盆來花萎蔫的不同自原因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旱蔫乾燥高溫季節,在中午往往會出現盆栽草花嫩梢萎蔫低垂,有的未木質化的木本花卉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嚴重時,頂心下部的兩三片新葉焦枯。這大多數是上午10時以前沒有澆足水。如發現萎蔫,應把盆花移到陰涼處,待盆土稍涼以後,再澆透水。

澇蔫積水久濕,盆土黏結,通透性能不良,花卉根部受傷,出現新、老葉子一齊萎蔫。這時應速鬆土、澆水,暫放半蔭下養護緩苗,如能夠續發新根,還可復壯。

熱蔫夏季,性喜陰涼環境的花卉,如果放置在日照強、溫度高的地方,葉片會出現萎蔫內卷,甚至枯黃脫落。應馬上放到庇蔭、濕潤、通風涼爽的地方。

冷蔫中秋以後,北方氣溫波動大,夜間氣溫突然降到10℃以下時,一些南方喜溫花卉,如扶桑、葉子花、茉莉等,清晨葉子萎蔫失去光澤,中午升溫逐漸復原。短時間的冷蔫,對花卉影響還不大,但要注意防寒保溫。

⑼ 溫室花卉常見病害

一、猝倒病:又稱立枯病,由絲核菌、鐮刀菌和腐黴菌引起。危害大多數盆栽花卉幼苗。在盆播花卉幼苗出土後根莖基部呈水漬狀腐爛,幼苗倒伏。幼苗稍長大,莖基部已木質化後被感染時,死後仍然直立,所以又稱立枯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腐生。是世界性的病害,危害秋海棠、鳳仙等多種植物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改善植物通風透光等環境條件;合理施肥,增大磷、鉀肥施用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潔衛生,發現病株、病葉及時剪除;及時防治害蟲和有害動物。
2、改善盆栽用土,盡量不重復使用盆栽用土。盆栽用土最好能做到高溫消毒(蒸汽)或葯物消毒。可用40%福爾馬林400倍液,升汞1000倍液消毒土壤和工具。
3、噴灑1∶1∶100波爾多液保護,不使病害發生、發展。發病早期噴抗菌劑,如50%多菌靈、50%退菌特、65%代森鋅、75%百菌清、50%托布津等的5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
二、白絹病:病原為齊整小菌核菌。發病初期莖或葉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變褐、腐爛,長出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呈輻射狀在根際土壤中蔓延。後期長出褐色油菜籽狀小菌核。常造成整株死亡。病菌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該病原菌喜高溫高濕,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夏季發病最重。危害君子蘭、茉莉、蘭花、仙人掌等多種溫室花卉。
三、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主要發生在嫩葉片、枝條和花蕾等部位。發病部位產生白粉,最後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能開花。病原菌喜潮濕、通風不良和高溫。北京地區6月份以後開始發生,7月以後葉片逐漸感染增多,7~8月為害最重。病原菌以菌絲在落葉枯枝上越冬。
四、灰霉病:由葡萄孢屬的真菌引起。常危害室內花卉的葉片、嫩枝和花。被害部位產生暗綠色、褐色和紫褐色的病斑,潮濕時病部出現灰色到土黃色霉層,嚴重時整葉、整花或整株死亡。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溫室中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植物過於擁擠、濕度過高時容易發生。常危害仙客來、天竺葵等多種室內花卉,為溫室植物常見病害。

以上幾種病防治方法參閱猝倒病。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