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插花方法
1. 月季花用什麼土仟插花
月季可以扦插的基質有很多,一般種類使用的扦插基質要求疏鬆通氣,不含未腐熟的有機質,也不要含鹽類。常用的有河沙、蛭石、珍珠岩、素沙土、草炭土、腐苔蘚、礱糠灰和鋸末等。
2. 月季花如何插載
硬枝扦插
又稱休眠枝插。露地栽培月季在秋季落葉後到春季萌芽前,利用1年生枝條扦插。通常可選用冬季修剪下來無病蟲害、木質部充實、芽飽滿的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0~12厘米,具3~4個芽。在高燥、避風向陽之處作高畦為插床,土地平整後先覆蓋地膜,再扦插條,以利提高土溫,促進發根。插穗插入土1/2~2/3,保持1個芽露出土面,插距為8~10厘米,每平方米約100~140株。插後在長江流域大概在2月下旬發根,3月抽出新梢。可在5~6月移植。硬枝扦插如在10月進行,冬前可以發根,春季萌芽,苗質較好。
二.綠枝扦插
又稱軟枝扦插。是在月季生長期,利用月季當年新梢扦插。一般在6~10月夏秋季進行。當新梢頂花敗殘後,即剪取花朵以下枝條充實、芽孢滿的枝段作為插穗。 插穗長10厘米,具三個芽,上芽剪口距芽尖0.6~0.8厘米,下芽距芽基0.2~0.3厘米,插入插床的節位將葉打去。地上部分保持1~2節芽,具1~2片葉,根據情況適當剪去一些小葉。插床基質用清潔河沙或蛭石、珍珠岩、礱糠灰等疏鬆、透氣材料。扦插間育距為4~5厘米,每平方米插400~600支。規模生產可設置自動噴霧裝置,進行全光照苗,規模較小的可利用噴霧機的噴頭連接自來水管,用人工控制噴霧時間。插後約10~15天發根,20天左右可起苗備用。
扦插後的管理:
1、水分及濕度控制:
主要是通過噴水及扣塑料薄膜棚,供給插穗水分及提高棚內空氣濕度,以促進插穗的生根成活。噴水前,首先檢查苗床干濕及苗木情況,視情況酌量噴水。氣溫低時可隔1~7天噴1次,炎熱乾燥時可1天噴2次。隨著插穗的癒合及生長,逐漸加大噴水量。噴水的標準是:保持土壤濕潤及插穗枝葉濕潤,使插穗吸收水分與蒸騰水分平衡。噴水時發現有變黑腐爛的插穗,應及時清除。
可通過噴水保持基質及插穗枝葉的濕潤,也可在扦插苗床周圍噴水,造成小環境氣候濕潤,噴水後隨即扣上塑料薄膜棚,以保持棚內空氣濕潤。空氣相對濕度以80%~90%最為適宜。
2、溫度控制:
(1)氣溫。在早春、晚秋扦插時,搭防風障、扣塑料薄膜棚都是提高小環境氣溫的有效措施。夏季氣溫高時,可採取蓋兩層蔭棚簾子。蔭棚上噴水,苗床周圍噴水等降溫辦法。
(2)地溫。月季花最適宜的地溫是23℃~27℃,地溫低時插穗不易癒合生根,地溫超過其適生極限時也會影響其生根成活。故在早春、晚秋扦插時,可採取搭防風障、扣塑料薄膜棚等辦法來提高小環境的地溫。
(3)水溫。控制水溫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灌溉;二是用水池或大缸曬水,來提高水溫,再行灌溉。這樣就不會因水溫與地溫的溫差過大,造成冷水傷苗,影響插穗生根成活。
3、通風換氣:
扣棚的畦床,應每天早晨打開塑料棚進行通風換氣,放風後,隨即扣上塑料薄膜棚。隨著插穗生根成活的增多,可逐漸把塑料棚兩頭兩側打開。待插穗生根成活後,撤除塑料棚。
4、生根後的管理:
月季花扦插25~30天即開始生根成活。由於插穗已經生根,自身具備了吸水的能力,所以應控制噴水,減少噴水次數,加大噴水量,但要避免基質水分過量,造成基質中氧氣不足,而影響新根的生長。45天後可全部揭去塑料棚,使其逐步適應外界環境,進行適應性培養。50天後可揭掉蔭棚,追施有機肥料;也可噴施3%的尿素,進行根外追肥。施肥時,要掌握低濃度,多次少量的原則。
3. 月季花怎麼插才能活
去當年枝,剪5到10厘米,許留3到5個芽,插入准備好的花盆裡,就OK
4. 怎麼插月季花最好的方法
月季水插抄法繁殖簡便容易,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很適於家庭應用。方法如下:
(1)采條:將開花後枝條的花及花下第一片葉剪去,等腋芽充實而未萌發時,即可截下枝條。枝條一般含3~4個葉節為宜,長約10~15厘米。若枝條過短,由於貯存養分過少,不利於長根發芽。
(2)枝條處理:最上部的第一及第二個葉片,只留二個小葉,其餘全部剪去,這樣可減少水分蒸發。用鋒利刀片在枝條最下葉節下1~2毫米處削成45度的光滑斜面,插入瓶中,以細口瓶為好。用棉花等物纏裹枝條,固定瓶口處,枝條基部浸入水中2厘米左右。
(3)管理:枝條插入水中後,應每隔3~4日換水一次,以防微生物感染傷口。瓶子應放半陰處,溫度以20~30℃為宜。約一周左右,可見切口處有白色愈傷組織。25天左右即可見根長出,根長2厘米左右,即可移植於含素沙土的小盆中,剛移植的小苗,不可用肥。要保持土壤濕潤,置蔭涼漫射光處,待根進一步發育並有側芽萌發時,即可逐步進行見光鍛煉,待苗茁壯後可移入普通培養土養護。
5. 月季花怎麼插好活
每年到9、10月份,待月季開花後一周,選葉腋芽飽滿的枝條,截成5—8厘米一段,至少要留3個芽,兩片小葉,插條的下端用鋒利的刀片削成斜口,可用B12沾—下待用。花盆應選用直徑20厘米以上的,最好用新盆,若是舊盆應把盆洗干凈並曬干。盆底孔留稍大點,漏水流暢,用瓦片蓋住底孔,填上1/3的粗炭灰碴,上面填滿鋸末,再用開水澆透鋸末,涼透後,把選好的插條插入鋸末2—3厘米,切忌過深,扦插密度不要過大,以免影響展葉生長,扦插完後要澆透水,然後盆口用塑料薄膜封好,放在蔭涼稍見陽光的地方,如氣溫偶然升高至28℃以上,應把盆端到蔭涼通風處降溫。要經常觀察塑料薄膜上的露珠情況,如露珠少,要掀開塑料薄膜向插條上噴水,最好用細眼噴壺噴水,避免插條歪倒。這樣約20天插條下端有的已長出瘤狀愈傷組織。葉芽也展出嫩葉。這時不可切誤認小棵月季已成活而把它移出。因為這時天氣逐漸進入寒冬季節,盆土容易結冰,扦插月季苗根部很嫩弱,容易凍傷,造成幼苗死亡。如果天氣進入冰凍季節,應把盆放在有陽光的居室內或放在室外蔽風向陽的地方。寒冬晴暖時,可搬到室外曬太陽,因塑料薄膜透熱很快,形成盆內溫暖濕潤小氣候,月季插苗在冬天還可繼續生長。待到來年三四月份,插條月季苗生長健壯,有的已現出花蕾,這時再移出花盆,能比地插月季提前一個月開花。但這時應注意晚霜襲擊。傳統的月季嫁接苗,必須先培育砧木(扦插或播種),然後在大田或掘苗回室內進行嫁接和促愈,翌春再行分栽。採用先嫁接後繁殖技術,則可省去育砧環節,獲得多快好省的繁殖效果。
1、材料選擇
砧木(插穗)宜選擇野薔薇作采穗母樹,春季剪取其一年生枝條,夏秋剪取其半木質化的枝條,剝去枝條上的皮刺,在中下段充實部分剪取插穗。插穗剪成約15厘米長,下端在芽的另一側削成斜面,上端在芽上2厘米處剪成平口。接穗要從優良品種植株上採集,春季剪取1年生枝條,夏秋剪取半木質化枝條,剝去皮刺,削取飽滿的芽作接芽。嫁接方法採用貼芽嫁接。
(1)削芽。在接穗上的飽滿芽上方4厘米處,用刀片自上而下平削。削深以稍帶木質部為宜。當削至芽下1.5厘米時,橫切一刀,取下芽片。
(2)削砧(插穗):在插穗頂端選擇光滑的一面,由上而下削1個與芽片削麵大小相同的削麵,削深至形成層。
(3)接合。將芽片與砧木削麵貼合,並用塑料薄膜帶做露芽包紮。
2、介面促愈
將嫁接好的插穗(砧木)鬆弛地捆成小把,直立排放於干凈的容器中,也可橫向排列於容器中。然後用噴霧器噴上清水,再蓋上容器蓋。每隔2-3天揭開容器蓋,並噴水霧保濕。插穗排放時不得堆積,水霧不可過多,以免容器內積水。容器應置於通風處。這樣經過 20天左右,接芽與砧木(插穗)的介面就可以完全癒合,此時即可扦插到插床上。
一.1 插條處理
在10月中旬至 11月上旬,結合月季越冬修剪選節間勻稱、隱芽充實的枝條,去掉葉子,剪成10厘米長(約3個節)的插條,上端剪成平口,用漆封住,下端剪成斜口備用。
2 苗床及營養袋准備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質疏鬆的地塊,作1米寬、5-6米長、深20-30厘米的苗床。將腐熟的營養土、細沙土各半混勻配成和墒營養土,用鋅硫磷和多菌靈消毒處理後裝入營養袋備用;也可不裝營養袋,直接鋪在苗床上。
3 扦插
插時將營養袋逐個擺放於苗床上。用木棍或筷子扎眼,再插入插條,深1/2-2/3,壓實。注意:不要倒插,皮刺朝下、芽朝上,邊插邊澆水,插完後澆透水。然後,苗床上撐木棍,覆蓋薄膜,用土壓好四周。
4 插後管理
4.1插後若天氣晴朗,氣溫較高,中午應打開苗床兩端薄膜,通風。否則,易發生日灼,開春大片死亡。11月中旬,封嚴薄膜。
4.2澆水、撤膜插時澆透水後,以後不再澆水。若土壤表皮發白,可適當灑水。
入冬後地下形成凍層,苗木不缺水,在雨水、驚蜇時,觀察苗床溫度,高於20℃時及時通風,否則極易燒杯苗木。幼苗展葉時逐漸撤去薄膜。
4.3殺蟲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時,插條芽1厘米左右,易遭蚜蟲侵害,應注意防蚜蟲,可用 80%敵敵畏熏蒸,即 2平方來插五個直徑約0.6厘米的帶葯棉球,2小時去掉。1周後觀察,若有蟲再插。此時應特別注意蟲害,否則對苗木危害極大。
5 注意事項
冬季扦插,冷苗怕熱,入春後不能再放入溫室。4-5月份上盆或地栽,正常養護。
二.月季是廣大群眾最為喜愛的花卉之一,利用綠枝扦插技術可以保證月季
在春節前後開花上市,增添節日氣氛,現將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采穗 月季綠枝扦插以每年10月上中旬為宜。選擇生長健旺、無病蟲害
的母株,將其頂部花序剪除,以促其組織充實。1星期後剪取插穗,要求插
穗長10~15厘米,上部保留1~2片葉。將削好的插穗浸在0.3%高
錳酸鉀溶液中消毒5秒鍾,然後用ABT 2號生根粉溶液浸泡下端30分鍾
後備用。
作床 畦寬1.0~1.2米,深20~25厘米,長依大棚寬而定。在
床內鋪厚15~20厘米經0.2%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的2/3腐殖土與1
/3河沙混合物,再鋪5厘米厚的細沙或鋸末,平整後待插。
扦插 扦插以10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為宜。為避免下剪口損傷,可
事先用比插穗徑粗的竹竿在苗床上打孔,然後將插穗插入,葉片外露。把插
穗周圍的基質壓實,並及時噴水,防止葉片萎蔫並使插穗與基質密接緊實。
播完一畦後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多菌靈溶液噴灑苗床,並及
時扣上小拱棚。
管護 月季綠枝扦插生根速度較快,一般10~15天即可產生愈傷組
織,生根率在90%以上。此時要注意棚內溫度濕度變化,溫度保持在15~
25℃,每隔5~7天噴一次水,時間最好選在清晨。11月下旬要加強防
寒措施:室內增設火牆火炕,以提高棚內溫度;大棚上加蓋草苫,以保持棚
內溫度,並在晴天的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揭苫以見光增溫。苗木發芽長葉
後,應結合消毒殺菌噴施葉面肥,及時清除落葉、雜草。靈活掌握小拱棚放
邊風,以保持空氣暢通,進行苗木抗寒鍛煉。1月上中旬逐漸減少噴水次數
和噴水量,加速煉苗進程,逐漸將小拱棚揭去。同時,可以早揭苫晚合苫,
增加見光增溫時間,促進苗木生長。
移栽 春節前10~20天裝盆移栽。先將苗木逐株挖出,盡量保留根部
基質,栽植時將苗木輕輕放入事先准備好的花盆中,填土壓實,再在棚內繼
續煉苗1星期後即可上市。
三.在月季生長和開花最好的季節進行扦插當年即可見花。上半年4至5月,下半年9至10月,氣溫20至25℃是扦插月季的最好時機。扦插用淺泥盆或淺木箱,選用土質疏鬆、排水性和通氣性良好、不帶根瘤病等病菌的土壤,如疏鬆的菜園土7份加礱糠灰 3份或珍珠岩。使用前,最好將以上基質攤在水泥地上曝曬,進行日光或葯液消毒。
插穗應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生長健壯充實、無病菌感染、葉腋新芽尚未吐出的枝條。最好在早晨帶露水時剪取,梅雨天扦插,要在晴天取插穗,否則易引起植株腐爛或黴菌感染。
扦插採用帶踵扦插法。插穗長約10至15厘米。若嫌過長,可在頂梢剪去一部分。基部葉應連柄剪除,上部保留一部分葉子,將兩枚主葉及嫩梢、花蕾、殘花剪去,以減少水分散失,隨剪隨插,插入深度約 3.5厘米,過淺容易倒伏,過深容易霉爛。然後用手指將土壓實。扦插的密度應以插穗之間的葉子不重疊為宜。扦插完畢用細眼噴壺澆透水,直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扦插後,扦插圃應用簾子遮蓋,或放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
扦插苗的成活與否關鍵在於管理。管理可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7至10天。第一階段為陰濕階段,此時要避免陽光直射,晴天要及時遮蓋簾子,葉片乾燥時,用小型噴霧器進行葉面噴霧,防止葉片枯乾脫落。第二階段為癒合階段。此時傷口開始癒合,要防止水分過多,否則會引起傷口組織霉爛,要逐漸使盆土乾燥起來。早、晚可增加弱陽光照射時間,促進光合作用,同時促進傷口癒合和發根。第三階段為發根階段,可以逐漸增加陽光照射時間,盆土乾燥時可適量澆水。如果老葉不脫落,新芽已長出,說明根已發,扦插苗已成活。
只要管理得當,一般情況下30天左右生根,40天以後就可分盆。若用珍珠岩和蛭石作為扦插基質,因其缺少養分,扦插苗成活後應及早分栽。
6. 月季在插花中的應用
你好 很榮幸能回答
月季花品種繁多,作為插花花材時,應選用那些花期長、花色鮮艷、回花型優美、長答勢挺拔、抗病蟲害的品種。近年來新引進的品種有:白色系的榮譽、肯尼迪;黃色系的北斗、倫多拉、太陽王、旭日、陽光燦爛;粉紅色系的友誼、貢物;紅色系的俄克拉何馬、瑪卡拉斯等。這些品種均可用作插花花材。@尚紀平<正> 月季花品種繁多,作為插花花材時,應選用那些花期長、花色鮮艷、花型優美、長勢挺拔、抗病蟲害的品種。近年來新引進的品種有:白色系的榮譽、肯尼迪;黃色系的北斗、倫多拉、太陽王、旭日、陽光燦爛;粉紅色系的友誼、貢物;紅色系的俄克拉何馬、瑪卡拉斯等。這些品種均可用作插花花材。
7. 將月季切花,進行瓶插,如何延長花期
月季
花色豐富多抄彩的月季,是在家庭、賓館、飯店廣泛擺放的瓶插花。要如何使放臵的瓶插月季花花期延長。具體做法:是將月季切花放入配製液5%蔗糖十200毫克/升的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十50毫克/升的醋酸銀瓶插液中即能延長。
8. 月季花水中扦插方法
材料和工具
素土(無營養的普通土)
基質(沙子、蛭石、珍珠岩等)
一次性塑料杯子(至少2個)
准備工作
將一次性杯子用刀劃出一個口子(其他方法均可,例如用煙頭燙出小孔,花友自己的方法都可以),做出口或孔的目的是為了讓這個杯子透水。
然後需要在此杯子外套上另一個新的杯子,臨時用來保水,稍後會看到它的直觀用途。
枝條的處理
如果月季的根和下圖中的差不多長,就能夠進行上盆。(很多人可能都對這一步有點小疑問,到底根長到何時可以上盆,通過實驗的對比,大概總結出長一點的根上盆更易成活的結論,因此,根長約3-5厘米的時候,就可以考慮上盆了。)
然後在下圖中的紅線處,將多餘的葉子剪去。(更多的保留葉子可以在水插時便於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時植株更快地長根。但如果進行上盆,需要剪去多餘的葉子,是為了降低水份的蒸發量。)
下圖為進行過上述處理後的枝條。
上盆步驟(一)
將第一步中套好的杯子拿出,杯子底部放置一層大顆粒的煤渣或是泥土(便於排水),假如使用的是蛭石或珍珠岩,可先放基質,放入量為1/2或1/3,再將水放入,由於此前是將兩個杯子套放的關系,所以第一步里給第一個杯子做的口和孔不會影響下一步的操作。
上盆步驟(二)
這一步是把上面處理過的枝條置於水中並扶正。
接下來在向水裡加土的同時要用手扶住枝條(水的阻力作用可以有效減少加土時顆粒物對根系的傷害,這就是水中上盆所具有的獨特之處),加土完成後,就可以將外層的個無缺口的杯子拿去,接著因為里層杯子的口和孔,過量的水便會漸漸漏出來,此時它的透水性便發揮了作用。
用這種特殊的水插方法上盆後,放置於陰涼處,隔一兩天再開始進行適當的光照,這樣月季的成活率便會有很大的保證。
這種特殊的「水插上盆法」你學會了嗎?趕快去試一試吧,相信細心的你一定會讓月季成功開出美麗的花朵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