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山林
① 江西吉安的永豐縣和撫州的樂安縣交界的插花山林為什麼辦不了林權證
不知道啊,你去找專家等等等等等等~~~~
② 真的想歸隱山林,避世出家
你出家就是為了避世嗎?要知道出家不是消極躲避的方法。如果你的事業大好,人生道迴路很平坦,生活很快答樂你還會想著去當和尚嗎?如果不會,那你只是想逃避生活,而不是想要出家。你首先要知道出家的目的是什麼,是躲避嗎?那麼世界上豈不是全是和尚了?不要因為暫時的消極而做出這樣的決定。
當然,因為我並不知道在你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可能對你起不了勸解的作用,在這里先向你道歉。想要出家必須要有一定的覺悟,禪宗四諦,苦諦是禪宗的基石,現實存在的全是痛苦的,生苦,老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一切不論你在哪裡都是存在的,即使是在寺廟里也是一樣的,你無法擺脫痛苦,沒人可以達到人生最高境界的滅寂狀態的。
希望你可以善待自己,笑對生活,誰都希望有一個世外桃源,既然無法,那就接受生活吧。
③ 山林租賃三十年需要多少租金
山林租賃三十年,根據各地經濟狀況,價格不一樣。具體以與村民組織談判的結內果為准。
你容可以通過最高人法院裁判文書網,輸入關鍵詞「山林租賃」,這裡面會出現各地的各類山林租賃合同糾紛,而且所有的裁判文書,都會描述林地租賃價格。
比如:案例一,廣西省的案號為(2014)桂市民一終字第210號的判決書就表明,涉案山林租賃價格為:「具體實用面積共22畝」,「承包期為70年,一次性支付承包金35200元「『
案例二, 湖南省的(2013)永中法民再終字第9號,載明:300餘畝插花山,合同期限15年,承包費18,000元。
④ 中國插花的風格
1. 師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國明代園藝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說:「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是中國插花的最高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藝術家畢生追求的理想目標。插花作品是人們利用自然界植物的花、枝、葉、果、根等為素材,經過巧妙的構思,遵循構圖原理而創作出來的花卉藝術品。它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是人工美與自然美的有機結合,是「天人合一」的結晶。因此。中國插花力求表現花材自然的形態美和色彩美,反對人為地刻意造作,盡量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中國插花自然多變、既有形式,又不拘泥於形式,既有規范,又不規范化,給插花作者以極大的自由創作空間,一切以順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態、飽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為原則。
2.講究詩情畫意,注重意境美的創設
中國插花講究「外師造化,內發心源」。「外師造化」就是師法自然;「內發心源」是講插花創作中要注入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要以「情」寫「景」,情景交融;以「景」寫「神」,形神兼備。這種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優美動人;其內在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意境,更傳達出無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們在欣賞了作品外在的形態美和色彩美並得到視覺的美感享受之後,進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內涵的廣闊天地里遨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詮釋作品,實際是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與插花作者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溝通。從而產生「文己盡而意無窮」,「神似勝形似,無聲勝有聲」的感嘆。所以中國插花講究含蓄,認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會加強與加深意境的感染力。這與西方插花豁然率直的風格是全然不同的。在意境美的創設中,作品的標題和花材的寓意起著重要的作用。
3. 採用不對稱式自然構圖形式
東方式插花作品的造型常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雖然有直立式、傾斜式、水平式(或稱平展式)、下垂式等四類基本構圖形式,但是,沒有不變的格式,通過高低錯落、動勢呼應、俯仰顧盼、剛柔曲直,各得自然之妙趣,正像袁宏道在《瓶史·宜稱》中說的「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在這四個基本構圖形式的基礎上,構成變化萬千的不對稱式自然構圖。這類作品清新自然、秀麗多姿,不受任何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據環境布置和主題的需要,充分發揮作者的藝術創作才能。這正是中國插花引人入勝、獨樹一幟的突出特色。
有人說,日本古典插花有嚴格而固定的構圖形式,各流派有各自獨有的構圖形式,這是日本古典插花的重要特色。日本現代插花對形式則沒有什麼嚴格限制。
4. 線條造型,追求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多用木本花材
中國國畫採用線條造型為主要表現手法,在插花創作中,花枝就像繪畫中的線條,以優美自然、姿態多變的花材勾勒出插花作品的輪廓和造型,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線條的粗細、平斜、曲直、張弛、高下等變化和這些線條的組合,能表現豐富多彩的畫面;能反映深厚的情感和誘人的意趣。可以展現人間百態;可以描繪自然萬象,人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可表現入神;自然的風雨雷電,春夏秋冬都可展現在眼前,其表現力是無窮的!所以中國插花十分考究花材的選擇,它不以量取勝,注重花材的姿態和質量。由於木本花材具有優美多變的姿態,易於人為加工成有畫意的線條,水養壽命長,所以在東方插花中多見應用。常用於作品外形輪廓的構成,可欣賞到作品中花材個體的線條美。
5. 強調花材的寓意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是熱愛真、善、美的民族,寄情樹木花草之風代代盛行,在愛花、賞花、育花、用花的過程中,對之產生深厚的感情。以花為伴,將花當成有生命、有靈性的知心朋友,相知甚深!流傳下來很多動人的故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酷愛菊花的陶淵明;如退隱山林,妻梅鶴子的林和靖;蘇東坡與牡丹結緣等。中國在隋唐以後,樹木花草多被人格化,根據樹木花草的習性、形態、開花季節等,被賦予種種美好的寓意,以花喻人,表達人們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和期盼,用自然之理推及社會之理和人生之理。如荷花,根生長在污泥里,花和葉卻高高挺立水面之上,視為「出污泥而不染」,稱之為「凈友」,是清凈聖潔、品格高尚的化身。常用於佛教用花。牡丹,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被尊為「花中之王」,稱為「貴客」,是富有顯貴、興旺發達的象徵。曾作為唐代宮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以「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為特徵,「零落成灰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被稱為「清客」,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特徵。另有一些品高韻勝的花材,根據開花習性或品格特徵等,組合一起,賦予一定的寓意。如玉蘭、海棠和牡丹組合一起,合稱「玉堂富貴」;冬季開花或常綠的松、竹、梅組合一起,名為「歲寒三友」;品格高雅的梅花、蘭花、竹、菊花組合一起,合稱「四君子」;還有一種「諧音花」,以花材名稱組合的諧音,構成吉祥的意義。如銅錢、拂塵、萬年青、李子組合一起,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提職宴會的佳品;柏枝、萬年青、荷花、百合的組合,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新婚插花的良好花材組合等。這些為中國插花意境美的創設和發揮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6. 季節特色的表現
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花材在開花,經過人們一代代的追尋和遴選,每一個季節都確認了其代表性花材。如蘭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護秋、梅竹斗寒。表現什麼季節的主題,就要用那個季節的花材來創作,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這種特色使作品富有鮮明的現實感和即時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該季節的動人景象。相反,若表現某季節的主題,而使用其它季節的花材,就被認為是用錯了。
7. 重視作品與環境的統一
插花作品是為美化環境服務的,東方式插花特別重視插花作品與環境的完美統一。講究環境、音樂、詩、書、畫、配件與插花作品的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是追求多感官美感享受的高雅藝術。我們把環境陳設包括在整個插花創作的過程中,是插花創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進行插花創作時就要清楚陳設環境的具體情況,將它考慮在插花設計之中,作品完成後,陳設在設計好的環境中,必然會起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達到插花創作的目的,這時,才算全面完成了插花作品創作的任務。
⑤ 什麼是森林風格裝修高人指點指點!
森林風格,也即森系,這個詞語來源於日本的「森女」,指的是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慣都貼近自然,輕松隨性的女孩子。衍生出森林風格,就是指自然隨性清新的一種風格。表現在裝修上,就是森林風格裝修。因此,森林風格裝修就是貼近自然,顯現出清新舒適的氣質,表達了一種隨性自然的生活方式。 森林裝修風格具有如下特點: 1.原木式的陽台 森林系最愛的應該是陽台了,那是最貼近自然的地方。做舊的防腐木,木質的座椅再加上木質的擱置櫃。最後點綴上幾盆綠色的植物,是最佳休閑的場所了。 2.簡單自然的廚房搭配森男和森女們崇尚自然簡單,不會用繁復的圖案來裝扮自己,他們的打扮永遠舒適自然,像是從森林裡走出來的孩子。木頭作為一種天然材料,有著經過千百年進化生成的紋理和接近自然的本質,這種出自天然的古老材質時刻給人一種干凈、清新的舒適感覺。 3.森林草叢系的衛生間 用密密麻麻的花枝壁紙貼滿牆面,原木製得鏡框,加上吊燈的樹枝狀,整個衛生間就好像處在森林草叢中,很有感覺也很有味道。 4.純白系的卧室設計 純白的卧室設計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明亮絢麗,清透的大窗戶射進暖暖的陽光,新鮮的空氣環繞著卧室,森林系卧室設計的焦點都在卧室床和背景牆上,床上軟裝搭配出酷炫民族風,低調質朴的顏色有野花的氣息,木板門有些做舊,放在床頭當做背景牆使用,其他沒有多餘的裝飾,簡簡單單的森林系卧室就浮現在我們面前。 以上就是關於森林裝修風格方面的一些介紹,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此外,森林風格裝修也多運用體現自然的裝飾物品,如在餐桌擺放插花,在房間角落擺放綠植,在陽台打造小花園。滿意請點個贊,親的肯定是我最大的動力哦!
⑥ 幫忙查下資料~謝謝咯(世界文化)
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1970-01-01 2 字體: [大 中 小]
早在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前蘇聯莫斯科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為了保證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毒害、虐待兒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年的6月1日,各國兒童舉行集會,慶祝自己的節日。
我國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決定,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1950年的6月1日,毛澤東主席還親筆為兒童節題寫「慶祝兒童節」。今年已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52個兒童節了。同學們在歡度節日的時候,要時刻牢記:今天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要做社會主義大廈的棟梁。
關於「兒童節由來」
每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六一」節的來歷?是否知道當年確定兒童節的時候,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一。在批准《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婦女兒童保障的立法和監督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
五一節的來歷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五一國際勞動節簡稱五一節,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關於「五一節的由來」是這樣的:
此節源於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這一決議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上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於1949年12月將「五一」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鄧中夏等人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里,工人們學唱《五一紀念歌》。其歌詞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凈,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願大家努力齊進取。」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是由長辛店勞動實習學校的教員和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共同創編而成的。
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五月一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節日,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者,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父親節的由來和傳說
1970-01-01 1 字體: [大 中 小]
關於「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後,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採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後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准。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製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製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麼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近年父親節日期:2005年6月19日、2006年6月18日、2007年6月17日
5題:
「中法文化年」主題活動之一的「世界之城」在上海開展。上海將成為本次展覽的全球首發站。屆時,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將出席揭幕儀式。
「世界之城」(COSMOPOLIS)是以「城市發展」為主題的互動式多媒體展覽,它利用高科技技術把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巴黎、柏林等12個世界名城的風景全部「建築」在一起,以獨特的藝術效果反映城市問題,如城市規劃、交通、生態等。
本次展覽由法國最前衛的數碼藝術設計師莫里斯·本納亞於設計完成。同濟大學城市設計教授潘海嘯參與了上
海部分的工作。
展覽製作人雨果·賈可明介紹:「為達到給人以借鑒的目的,這次展覽選擇了在城市規劃上有創新並各具特色的12個城市,中國有4個城市名列其中。上海之所以被選為本次展覽的首發站,是因為上海是全世界最吸引人的城市。」他還透露,「世界之城」已被ARTSELEC-TRONICA這個電子藝術的奧斯卡獎提名,並有希望奪冠。上海展後,「世界之城」將移師重慶和成都
2題:
元 旦 1 月 1 日 世界電信日 5 月 17 日
冰雪節 1 月 5 日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春 節 農歷正月初一 詩人節 農歷五月初五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國際兒童節 6 月 1 日
情人節 2 月 14 日 世界環境節 6 月 5 日
龍頭節 農歷二月初二 父親節 6 月 17 日
插花節 農歷二月初八 建黨日 7 月 1 日
植樹節 農歷二月初八 建軍節 8 月 1 日
國際婦女節 3 月 8 日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消費者權益保護日 3 月 15 日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世界氣象日 3 月 23 日 教師節 9 月 10 日
愚人節 4 月 1 日 世界旅遊日 9 月 27 日
清明節 4 月 5 日 國慶節 10 月 1 日
世界衛生日 4 月 7 日 國際音樂日 10 月 1 日
世界無煙日 4 月 7 日 世界郵政日 10 月 9 日
國際勞動節 5 月 1 日 世界標准日 10 月 14 日
中國青年節 5 月 4 日 世界糧食日 10 月 16 日
芒種節 5 月 6 日 國際學生日 10 月 16 日
母親節 5 月 12 日 臘八節 農歷十二月初八
國際護士節 5 月 12 日 聖誕節 12 月 25 日
法 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德 國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⑦ 森林火災的危害有哪些
1、林木資源損失:
林木資源損失是森林火災損失中最重要的直接損失,主要指火燒造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一切可利用的生產、生活及其其他用途的活立木和枯立木的木材損失。立木資源損失的大小主要與火面積、立木燒傷程度、樹種、樹齡有關。
2、流動資產損失
指森林火災造成的火燒區內流動資產的損失。包括林副產品、農牧業產品、存貨等經濟損失。其中林副產品損失是指火燒區內林副產品(如香菇、木耳、中草葯等有採集、加工價值的副產品)的損失:農牧業產品損失是指火燒區內的農業產品(如糧、棉、油等)和畜牧產品(畜、家禽等)的損失;存貨損失是指火燒區內的原料、在產品、成產品等的經濟損失。
3、火災撲救費用損失
指在撲救森林火災過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所帶來的附加損失。具體包括:撲火消耗物資(消防器材、手工工具、油料和燃料等的消耗)和參加撲火人員的工資支出(職工工資補貼、社會用工工資、軍警撲救費用補貼和臨時伙食補貼);飛機、船舶和車輛租賃費用;善後處理費用,包括火燒跡地及火燒現場的清理費用、傷亡人員的撫恤金和醫療費用。
4、旅遊業的損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已把目光從森林具有生產木材的商品機能轉向了旅遊觀光、保健療養等功能,人們走進森林,擁抱綠色,在森林裡消除疲勞、療養休息、避暑度假。一旦發生火災,森林的這種作用將失去,從而造成旅遊業的損失。
5、對土壤的影響
森林能降低風速,防風固沙,防止土壤沙漠化和沙塵暴的形成。森林火災後,原有的綠色屏障不復存在,森林環境發生急劇變化,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土地沙化,沙漠遷移,乾旱將使整個生態系統發生不可逆轉的破壞。
⑧ 有哪些女詩人寫的詩(詞)很美盡量列舉出多的作品
唐琬:陸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花蕊夫人:先為孟昶愛妃,後被趙匡胤招入宮中。
代表作:述國亡詩
宋滅後蜀時,只用了一萬軍隊,而後蜀的十四萬軍人幾乎不戰而降,花蕊夫人隨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驛站,感懷國破家亡的哀愁,在館壁上題了這首《採桑子》,因軍騎催促,只得半闋,卻一字一淚。
《採桑子》
初離蜀道心將碎,
離恨綿綿。
春日如年,
馬上時時聞杜鵑。
李清照
這個應該大家都很熟悉了··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滿庭芳
【宋】李清照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
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
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
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
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朱淑真
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無緒倦尋芳,閑卻鞦韆索。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
蝶戀花 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⑨ 山林糾紛怎麼解決
你好:
你的問題比較專業,涉及界線糾紛與山地(土地)所有權歸屬問題,此事處回理建議如下答:
一、區域界線爭議歸縣(市、區)民政部門負責調處,你可以通過鎮政府向民政部門反映情況,要求民政部門(代表政府)出面處理。
二、你的問題是村級界線糾紛,嚴格的說,村級之間是沒有行政界線的,因為村不是行政區劃的單位,一般來說,村與村之間只存在著生產線,以生產線替代界線,即使存在界線,界線附近的土地是允許有插花地的,處理此問題應本著誰開發誰擁有的原則,也就是說原來是誰的山地,現在仍然歸誰所有,以保持邊境居民生產生活的穩定。
三、處理此問題還須通過國土資源部門參與,目前國內一般均初步完成了土地資源的詳查,他們對你提到的山地應該有個定性,也就是說該山地的屬性是茶園還是耕地、林地等,並且所有權是集體的還是國有的,具體是否有手續。
四、你們村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此山地原來就是自己村的,這樣民政和土地部門才能將該地塊所有權歸還給你們村。
五、村級界線一旦確定以後,插花地(越界地塊)應當保持現狀不變,不得再擴大面積。
六、該片山地被劃為農林保護區,通常不影響土地所有權歸屬問題。
上述原則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起作用。
⑩ 插花山是什麼意思
所謂插花山,就是山權在外地,不在本轄區內的山地!比方說,A縣有一塊叫做B的山林,其權屬是C縣的,那麼B山就叫做插花山!
謝謝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