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學分苗

花卉學分苗

發布時間: 2021-02-03 05:47:23

Ⅰ 急需一花卉種植設計方案

一、課程概況花卉栽培技術是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種植類各專業的學習者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課內學時90,學分5。二、內容體系及教學要求本課程以花卉栽培,特別是草本花卉的栽培為主要內容,但也包括水生花卉、溫室花卉、亞灌木及木本花卉、蘭科花卉、觀葉植物、草坪與地被植物等。花卉栽培可分為生產栽培、觀賞栽培和標本栽培等,本課程以生產栽培為主線進行介紹,因為花卉的生產栽培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產業。課程內容包括露地花卉、水生花卉、溫室花卉、亞灌木及木本花卉、蘭科花卉、觀葉植物、草坪植物與地被植物。要求學習者掌握或了解各類主要花卉形態特徵、栽培技術、繁殖方法與園林應用等方面內容,並能根據所學知識推論並自學教材未涉及的一些花卉大致的栽培方法等,能根據不同地區、條件及用途安排和指導花卉生產。具體各章的教學要求分重點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個層次,重點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內容,一般掌握的為基本內容。考試以重點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內容為主,了解的內容在考試中佔比例較小。學習花卉栽培技術課程最好先修園藝基礎,掌握園藝學(果樹、花卉和蔬菜等)共性的、基礎的內容,學習者最好具有植物、土壤與肥料、遺傳與育種、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三、教學媒體1.文字教材《花卉栽培技術》,為合一型,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主編劉慶華教授。文字教材較系統、較全面地介紹了花卉栽培技術課程的內容。2.錄像教材,為重點講授型8學時(包括一些擴展的內容),劉慶華教授主講。2004年6月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每課內容安排如下:序號章節名稱教學內容1緒論緒論和花卉分類2(環境與設施)影響花卉生長的環境因子與栽培設施3露地花卉露地花卉栽培4露地花卉
水生花卉露地球根花卉和水生花卉5溫室花卉溫室花卉栽培6亞灌木及木本花卉
蘭科花卉亞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及蘭科花卉栽培7室內觀葉類植物蕨類、室內觀葉植物及仙人掌類花卉栽培8草坪及地被植物地被、草坪植物及盆景製作和插花藝術還有一些可供教學參考的專題錄像教材,也可以用於課程實踐環節教學:花卉栽培技術與應用 1片熱帶花培育 5片蘭花栽培、牡丹催花技術 1片花卉栽培技術 5片切花生產 3片家庭養花 2片盆景製作 2片蘆薈的種植 1片月季花 1片插花技術 6片錄像帶目錄:梅花栽培 104分鍾百合花栽培技術 56分鍾無土栽培室內觀賞花 58分鍾3.對各教學點輔導教師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網上業務培訓、開展教學研究、交流答疑等。隨時通過電子郵件答疑。周次內容1在課程BBS互相認識2課程培訓、答疑10教學情況交流18期末答疑(組織學生參加)四、課程教學進度安排表時間學習內容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教學安排第1周緒論第1、2講在課程BBS 交流第2~4周露地花卉第1章第3、4講課程培訓;學習小組活動(學生);第5~6周水生花卉第2章第4講公布實驗實習安排;集中輔導答疑;收看錄像1~4;第7~9周溫室花卉第3章第5講學習小組活動;批改形考1;第10~12周亞灌木及木本花卉第4章第6講教學情況交流; 第13~14周蘭科花卉第5章第6講收看錄像5~8;集中輔導答疑;指導學生確定調查報告題目;批改形考2; 第15~16周觀葉類植物第6章第7講指導學生查資料;學生學習小組活動;第17周草坪及地被植物第7章第8講批改形考3;集中輔導答疑;指導學生完成調查報告,收並批改;第18~19周期末復習集中答疑及網上答疑;批改形考4。第20周期末考試五、教學媒體使用信息表教學媒體主要內容主要作用時間安排文字教材系統介紹全部內容。系統傳授知識。共17周,自學為主。錄像教材(VCD)重點講解,生產操作演示。重點講解、學習指導。VCD配送、為學生播放或供借閱。網上大綱、大教研室活動、教師培訓、隨時郵件答疑教學情況交流。第1、2、10、18周(具體時間見當時網上教學活動安排表)。六、教學過程的組織學生平時以自學為主,要求學生做自學筆記,每學完一章內容,自己學會歸納總結。獨立完成每章後面的練習題。把學習中的問題記下來,及時提問。應按照學生居住或工作區域要求學生組織學習小組,選出小組負責人,每學期至少安排小組活動3次,達到學生互教互學,共同討論的目的。輔導教師應根據學習小組的數量及分布情況,至少參加其中1~2次活動並檢查學習小組活動記錄。集中的電視課收視、輔導答疑、作業講評每學期至少組織3~4次,教學點應備有課程錄像帶或VCD供學生借閱。集中輔導答疑,不贊成搞成系統面授,輔導教師要提前看輔導課,了解主講教師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了解學生自學中和形成性考核中的問題,應針對學生的問題組織輔導。實驗、實習應根據各地條件,分幾次完成。參加實驗、實習要完成實驗、實習報告,地方的教學實施方案要規定進行6次課程實驗、實習,並規定2次實驗、實習報告為記分實習報告,實習報告填在形成性考核冊中。實驗、實習是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點要認真組織。對於基層的學生來說,僅有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必須聯系生產實際。形成性考核雖然分為4次,但應該根據教學進度要求學生每周完成相應的部分,學習一章就完成一章的題目,不留待最後集中突擊完成。這個形成性考核的量是中等分量的,輔導教師可為學有餘力的學生多布置一些作業,可以適當提高難度。對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該適當補課。請各位老師及時批改學生的形成性考核冊,並及時把批改情況反饋給學生。七、實習內容各地根據生產實際選擇進行6個實驗、實習,其中2個實習成績記入形成性考核。實驗實習:實驗:實驗一 種子萌發力測定實驗二 花卉種子生活力的測定實驗三 花芽分化與花器結構觀察實驗四 花卉的繁殖實習:實習一 花卉育苗實習二 盆花栽培實習三 常見花卉的分類和栽培管理八、其他建議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必須保證實習的進行,否則是學不會這門課程的。特別是繁殖、育苗實習,安排的時間要比較長,使學生切實掌握此項技術。希望本課程輔導教師盡快了解遠程教育,了解遠程教育中各級電大教師的分工及職責,了解遠程教育中的多種教學媒體,並學會使用這些媒體輔導學生的學習,了解遠程教育的教學過程,努力按照要求做好每一教學環節的工作,做好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要求各位老師掌握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法,要求會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夠使用網上課件輔助教學、上網搜集資料、收發郵件等。要求各位老師上任後立即建立與中央電大主持教師的業務聯系(通過電子郵件),加強學生學習信息的溝通與反饋,以便中央電大根據學生需要,及時安排主講教師的輔導和答疑。要求各位老師積極參加中央電大、省級電大組織的各種教學、培訓、研討會等活動。希望各位老師盡量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工作單位的實驗實習條件、研究課題等與電大學生共享,創造一切條件提高學生的水平,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Ⅱ 花卉分株繁殖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能分株繁殖的植物有很多種,看你說的是哪種植物,當然能分株的植物在分株的時候肯定要注意處理傷口的,最主要的還是要把握好分株的時間,一般分株都不能在植物開花結果前後。

Ⅲ 家庭花卉分盆的作用是什麼

1.分株繁來殖分株繁殖就是將自花卉的萌櫱枝、叢生枝、吸芽、匍匐枝等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為獨立新植株的方法。一些分櫱力較強的花卉,如臘梅、棕竹、鳳尾竹、牡丹、芍葯、蘭花、萬年青、玉簪、吊蘭、虎耳草等均會在栽培盆中生長出新的幼苗。此外,匍匐莖上產生的小植株、基部生出的吸芽也會自然生根,成長為幼小植株,這些幼小植株可隨時分離出來栽植。花卉分盆其實是將幼小植株分離出來單獨培養,因而是一種花卉繁殖的手段。

2.生長的需要多株花卉共同生長在一個盆中,共同吸收同一個盆中的養分,爭奪光照水分,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生長。因而分盆也是花卉生長的需要。

3.更換新土、增加營養伴生分盆,一般要在添加或重新配置營養土以更加適應花卉生長的需要。同時會加入有機肥等有機物料作為基礎肥料施用。因而換盆時可以為花卉更換新土、增加營養。

4.清理腐根及土壤連作障礙換盆時也會將老的、腐爛的根系整理掉,並全部或部分更換新土。這一過程減少了以根系腐解微生物為食料線蟲的繁衍風險,對於減緩土壤的連作障礙具有一定的作用。

Ⅳ 花卉組培苗的成活率要怎樣提高

組織培養成功與否,關鍵有3個:一是要選用適合外植體的培養基;二是適期移栽;三是精心做好移栽後的養護工作。

試管苗在生根培養基中,在生根後十幾天,長出1~5條白色的根,根逐漸伸長並長出側根和根毛,一般具有3~5個葉片和一個頂芽,這時移栽最好。通常春季移栽比夏季移栽成活率要高。

小苗出瓶前需先打開瓶蓋,鍛煉1~3天,提高它們對病菌和外界環境條件各種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但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培養基易污染生霉,造成小苗腐爛死亡。小苗出瓶時要用鑷子輕輕取出,用力不可過猛,否則易損傷小苗莖部和根部。取出後用溫水輕輕將根部殘存的培養基洗凈,不然也易引起微生物滋生,導致根腐或莖腐。

將小苗移栽在淺盆中,培養土宜選用通透性好、排水力強的疏鬆土壤,一般以沙土與蛭石各半為好。移栽前將土壓平,用細孔噴霧器噴兩次水,使土壤濕透。待水滲下後再進行移植。栽時先用鑷子等在土壤上扎一個小穴,再將小苗放入栽好。移栽後採用浸盆法澆水,同時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開始幾天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90%以上,並將花盆罩上塑料薄膜罩(上開幾個小孔,以利通風),1周後再去掉薄膜罩。剛移栽的試管苗,在10天之內要注意遮陽。同時每隔1~2天用浸水法澆灌一次營養液。經過這樣逐步鍛煉,即可使小苗適應新環境,2~3周後移到室外,放置在散射光處,以後逐漸增加光照。在室外經過1~2周之後再分栽上盆。

近年來一些花卉組培試管苗,並不在試管中誘導生根,而是將癒合組織分化的小植株直接扦插到消過毒的插床內,採用間歇噴霧法,在保持適當溫、濕度的條件下促其生根。這樣處理的試管苗生長健壯,移植到花盆時均已形成良好的根系,有利於幼苗的成活和生長。

Ⅳ 花卉分苗注意事項

花卉分苗也叫移苗,它是育苗的重要環節。通過分苗可以擴大花苗的營養面積,促進花苗的生長,降低育苗成本,促進某些花苗側根的生長,降低苗的高度,減少猝倒病的蔓延,還有利於定植後緩苗。但移苗後有一段緩苗時間,增加了育苗天數。不要為了分苗而分苗。在分苗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根據育苗的目的和生產條件確定分苗的容器或地點。第1次分苗或用生長量較小的苗定植時,可在穴盤里分苗。用大苗定植選用塑料育苗缽分苗,或在苗床上開溝分苗。草本花卉提倡用塑料育苗缽分苗。大量生產的木本花卉的苗木一般在苗床開溝分苗比較適宜。家庭繁殖少量的花苗應在容器里分苗。
(2)分苗次數。育苗時間短的草本花卉提倡只分苗1~2次,育苗時間長的木本花木的苗木分苗2~3次。育苗時間長的多年生草本花卉盆栽可多次分苗。應當指出,生產上一般把定植前的叫秧苗或苗木,定植後的叫植株,但在室內盆栽花卉時,多年生的花卉往往需多次換大一號的盆移植,如君子蘭,鶴望蘭和眾多的木本花卉,所以苗和植株並無確切分界線。
(3)分苗時間。什麼時候分苗比較合適?原則上說在將要影響花苗生長的時候為宜,早了增加育苗成本,晚了影響苗的生長,一般在葉片剛互相遮蔭時分苗。但在大量育苗時,不可能都選在最適宜的時間進行,可提前一些,讓人等著農活比較主動,不要都等到該分苗時才進行,移苗晚的則生長受抑制。在分苗時還要考慮到花芽的分化,如果移苗的條件不好,移苗後緩苗嚴重,影響花芽的質量,最好避開花芽分化期。除了最重要的花卉外,許多花卉不同於糧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研究的那麼深入而廣泛,花卉在苗期什麼時候花芽分化,外界各種環境條件對花芽分化有什麼影響等,總之,創造好的移苗條件,移苗後很快緩苗,就不會給花芽的分化生長造成大的不良影響。
(4)分苗方法。當苗較小時進行分苗,草本花卉的胚莖很脆嫩,應手握子葉,不宜握胚莖,不小心容易使胚莖受傷,當然握子葉也要輕拿輕放。起苗時要認真淘汰病苗、銹根苗、畸形苗、無生長點的苗(老公苗)等,用雜交一代種子最容易出現無生長點的苗。如果幼苗不整齊,應將大小苗分別移植。起苗後應盡快移栽,否則要遮蔭,用濕布蓋上。將穴盤的苗移出前1~2天不要澆水,以免根系四周營養土散開傷根。而從苗床起苗的則相反,要提前4~6小時澆水,然後割坨。移苗深淺要適當,第1次移苗時以子葉露出土面1~2厘米為宜。如果子苗徒長,可深栽,或打彎將下胚莖(胚軸)埋入土中。移苗後要將溫度提高到最適宜的范圍,並增加空氣濕度以利緩苗,可以適當增加碧卡根聰聰利於緩苗。

Ⅵ 露地宿根花卉間苗分栽有什麼好處

露地宿根花卉栽植多採用分栽方式,結合日常養護的間苗進行擴栽。對於栽植時間長,分櫱較多,根系過於纏結的株叢要進行間苗分栽,也可直接間苗。由於分櫱及開花類型不同,間苗方式有異,以老株開花向四周分櫱的花卉,每年要從株叢周邊稀疏,挖走新發幼枝,留下母根開花,如荷包牡丹、萱草類;對於不斷更新花枝的類型,原來母根不再開花,要從中心挖走母根,留下更新芽開花,如荷蘭菊、蜀葵等。

Ⅶ 花卉的組培苗有哪些作用

組織培養的成本較高。怎樣才能做到成本低、效率高,是關繫到此項新技術能否很快普及推廣的問題。

(1)用自然光照培養:常規的組織培養,培養材料就是在日光燈下培養,需要大量燈管,同時每年約有半年以上時間需要用空調機降溫,因此耗電量很大,並加大了設備投資。為了節約成本,用自然光代替人工燈光是完全可以的。實踐證明,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用自然光培養比人工光照生長得還好。自然光照培養室一般可利用大窗戶,在距窗1.5米左右的光強度,可超過日光燈下的強度。溫度白天高、晚上低和光照強弱相一致,這樣白天光合作用強,晚上呼吸作用低,積累多,消耗少,有利試管苗的培植。但在一年的最高最低溫度時期,尚需人工進行調節。

(2)培養基的重復利用:節省培養基成本的辦法就是重復利用。常規培養一般培植1個月左右就要轉移,這時要將用過的培養基倒掉。為減少培養基的消耗,培養基可以回收再利用。具體方法是:如果1升培養基配25瓶,則把25瓶用過的培養基集中倒在一起,煮開後再定容到1升。對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消耗的部分營養要進行補充,如原來是用MS培養基,則可在用過的培養基中補充加入1/4的MS營養成分,不需要再加糖及瓊脂。pH要重新調整到需要的酸鹼度,然後分別裝入培養瓶進行高壓滅菌,即可再用。但要注意,對於已經污染的培養基,一般不宜再用。

(3)減少污染:接種室和培養室都要消毒滅菌,保持高度清潔。接種過程中防止灰塵及病菌孢子等進入培養瓶內。保持室內乾燥可減少黴菌污染。只有減少污染才能加速增殖,這也是減少成本的一項重要措施。

Ⅷ 花卉煉苗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煉苗是在保護地來育苗的情況下源,採取放風、降溫、適當控水等措施對幼苗強行鍛煉的過程,可使其定植後能迅速適應露地的不良環境條件,縮短緩苗時間,增強對低溫、大風等的抵抗能力。煉苗在定植前5~7天進行,且不可時間過長。煉苗方法主要是:停止加溫,放風降溫,減少澆水量。特別在溫室大棚培育的花卉在冬春之季用於花壇種植的,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煉苗,否則不適應外界環境變化。

Ⅸ 常見的植物幼苗分為哪兩種類型

種子萌發是種子的胚從相對靜止狀態變為生理活躍狀態,並長成營自養生活的幼苗的過程。

萌發條件

1、外界條件

適宜的溫度:種子里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分解催化都需要在酶,而酶需要在一定的溫度下才會進行催化作用。

充足的水分 :休眠的種子含水量一般只佔乾重的10%左右,種子必須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啟動一系列酶的活動,種子吸足水後種皮就會膨脹軟化,氧氣才會進入,呼吸才會增強。

充足的氧氣:氧氣充足時細胞的呼吸才會加強,酶的活動才會旺盛。

充足的陽光:一般種子萌發和光線關系不大,無論在黑暗或光照條件下都能正常進行,但有少數植物的種子,需要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萌發良好,如黃榕、煙草和萵苣的種子在無光條件下不能萌發。這類種子叫需光種子。而一些百合科植物和洋蔥、番茄、曼陀羅的種子萌發則為光所抑制,這類種子稱為嫌光種子。

2、自身條件

具有健全、成熟的胚:被昆蟲咬壞了胚的種子不能萌發;種子在離開母體後,超過一定時間將喪失生命力也不能萌發。

不處於休眠狀態:多數種子形成後,即使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暫時也不能萌發,這種現象被稱為休眠。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種皮障礙。有些種子的種皮厚而堅硬,或種皮上附著蠟質層或角質層,使之不透水、不透氣或對胚具有機械阻礙作用。二是有些果實或種子內部含有抑制種子萌發的物質。比如某些沙漠植物在長期的生活中,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在種子表面具有水溶性抑制物質,只有在大量降雨後,這些抑制物質被洗脫掉才能萌發,以保證形成的幼苗不致因缺水而枯死。對於休眠的種子,若需促進萌發,應針對不同原因解除休眠。

解除休眠方法

①冷水或溫水浸種:用水浸種後可以軟化種皮, 除去抑制物, 縮短種子發芽時間。不同樹種應採用不同的水溫進行水浸, 同時要注意水浸的時間不宜過長。

②機械處理:對硬實種子採用機械處理如切割、削破和擦傷種皮等可打破其休眠。

③葯劑處理:用的化學葯劑有過氧化氫等氧化劑和赤黴素、乙烯等激素。萌發過程

萌發過程

種子萌發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吸脹、萌動、發芽和幼苗形成。

吸脹:種子浸水後使種皮膨脹、軟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過種皮進入種子內部,同時二氧化碳透過種皮排出,
萌動:種子內各種重量變化作用,貯藏物質進行轉化,轉移到生長點,使胚的體積擴大,胚根尖端突破種皮外伸,這一現象稱為種子萌動,也稱為「露白」。
發芽:種子萌動後,種胚繼續生長,當胚根、胚芽伸

熱點內容
桃花杏花梅花 發布:2025-05-14 07:08:04 瀏覽:522
古代荷花劍 發布:2025-05-14 06:40:49 瀏覽:543
夜蘭花的郭 發布:2025-05-14 06:34:37 瀏覽:935
一朵朵的一的聲調 發布:2025-05-14 06:12:42 瀏覽:609
上海的白蘭花 發布:2025-05-14 06:04:43 瀏覽:595
洛陽櫻花 發布:2025-05-14 06:04:00 瀏覽:854
心裡的一朵浪花 發布:2025-05-14 06:03:14 瀏覽:502
犁頭尖盆栽 發布:2025-05-14 06:01:56 瀏覽:450
賣大型花卉 發布:2025-05-14 05:53:21 瀏覽:618
洛陽牡丹口腔 發布:2025-05-14 05:50:20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