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花卉鋪底
『壹』 貝殼怎麼擺放好看
用完全透明的玻璃容器,如果只放水和貝殼就選擇球形魚缸,其他形狀的也可以內,但容器底面積要大,高容度不要太高,否則注水後上部會顯得很空曠。如果選擇瘦高型的玻璃容器,可同時在容器內插養富貴竹一類花卉。因為自來水內和空氣中都有微生物或者菌類,所以時間長了水質可能腐敗,故換水是必須的,只是不用換得很勤。
『貳』 「貝殼」裸莖罌粟該怎麼養護
花卉介紹
使用這個品來種來為源環境中增添柔和色調是個絕佳的選擇,它們的花朵典雅,呈丁香紫色、藍色、桃紅色、粉色、白色和灰色。用它們裝點背景深綠之地,能夠使人更好地感知夏季美色。
栽培
植株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宜選向陽之地。
光照條件
全日照。
土壤參數
土壤排水良好。
耐寒級別
花卉為耐寒植物,在一些地區、適宜的場地或那些處於溫帶的國家可室外越冬,通常在夏季時於室外進行栽種,除在冬季無霜凍地區需要進行覆蓋保護之外(例如大麗花)。
株高冠幅
株高30厘米冠幅15厘米。
「貝殼」裸莖罌粟
『叄』 貝殼打碎可從養那些花卉
都是可以的吧 一般應該最好的就是養多肉了吧
『肆』 求問這雙阿迪達斯三葉草花卉貝殼鞋是不是正品,買來就無吊牌,京東買
真的
有疑問私信聯系我
請及時採納
『伍』 貝殼花是什麼品種
貝殼花來又名領圈花等源,是唇形科貝殼花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貝殼花的花型非常奇特,花白色,形似貝殼,非常漂亮,由於每盆貝殼花每年可以吸收150g二氧化碳,釋放56g氧氣,所以也是一種非常環保的植物。
貝殼花
貝殼花的高度為40-100cm,心狀葉對生,具鈍齒。貝殼花的種子是三角形的,播下後1周左右出苗,幼苗生長緩慢,20天後才長真葉,1個多月後還是小苗。大約2個多月後才有一點樣子,3個月左右就可以看到花了。小喇叭樣的是它的萼片,小花白色,六朵輪生,芳香花萼似貝殼,花期6-7月,綠色甚為美觀。花冠唇狀,花萼綠色似貝殼,故名。莖桿直立,莖四棱,分枝力弱。
中文學名:貝殼花
拉丁學名:Moluccella laevis
別稱:領圈花、象耳
界:植物界
科:唇形科
屬:貝殼花屬
分布區域:亞洲西部及敘利亞
類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生態性狀:耐陰植物
『陸』 貝殼打碎後可以養什麼養卉
養花卉的盆土,不要加入打碎的貝殼,因為貝殼不能儲存水分養分,也不能透氣,海還佔用盆土的有效體積,供你參考。
『柒』 貝殼花的種植方法 貝殼花怎麼種
建議使用EM菌試一下!em原液其實是益生菌制劑,由各種乳酸菌、根瘤菌、光合菌、放線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復合而成的純生物制劑。廣泛應用於養殖、種植和水產領域!em原液是可以用在種植上的,廣泛適用於土壤改良、糞便發酵有機肥、秸稈發酵、生物有機肥發酵、防蟲液製作、各種農作物、瓜果蔬菜、園林果木、食用菌、花卉盆景種植等。1.使土壤變松、變軟、變肥,增加土壤的通氣性,減少根莖的生長阻力。2.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體,抑制病原菌的生長。3.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加快根莖類作物的生長。4.大姜分枝多,根莖肥大,有效預防細菌軟腐病、姜瘟病和枯葉病。5.真正改善產品的品質,生產出個體大、色正、味美且無化學物質污染的純天然綠色食品,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並延長產品上市時的保鮮期。1.堆肥作基肥:種植前7天,每畝施種植em原液發酵肥250~500公斤做基肥,或翻耕前向土面噴施250~500倍種植em原液稀釋液後,立即翻耕整地並保持濕潤,促使em種植菌群定植於土壤中。2.浸種及浸苗:種苗用200~500倍的農盛樂種植em原液稀釋液浸泡15分鍾左右再栽植。栽後再用300~500倍的em菌原液稀釋液灌作壓根水。3.葉面噴施:生長期每15天用500 種植em原液稀釋液噴灑1次,這樣可以預防病害的發生。這個要看花苗的大小,直徑15厘米的盆,苗大小3公分的,可以種4課小苗。苗長大了 換盆。如果懶得換盆 一個盆種一兩顆,用 控根花盆 養這類花不錯,植物根系長得很好那漂流瓶中能養嗎?底下是密封上面是開口的那種,不是說別人都用一次性杯子下面扎孔嗎?底下開孔的目的是為了排水呀,水多了花容易爛根的,要麼你控制一下給水量,也可以,改澆水為噴水。還想咨詢一下,我的貝殼花從發芽到現在都兩個星期了,請問如果我想移植的話,應該等到它長成什麼樣才移植呢?因為它們現在確實很脆弱...脆弱成什麼程度?那就先插條、追點肥讓它長得茁壯一點再移植。也要盡快——趁其根系還不發達。注意兩點:一是移動前挖土要挖深一些,土團包住根系,整體移植;二是選擇傍晚或者晚上的時間段移植,這時植物光合作用和需水減少,比較合適。移植好後插條保護、扶植並澆足量水。木有一叢一叢地長,莖太細了555~謝謝你
『捌』 多肉花卉對土壤或基質有什麼要求
(1)基本要求
和很多人想像的正相反,多肉植物對土壤的要求相當高,決不是隨便弄點什麼土或砂子就可以種好的。所謂要求高並不是指土壤肥份越高越好,而是必須根據種類的不同習性和要求來配製最適合它們生長的培養土。
多肉植物對土壤的基本要求是:疏鬆透氣,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質,顆粒度適中,沒有過細的塵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數種類可以為微鹼性)。
各個類型的種類對土壤的具體要求有所不同。如附生類型的仙人掌類,要求疏鬆透氣,腐殖質多呈弱酸性的土壤,最好不要含砂子、石礫和石灰質材料。而一些原產石灰岩地帶的種類,如仙人掌科的月華玉屬、白虹山屬、岩牡丹屬,番杏科的天女屬和肉黃菊屬,要求疏鬆透氣、富含鈣質的土壤。量天尺、仙人球(草球)和生長快的仙人掌屬、天輪柱屬種類,要求富含腐殖質的壤土。而生石花等小型種類,培養土中不應含過多的腐殖質。目前常見栽培的種類中,除原產加勒比海諸島的花座球屬種類外,土壤中均不能含有鹽分。
(2)常用材料
只要能滿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均可作為配製培養土的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沙:應不含鹽分,沒有太細的沙塵,最好經淘洗,曬干後備用。顆粒度0.2~2毫米。國外專家對沙的要求很嚴格,日本專家主張用溪流上游的沙;而歐美專家主張用石英礦沙,因礦沙沒有經過水流沖刷,顆粒形狀不規則,更有利於透氣。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取材不易,因而目前很多栽培者都盡量少用沙,而用蛭石、珍珠岩來代替。
②園土(壤土或砂壤土):栽培蔬菜或露地花卉的土壤,其顆粒度中等,排水、保水性都好,有一定的腐殖質。缺點是草籽多,也可能含病菌和蟲卵。因而使用前要先暴曬或蒸氣消毒,再過篩。一般採用2次過篩,先用粗篩過篩(粗篩眼為2毫米),將粗土棄之不用或墊放在大盆底部,後用細篩(細篩眼為0.2毫米)除去微塵。
③基肥:據日本專家推薦,可用牛糞2份、豆餅或菜餅2份、草木灰1份、貝殼粉或魚骨粉2份、人糞尿干2份、骨粉1份混合後堆放半年,曬干備用。
④腐葉土:可用菜皮、枯枝落葉、豆殼豆箕等粉碎堆制而成,常用來代替園土。
⑤泥炭:腐殖質多但分解慢,不易成粉狀,理論上是安全而長效的培養土材料。但市售泥炭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泥炭不但肥力差而且澆水後常在盆中黏結成大團塊,使根難以紮下去。因此,要選購經過試用質量可靠的泥炭。
⑥草木灰和鋸屑:草木灰不能過度燃燒,應用黑色的,不用灰白色的。鋸屑不能用松木的,鋸屑要粗,最好經堆放。
⑦石灰質材料:常用的有貝殼粉、蛋殼粉和陳灰牆屑,這對大多數陸生類型的仙人掌類及番杏科天女屬、肉黃菊屬種類尤為重要。
⑧輕質材料:包括碎椰殼、蛭石、珍珠岩及台灣常用的蛇木屑(杪欏樹干破碎而成),常作扦插介質。在新引進的植株發根時也可以用。還可代替沙子混入培養土,以防止土壤板結。
除上述常用材料外,各地栽培者根據基本要求和取材方便,還常使用火山灰、塘泥、煤球灰、醋渣、苔蘚、谷殼炭等,都是很好的培養土材料。
(3)配製方法
根據種類的多樣性,多肉植物的培養土配方非常多。國外有些專家甚至針對一些主要的種類,每一種都制定一個配方,起碼也是一個屬有一個配方。這對於一般花卉生產者和愛好者來說顯然很難做到,一般栽培者只能使用適應性較廣的配方。較通用的配方有歐美各國常用的約翰·英納斯2號培養土,日本專家在培養土方面也有很細致的研究,下面列舉一些日本常用的配方:
①腐葉土3份,粗沙5份,谷殼炭和貝殼粉各1份(第一園藝株式會社)。
②腐葉土3份,粗沙5份,木炭屑1份,石灰質材料1份(真鶴仙人掌園)。
③沙7份,基肥2份,木炭屑1份,適用地栽植株(松居謙次)。
④腐葉土3份,沙6份,腐熟干牛糞少量,石灰質材料少量(龍膽寺雄)。
⑤腐葉土5份,沙5份,基肥2份(芳明園)。
⑥沙10份,基肥(含鈣)2份,適用生石花等番杏科小型種類(芳明園)。
美國一位專家推薦一種很獨特的配方:先按體積比取腐葉土、山泥、沙各1份混合,其中腐葉土規定用山毛櫸、橡樹等闊葉樹葉漚制,山泥規定用陽坡的,沙要用石英礦沙。然後在4.546升混合土中加入4匙骨粉、3匙石膏、1匙過磷酸鈣。
我國栽培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就地取材,也有不少好的配方,常用的有:
①園土2份,腐葉土2份,粗沙2份,石灰質材料1份,谷殼炭1份。適用於陸生類型的仙人掌類和莖多肉植物。
②園土2份,腐葉土1份,粗沙2份,小陶粒、碎木屑、石灰質材料各1份,適用於高地性小型球類和莖干類多肉植物。
③園土、腐葉土各3份,粗沙2份,骨粉和草木灰各1份,適用於附生類型種類和葉多肉植物。
④沙2份,園土2份,蛭石1份,適用於生石花等小型種類。
無論哪種配方,使用前都要消毒。消毒方法有蒸氣加熱和葯物消毒兩種。蒸氣加熱即保持土溫70℃2小時或土溫90℃1小時,即可達到消毒目的。葯物消毒時,可用殺螟松、馬拉松等殺蟲劑和百菌清、多菌靈、代森鋅等殺菌劑。配製的濃度可比平時使用稍濃些,至少用一種殺蟲劑和一種殺菌劑分別噴布後用薄膜覆蓋一天後使用。如在使用前再混入一定量的呋喃丹,對預防介殼蟲和鼠婦的危害有一定效果。
『玖』 多肉花卉栽培對土壤或基質有什麼要求
答:多肉花卉亦稱多漿植物、多肉植物、肉質植物。多肉花卉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某些部分,如莖、根、葉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
常見栽培的多肉花卉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龍舌蘭科和菊科等。而鳳梨科、鴨跖草科、夾竹桃科、馬齒莧科、葡萄科也有一些種類常見栽培。近年來,福桂花科、龍樹科、葫蘆科、桑科、辣木科和薯蕷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進,但目前還很稀有。
多肉花卉對土壤或基質的要求如下:
(1)多肉花卉對土壤的基本要求與很多人想像的正相反,多肉植物對土壤的要求相當高,絕不是隨便弄點什麼土或沙子就可以種好的。所謂要求高並不是指土壤肥分越高越好,而是要求疏鬆透氣,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質,顆粒度適中,沒有過細的塵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數種類可以為微鹼性)的土壤。
各個類型的種類對土壤的具體要求有所不同。如附生類型的仙人掌類,要求疏鬆透氣,腐殖質多呈弱酸性的土壤,最好不要含沙子、石礫和石灰質材料。而一些原產石灰岩地帶的種類,如仙人掌科的月華玉屬、白虹山屬、岩牡丹屬,番杏科的天女屬和肉黃菊屬,要求疏鬆透氣、富含鈣質的土壤。量天尺、仙人球(草球)和生長快的仙人掌屬、天輪柱屬種類,要求富含腐殖質的壤土。而生石花等小型種類,培養土中不應含過多的腐殖質。目前常見栽培的種類中,除原產加勒比海諸島的花座球屬種類外,土壤中均不能含有鹽分。(2)配製培養土的原料必須根據種類的不同習性和要求來配製最適合它們生長的培養土。只要能滿足上述基本要求的,均可作為配製培養土的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砂土:應不含鹽分,沒有太細的沙塵,最好經淘洗,曬干後備用。顆粒度0.2~2毫米。國外專家對沙的要求很嚴格,日本專家主張用溪流上游的沙,而歐美專家主張用石英礦砂,因礦砂沒有經過水流沖刷,顆粒形狀不規則,更有利於透氣。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取材不易,因而目前很多栽培者都盡量少用沙,而用蛭石、珍珠岩來代替。
②園土(壤土或砂壤土):栽培蔬菜或露地花卉的土壤,其顆粒度中等,排水、保水性都好,含有一定數量的腐殖質。缺點是草籽多,也可能含病菌和蟲卵。因而使用前要先暴曬或蒸氣消毒,再過篩。一般採用2次過篩,先用粗篩過篩(粗篩眼為2毫米),將粗土棄之不用或墊放在大盆底部,後用細篩(細篩眼為0.2毫米)除去微塵。
③基肥:據日本專家推薦,可用牛糞2份、豆餅或菜餅2份、草木灰1份、貝殼粉或魚骨粉2份、人糞尿干2份、骨粉1份混合後堆放半年,曬干備用。
④腐葉土:可用菜皮、枯枝落葉、豆殼豆萁等粉碎堆制而成,常用來代替園土。
⑤泥炭:腐殖質多但分解慢,不易成粉狀,理論上是安全而長效的培養土材料。但市售泥炭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泥炭不但肥力差而且澆水後常在盆中黏結成大團塊,使根難以紮下去。因此,要選購經過試用質量可靠的泥炭。
⑥草木灰和鋸屑:草木灰不能過度燃燒,應用黑色的,不用灰白色的。鋸屑不能用松木的,鋸屑要粗,最好經堆放。
⑦石灰質材料:常用的有貝殼粉、蛋殼粉和陳灰牆屑,這對大多數陸生類型的仙人掌類及番杏科天女屬、肉黃菊屬種類尤為重要。
⑧輕質材料:包括碎椰殼、蛭石、珍珠岩及台灣常用的蛇木屑(杪欏樹干破碎而成),常作扦插介質。在新引進的植株發根時也可以用。還可代替沙子混入培養土,以防止土壤板結。
除上述常用材料外,各地栽培者根據基本要求和取材方便,還常使用火山灰、塘泥、煤球灰、醋渣、苔蘚、谷殼炭等,都是很好的培養土材料。
『拾』 貝殼適合種植花卉么
不太適合,因為它不透水。 除非給它鑽個洞, 種點小觀賞植物 還是不錯的